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凤穿残汉 >

第111部分

凤穿残汉-第111部分

小说: 凤穿残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才华,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身家安全。



    然而吴硕的一番言语固然是说得推心置腹,可蔡吉却并没有因此被其说动。不可否认,吴硕的出发点是在为自己好。倘若眼下不是东汉末年而是西汉末年,天子不是刘协而是刘秀,蔡吉或许会考虑一下吴硕的建议。但历史已经清楚地告诉她,东汉末年的情况十分复杂,并非戏文上演的那般“赐柄尚方宝剑”就可以解决。更何况以刘协的情况也不可能给她来段“管仲拜相”。



    一想到管仲拜相,心中有了主意的蔡吉,当即朝吴硕拱手反问道,“吴大夫既然说本府有管仲之才,却不知司空可有鲍子遗风?”



    鲍子遗风指的是,春秋时齐国大夫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为相的典故。而眼下整个许都城内只有一个司空,那就是曹司空,曹操。蔡吉这番话的意思无异于是要曹操学那鲍叔牙将“相位”让给她这位“女中管仲”。



    竟然要曹孟德让位



    狂太狂了被蔡吉一番狂傲之言,惊得目瞪口呆的吴硕,只觉得自己的脑袋轰地一下,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形容眼前这小小女子才好。但在经过最初的震惊之后,吴硕转念一想,蔡吉这话虽狂了一些,却也算不得疯。就吴硕所知,蔡吉在东莱兴修水力,推行屯田制、盐铁专卖以及开港通商,可谓是将管子的一手“轻重富国”玩得出神入化。相比之下曹操虽也在兖、豫二州实施屯田制,也像东莱那般造水车、翻车。但除了推行范围比蔡吉广之外,曹操治下两州的民生在各方面都要逊于东莱。更何况曹操荀彧、程昱等诸多能人名士相助,而东莱的诸多政令皆出于蔡吉本人之手。仅就理政而言,孰优孰劣已不言而喻。加之蔡吉年纪要比曹操足足小上一辈。若真是在春秋时代,曹操也确有鲍叔之德。那以长让幼,以愚让贤,倒也真能成一段佳话典故。然则眼下并非春秋时代,而是曹孟德也不可能事鲍叔牙。所以蔡吉所言在吴硕听来根本不可能实现,转而言之,亦可理解为一种推辞。



    想到这里,吴硕不由神色一凌,冲着蔡吉沉声问道,“府君这不是说笑?”



    “吉不敢同长辈开玩笑,吉只是就事论事。若说管仲之才,天下间又何止吉一人。邺城的沮公与,许都的荀文若,乃至彭城的张子布皆可称有管仲之才。然光有管仲之才,若无管仲之权,怕也不能实现轻重富国,尊皇攘夷。”蔡吉低下头恭敬而又谦逊地答道。



    是的,如果管仲不是被齐桓公拜为宰相,那他也不过是个跟错了君主流亡的乱臣而已。如果管仲没有大权在握,他也不可能在齐国推行他的种种改革措施。所以听完蔡吉这段话,吴硕不得不承认眼前这女子是谦虚务实的,但同时也是高傲骛远的。说蔡吉谦虚务实是指她能看清局势,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而说蔡吉好高骛远,则是指她太过自信于自己的才华,而枉顾自身的缺陷。



    虽说吴硕对汉室的忠诚可昭日月,但他也知大汉已呈现东周末年的诸侯割据之势,想要实现光武中兴并不容易。所以吴硕和这个时代诸多公卿一样,并不抵触诸侯割据,毕竟只要诸侯不称帝,那国家还是统一的。倘若蔡吉是个男子,流露出想要制霸一方的想法,吴硕必会以诸侯之礼相待,以期望其能在得势之后声援朝廷。然而蔡吉不是男子,她是个如假包换的女子。



    在吴硕看来,蔡吉能以女儿之身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已达极限。诚然正如蔡吉所言,其能仰仗太史慈等名将为其护卫东莱一郡之地。但是之后呢?难道她蔡安贞一介女流还能与那些个诸侯逐鹿中原,称霸一方不成?没错,蔡吉确实有才华,她的才华足以让诸多诸侯为之黯然。然则制霸一方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世家豪族的支持才行。像太史慈、郭嘉、王修等等寒门子弟或许为了出人头地不会介意蔡吉是女儿身。但世家豪族却不是那么容易对付过去的。要知道,哪怕是拥有十万大军头顶司空之衔的曹操,这会儿也没几个世家搭理他。至于他所贴出的招贤令应征者亦是寥寥。以至于曹操不得不用烧山的方式,逼出陈留名士阮禹。曹操尚且如此,身为女子蔡吉又怎么可能得到世家是支持。



    想到这样一位旷世奇才正在走上歧路,忽然觉得心痛异常的吴硕,不禁脱口而出道,“蔡府君,汝争不了霸。自古争霸者须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方可成事。撇开天时不谈,东莱没有地利,府君亦缺少人脉。此事不可成也。”



