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誓不为后 作者:怀箴公主 >

第150部分

誓不为后 作者:怀箴公主-第150部分

小说: 誓不为后 作者:怀箴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情势如此严峻,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朱元璋忽然觉得自己的身子有些无力,不由叹了一口气,精神也开始有些不济,想了好一会,这样交代:“汤和将军虽然战败,不过也是不得已,说起来此事本国公也是有些责任的,怎么说也是本国公看重了汤和将军,方才让他领兵去抵御汉王陈友谅的,没有想到汉王陈友谅居然如此无耻,明明已然是占尽了兵力上的优势,居然还搞偷袭这一套。”

  常遇春属下也点头,连忙为汤和开脱说道:“汤和将军就是吃了太过老实的亏,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谋略,不过吴国公事已至此,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了。眼下最为关键的是应当如何料理善后,及早筹划援兵增援常将军才是。”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眼下确实不是论处将士过错的时候,汤和将军也不过是无心之失。本国公也不会如何重责于他。不过援兵一事,还需要让本国公筹划几日,若是有了强兵可用,本国公即可就会派兵增援常将军的。”

  使者微微的点了点头,朱元璋接着说道:“你回去之后,跟常将军和汤和将军两位好好的说一声,就说本国公正在设法筹措军队,应天城中的民心士气,也是兴奋激昂,希望两位将军能够拖住汉王陈友谅的汉军。若是让汉军取胜,那时汉王陈友谅势必乘胜而北,直捣应天。此事关系重大,休戚相关,本国公还是要倚靠两位将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阵线,不能让汉王陈友谅攻到应天城下。”

  来人自然是明白朱元璋的这番话语是抚慰之词,不过有此言语总比没有来的好,所以也不答话,只是点头不已。

  等到朱元璋说完了之后,来人方才说道:“吴国公对小人的此番言语,小人回去之后,是否就如此这般的向常将军据实复命?”

  朱元璋深深的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如此。只要你能将本国公这番话语向常遇春和汤和两位将军言说,两位将军自然能够明白本国公的苦衷,一定会替本国公好好的抗击汉王陈友谅的汉军。”

  常遇春派遣过来的属下自然是明白这些事情,便对着吴国公朱元璋抱拳说道:“既然吴国公有此吩咐,小人敢不从命,定然会将吴国公的这番话语给常将军和汤和将军带到的,还请吴国公放心就是。”

  朱元璋面色一喜,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径自走到此人面前,伸手拍了拍此人的肩膀说道:“这几天辛苦你了,等到此事了结了之后,本国公定然会好好的给你一件好差事,升你几级军中的职务。”

  来人却没有特别欣喜的表情,只是淡淡的对这吴国公朱元璋拱了拱说道:“多谢吴国公的赏识和提拔。在下定当为吴国公效犬马之劳,纵使粉身碎骨,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连连拍着此人的肩膀说道:“你有此心,就算是对得起本国公了,至于今日我吩咐与你的事情,你看不能马虎,一定要细心谨慎的将我的话语给常将军和汤和将军带到,觉得不可以忘却了。”

  来人跪下来行了一个礼说道:“今日我来的实话,常将军对我言及,只要吴国公能够尽快的筹措到援兵,常将军就能够守住阵脚,不让汉王陈友谅突破防线,若是不能的话,恐怕就不好说了。至于吴国公吩咐小人的事情,小人自然会办到的。”

  一听此话,朱元璋忽然觉得有些熟悉的感觉。

  想了一下,朱元璋心里头忽然回想起楚流烟的话来,楚流烟对于自己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语。

  为何楚流烟和常遇春麾下的来通报战况的使者的话语如此相似,朱元璋心里头忽然浮现出一丝疑虑来。

  不过却不能立刻理出头绪来,心头有事,吴国公朱元璋面色也有些阴沉了下来。

  常遇春麾下的使者察言观色,心知吴国公朱元璋可能想到了什么事情,连忙开口说道:“吴国公,小人不能久留了,常将军严令小人向吴国公通报了军情和战况之后,即刻就要回去复命,一刻也不得耽搁了。”

  朱元璋抬头看了此人一眼,摆了摆手说道:“好,既然有严令在身,本国公也不能强留你,你就此回去吧。”

  “是,”来人说了一声,随即便转过身子屋外挪步。

  才走了几步,只听得吴国公朱元璋再背后叫住了他到:“慢着,本国公还有一事,请稍等片刻。”

