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633部分

全官途1-第633部分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老百姓多做事。杨晓丽笑了笑说,很多坏官的官,遇到麻烦的时候

    ,都会说这种话。这么说了,她觉得很不妥,怎么能拿李向东与那些坏官贪官比呢?

    杨晓丽说:“你会没事的。我们的孩子会保佑你没有事的。”

    说着,她就引领他的手放在她的小腹。她那小腹已经微微隆起,李向东抚摸着那绸缎般光洁滑润的小腹,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他不禁俯??子亲吻她,亲吻那微微隆起的小腹,隔着那小腹,亲吻他们的孩子。她万般柔情的抚摸着他的头。

    这一刻,李向东有一种冲动,感觉非得把心里憋着的话说出来。他大口大口地喘气,像是要鼓足勇气,然而,那热热的呼吸却灼得杨晓丽烫烫的。她“丝丝”笑起来,说,你要干什么?你想干什么?李向东的心“咯噔”跳了一下,想自己不能太自私,不能为自己心里好受,却让杨晓丽太早的承受太多不安和痛苦。

    她却贴着他的耳朵问:“是不是动坏心眼了?”

    李向东摇摇头。

    她说:“我才不信呢!”

    她本是弯曲着双腿坐在沙的,这会儿,就背靠在沙,让双腿伸得更舒坦,让李向东可以吻得更深入。她依然抚摸着他的头,似乎还有意识地把他的头移到她两腿间。

    她说,我知道,这阵,你很委屈,总在努力克制。

    她说,今晚,我不再束缚你,我让你好好爱我。

    他说:“这样就好,这样就够了。”

    他觉得,这样慢慢享受杨晓丽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他问自己,以前怎么就总是猛冲猛杀?怎么就没想过用这姿势好好地享受她呢?他想,这次以后,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种灵与肉交融的享受了?不知杨晓丽知道他和枝子的暧昧后,还会不会再让他行使这一权利?不知自己被张志东和小倩的牵扯,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正文 第一一三二章 老对手

    果然像预料的那样,小倩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该说的是她自己的事,不该说的是别人的事。她不仅说了李向东和枝子,还把自己接触过的人,知道的事都说了。她说,你们不能只追究我和张志东。养的人大有人在,为谋利益的人大有人在。她临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然而,她这坦白交代,却让赵记始料不及,这不成疯狗乱吠了吗?

    赵记可不希望这么乌烟瘴气。他再强势,也不希望别人说他乱整人,且大范围的整。严格意义说,他只想挫一挫张志东的锐气,并没想做掉他,让张志东俯称臣,才算是之策。如今展得这么严重,他不得不考虑尽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了。

    审讯小倩的人暗示她:“你说清楚自己的事。别人的事,特别是没有证据的事,你不要乱说。”

    小倩才不信这个邪,她说的事怎么没有证据?都是她亲眼看见的。

    审讯人说:“你看见什么了?你看见一男一女在一起,能说明什么?人家就一定关系暧昧吗?一些道听途说就一定是事实吗?人家化钱大手大脚,那钱就一定来路不明了?”

    小倩说:“这个我不管,你们可以去查。反正,我认为他们也不干净。”

    最后,审讯人只好采用特殊办法,进行技术处理,凡是小倩说自己的问题,就认真笔录,涉及到别人的东西,能不笔录的就不笔录。然而,李向东和枝子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地摆在那里。

    审讯的人问张志东:“据说,李向东曾送了一个套间给你的情人。”

    张志东说:“准确地说,是小倩叫他要的,开始瞒着我,后来,我知道了,也没反对。”

    审讯的人问:“除了这个套间,他还给过你多少好处?”

    张志东说:“应该没有了。”

    审讯的人说:“你必须坦白交代。现在,你只有积极配合,才能争取宽大处理。”

    张志东问:“你想要我说什么?”

    审讯的人说:“你老实点?什么我想知道什么?现在是你有什么说什么!”

