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无赖逍遥记 >

第234部分

无赖逍遥记-第234部分

小说: 无赖逍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众人搜寻着那个名叫宇风的幸运儿时,公主忽然转身,牵着海凌薇的手,抛下一句“大典结束”头也不回地走向了皇宫。
    神秘的宇风,幸运的宇风,“宇风”这个名字今日,乃至往后无数日,将会成为新月之都的一段传奇。
    而宇风本人,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遭,嘴角弯起一个弧度,同样转身,一步踏向了未来,不再回头。
    “在他看来,我们不过是梦幻一场。”公主松开了手,满目悲哀地对着海凌薇道。
    “我只知道,无论他做什么,我需要做的只是支持,哪怕到了现在这步。”海凌薇叹了口气,“我相信一旦他抵达了,他就会回来。”她的眼中,又是一片明亮。
    “但愿吧。”公主将目光移向了远方,天际,是一片空白。
    宇风追寻着未来身,但他忽然发现了一点,未来身无根本足迹可循。
    “未来,一直都是未知的?”宇风思索这里,转而又想起过去身的话,自语道:“无论我如何走,从未偏离过未来的足迹!”
    想通这一点,宇风想要立即找到未来身的心渐渐安了下来。他这才看了看四周,这一晃的刹那,自己竟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个庞大无比的湖中。
    脚踏湖面,宇风并无踏实的感觉。他知道,现在脚下踏着的,是虚幻,一池的虚幻,眼中,耳中,感觉中,统统如此。
    “这一劫,你是第一个来此的,人不大,胆量到值得称赞。”湖面上,漂浮着一叶孤舟,舟上无人,但却有声。
    “是你,难怪,原来你不是死物。”宇风一看那舟,就明白了它就是在奈何桥上当年所见的舟。
    “生与死,难道有区别吗?这一池水,在你眼里就是死物?”木舟哂笑道。
    “哦?这个我真不懂,按你说,它又算什么?”宇风被一艘破舟嘲笑,也不觉得有什么羞耻的,仅仅因好奇而问道。
    “我说了,你会信?”木舟的话带满了质疑。
    “如果是真实的,我会去相信。”宇风随即答道。
    “有趣,有趣,不过单单如此,还未入格。”木舟话毕,渐渐远去,不给宇风开口的机会。
    “这是哪里?”宇风闭上眼睛,内敛乾坤,精气神糅合为一,细细地体味着这个所谓的湖。
    无边无际,宇风原以为是虚幻,但现在看来,却又有些不同,这片地方竟和他的本体一样,介于虚幻和现实中。
    在这里待着,宇风有一种回归、包容的感觉,仿佛这里才是他真正的故乡。又或者多少年前,自己曾来过这里。
    镜面一般的湖面,一丝波纹都没有,幽寂。沸腾一般的湖水,到处都动荡不安,狂热。一上一下,一正一反,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不得说不怪。
    方圆无际,其深无穷。乍看之下不过尺许的湖水,其深度,宇风用尽能力去探查也究竟不能得出结果。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是除了浩大的宇宙之外,现在的宇风唯一不能探查出广度的地方。这也意味着,这里有堪比整个自然的广度与深度!
    若是自然而成,那这个湖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第二宇宙,若是人为而成,那绝对堪比天工造化,鬼斧神工。
    日月不见其踪,但依然有其光。光自水渗透而出,所谓流光之水也,天地奇物。风自八方而来,湿润而朦胧,所谓无定之风也。
    看似死水,实则活水,宇风忽然想到一个假设,既然眼前的湖唯有整个自然与其相似,那么它为何就不是原原本本的自然呢?
    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
    “自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离了自然,暂时来到了自然之外。而这里的每一滴水,有极大的可能是一个个小世界!”宇风进过一番推测,觉得事情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接近真相。
    “自然若水?”宇风仿佛抓到了什么东西,但接着,又有更多的疑惑从脑海中冒了出来。正如棋局上落下一子,之后,必定有无数种行棋的可能。
    宇风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兴奋的表情,这是一种渴望,对大道的渴望。
    自然,似乎触手可及了。
    大道,也不远了。
462。…第461章 水之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宇风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当年那本无名古书上的句子。不争,不求,不偏倚,水顺应着时间,从未停止过细微的运动。
    它遇石阻拦,则一分为二,从石的两侧穿过。它遇土阻挡,则渗透进泥土间细微的缝隙中,经历漫长但最终穿越。
    它若被刀斩断,则片刻不到,又再次融合。它若被火烘干成细微的粒子,则上青天化云后又必定再次归来。
    水以自然为母,依天道而存。故有人云,人要有水之境界。
    自古以来,修真界中总有人谈论那些飘渺的境界,说那些境界相对应的种种妙相,着实令人向往无比。
    然而此类言论的重点仅仅在于境界的高深,妙相神通的玄妙变化,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境界、妙相乃是反映一个人的修为、道行的副产品,关键还是在于修行。
    妙相与神通,不是为了运用来为自身服务,而是为了让自己了解修行有所精进,同时让他人生出对修行的向往之心。
    古之修行者,一心向道,法宝钱财真乃外物,神通玄妙皆归虚幻,唯有一道才是真实。
    宇风一贯以来坚持着的修行是修改自身的行为,一言一行不违背向道之心,改正。这正,即是道!
    修为加深,道行精进,才有境界。境界之意,在于惊醒自己要更加谨慎,要更注重修行。
    一切的一切,为的就是抵达根本,为的就是知晓,或者站在道面前,朗声问上一句:“大道是谁?”
    倾尽无数世,耗尽漫漫光阴,拼尽无数机缘,为的就是一个见道、问道的机会,这才是所有修行者该孜孜不倦去追求的。
    宇风有三身,一身在过去问道,一身在现在求道,一身在未来得道。
    念转三千,不过瞬间,才回过神,宇风便发现不远处,那艘本该消失的破木舟不知何时又自己游了回来。
    宇风原以为此舟是为自己而来,但他猜错了,来者不怀目的。仅仅是来,不为谁来,木舟没有如同之前说上一句话,它只是缓缓地在水面上滑过,不带起一丝波澜。
    “死物?活物?舟本是舟,载人载物,抵达终点,哪管它死活?”宇风恍然大笑,履水而行,三步便踏上了木舟,随即一甩袖子荡尽了船上的灰尘,盘膝坐下。
    寒江独钓,在文人骚客看来,钓出了一种意境美。而以现在的宇风看来,那蓑翁钓的仍旧是鱼,是自己维持性命的食物。
    事物就摆在那里,自己却去万般联想,非要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硬给它下一个定论,还是错误的结论。


