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轩辕剑 >

第192部分

轩辕剑-第192部分

小说: 轩辕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焉逢突然跃起道:“不,可恶!凭什么非要我们如此自相残杀不可,真有必要吗?我必须找师父——持国使大人问个明白!一定要问个明白。”横艾见他如此激动,也为他感到难过,却不知从何安慰才是。

    三日之后,横艾来到焉逢的帐中,对焉逢道:“朝云,持国使大人他返回飞羽营区了。虽然身子依旧虚弱,但精神似乎尚不错。”

    “真的吗?”

    “他正在崖边,远眺汉营。我方才告诉他说你想见他,他已答应了。”

    “好的,谢谢你。”焉逢这时看见横艾的眼睛有些红,便问:“你怎眼睛红红的,刚哭过?”

    “没什么……刚才追忆已故老友,心中不禁略有感伤。”

    “你是说子君吗?子君,希望你在九泉之下,能永远平安。”说完,焉逢便立好动身去见持国使。

    来到崖边,持国使果然在此等候,焉逢马上上前拜道:“朝云拜见师父!”

    持国使道:“朝云……这一阵子发生了许许多多事,方才横艾已告知为师。对不起,让你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为师心里很难过。”

    焉逢道:“师父,徒儿不懂,为何我们非要去以行刺丞相这般激烈之手段,来解决北伐的问题?飞羽为此背负叛国罪名不说,许多同伴们也为了此事而理念不合,分道扬镳……最后甚至彼此干戈相向,彼此相残,飞羽为之崩解……”

    持国使道:“孩子……看着如今飞羽演变为如此局面,为师心里也十分苦痛。甚至连老夫的孙儿也……局势的演变,超出老夫预料之外,这一点老夫或许当真错了……”

    “师父……以您崇高的辈份,大可当初直接去找丞相,当面说服他停止北伐,如此不便成了吗?”

    “此事为师自然做过了……若非丞相坚拒采纳,否则为师也不愿采用如此激烈手段……”

    “原来……您在下令行刺前,已见过丞相了?”

    “是啊……孩子!然而,即使连我——赵云如此苦苦恳求他中止北伐,他也坚不接受……”

    回说十余日之前,赵云来到观星台上,与诸葛亮相见,诸葛亮见赵云突然出现,也颇为惊讶道:“什么,子龙,你仍活着?”

    赵云道:“是的,孔明老友。”

    “我一直以为在我们首次北伐失利,返回成都不久之后,你便因病过世了……”

    “是的,当时我染病垂危……但我深切渴望仍有机会报效汉室,亲眼见你带领着大汉,实现先帝遗愿,克复中原,所以我恳求一位懂得法术的术士,以‘续命之法’将自己暂予封存。如今,总算顺利复活。”

    诸葛亮叹道:“实在难以想像……不过实在太好了,子龙!如此一来,我们又可并肩而战,为大汉及先帝遗愿而奋斗,成就千古功业!”

    赵云却道:“不,你误会了,孔明老友!今日前来,我是要你立刻停止北伐!”

    “你说什么?”

    “因为你屡次北伐,劳动百姓,耗损国力,继续再如此下去,恐我大汉四百年命脉,难保不会毁在你手中。”

    “子龙,你怎会也持如此议论?七年前,你不也支持我展开北伐?还自愿在褒斜谷充任疑兵,好让我安心向西进击祁山,袭取凉州?”

    “当时是如此没错,但是孔明啊,你尚未发现一件事吗?我们其实已离庶民百姓越来越远了,我们越来越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听不到庶民百姓的声音?”

    “是的……在我复活之后,曾有一度记忆尚未恢复完全,神志恍惚的期间!在这段期间,我有如行尸走肉,在民间底层四处游走,不料反而看到了民间许许多多震憾我心之事!你知道吗,孔明……这次你北伐,发动大规模征兵!益州、汉中好多原本幸福和乐的黎民百姓一家,便被如此活生生拆散了。我还看到日益疲惫凋零的益州,为了北伐,将所有粮食最优先送至前线去!十几年前,你执政之初,闭关实施抚恤安民政策,几年下来,百姓们对你诸葛丞相的感恩,都深植在心!然而你知道吗,这份感恩的心,渐渐随着你屡次北伐,开始流失!如今大汉仅剩益州而已,如今益州可能因为北伐不断,油灯将尽!若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益州,我们还剩下什么?大汉的命脉,就在我们手中,你可听到苍生百姓的悲呼声吗?”

    “真难以相信,这会是你的论点!子龙,昔日你不也是追求响往建立不世功业之人?”

    “是的……当时我高高在上,身着银甲、白马骋驰,高举大义旗帜时,我从来未曾见到、听到民间底层苦痛。这一切,只有当你与黎民百姓站在同一高度,贴近土地,方才看得见啊!”