    张志东说:“如果说,李向东给过我什么好处,那也是一种下级对级的关心,或者说,下级对级给予自己工作的支持的一种回报。”

    他说,我并不觉得李向东对我有太多的回报。向级送送红包,给给信封,这好像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不但李向东送,其他人也送,同样的,我也会向支持我工作的级领导送,只是,我从来没有送给赵记。他只是省委的一个副秘长,还没进入我的酬谢范围。

    他说,我们之间虽然是老同学关系,但并不存在买官卖官现象。这几年,李向东的政绩摆在那,他担任哪一个职务都是最优秀的?当

    地级市政府副秘长时,协助我抓城市建设,充分显示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当临市市长时,在干部群众人心涣散的状况下,实事求是地解决了五个亿的集资款问题。在担任市县市委记期间,在展经济,招商引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三区四市县中是最突出的。

    他说,其实,你们也非常清楚官场规则,如果说,让他去当临市市长,我说话还算数,那么,让他去当市县市委记、当地级市常委,我的意见就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了。如果,存在买官卖官的可能,你们不应该找我这个市长二把手。

    审讯的人对张志东这种态度很满意,你都快成阶下囚了,还在这摆什么谱,还在这嚣张什么?他问:“那你怎么说明,你的资产来源情况?”

    对小倩赴澳门豪赌事件立案调查后,调查组已经全面掌握了张志东的财产情况,包括小倩的资产,以及张志东的家庭资产。这两个家的资产总合,数目之巨,令调查组大吃一惊。

    张志东说:“我当市长

    这些年,到底收受了多少红包信封,我也说不清楚,有些是直接给我的,有些是交给我老婆的,也有些是交给小倩的。”

    他说,具体是什么人送?倒可以这样概括,各区市县,各部、委、办、局几乎都送过我红包信封。

    他说,有一点,我必须说明,哪些人送给小倩,送了多少?我不清楚,那都是她瞒着我干的。我认为,在这个问题,我也是不知情者,只应该负间接责任。

    这时候,张志东考虑的是如何不要涉及到其他人。他很清楚,如果把别人都招出来,你就会成公敌,把责任都自己揽了,因为你接受调查而惶恐不安的人,多少会感激你,会暗中帮你,这比坦白从宽的效果要好得多。当然,张志东不奢望自己无罪释放,却希望那些人能暗中为他减轻罪行。

    至于小倩,她只能自作自受。如果她能严于律已,不那么疯狂,会有今天的结局吗?她不仅害了她自己,还害了他张志东。

    撇开小倩借用张志东的名义四处敛财不说,其实,张志东还算不罪大恶极,他并没有主动刻意向下属索取好处,并没有跟企业老板进行钱权交易。他主要的罪状是,包养,并包庇向下属索要钱财,以及巨大资金来源不明。

    审讯的人问:“李向东和枝子什么关系,你应该知道?”

    张志东摇摇头,又点点头,说:“我也说不准。”

    审讯的人问:“是说不准,还是不想说?”

    张志东说:“这个问题,你们应该问他自己。”

    审讯的人说:“你们不是曾经四个人一起过荒岛吗?不是你和小倩、李向东和枝子各住一个帐蓬吗?”

    张志东知道不说不行了,但是,他还是认为,这并不能说明枝子就是李向东包养的。他说,我感觉,他们的关系跟我和小倩的关系不一样。据我所知,枝子是生意人,靠真本

    事赚钱。他说,他们应该属那种两情相悦的关系。

    审讯的人说:“他们属哪种关系,我们自有定论。”

    在整个审讯中,张志东都在极力地维护李向东,他觉得,自己的事应该自己承担,牵扯到李向东的事,便尽力地留下一定的空间,让李向东去回答。现在利用职权疯狂敛财的人,包养的人大有人在,自己栽了,只能自认倒霉,但把李向东拉进来,人家就显得太无辜了。

    李向东也接到了传讯,那是在他的办公室。开始,调查组的人对他还很客气。那位从省委抽调来的小组长还跟他握手,那位好多年以前,曾在小楼屋与李向东打过交道的老高,还对他“嘿嘿”地笑。

    小组长问:“你们认识?”

    李向东说:“我们是冤家路窄。”

    老高却不动声色地说:“我们只是来了解情况,只要你能把问题说清楚,应该不会

    二进小楼屋。”

    李向东笑笑说:“但愿如此。”

    老高在李向东对面坐下来,那双鹰一样税利的目光直射李向东心窝。那一刻,李向东很心虚,要知道,一次,老高虽然没有查到他金钱方面的问题,却窥探到他生活作风的不检点。这次,李向东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问题吗?

