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577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57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众将大惊失色,“皇上竟然要外传这秘术!”

众位深思的军师们,暗暗点头。

“不可!”赵云进言道:“此等精妙的强身之术,岂能轻易外传!”

秦峰没想到,古时候的人将技艺看的如此重要。

这时徐庶出班奏道:“皇上用心良苦……。”就对赵云道:“大将军,昔日前秦得圣贤之人指点训练之法,战力远超六国,这才能够一统天下。皇上拿出这套稀世之法,你岂能不知用意。”

赵云急忙说道:“军师理解错了。”他望秦峰拜道:“吾皇圣明,比过圣贤,这才能够创出这般的秘术。本将岂能不知皇上全军推广的用意,想来是要提高我军战斗力。然而若是全军推广,势必会流传出去,敌人学会后,可就抵消了咱们的优势,那样跟没有是一样的。”

秦峰心里十分尴尬,心说顺手牵来一个烂大街的障碍跑,倒成了比过圣贤的秘术。他一想赵云说的也有道理,便道:“子龙说怎么办?”

赵云说道:“可在全军挑选精锐之士,用此秘术强健身体,用在关键时刻,必然是以一当百,收到奇兵的效果。”

特种兵!秦峰恍然大悟,于是,秦峰同意了赵云的进言。他联系后世的理念,拓展了一下,道:“既如此,子龙可以先在全军大比武,挑选一千精锐之士组建这样的一支特种部队。训练妥当后,选派其中精锐勇士,派往各军团,今后各军团都要逐渐特种部队。进行暗杀,偷袭,埋伏等特种作战。”

“皇上圣明!”群臣拜道。

赵云又道:“特种部队?请皇上为这支部队赐名!”

“大秦之刃!”秦峰严肃道。

“大秦之刃,好名字!”

至此,秦峰开始组建自己的第一支特种部队。

秦峰便感到拥有一支特种部队的重要性,思索一番后道:“除了这秘术,朕还有另外的训练方法,彼此配合一定能够训练出来一支精锐。这方法就是……。”

正当秦峰打算说出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与赵云等人研究一下的时候。

谁知赵云脸色大变,拜道:“皇上,不可轻传,恐防隔墙有耳!”

秦峰闻言一愣,在他本意里,说出来的方法后世之人就算是小孩子也是略知一二。然而放到一千八百年前,那都是圣贤才会琢磨出来的秘术。秘术,一般都是法不传六耳的。

秦峰摇头苦笑,道:“既如此,朕便写下来秘传与子龙。”

赵云郑重拜倒,道:“云必定选忠义之士,传这秘术,为皇上练就一支精兵。”

于是乎,秦峰起驾后,赵云便捣毁了四百米障碍跑的场地,为了不让秘术外传,他干脆将校场上的士兵作为未来特种部队的辅兵,先期集中到一处隐秘的军营里去了。

众将散去的时候惊叹不已,“皇上总是能够说出世间从来没有的事物,便是上古先贤也无法与皇上相比。”

“千古不世出的圣帝,真乃我大秦朝之福也!”军师们感叹道。

于是,秦峰返回行宫后,大笔一挥,剽窃后世军训时从教官那里听到的方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套特种兵魔鬼训练术:第一,五更起床,四十斤负重跑十里地。

二:辰时训练挂勾梯上下五百次,穿越30米绳索网来回四百次。

三:巳时,五十斤石锁一百下,石索投掷一百下,推磨盘一百下。

四:未时,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长枪,枪头用绳子吊着一块石头,一动不动晒一个时辰。

五:申时,训练射箭半个时辰,抗击打训练半个时辰,随后一个时辰的骑术、武艺精研训练。

六:晚饭后,继续负重跑训练体能。

另外,三天一次全副武装渡河训练,至少泅渡五里的河面。五天一次,负重跑、游泳、骑马三项。七天一次负重山地训练。一个月一次野外生存训练,完全在大山深处进行,其中还要进行实战演习,攀登悬崖等训练。

就此,大秦之刃开始组建。而秦峰回忆后世特种兵装备,便找来机械大师马钧、机关大师黄承彦。秦峰出粗糙图纸,两位大师精研,制作出三棱军刺,锁扣,滑轮,飞抓等攀爬装备。

两位大师大呼秦峰的设计巧夺天工,平生觐见。

秦峰又心血来潮,为大秦之刃重新设计了全新的金属核心外罩牛皮的多功能挂件铠甲,以便携带各种特种工具。

ps:感谢:雄关漫道如铁,投出本月第十张月票。

感谢:,打赏100。

第八百九十八章国籍制度

弘武元年十一月,皇帝秦峰结束了自己首次的出巡,返回了邺都。

这次出巡,让他看到自己的改革顺利通达与基层,并且改革十分成功,得到了百姓拥护。

这是一次自上而下,十分彻底的改革,相信很快大秦朝就能够得到改革后丰硕的成果,国力强盛不在话下。

御书房。

铜鎏金紫檀炉里,烟雾袅袅焚着香。

弘武皇帝秦峰就坐在御书案后面的宝座上,仔细看着一份份军机处呈上来的奏折,不时拿起朱笔批示一番。

书房西面的屏风后面有一个小案,女史官辛宪英编著起居录。不时从缝隙看出去,只见皇帝秦峰认真治国的模样,“皇上勤勉,实乃我大秦之福……。”

