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442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44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高兴过后,又十分担心,说道:“若是秦子进个个击破我们,可怎么办?”

诸葛亮羽扇摇的飞快,哈哈一笑,连道:“无妨,秦军必败。只因咱们这南国水乡,水道纵横,道路盘旋复杂,秦峰的大部队,又怎么有我军小部队机动?”

“另外,秦军水土不服,如今正惶惶不可终日,那秦子进又怎么会想到,我军不去想办法攻克他的营寨,反而如此这般,他一定不会有防备的。而他醒悟过来的时候,我军已经得手。已经断了他的粮道,断了他的归路,将他包围在夷陵之内了!”

刘备好不容易有了三十万大军,生恐又没了,所以对这种全军出动的事情很小心,问道:“若是秦峰察觉,先一步撤退襄阳呢?”

诸葛亮又哈哈一笑,道:“正要让他撤退,他撤退就会穿越一望无际的汉江平原,败的更加彻底。主公可以令关羽等几位将军,各领精锐兵马四处袭击。秦子进的兵马水土不服,战斗力锐减,大平原上无险要可守,岂能抵挡我军精锐?”

“必定撕裂秦峰的三十万大军,就将他的三十万兵马,彻底消灭在汉江平原上!”诸葛亮说到这里很兴奋,挥舞着羽扇在军事地形图上指指点点,道:“回头反戈一击,再包围、击溃他在江陵的部队。主公坐拥荆州,益州,挥军进击宛洛,大事成矣!”

刘备大喜过望,于是听从诸葛亮的计策,三十万大军秘密开始行动。

第七百章艰难的撤退

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策,这个计策很反常,打破了时代交战的常规。

三十万蜀军,就此拆分成了三千小队。夜间出发,以最快的速度,狂奔至秦军背后的汉江平原,从而发动反包围。

诸葛亮还是小瞧了秦军的斥候,他这里刚刚发动,秦峰那里就得到了消息。但诸葛亮这个歹毒的计策有许多后手,他为各小队制定三个以上的集结地点,前后左右呼应传递消息。

若是秦峰大部队追击,则一哄而散,利用机动性规避,再分头集结后围歼敌人。

若是秦峰派小部队分别追击,则正中下怀。水土不服的秦军,绝对不是蜀军的对手。

若是秦峰全军撤退,则就中计。蜀军便会在各个指定地点集结,在关羽、张飞这些武将的带领下,沿路不断埋伏,偷袭。

双方兵力相当,而秦军又是撤退,又水土不服生病。连续的偷袭,突袭,伏击下势必溃不成军,必败无疑。

所以,诸葛亮的这个计策很恶毒,有许多变化。

秦军大营,中军大帐。

“什么?刘备的部队分成了上千股,在向汉江平原穿越?”秦峰得到了情报。

贾诩吃了一惊,他很快就看穿了诸葛亮根本的意图,道:“主公,诸葛亮想要演变如今的战局,这是要从双方对阵,改为反包围!我军会被围在夷陵的丘陵地带。”

“是否出兵,拦腰截断刘备军?”秦峰皱眉道。

贾诩面露难色,道:“主公。敌人分成上千股,我军大部队没有足够的时间一一击破。”

“那分成小部队呢?”秦峰又道。

贾诩很尴尬。提醒道:“主公,将士水土不服。可用的兵力不够……。”

“完了!”秦峰这才从紧急军情中回想起如今部队的形势,水土不服,怎么打仗?硬撑着奔袭上千目标,别说交战了,折返路程中就累死了。“恶毒,一定是诸葛亮的计策。”

他如今已经无计可施,急忙问计,“文和,如今可如何是好?”

贾诩道:“我军的反应。无非是大部队围剿,小部队迎敌,或是全军撤退三种可能,想来那诸葛亮已经算计到了这些。”说到这里,他仿佛开始自言自语,“若是大部队,敌人若是制定了预备方案,就有可能分头集结后,围歼我军。”

“若是我军小部队迎敌。敌人可集结,又可分头迎击。”

“若是我军全军撤退,是需要时间的。敌人已经走在了我军前面,一定会设下埋伏。”贾诩说到这里。大汗淋漓,“好恶毒,这是明着欺负我军水土不服战斗力锐减。”

其实诸葛亮这个计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秦军的战斗力锐减。

秦军暂时没有敌人战斗力高,只能用营寨之利据守。

而诸葛亮就是要调动秦军。并且若是秦军不接招继续坚守。诸葛亮就反包围,断粮道。如此一来。秦峰的兵马也就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秦峰任何应对办法都是吃亏的,他没有办法抉择,焦急问道:“文和,到底怎么办?”

贾诩艰难的说道:“主公,全军撤退,或许还有机会!”