    物未骗人,人若被骗,只能是被自己的联想所骗。
    境由心生,顺逆一念,宇风静坐片刻,感觉这世间,这一世,本来无顺无逆,哪有大小、强弱的区别?
    舟动,风动,还是自己的心在动?宇风不去多想,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一个尚未加冠的年轻小伙,丧失了生命。而另一个老者,活了五百岁,仍旧活得好好的。
    “你想成为谁?”一个声音在他的内心深处悄悄蔓延。
    这时,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画面,村民们正在感慨小伙死得早,回家后,语气中无不羡慕老者的长寿。
    宇风这一世修行百年,但过去世,究竟修行了多少,他自己不知道。他只觉得仿佛是凭借无数世的积累,自己忽然化为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朝着一个方向翻腾而去。
    英雄帝王,流客凡夫,驻足这气势恢宏的大河,观河生出无数感慨,但从未有一人,能在这河水中倒映出自己的完整影像!
    因为这河水,不停息,与先前所见的无边静湖完全相反。浪花生灭,从不为谁,无休止地流往未来。
    十八年,五百年,再多的时间,在这条大河面前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浪花过去,何止千万年?
    如同大河的一个翻卷,大浪重叠,宇风一开口便是:“我想成为我。”
    脑海中的无数画面,在这一刹那破碎!小伙也好,老者也好,一个浪花的时间而已,他们便早已褪尽为尘埃,落入了大河之中。
    木舟没动,是宇风带着它,它才能动。
    本是人乘舟,舟借水行。而今舟乘人,方可前行。是谁在借这谁的势,谁在顺谁而行?
    神回,宇风起身,下了舟,脚踏上的,不再是水,而是平地,厚实的土地。
    原来看似无穷的湖,不过也在一念间抵达彼岸。眼前,山之遥,地之厚,不知其几千里!
    宇风就如同一条大河,卷着无穷的天水,滚滚而下落到这个干燥的世界。
    “长河的尽头,在哪里?”
    “我要走向何方?”
    路,近了。
463。…第462章 方向
    尘埃铺天,浩茫无云。穷土漫野,方圆皆烬。
    死寂,死地,这本来就稀少的绝地,偏偏却可以用博远,辽阔等大气的词语去形容,不得不说其是个另类。
    生死,二者之中前者更令人向往。因为人们知道生的滋味,但是不明白死的滋味。而未知,往往令人生出敬畏之心。
    “死,该是昏沉的,该是黑暗的吗?生是正,死是负,真像世俗界所讲那么简单么?”一卷长河落凡间,宇风踏上这片土地的同时,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了许多问题。
    婴孩生而流泪,泣泣不止,并非似是世人所求之生之欢悦,反倒更像一出生便体会到生之苦恼,流下不甘之泪。
    宇风若有所悟,介乎虚实之间的身形如长虹贯日般,冲入了这个漫天尘土的世界。
    宇风不用回头便已知道,人已远,湖已消,过往的一切,就如同他所化长河的一个浪花,转瞬即逝。
    在时间的面前,一切都是短暂的现在,宇风深刻地意识到这现在身的真谛。
    世间有蚍蜉。一日之命,日出稚幼,日落衰老,月上枝头即亡,饱食一餐,延续血脉一场,如此便已终了。