    吴硕此话一出,不仅是蔡吉心头咯噔了一下,就连坐在她身后的李达、庞统二人都为之动容了起来。虽然经过之前的青州之战东莱俨然已有割据之势,但蔡吉至今还没当众宣布过要制霸一方。而吴硕此刻毫无顾忌地一语点穿割据之事,多少令蔡吉有些意外。不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眼前这位老者是真真切切地在为她蔡吉着急。



    这让蔡吉不得不想起了当初在黄县时,张清的苦口婆心,太史慈的夜访。谁说乱世只有阴谋和背叛,这等萍水相逢间的情谊岂是太平年代的酒肉之交可比拟。大家的心意吉心领了,但修罗道一走就没有回头路可言。



    在心中如此致歉着的蔡吉,随即平静向吴硕叩首道,“吴大夫教训得是。吉确实缺乏地利,也少人和。然则吉却知,这天下间多一片王土,汉室就多一份助力。为此吉情愿在边郡征战厮杀,也不愿拿着厚禄素餐尸位。”



    素餐尸位这四个字如鼓槌一般敲打着吴硕的心头。想到天子被董卓挟持时的情景,想到天子在李傕郭汜等人yin威下战战兢兢的那几年,想到而今朝堂上下满是曹操的党羽,吴硕忽然觉得这四个字还真符合堂上公卿们的模样。虽然公卿们并不是自己想要素餐尸位,但情势却逼得他们不得不如此行事。倘若蔡吉真按自己所言放弃东莱太守之职,进京为官,她能改变这种情势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离开了军队,离开了驻地,蔡吉再怎么有才华,也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女流而已。这点道理吴硕还是懂的。



    这么说来,倒是老夫急功近利了啊



    豁然开朗的吴硕,在心中感叹之余,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是老夫糊涂了。蔡府君尚年轻不该陪着老夫等人在京师虚耗。罢了,府君难得来京师一次,不知老夫可帮些什么?”



    蔡吉听吴硕如此一问,心知自己这一把赌对了。没错,蔡吉是在赌。毕竟她这会儿是身处曹家的大本营许都,说出“不知司空可有鲍子遗风”之类的话,是需要冒极大风险的。而蔡吉之所以敢当着吴硕的面说出此等狂傲之言来,关键在于她深知,吴硕在历史上是铁杆的保皇派,是参与衣带诏事件的主要人物。而吴硕此刻的表现则说明,她确实没有看错人。这位老夫子是位值得合作的对象。



    于是,眼见吴硕被自己顺利说服的蔡吉,跟着便谦恭地拱手说道,“吉初到许都人生地不熟,还需吴大夫多加指点。”



    吴硕听蔡吉的意思似乎是想结交京师中的人物。于是在沉吟了半晌之后,捻须点头道,“老夫倒是认识几位与令尊有渊源之人。蔡府君若是有时间,老夫倒是可以为府君引荐一二。”



    虽然清楚吴硕介绍的人多半也是保皇派,且没有啥实权。但这些人胜在有名声。更何况正如吴硕所言,蔡吉眼下上得了台面的人脉实在太弱。那些个眼高于顶的士族名流或许一开始并不会将自己放在眼里,但依曹操的性子早晚有一天会拿这帮“不知好歹”的名流们开刀。届时自己此番在许都布下的香火情多少总能招点人来。再说就算名流本身顽固不化,他们还有子侄、族人,与其让曹孟德杀了填坑,还不如为己所用。



    在心中将算盘打得噼啪直响的蔡吉,立马顺势一揖致谢道,“那就有劳吴大夫了。”



    既然已让吴硕明白自己不适合留在许都,又得了其为自己引荐名流的许诺,蔡吉此番吴府之行算是圆满成功了。因此在与吴硕又谈了一些许都风物之后,蔡吉便欣然告辞离开了吴府。不过相比心满意足的蔡吉,随行的李达与庞统在回去的路上却是各怀心事。蔡吉见此情形,心知刚才自己在吴府与吴硕的一番言语对这两个少年触动颇大。只是这会儿大庭广众之下不适合谈论国家大事。所以蔡吉也只是端坐车内并不多言,只任他二人自己去思考。



    然而就在一行人等沉默前行之时,前方的岔路口忽然冒出了一队旌旗招展的人马。心怀好奇的蔡吉微微撩起了竹帘,扫了一眼,却发现队伍中为首的那三员戴甲战将,赫然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



    “刘关张进京了?”



