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名剑花香 >

第39部分

名剑花香-第39部分

小说: 名剑花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办?怎么样才能逃出海岛?”
    高风、雷武几乎都在脑中急速思考着这个问题。
一百五十七章 惊天阴谋8
    高风忽然道:“我们赶紧去抢船只才行,否则我们怎么能逃出去?”
    雷武反对:“不行,此刻白龙使者一定早就安排人手在那里等着我们俩了。”
    高风道:“那怎么办?”
    雷武道:“我们俩还是分开逃,这样可以将他们的力量分散,我们逃生的希望也更大!”
    此刻,刚好到了一处岔口。
    雷武指着左边的路,道:“你往那边。记得,不论我们两谁逃出去,一定赶去京城找杨大人!”
    高风道:“就是你说的那个杨荣吗?”
    雷武道:“是的。”
    二人话语说清,当即分开逃跑。
    高风沿着左边的那条道路向前狂奔,奔出约有盏茶时分,竟然来到一处山脚。
    山脚处丛草密布,四处幽暗,脚下高低也很难分清,他耳听身后追者渐近,更不多想,飞身一处草丛之中,意欲躲藏。
    可是就在他身体下沉的霎间,忽然发现,脚下空空如也,原来竟是一处陷阱。
    他大呼“糟糕”,双手连抓,企图借力脱困,可是抓到的枝草居然全部毫不挡力,应势而断。
    只听“瀑”的一声,着身处一片冰凉,这种感觉竟似曾经熟悉。
    高风几乎快晕了过去,原来这陷阱之中居然是深及大腿的淤泥。
    “又是淤泥?”高风吞了口苦水,暗叫:“我这走的是什么样的运道,怎么会总跟淤泥打交道?”
    他心中暗骂同时,想要借力爬出陷阱,可是着手四处居然是滑不留手光滑石壁。
    原来这陷阱构造竟也颇费心机,只要你掉了进来,除非你生有翅膀,否则上下左右无处借力,只有乖乖等着别人来拿你了。
    高风知道自己已难逃出升天,无奈叹息一声。
    便在此际,头顶上方闪过火光,人声嘈杂,想来负责追捕的人已经到了近处,只听刘二蛋的声音大叫:“快来!费堂主您快来,他掉陷阱里了!”
    费语书的声音说道:“把他给我拿上来,送给主公发落!”
    刘二蛋应道:“是!”
    过了片刻,听得一阵“悉沙”的声音,陷阱里的高风直感头上似乎有一张大网撒将下来,兜住了自己。那大网渐渐收紧,然后自己就像是一条死鱼般,被拖将上来。
    “奶奶的,总算抓住你了。”刘二蛋大骂声中,脚已踢出,蓬的一声,躺在地上、困在网中的高风重重挨了一脚。
    高风一声不吭,他知道,自己的霉运这才刚刚开始。
    刘二蛋抬脚又待再踢,却被费语书喝停:“住手,已经抓住,就不要再打他了!”
    刘二蛋果然不敢再多放肆,嘴里却兀自嘀咕:“你奶奶的敢到咱们这欢乐岛来捣乱,我看你真是活的不耐烦了,若不是费堂主看你可怜,我不把你的鸟蛋割下来才怪……”
    费语书伸指点了高风胸口两处要穴,这才解开他身上渔网,又取水来将他身上淤泥冲洗干净。
一百五十八章 如幻人生1
    费语书押着高风来到聚义厅时,厅上已只有花仰鹤和杨宝天两个人。
    花仰鹤面色阴冷,很显然今天晚上雷武的精彩表演对他的打击不小。杨宝天先前大咧咧的架势好像一下子消失不见,毕竟突然知道了合作的对象原来却是前朝皇帝,自己的行为举止方面还是要注意些的。
    花仰鹤道:“雷武呢?”
    费语书道:“回主公,使者和韩堂主正在抓他,他一定跑不掉的!”
    花仰鹤道:“你也去帮忙,千万不能有什么差错!”
    费语书应声退去。
    杨宝天见高风被抓后,面色气愤,一声不吭,便走上前来,说道:“高风啊,你与花老门主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刚刚,我在老门主面前为你求了情,只要你愿意归顺,不论你加入白龙门,还是加入我神灵教,就绝不为难你!”
    高风苦笑,目中似乎有泪将下:“我加入白龙门?加入神灵教?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
    杨宝天的面色也一下子阴沉起来,道:“你如此冥顽不灵,可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高风叹息一声:“我知道,但我更知道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切莫逆天而行。”
    “天地良心?逆天而行?”花仰鹤忽然起身,面上的表情竟是十分激动:“谁才是天?你告诉我,谁才是天?”