  一闻此言,常遇春派遣过来的使者心中忐忑了起来,惴惴的揣测着吴国公是不是看出了什么破绽。

  是以不敢即刻回身,只好背对着朱元璋。

  “听闻拼命赶路来禀告军情,连马儿都骑毙了一匹,你就和我府邸中的侍卫一同出去,到本国公府邸的马厩中找出一匹好马,就送给你做一个脚力,也算是本国公的一份心意好了。”朱元璋笑着在后面对着此人言道。

  听的吴国公朱元璋是这番意思,常遇春手下的将领方才松了一口气,定了定心神之后,便轻松的回头对着吴国公朱元璋说道:“多蒙吴国公见赐,属下恭敬不如从命。”

  吴国公哈哈大笑说道:“好,小兄弟就是爽快,侍卫,你便带着这位兄弟去本国公府邸之中的马厩里头挑选一阵,只要那一匹被这位小兄弟看上了,就让他带走好了。”

  侍卫领命,就带着常遇春派来的此人迅速的离开了。

  朱元璋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子,沉思了一阵,觉得还是要将此事告知李善长方才可行。

  毕竟如此大事,一定要听听他人的意见。

  朱元璋即刻就让人去传唤李善长去了。

  听闻吴国公朱元璋传召,李善长不敢怠慢,即刻就随着传召之人来见朱元璋。

  “李军师,目下看来情势大为不妙,常遇春将军和徐达将军都不能抵御的住汉王陈友谅的攻击,如今的情势极为凶险。连常遇春将军也两度派人来向我求援,可见目今前方战事的激烈。”朱元璋开门见山的对着李善长说道。

  听了朱元璋这番不无担心的话语,李善长便对这朱元璋说道:“吴国公担心的是,依照如今的情势看来却是对我军大为不利,若是不能及早的派兵增援前方的将士,恐怕就没法挡住汉王陈友谅的攻击。”

  朱元璋听闻了李善长的话语,点头说道;“李军师此话在理,只是常遇春将军已然将应天城中的精锐带走了大半,如今还是不敌,看来汉王陈友谅此次来攻应天定然也是带了最为精锐的部队,而且据前方的传来的消息,兵力集结的也不是少数。虽然称不上是倾国来攻,也是相差不远。”

  李善长频频点头说道:“吴国公圣明,就连这些隐情也都看了出来,汉王陈友谅此次来攻打应天,是在是有备而来,定然不会轻易罢兵而去。若是我等应付的不得法,被汉王陈友谅突破了防线,空虚的应天城恐怕就没有办法守得住了。”

  朱元璋闻言,面有忧色,对着李善长说道:“这一点我自然也是看到了,只是这些事情就算是看到了,没有相应的兵力也是不能成事。谁能够挡得住汉王陈友谅属下那些彪悍的士卒,如今连我军最能打仗的常遇春将军也连吃了几场败仗,看来这一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李善长摇了摇头说道:“吴国公,应天城外不是还有一只大军么,为何不动用这些战力。”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滁州的人马虽然众多,可是却不是事实都肯听从我们应天城的,何况他们的主子小明王刚刚亡故,军中将领正在和滁州的那些文官大臣们争权夺利,自顾尚且不暇,没有余力帮我等对抗汉王陈友谅。”

  李善长却大声的说道:“吴国公此言差矣,滁州的将领固然是有争权夺利的心思,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也是他们的死敌,如是可能的话,他们也会和汉军拼一个你死我活的。”

  朱元璋好奇的看了看李善长,对这李善长说道:“军师何以见得。”

  李善长笑了笑说道:“其实道理也极为简单,吴国公应当还记得去年替小明王韩林儿解围之事吧,上次汉王陈友谅的麾下就将这些滁州兵马围困的水泄不通的,而且两军对垒的时候,也折损了不少的将士。可以说眼下的应天城外的滁州兵马和汉王陈友谅麾下的将士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若是他们碰到了一起,断然不会相安无事。”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听的李军师此言,倒也是大为有理,汉军和滁州人马结下的梁子确实是不下于我等,滁州兵马的上官刘福通将军就是折损在汉军的手中,如此推断,滁州人马里头的许多将领对于汉军还真是恨之入骨。”

  李善长阴惨惨的对着朱元璋笑道:“吴国公,我等何不借着这样子的机会,居中挑拨一番,使得滁州兵马和汉军先干上一战。等他们打完了,我们自可坐收渔翁之利。”

  “这件事说来容易,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我等就算是放出风声,滁州将领也不是傻蛋,那个连城诀精明的很,不会那么容易就中计了。若是此人不中计,滁州的十多万人都是听他的,滁州将领也都是唯他马首是瞻,先要顺利的使得滁州兵马去对抗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运筹帷幄 第三十二章 府中密谋