“什么叫或许还有机会?”秦峰着急了。

贾诩也不说其他,只是说道:“士兵水土不服的症状,突然爆发了出来,来的太快。”

秦峰此时也能想明白,若是没有水土不服,诸葛亮敢分兵?敢玩反包围?只需找到空档,猛击过去,就能一战击溃刘备的大军。

阳谋,就是明着欺负秦峰如今不敢交战。诸葛亮又逼迫着,不能不战。

“全军撤退,步步为营,或许有机会将大部队带出去。”贾诩再次说道。

于是,秦峰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传令三十万大军,准备撤退。

一日后,当阳县外一处山中。

大树下,诸葛亮轻摇羽扇,带来清凉快感,笑道:“我军一日急行军四十里,已经有了足够充裕的时间布置一切。就在夷陵与当阳之间的平原上,围堵秦子进的兵马!”

刘备坐在石头墩上,手中也有个大蒲扇,扇了扇道:“秦子进为什么不去江陵汇合徐庶?”

诸葛亮暗地里咧嘴,心说主公你秀逗了,道:“秦子进若是去江陵,他所有南征的兵马就被我军和荆州兵包围在江陵城下。他突围不出,就会断粮而亡。”

“有道理!”刘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那么接下来呢?”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道:“可令二将军,三将军、臧霸将军、吴懿将军、沙摩柯将军令精锐五路以逸待劳。再令雷同、孟达等将军埋伏,轮番袭击秦峰撤退的兵马。秦子进必然是有防备的,也不要求孟达等将军破敌,只需令秦军疲惫即可。”

“秦军水土不服,本就身体虚弱,被孟达等将军弄疲惫后。便可令二将军、三将军等,率领精锐之师五路齐出,十万大军撕裂秦军,主公在率领全军分割包围之。”

“好好好,太好了!”刘备激动不已,大蒲扇猛扇,对关羽、张飞道:“速速传令下去,依照军师的布置,展开行动!”

“喏!”

……

六月初,江南酷热,三十万秦军顶着日头,行进在江汉平原上。军士疲惫,但打起精神,布置下有利于防守的阵势,首尾相接,步步为营中撤退。

每十里,秦峰便让大军休息,恢复生气。预计一天也就走二十里,虽然慢,但安全为上。

撤退的第二日,秦峰也来到了当阳,找了个树林子,让大军休息。

“杀啊!”

“活捉秦子进啊!”

秦峰刚刚坐下。就听到外围的喊杀声,“可恶!一天七八次。还不如正面打一场。”他大怒,将真武太极枪插在了地上。

贾诩道:“主公。此乃疲兵之计,一定要小心谨慎。”

然而,老是让敌人这么搞也不是办法,秦峰琢磨了一番,道:“文和,不如将中军的骑兵放出去冲一冲,为步兵争取到休息的时间。”

秦峰的骑兵数量天下第一,只不过骑士们如今也闹水土不服,但有马匹的助力。怎么也比敌人的步兵强。

贾诩想了想,便明白了秦峰的意图,道:“骑兵随步兵一起撤退,过程中步兵在赶路,而骑兵在马匹上可以休息。主公这个主张,能让步兵骑兵轮流休息,还是可行的。”

于是,从这一刻开始,秦峰便找来赵云、许褚、马岱、纪灵。让他们各带一万骑兵在外,休息时驱逐来捣乱的敌人。行进时也在外,若是有埋伏,便发动骑兵突击。

另一方面。

山上。

刘备望着日头。大蒲扇猛摇,道:“孔明,秦子进的骑兵实在难缠。这疲兵之计不行啊。”

诸葛亮心里不乐意,心说战场形势千变万化。那有一条计策一条道走到黑的。他不言,只是看天。只见天空有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诸葛亮心头一喜,道:“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

刘备闻言嘴巴大张,心说这般答非所问,道:“什么情况?”

“或许很快就要下雨了,大雨之中,不利于整体防御,但不会妨碍到布置好的攻击。大雨中疲惫的秦军犹如雪上加霜,而我军养精蓄锐,一定能够撕开秦军严密的防御战阵。”诸葛亮笑道。

古代打仗没有无线电,而庞大的军队要精密运作起来,才能抵抗对手无孔不入的攻击。而大雨黑漆马糊的,又哗哗作响,很难用号角和令旗远距离指挥,只能是口传,这就很难快速传达指令。

所以恶劣的天气,对防御一方十分不利,尤其是野外。

只需找到突破口,便能沉重打击敌人的战阵。然而刘备望了望天,心说大日头在上面,会下雨?

一个时辰后,只见天上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诸葛亮喜道:“一个时辰后必定有大雨来到,主公,擂鼓点将吧。”

鱼是很信任水的,刘备蒙叨叨的看了看天,依然是擂鼓聚将。

诸葛亮拿着刘备的令剑,开始发号施令,他很享受这样高高在上的感觉,连道:“二将军、三将军、沙摩柯将军、臧霸将军、吴懿将军!”