    高风知道戳到了他的伤处,当下不敢再出言语顶撞,否则可就连一丝一毫再见花香菱的希望也没有了。
    良久,花仰鹤背负双手,转过脸去,瞧向殿外,殿外夜色正好,月色朦朦,那些过往的时光,那如幻的人生竟是犹如就在昨天……
    ********
    四十多年前,那时候的他叫朱允炆。
    他在一懂事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这个家庭很大,有二十几个叔叔,叫不过来的姐姐妹妹姑姑姨姨,另有一位慈祥伟大的爷爷。
    后来他渐渐长大,逐渐知道,不仅是这个大家庭特殊,自己的身份更特殊,因为那位伟大的爷爷是皇帝,而自己的父亲居然是太子。
    而这些叔叔中有一位叔叔叫朱棣,排行第四,朱允炆对这位四叔既敬佩又敬畏。
    有一件事情,他记忆犹新。
    那天皇帝爷爷忽然兴致,出题来考二人,题目是条对联,上联曰: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考虑之后,答题曰:雨打羊毛一片膻。答案虽勉强工整,但不算高明,因此当时并没有多少掌声。皇爷爷只是微微一笑。
    而四叔朱棣在当时几乎是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他的答案不仅工整,而且精妙,关键是突出那个“龙”字,简直近乎于完美。
    帝王至尊、真龙天子的朱元璋皇爷爷当时非常高兴,对这位皇子大加赞赏。
一百五十九章 如幻人生2
    便在那时,朱棣侧目斜睨了朱允炆一眼。那是令人心寒,令人难忘的眼神。那时候的朱允炆虽然小,但却明白那眼神的意义。
    在朱允炆十五岁那年,有一件几乎是噩梦般的事情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就是他的父亲朱标患了重病。
    他为尽孝道,亲自服侍卧榻在床的父亲,日日夜夜,尽心尽力。
    可是他的孝心未能感动上天,上天还是很快结束了朱标的生命。
    后来不久,朱元璋没有再立太子,却立了这个孝顺的孙儿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是一个精于谋断的超强人物,他很清楚,凭着朱允炆的那点能耐,是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那些随着自己共创帝国前辈老臣的。
    但朱元璋有办法,杀!
    他通过各种方法,许多理由,将绝大部分可能的未来障碍全部清除了。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可能也是皇权所在的魅力之一。
    在一切计划完美进行完之后,便有了史册记载的那段堪称绝妙的对话。
    朱元璋得意的对朱允炆说道:“我安排你的几位能征善战的叔叔在边界守卫,而你就可以在京城安稳做好皇帝了。”
    朱允炆并不开心,却出人意料的陷入沉思。
    朱元璋感觉意外,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瞧着眼前的这个孙儿。
    朱允炆沉思良久后,用忧郁的口吻说出了朱元璋做梦也想不到的话:“蒙古等外敌,由镇守边界的叔叔们应对,这很好,可是叔叔们如果有异心,我该如何应对呢?”
    朱元璋怔住,完全怔住!
    ——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这个世界连儿子也信不过吗?
    虽如朱元璋这等久历阵仗、经过无数大风大浪、老谋深算让无数对手死无葬身之地的高人,也实在觉得此题难答。他沉默良久,问了句朱允炆做梦也想不到话:“你说呢?”皮球又反踢回来,这回轮到朱允炆傻眼了。
    最后,朱允炆又沉思良久,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条理化”的高超哲学方法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以德服人;第二,以礼相待;第三,削减属地;第四,改其封地;如果以上四个方法还是不能解决,那么就只能采用第五方法,刀剑相向。”
    文韬武略无人可及的朱元璋听完后,极为高兴,对他大加赞赏:“好,很好,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
    这的确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但朱元璋忽略了一点,就是往往越是完美的计划,在真正执行时,却需要执行者极强的执行力!
    朱允炆具备吗?
    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就算是告一段落。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完全留给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而是暗自为他培养一批人,留到后世时帮助他治理国家,这批人中主要是有三个: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他们三人皆是书生,都有远大理想。
    可是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究竟有多远呢?