大内总管德全站在御书案的阶下,他总是能够抱着拂尘站好几个时辰,除了伺候的时候,其余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怎么练出来的。

也不知什么时候,御书房的光线暗了下来。德全猛的惊觉,看看“日规”,投影已经进入酉时了,也就是下午五点。

德全拂尘一甩,小心轻声道:“皇上,酉时了。皇上今天去那位娘娘那里?”

秦峰闻声扔下手中的奏章,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望了望天色,不知不觉中又一天要过去了。心中不免想到:“谁说皇帝很轻松?爷天不亮就要起来,天黑了才能收工,真是早晚见不到太阳。”

昏君好当,明君不好干。既然白天的时候当了一整天的贤君。累的死狗一样。那么到了晚上,宫门也关了。秦峰也就不准备再“装模作样”了。“将诸位娘娘全请来,就在朕这乾清宫用膳。今后皆依照此例。你也就不用再问了。”

“遵旨。”德全躬身退出去安排了。

“等等,将太子诸位皇子叫来,今天晚上朕要询问他们的功课。”儿女们的学习是父母最上心的事情,秦峰也不例外。

“遵旨。”

秦峰起身迎着夕阳最后的光辉伸了个懒腰,立刻就有小太监上前搀扶。秦峰摆了摆手,心说朕可没有七老八十,走个路还要人扶,还混个屁啊。

“宪英啊,你晚上也别走了。留朕这里吃饭吧。”秦峰说着,便走出去透气去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辛宪英就走了出来,面庞爬满不悦。弘武皇帝每天晚上都会让所有娘娘一起侍寝,这事情外面人不知道,后宫已经是人尽皆知。这样的情况,真是古今未有。

众位娘娘都在,晚上会发生什么,辛宪英心里自然有数。顿时俏脸全是“恶心”。“就当刚才的话没说……。”

果然,晚上的时候,秦峰直如严父一般考察皇子公主们的功课,又如慈父一般。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当晚上九点左右,皇子公主们告退后。弘武皇帝便露出了“丑恶的嘴脸”。

只有为数不多的皇妃,由于身体的原因离开了皇帝的寝宫。剩下的全部留了下来。

“昏君,历朝最大的“昏君”!”辛宪英气的花枝乱颤。气鼓鼓的也走了。

“皇上一视同仁,真是历朝最有情意的皇帝,嘻嘻……。”

“进宫之前总是听人说,后宫暗斗比朝堂斗争还险恶,皇妃们为了争宠每日里都是在琢磨暗害对方。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嘛,弘武皇帝的后宫就很祥和,诸位皇妃跟亲姐妹一样……。”

宫女私底下的话传到了辛宪英的耳朵里,深宫险恶,不知多少女子被人陷害,又有多少单纯的女人成为心如蛇蝎的毒妇。辛宪英一瞬间,仿佛明白了一些什么,然而她很快有咬牙切齿起来,“不管怎么说,也掩饰不住弘武皇帝的荒淫无度!”

寝宫内传来令人春意盎然的声音,辛宪英脸一红,捂着耳朵飞快的跑开了。

来日早朝。

大将军赵云出班奏道:“启奏皇上,臣已经从全军招募了一千精锐之士,组建了大秦之刃。臣保举郝昭、王基二人为统领,请皇上圣断!”说着,赵云就从袖口里面摸出一份奏折。

“郝昭、王基?”这两个人秦峰后世有所耳闻,是三国后期的名将。

赵云急忙解释道:“郝昭为人雄壮,少年从军,屡立战功。王基年少有为,文武兼备。此二人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又通过了考核,所以臣才保举他们统领大秦之刃……。”

奏折上有这二人的简历,秦峰这才知道二人早就在秦军之中,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上来。“不错,正需要这些年轻的将领。”秦峰同意了此事。

随后,军机处首辅、兵部尚书徐庶,在这一次的大朝会上,启奏了一件重大的事情,“皇上,六部选派了优秀的官员,前往氐族、羌族、草原匈奴、乌丸等族,支持他们的建设。然而……。”

徐庶说的这些边族,在百官心中属于属国藩镇。当徐庶“然而”的时候,所有人的耳朵竖了起来。他们多少也能琢磨出一来一些,弘武皇帝如此大规模支持藩镇,这些藩镇强盛起来后,“老皇帝死了,造小皇帝的反!”