    而就在车内的蔡吉暗自嘟囔之时,对面的那队人马却突然间停了下来,只见一个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在冲着刘备耳语几句之后,刘关张三人的视线骤然就转向了蔡吉所在的马车。意识到自己被发现的蔡吉倒也没有转身避开的意思,相反却大方地将车帘一掀,冲着刘关张三人礼貌地躬身一揖。



    刘备似乎对蔡吉的表现颇感意外。但他终究还是没有上前同蔡吉打招呼,而是与关羽、张飞一起向蔡吉抱拳还礼之后,便领着队伍离开了岔路口。倒是蔡吉顺势在看清楚了刚才与刘备耳语的那个文官正是老对手孔融。再一想到孔融、刘备、公孙瓒三人的关系,蔡吉不得不承认这许都是越来越热闹了。却不知刘备与曹操见了面之后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鉴于有吕布这一恶虎在旁窥视,估计青梅煮酒暂时还不会上演。



    可蔡吉转念又一想,连历史都在自己手中改变了,青梅煮酒上不上演又有什么关系呢。想到这里,蔡吉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庞统。只见此时庞统正盯着那队远去的兵马暗自皱眉。见此情形,蔡吉便欣然向其提点道,“士元,刚才那人就是刘备,刘玄德。”



    ~~~~(》_《)~~~~ 柳丁知道这两天更新都比较晚~~~~还请大家忍耐几天~~~~等手头上的活完了就恢复正常更新时间~~~~~

第54节造访杨府



    第2卷青州之鹏 第54节造访杨府



    相比蔡吉入京时的悄无声息,刘备的入京无疑给原本平静的许都带来的轩然大*。这倒并不说刘备本人比蔡吉更值得重视,而是他入京的原因不得不让许都的百姓为之惴惴不安。吕布击败了刘使君。足足一万兵马几乎一日溃散。用不了多久吕布就会同袁术进攻许都。虽然曹操之前曾将吕布驱逐出兖州,但各式各样的传言还是在许都的大街小巷暗自流传着。



    身为朝廷命官的蔡吉自然不会加入到这等扰乱军心的八卦中去。以曹操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蔡吉可以想象得出用不了多久那位曹司空就会拿撒布谣言者开刀。因此在拜访过吴硕之后,蔡吉决定再郡邸歇上几天静观其变。不过在此期间东莱郡邸还是迎来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商贾,他们中有来自司隶的,有来自荆州的,甚至还有来自并州、凉州的。主要还是听说了东莱郡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这才想来蔡吉这边搭条线。眼见东莱郡以及龙口商港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内陆,蔡吉自然是乐得一批又一批地接见这些财神爷。然而这么做也为蔡吉引来了不少非议,一些清高的名士甚至觉得她这个幼妇太守铜臭味太过浓郁,人品可能有问题。



    对于他人的非议,蔡吉除了略感无奈之外,依旧我行我素。说到底,蔡吉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喜欢她,都看重她。真要是如此,那她蔡吉的麻烦可真就大了。毕竟她这会儿是在许都,是在曹操地盘。若是一味地与上流名士结交,势必会引来曹操的猜忌。反而蔡吉在许都见的人越杂,就越难令曹操琢磨她的目的。



    且就在蔡吉招商打掩护两不误之时,吴硕那边倒也没有令她失望。这不,数日之后,随着曹军在城内大肆逮捕奸细,城中各种谣言渐渐平息,吴硕带着蔡吉拜访了当朝太尉杨彪。杨彪,字文先,弘农华阴人。其先祖为杨喜,因随汉高祖刘邦诛杀项羽有功,而被封为“赤泉侯”。之后杨氏一门人才辈出,且数度封侯拜相。像是杨彪的祖父就曾任太尉,杨彪的父亲杨赐亦位列三公。



    因此就算蔡吉明知历史上杨彪不久就会被曹操陷害丢官,此刻面对这位作为世家中的世家,贵族中的贵族,她依旧显得恭敬异常,“东莱太守蔡吉见过杨太尉。”



    “蔡府君不必多礼。老夫与令尊曾有些书信往来。今日见伯起兄有如此忠义之后,真是令人甚感欣慰。”杨彪平易近人地颔首道。



    蔡吉听杨彪如此一说,立马打蛇顺杆上地又作了一揖道,“那吉就斗胆称太尉一声文先公。”



    杨彪见蔡吉年纪轻轻应对有度不禁回头冲着吴硕满意地点了点头。跟着又将注意力转向了蔡吉身后的庞统。杨彪见庞统其貌虽不扬,但气度却不差,于是便开口问道,“这位是?”



    “回文先公,这位是吉的从事庞统,庞士元。”蔡吉微微侧身抬手介绍道。



    许是上次见吴硕有了好的开端,这一次庞统进杨府之后举手投足间再也没了以前那种拘谨。此刻就算是面对当朝的太尉,庞统亦不卑不亢地躬身施礼道,“荆州鹿门庞统见过杨太尉。”



    “荆州鹿门?庞德公是汝何人?”杨彪扬声问道。



    而庞统一听杨彪认识叔父,连忙作答道,“回太尉,庞德公乃统之叔父。”



    “素闻鹿门庞德公,笃志博闻,雅量高致。今日一见庞门子弟果然名不虚传。”杨彪抚须赞了一番庞统之后,又跟着向蔡吉邀请道,“小儿德祖正与好友在后院设有酒会,想请不如偶遇,两位不若一同参与?”



    蔡吉耳听杨彪提起了他儿子,脑中立即就浮现出了在邺城猎场与袁尚等一干少年碰面时的情景。没错,杨彪的儿子正是杨修,杨德祖。虽说无论是史书,还是真实的碰面,杨修都没有给蔡吉留下啥好印象。但眼见杨彪身处高位却为人却甚为和善,不禁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