    “所以……子龙,你希望本府怎么做?放弃本府对先帝的庄严承诺,舍弃克复中原之大业不成?”

    “暂时先如此吧,孔明……益州疲倦了,百姓也疲倦了……先让他们好好地休息吧,如今这才是唯一让大汉命脉继续延续的路子。”

    可是诸葛亮却坚决地说:“不成!汉、贼不两立,但百姓一旦松懈,便不可能再凝聚为大汉而战之民心士气!只有持续北伐,长保作战意识,方有可能在我们此代完成先帝遗愿,重返洛阳故都!这才是我们身为人臣的大义——这才是大汉的大义!”

    “但恐怕还未成功,益州就先枯竭了,大汉就先凋零了!孔明,听听我这位老友一言,你不该再如此继续下去!”

    “也罢……子龙,你老了!你真的老了!”

    “或许吧……那我最后问你一次!当‘大义’和‘苍生’冲突时,你选择何者?”

第八卷 汉之云 第二十六章 决为苍生

    第二十六章决为苍生

    说到这里,赵云重问一句:“是的……当‘大义’和‘苍生’有所冲突时,你选择何者?”

    焉逢登时愣道:“呃,我……”

    赵云道:“孩子,放长远看吧。若国力燃烧而尽,我们大汉又还能再维持多久?苍生之心,即是上苍之心——不是吗?我们若沦为为北伐而北伐,对庶民百姓,对疲惫国力不断反复无情压搾,那我们和昔日我们所鄙斥的曹贼之辈,又有何不同?”

    “师父……”

    “这次为师的命令,让飞羽为之崩解,也让你失去好友,其实为师知道此事,心中也十分愧疚,十分痛苦。但是朝云,很巧合的……我们名字中,都有‘云’字!我们都是‘汉之云’——是大汉的荣光,是大汉的栋梁!做为一位大汉最坚定的守护者,因此为师才毅然舍弃所有个人昔日之荣耀,就背负耻辱,也要去为大汉真正长远命脉而着想!当‘大义’和‘苍生’有所冲突时——朝云,你如何取舍?”

    这一个问题,焉逢没有立刻就回答上来,而是在他的心中萦绕良久,在崖边一直站到天黑,焉逢仍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大义’和‘苍生’有所冲突时,我选择何者呢……?娘亲、阿姐、弟弟……若是你们,会希望我选择何者呢?……也罢……上次行刺,丞相似乎已被我们剑气所伤,好几日未曾露面了。也许,如今说什么都已太迟了……师父他已回营休息,我睡前再去探视他吧!”

    想到这里,焉逢便离开悬崖,回到营区中,来到了主帐之内。赵云还没有就寝,焉逢便上前道:“徒儿向师父请安!”

    “朝云啊……为师或许真的老了,竟做出让大家都受到伤害的决定……”

    “师父,请您别这么说!”

    “孩子,害你们走到如此局面,为师也深自检讨……今后为师不会再参与飞羽决策,这应已是属于你们的时代了。”

    “师父……”

    “但是有一点,希望你不要误会,朝云!为师与丞相之间,其实毫无任何私怨,甚至是挚友!昔日在荆州时,还常常在一起切磋棋艺,畅谈天下事,深受他所启迪。”

    赵云便又回想起昔日和诸葛亮之点滴……

    赵云与诸葛亮一起弈棋,赵云说道:“孔明,你的棋力还真不是普通之强……每次都不是你对手!”

    “子龙将军,承您所让。”

    “但奇怪了,我瞧你行军调度都颇为保守,也向来不爱用奇计!而且,我沙场作战多年,还第一次见人可把营垒整顿至方方正正,有如棋盘一般。玄德和我有一次从山上看了你营垒,都忍不住感叹‘真天下奇才’!”

    “哈哈,是吗?纪律方乃治国之本、用兵之本啊!”

    “没想到如此这般严守纪律的你,一旦下起棋来,调度倒挺灵活的!”

    “那是因为,带兵乃责任深重之事,一旦战败,小则身败而亡,连累将士性命,大则丧师辱国,万劫不复,责任之重,难以言喻!可是下棋呢,输了的话,不过也就一盘棋输了!既然如此,是以我得以让一腔谋略,尽情挥洒。”

    “原来如此,有道理!无怪你提得出让玄德公都赞叹佩服不已的‘天下三分’之策!”

    “子龙将军过奖!”

    “不过,有时战场上,你还是多加灵活应变,如此才好!”

    “子龙将军一身是胆,所以战场上调度纵横,表现远比我好得多!此点上,我实远不如您,钦佩万分!”