    世间有隐者,山中甲子,世间一日,两鬓斑白,寿命终时即亡,求道一命,不知春秋,如此也是终了。
    生有长短,至于死,宇风隐有所悟:蚍蜉也好,隐者也罢,尽管有一生的终了,却究竟无法摆脱下一生的到来,如此这般的生死轮回。
    闻道问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超脱生死,才是现在的终极意义。
    行走着,宇风却渐渐入了定,感觉自己又再次化为了无穷长河。只不过此时的长河中,卷起的不再是流沙,而是一块块乱石。
    再庞大的山,入了这条何,也会被澎湃的河水拍击无数碎块。再棱角密布的石,入了这条河,也只会圆润亮泽。每一颗,都有向圆满迈进的希望。
    最后的路,考验的不是神通,法力,外物,而是最本真的自己。
    待宇风脱离入定的状态,眼前已不再是穷山恶水,而是一番白云青山之景。
    白云绕山腰,山腰立草舍,草舍居人家,白首待归客。宇风一步来到了草舍前,道了声好,静候着草舍主人。
    三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宇风静候了整整三年,却依旧无人答复。
    “少年不知尘世,中年不知心事,老年不知为何有此一世。你来此,想知道什么?”孩童之音,待着点点天真,仿佛跳跃着钻进了宇风的耳朵。
    “知道。”宇风的心绪平静,语调平和,似乎并不在意少年,中年,老年之说。
    “道?很遗憾,你走错了路。”童音依旧,只是好像真有无穷遗憾间杂其中。
    “错在哪?”宇风问。
    “方向。你一直在往外找,而很少往内去寻求。你自己的心中,就有道。”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这一生苦苦寻求而不得的东西其实就藏在自己的身上,你会有何种感受?
    宇风的表情没有多大变化,但内心,早已是惊涛骇浪。
    “大道,难道就在自己的心中?”
    “修道修道,莫非就是找回自己内心深藏的道?”
    无数个疑问在脑海中闪过,宇风不是没想过去质疑童言所说,但究其根本,宇风并无证据去辩驳,因为他也不知道。
    而这个观点的提出,让宇风忽然有一种灵机一现的感觉,仿佛离道更近一步了。
464。…第463章 闻道
    往外走,一路风雨,千山万水,苦苦追寻。到现今,也依然如旧。纵偶有所得,尚不得闻道。
    往内走,一念之间,三千丝缕,苦乐顺逆。在当年,便往往有得。明内之真性,或有道之机。
    前者在外物上观察,希冀体会到道在物上的痕迹。后者往自己深处发掘,寻找那道之真机。
    越是思索,宇风越觉得,自己无从反驳那个声音,甚至还隐隐觉得该去相信。
    但是,就算自己相信了,又该如何,如何进入内心,如何找到自己身上的大道痕迹?
    这比叫宇风去教训一千、一万个神通之辈还要困难,天底下最难、最令人费心的题目也莫过如此:知道方向,却不知如何行走。
    “机缘仅仅是机缘,并非是结果。”这句话放在现在的宇风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宇风现在,有机缘明白了去哪里闻道,但这与去得成,闻得道,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本来宇风还想再问问那传道之人,结果问没问着,这一看,还真吃惊不小!

()好看的txt电子书
    山不见了,房不见了,人也没了,仿佛刚才他所听所见,都是一通空气,都是梦中幻境。
    若仅仅如此,宇风也不会那么吃惊,关键在于,宇风自己的躯体也不见了!
    宇风下意识地伸出手,却发现什么也触摸不到,毕竟手都没了,还摸什么东西?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会,一开始还有着以往习惯性的感觉,但后来,渐渐地,五觉皆灭,没了声音,没了气味,没了色彩,没了触觉,没了味道。
    整个人都没了!
    再高明的隐匿之术也不及现在的宇风,因为他已不是隐匿,而是完完全全地消失。
    人,走了。宇风,依旧存在,不过是褪去了人的躯壳。
    生命的存在方式,有无数种,人不过是其中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