“属下在!”众人齐拜,也很敬服诸葛亮的智计。

“你们的军马已经修正了很长时间,精力充足!”诸葛亮指着面前的沙盘,沙盘上是秦峰布下的阵势,道:“你们依次从这几个方向,切入敌人的兵阵,在从这几个方向冲杀出去。再从这几个方向,再次切入敌阵,如此反复,敌军必定混乱。”

“孟达、雷同……诸位将军。”诸葛亮又道。

“属下在!”众将一起拜道。

“你们可以先休息,当二将军他们第二次切入敌阵的时候,你们便从其他几个方向切入进去。”这时诸葛亮拔起沙盘中代表秦峰中军的小旗,道:“诸人合围在中心,见秦峰仪仗大旗便是中军本阵,活捉秦子进!”

“对对,活捉秦子进!”刘备大喜过望,如今秦峰对于他来说,就跟唐僧一样,是一定要活捉的。活捉了,北地不战可下。

“喏!”关羽等人趾高气扬,信心满满应道。

于是乎,刘备的三十万大军运作了起来,聚拢在秦军四周,只等天下雨,便要突击。

诸人走后,诸葛亮遥望天边越来越黑的云彩,轻摇羽扇中眼神透着一股子复仇的快意,道:“秦子进,你的大军不适应江南环境,天要灭你,你死定了!”

第七百零一章命悬一线

当阳。

三十万秦军休整,因水土不服,头晕目眩又拉肚子。不过已经有渐渐适应江南环境的趋势,症状逐步在减轻,体力也在恢复。

而赵云这些将领,体质过人,这几日已经完全恢复了起来。

中军大帐内,秦军第一大将赵云,正在汇报秦军各部的情况。

秦峰突然说道:“当阳,子龙,这里是当阳。”

“是的主公,这里是当阳。”赵云有些摸不着头脑。

“子龙,我们相识十五年了。”秦峰感慨的说道。

赵云被秦峰的感慨感染,唏嘘不已,道:“是十六年,主公……。”

十六年,小龙女都回来了。秦峰叹了口气,道:“时光飞逝,那时候,本相什么也不是。”

赵云见秦峰叹息,吃了一惊,急忙拜倒在地,眼神闪闪有光华流转,重声道:“主公知遇之恩,云肝脑涂地,不能报答万一。”

秦峰急忙走上前去,搀扶起赵云,他突然想起后世一句歌词。用力捏了捏赵云有力的臂膀,道:“你我虽未谱金兰,前生信有缘,你我是兄弟。”

“主公……。”赵云眼中隐隐有了些泪光。

一旁值守的典韦,抹了把发酸的鼻子,道:“若是俺能够跟子龙换换,那多好。”

许褚嗤之以鼻,道:“想得美,子龙追随主公最早,战功最多。只有他,才能当得起主公一声兄弟。”

秦峰、赵云四臂相扶,四目对视。兄弟情义尽在不言中。

秦峰是由于后世当阳“子龙冲阵扶危主”的典故,想起当初也是赵云出现。匈奴中救下自己,这才感情流露。

这时。天外一阵闷雷,天色立刻昏暗下来。

“呀,要下雨了!”典韦憨实说道。

“废话,大汉人都知道。”许褚说道。

“你为什么总是跟我打别扭?”

“因为你是我兄弟。”

于是乎,典韦许褚惺惺相惜,学着秦峰的模样,也是四臂相交。只不过刚刚接触,便分开各自扭脸一旁,心说刚才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跟这小子称兄道弟了?

一道道闪电中。大雨瓢泼而至。

赵云说道:“主公,突然下雨,云去各营巡视一番。”

“去吧。”秦峰说道。有统御力极高的赵云辅佐治军,剩下他很多心力。

赵云刚走,贾诩冒雨撞进了大帐,神色慌张。

秦峰心里一惊,道:“文和,何事?”

“主公,突然大雨。外面漆黑如夜,谨防敌袭!”贾诩焦急说道。

然而这时,刚刚离开的赵云,也是撞了进啦。道:“主公,不好,前军传来敌袭!”

好像商量好的。接连有传令兵带来各营消息,“左军敌袭!”

“右军敌袭!”

“后军敌袭!”

“大雨之中。不知多少兵马,我部已经交战。请主公指示!”

秦峰急忙冒雨出帐,他的大帐地理位置最高,白日里能够观看各部情况。然而此刻,大雨如注之下,四周灰蒙蒙一片,除了雨水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时,四周开始传来厮杀声,并且越来越近。

各部十几名传令兵到达,声称本部已经被敌人穿透,询问如何对敌。

厮杀声越来越大,喊杀,惨呼声不绝于耳。而兵器交击声,在某些时候已经盖过了大雨之声。

然而秦峰举目皆是黑暗,雨水顺着他的额头向下流淌,焦急说道:“文和,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几十万大军,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度,只能各自为战,被敌人一一蚕食。而这天昏地暗之中,也看不到敌人进兵的方向。也不知哪里会出现埋伏,那里又是敌人主攻的方向。

并且各部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