  朱元璋对于此事虽然也是很起劲,可是心中却一点也不煳涂,和滁州将领打了这么几次交道,对于滁州将领朱元璋是心中有数的,不管怎么说,只要有连城诀坐镇滁州兵营,就不是这么易与之辈。

  朱元璋的担心不无道理,就连听了朱元璋的话语之后的李善长也有些动容,毕竟从朱元璋口中说出佩服一个人的话来,已然是极少的了。

  而眼下朱元璋居然对滁州的连城诀有惺惺相惜的意思,看来连城诀绝非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

  可是若是不对付了连城诀,就没有法子好好地应付这些事情。想要促使滁州十多万的兵马和汉王陈友谅麾下兵勇大斗一阵的目的也就不能顺利的达成。

  李善长想到此处,忽然有些心灰意冷,他自然是明白朱元璋在心里也很是希望此事能够成功的,不过从朱元璋的话锋里头,李善长也明白了想要促成此事,坐收渔翁之利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半晌没有说话,心知自己可能说话的语气过于重了,如此快速的否决了李善长的想法,势必会让李善长心中有所不快的。

  所以朱元璋就对着李善长说道:“本国公否决此事,并非是觉得先生的提议不可行,只是眼下之机,也不能将战胜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一事寄托在外人身上。滁州将领就算是再能干,也是一些尚未为我等收服之人,若是贸贸然的将此事托付给外人,恐怕对于扭转局势根本就没有好处。”

  李善长点了点头说道:“吴国公此言,确是诛心之论。不管如何,毕竟是自己人可靠。”

  “没错,就算连城诀再如何能干,就算他日后向我投诚,其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远远及不上李军师的。”朱元璋有意无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李善长闻言,面色大变,连忙站起来对着朱元璋说道:“吴国公如此看重属下,属下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

  说罢,李善长便对着朱元璋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朱元璋见状,连忙站起来,伸手扶住了李善长亲切的说道:“李军师不必多礼,这里头又没有外人,何必对我行此大礼。”

  李善长自然是知道朱元璋这么说定然是有收买自己的意味在里头,不过既便如此,李善长觉得吴国公朱元璋确实是自己的倚靠。

  谁也没有想到,世事变幻莫测,多年之后,当年的那个青皮无赖已然成了吴国公,应天城里头权势最大的人。

  而自己虽然是屈居其下,不过也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隐隐然是位极人臣,富贵可期。

  李善长忽然觉得自己这一生已然算是没有白活了,跟着朱元璋日后定然能够大富大贵,不过得到这一切的前提是帮助朱元璋在这个乱世之中,削除一切可能对吴国公造成威胁的人物,不管那个人是如何的强势,也要将他打倒。

  这就是襄助吴国公朱元璋的使命,李善长盯着朱元璋的眼神,在心里头对这自己暗自说道。

  “既然吴国公已然无意于此,我也不便相强。”李善长对着吴国公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微微的笑了一下说道:“李军师,本国公知道李军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替我扫除登临大宝路上的拦路石,不过有些事情是欲速则不达。我等必须耐心等候,静待时机,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方可放手一搏。否则的话很有可能打草惊蛇不说,还会令我等的心意被他人洞察,若是如此,非但无法成事,很有可能会鸡飞蛋打,将所有的事情的都给搞糟糕了。”

  李善长闻言,心知朱元璋的这番说法还是想要说服自己不要贸然从事。便笑着对这朱元璋说道:“吴国公说得是,今后我定当小心在意,绝不会贸然行事。”

  朱元璋一看李善长的面色没有丝毫愠怒的模样,心中松了一口气,已然明白李善长是听进了自己的方才的那一番话了。

  果然李善长接着就开口说道:“外力既然不足为恃,吴国公心中定然是有了其他的良策,不知能否告知属下。”

  朱元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主意,只是眼下的情势是绝对不能够倚靠外力,否则就算是将前面的老虎赶跑了,很有可能将凶恶的野狼给引到自己的窝里来。”

  李善长微微怔了一怔,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朱元璋的意思是说若是借助十多万滁州军马之力将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给赶跑的话,很有可能会让立了大功的滁州兵马得到一个机会,若是这些滁州兵马恃功而骄,跋扈不群,日后恐怕还会危及应天城的安全,悍然不顾的自行攻打应天城,这就是吴国公朱元璋口中所谓的将前面的老虎赶跑了,很有可能将凶恶的野狼给引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