    然而,小组长却误会了李向东和老高的关系,担心他们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默契。要知道,这些基层官员,彼此间的默契是很微妙的。他不能相信老高,他要用他自己的人。这次调查对象是厅级以领导干部,因此调查组由省委和地级市委联合派人组成。他要让他从省委带下来的人直接对付李向东。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一三三章 失去斗志

    小组长舍近求远的不信任大大挫伤了老高的自尊,导致老高在调查组中处于一种旁观者的观望,而也正是这种观望,使李向东应对自如。同时,也让调查组那些人更强烈地感觉到,来自副省长,以及李向东那些老同学给予的压力。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甚至于直接找到调查小组成员了解调查的进展情况,并且很婉转地告诉他们,那种送红包信封的潜规则没必要深究。他们不希望调查组在这的问题李向东说实话。他们也得过李向东这方面的恩惠。

    不深究这事,李向东还有什么问题呢?

    审讯的人问李向东:“你认识枝子吗?”

    李向东说:“认识。”

    审讯的人问:“你们是什么关系?”

    李向东想了想说:“曾经有过短暂的朋关系?”

    审讯的人问:“朋到什么程度?”

    李向东说:“比较亲密的程度。”

    审讯的人问:“在你的概念里,多长时间称短暂?”

    李向东说:“三个月左右!应该不会过四个月。”

    审讯的人问:“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李向东说:“去年年底开始,两个月前结束。”

    审讯的人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只是去年年底开始?又有什么证据证明,两个月前结束的?”

    李向东说:“没法证明。”

    审讯的人说:“这就是说,也存在这么一种可能,为了开脱自己的责任,你凭空想像了这么一个短暂。据我们所知,枝子一

    到市县,你们的关系就一直很暧昧,你就一直给予她生意的关照,至于给了她哪些方面的关照,我想,我不说,你也非常清楚。”

    李向东说:“准确地说,不仅是我,许多人都给予她生意的关照。。”

    他说,你们应该知道,枝子是谁的女儿,她到市县办公司不久,她父亲以私人名义来过一趟市县,希望我们能给予枝子多多支持。

    他说,当时,市县的主要领导都在场。

    他说,当然,我认为,我们并没有无原则地给予她太多的关照。特别是在我与她有了某种特殊关系后,我更严格了把关制度。从去年年底以来,就有几项大工程采用了招标的形式,这几项大工程,她的公司都没有中标。

    审讯的人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不放。

    他说:“说说我和张志东的关系!小倩在市县购买的套间,是不是你付的款?”

    李向东说:“应该可以这么说。”

    审讯的人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李向东说:“我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支付的。”

    审讯的人问:“除了张志东和小倩,谁能证明?”

    李向东从这句话里听出个中的奥秘,他不认为小倩会说实话,张志东却说了实话。于是李向东,又像回答一个问题一样,给自己埋下了一个伏笔。

    他还说:“没人能够证明。”

    审讯的人问:“谈谈你的经济情况?你个人财产有多少?”

    李向东说:“我也说不准。”

    审讯的人说:“多得数不清?”

    李向东说:“并没那么夸张,只是我从不关心这些事,存折都锁在家的抽屉里。”

    审讯的人问:“说个大概数!”

    李向东说:“八十万左右,应该不到一百万。”

    审讯的人强调了一句:“你要说实话。”

    李向东说:“是实话。”

    至此,除了送红包信封的事,李向东的问题似乎都问了个遍。审讯的人说,今天就谈到这。他把记录交给李向东,让他过目签字。然后,便离开了。

    那天,调查组在李向东的办公室谈过话后,李向东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带走了。其实,谈话只是一个形式,把李向东带到某一个地方才是那次行动的目的。现在,李向东就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接受所谓的谈话。

    对于李向东来说,这

    一次,与次被带到小楼屋时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次,李向东根本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事,只担心自己是被人陷害的。要知道,被人陷害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人家会捏造事实致你于死地。但这次,问题明摆在眼前,就李向东的问题,别人会认为扑朔迷离,但他自己却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最麻烦的不过是枝子的问题。如今,经过李向东的设计,他感到那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因此,他的心情是相对轻松的。他想,经过这番折腾,自己的官是升不去了,但是,自己还是能够保留今天这个位置的,只要能保留今天这个位置,他就像答应过杨晓丽那样,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干实事,让老百姓得益的官。

    这么想,李向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