    “哈哈,你也过奖了。”

    “但若让在下哪一日得以抛开一切,背水一战……那我用计能力,可未必会输任何人哦,子龙将军!”

    ……说到这里,赵云长叹道:“昔日点点滴滴,彷佛仍在眼前……然而,如今老夫却必须杀死这位老友,来挽救大汉的命运!人生际遇,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焉逢也为之感慨,与师父闲话完毕之后,他便告退而出,回自己的营帐休息去了。

    翌日午后,众人被召集到大帐中,赵云与多闻使都在这里,多闻使告诉了一个消息给众人知道,焉逢听罢,不由惊讶道:“呃,丞相完全平安无事?”

    多闻使道:“这几日来,丞相皆未露面,因此大营开始传闻丞相遇刺身亡,人心惶惶!不料他今日便现身大营,批阅公文,完全一如往昔!”

    焉逢道:“会不会那天杀死的,只是替身?”

    多闻使道:“极有可能……持国使大人,今日我与文长在军事会议上,询问丞相是否考虑因身体欠安,先中止北伐?但丞相坚拒,说‘除非他死了’,否则北伐永远不可能中止!”

    赵云叹道:“此乃预料中事,唉……”

    多闻使道:“丞相在观星台上,立了一盏‘七星续命灯’,据说是之前商横暗中上书教导丞相之延命之法!因为如此,丞相必须一连七日都前往观星台。我们飞羽,是否还要再次发动行刺行动?”

    赵云道:“伯苗,老夫已不再决策了。此事还由你与朝云来一起决定吧!”

    焉逢道:“师父……”看了看赵云,然后便又沉默下来。

    多闻使则问道:“焉逢,你的决定如何?能执行任务者只有你,本席完全尊重你的决定。去,不去,就由你自己来决定!”

    焉逢思良许久,最后答道:“好,我决定了,我决定再次出击。为了大汉的未来,为了许许多多在北伐失去亲人的人,我愿意出击!”

    在五丈原的汉军主营内,诸葛亮聚集了几位亲信文武到来,对他们说:“明白了吗……咳咳……若真的本府……咳咳……在前线遭逢不测……你们就……咳咳……立刻退回汉中……切记二十年内……咳咳……都切莫再北伐……好好与民休息……咳咳……别再让生民百姓们辛劳……”

    费祎道:“丞相,恕属下直言,若您意下如此,如今便可下令马上班师。何苦……何苦如此抱病,仍坚持北伐?”

    诸葛亮道:“本府……没有退路……如今一退……今生……再无……北伐之望……”

    “丞相……您实在不必如此……委屈自己啊!”

    “不……因为……我已答应过先帝……只要有生一日……就誓死……消灭曹贼……克复中原……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与此同时,在北原的魏军都督司马懿主营中,曹睿也因伤重而到了弥留之际,司马懿与赤衣、青衣两位尊者都在他的身旁,听候他的遗言差遣。

    曹睿道:“仲达……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我对得起……对得起……祖父……的功业吗?”

    “这是当然……陛下!”

    “讲实话啊……仲达……”

    “臣绝没有撒谎,陛下天资,超过先帝!陛下只是不幸受天年之限……若假以时日,必可达一如太祖之成就!”

    “仲达,你啊……把我爹爹都拉下来了……听来……应不是谎话……仲达……我中了敌人剑气……活不久了……真后悔……自己……轻敌……弄至……如此田地……今后请你辅佐……我那不成材的哥哥……我已吩咐他……今后不管对吴寇、蜀寇……辽东公孙渊……都要毫无保留……相信你的用兵……”

    “陛下,臣一定不会辜负您所托付!”

    “感谢你……仲达……那我……就可以……安心……离去……”说完,曹睿便双眼合上,与世长辞。赤衣尊者不由抱着曹睿的尸身,失声痛哭道:“元仲……不要死……呜呜……呜……元仲……元仲……”

    六年後,“魏明帝”曹璿因过度耽溺酒色而早亡,他最后几年言行异常,迥异即位初年之出色表现,让群臣议论纷纷……

    十年后,司马懿卷入了朝廷一连串政治斗争,由于局势骑虎难下,为求自保,司马懿最后挟持天子,形同真正之皇帝。司马懿对自己辜负了曹睿的信任,至死内心都前苦不已……

    三十年后,司马懿的子孙终于正式胁迫曹氏天子退位,篡夺了大魏天下,此乃后话……

    回说“羽之部”一行已然来到了观星台下,横艾道:“朝云,我以符鸟确认过了,丞相已前往观星台顶之七星坛上,进行延命禳祝之法!路上护卫他的将士,连姜伯约将军都出动了……看来这一次有许多硬仗要打!朝云,你确定真要行动?”

    焉逢道:“嗯……为了大汉长远未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