一百六十章 如幻人生3
    又过不久,(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这位伟大传奇的皇帝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后归西去了,却将皇位传给了年轻孙儿朱允炆。
    朱允炆即位后,便是史称的建文帝。
    他按着皇爷爷生前遗命,迅速召回一直没被重用的方孝孺,任命其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黄子澄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此三人便成为他政权所在核心成员。
    他成为皇帝后,对于叔父们可能造反的忧虑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却越感强烈,他很快找来此三人,询问三人建议。
    这三人的意见,有一些方向非常一致,又有另外一些方向分歧很大。方向一致的地方就是,先下手为强;分歧较大的地方就是,先确定谁为目标,拿哪位皇叔先开刀。
    齐泰认为,先拿燕王朱棣为好,理由是朱棣能征善战,谋略过人,极难对付,如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拿下,则余下诸王就会手到擒来。
    黄子澄认为,应该先对付其他各王,等于是除掉燕王的助手,然后再对付燕王,这样会更容易。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允炆采取了黄子澄的意见,并很快确定了第一个目标,就是周王朱柿。周王朱柿与燕王朱棣是同母兄弟,关系亲近,正因为此,他成为被第一个剪除的皇叔。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负责执行任务的将领叫李景隆,此人乃名将李文忠之子,当真是“将门出虎子”,此位李景隆兄的“传奇”色彩甚至超越了其父李文忠,只不过他的传奇并非如同其父的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而是屡战屡败、阵前逃亡,甚至于有些间歇性弱智。
    然而此人也并非一无是处,抓人拿凶还是有一套的。
    他突掉大军奔赴河南周王王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朱柿一家老老小小全部押到京城。
    朱允炆为保皇位而削藩是下了极大决心的,他对这位皇叔也没讲究多少情面,直接将之贬为庶民,并迁至云南。
    在前前后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允炆又以“贪暴残虐”、“不法事”等理由先后清除了代王和岷王。可是在对付湘王朱柏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还没等李景隆大军赶到,朱柏一家居然紧闭府门,自焚而死。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就是傻瓜也知道朱允炆后面会干什么。
    朱棣不傻,他当然更知道。
    他想过造反,可是那需要极大的资本和无比的智慧。
    他选择了暂时的隐忍,隐忍的同时,当然也在做最坏的准备。
    事态在进一步发展。
    公元1399年5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当然应该亲自去京城,结果他已告病为借口,派出了三个儿子前往拜祭。
    等到朱棣的三个儿子到了京城,齐泰就给朱允炆建议,立刻将三人拿下,作为人质。
    朱允炆当时就表示同意。偏偏此刻黄子澄兄为展露才华,一番精彩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是,如果这样做会打草惊蛇,不如将之放回以麻痹对手。
    ——好一个黑色幽默,五六个藩王已经被你除去,连卖鸡蛋的老婆婆都知道你要对燕王下手了,这时候居然还谈麻痹对手?
一百六十一章 如幻人生4
    朱允炆有些拿不定主意。
    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出面进言,意见是将三人拿下,此三人都是他的外甥,他十分了解他们,若是将此三人放走,将来等于是放虎归山,并且解释,朱高煦、朱高炽、朱高燧三人如何雄才大略勇猛过人?尤其朱高煦还很无赖,不仅不会忠于皇上,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
    朱允炆沉思再三,采取了推论高手黄子澄兄的意见。
    后来的历史证明,徐辉祖真乃神人,光看面相,便将二十多年后事情料得一清二楚,简直堪称神算,那位朱高煦仁兄在后面的表演,其无赖、泼皮、狂妄也给历史书册添了不少精彩之处。只是他的事件与“惊龙剑”故事实在是扯不上什么关联,这里就不说他了。
    此事过后不久,朱允炆的耳目得到一个消息,北平的燕王朱棣疯了!为证实此事的确切,建文帝朱允炆立刻派出亲信前去查探,得到的结果是,朱棣真的疯了。
    朱允炆高兴了好一阵子,这难道是天意吗?这么可怕的对手居然自己就疯了?可是没过多久又有一份密报上来:朱棣在装疯。传递消息之人很可靠,因为这个人正是朱允炆安插在朱棣手下的叛徒。
    朱允炆立刻做出行动,方案有三:第一,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第二,授意张丙(丙上有曰字)和谢贵采取行动,密切监视朱棣及其亲属的一举一动;第三,命令北平指挥使张信立刻捉拿朱棣。
    几乎是如同神话般的事情发生了。那张信虽说与朱棣关系不错,但是决不会轻易背叛朝廷,正在他犹豫不决时,张信的母亲告诉他,千万不能逆天而行,现在已经有很多算命的看过天象,燕王朱棣将来要做皇帝的。
    张信果然人如其名,就信他妈的了。
    也不管是哪里来的神算发布消息,立刻来到燕王府找到朱棣。朱棣得知情况后,十分感激张信,对他千恩万谢。
    事件从此刻激化。燕王府外喊声震天,已经被围困里外三层都是人马。朱棣面临他人生中一次最大的挑战之一,要争天下,先出来你的王府。
    这位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