怕养虎为患。

徐庶就是这么想的,军机处的军师们也都是这么想的。秦峰民族大融合的理念让他们惊叹,但事到临头,没有具体的融合办法,所有军师十分担忧。

“皇上,同化这些人,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若是他们学习了大秦的知识,反过来对抗大秦……。”徐庶说到这里,不敢再说下去了。

百官们清楚弘武皇帝有民族大融合的心愿,所以都悄悄看着,他们心里也是反对大规模支持边族,但不敢说。

宝座上的秦峰,殿中百官的表情一目了然,他微微皱眉。这的确也是一个问题,秦峰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理念开始实施,就将希望留在后辈再出一个明君在收尾,还需自己在位的时候,就将此事搞定。

那么该怎么办呢?

大殿中沉寂了下来。

秦峰遥望太和殿广场上飘扬的大秦国旗,福由心至,顿时一个念头冒出来后,立刻融会贯通,笑道:“户部尚书。”

荀攸听到叫自己,急忙出班,心里则是在嘀咕,徐庶大人说的这件事情,就目前的进展情况来说,可是跟户部没有什么关系的,“臣在!”

秦峰目视殿下的百官,道:“朕准备颁布一向新得法令:国籍法,以补充现有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古代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我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历代朝廷用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

“国籍法?”百官一时间有些蒙圈。

“敢问皇上,何为国籍法?”荀攸十分感兴趣的说道。心说皇上一定又琢磨出好东西来了,不知这国籍法有何好处,不过一定能够强盛我大秦。

百官也逐渐有了兴致,只因弘武皇帝每每道出世人所不知的事情后,就会是一次政治改革的飞跃。

正因为有了上古圣贤,类似三皇五帝、周公、孔子、这样的大贤,大贤们立下了一项项制度,这才有了如今华夏的繁荣。而在百官看来,千百年后,华夏终于又出现了一位圣贤,那就是弘武皇帝。

正因为弘武皇帝是圣贤大帝,所以才能想出所有人都想不出的规制,有了这些规制,便如同礼制等制度一样,会让华夏更加繁荣昌盛。

在百官仰慕的目光期待下,秦峰也找到了感觉,就在宝座上说道:“有国才有家,今后,大秦的百姓只有取得大秦的国籍,才能够取得大秦的户籍,才能够在大秦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百官闻言一愣,明白是明白了,但这个法令跟没有好像一样,这不符合弘武皇帝一向的英明。

“一定还有其他的。”群臣想到。

原来,国籍制度在国家意识强烈的后世多有效果,古代人流动性差,民族意识还在国家意识之上。

而秦峰所要做的就是将国家意识摆在最前面,我们是一个国家,那么就不会出现分裂。所以他的国籍法的重点是在后面,又说道:“大秦将会实行唯一国籍制度,父母有一方是大秦人,本人出身在大秦的,自动获得大秦国籍。”

百官暗中摇头,心说这一次皇上恐怕是在多此一举,这法令跟没有一样。

秦峰见众人表情,只是笑了笑,道:“没有大秦国籍的外国人,或是边族,只要本人愿意遵守大秦律,愿意定居在大秦国内,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大秦国籍,从而进入大秦户籍管理,耕种大秦的土地,在大秦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群臣一愣,什么意思?

“啊!”诸位军师首先想明白了过来,顿时露出震惊的模样。

随后百官炸开了锅。边族皆变成大秦国人,那么就没有藩镇一说了。

“神来之笔,同化边族的妙策!”

ps:感谢:无奈zhou,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第八百九十九章百番来朝

徐庶眼神充满的震惊,问道:“皇上,您的意思,是要引边族进入华夏内地!”

荀彧肝胆俱裂,道:“皇上不可,此法若是实行,势必是引狼入室!”

群臣一听有道理,心说自古以来,只有驱除的,秦始皇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就是为了不让边族进来。弘武皇帝倒好,正好与始皇帝相反,主动打开国门引祸水,于是乎纷纷捧着朝板劝谏。

事实已经证明,始皇帝那长城没啥用,边族该进来的时候还是进来了。没本事的时候,没长城也是不敢来。

“皇上,我要死谏!”

“别拉着我!”

群臣个个情绪激动,年轻的脸红脖子粗,年老的胡子乱甩。几个上岁数的,便感到是名垂青史的大好机会,个个“寻死觅活”。眼看着就是一场弘武朝的集体死谏发生。

弘武皇帝“大怒”,一拍面前的龙案站了起来,怒道:“别拉着,让他们去死!龙卫将何在?给他一把剑!”

典韦果然走了上去,沧啷拔出佩剑,递给了一个户部的老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