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744部分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7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后,秦峰单独召见了周山。

“皇上,这些代理商皆在地方上有实力。得知我皇家商会有新的产品,闻风而动……。”周山回报道。

秦峰微微点头,道:“告诉他们长寿烟决不能在国内出现。全部贩卖到罗马各地,若是从谁手中流出买到了本土,朕诛他九族!制作技术,你这边要严格保密。”

“请皇上放心,这些销售商与皇家商会合作多年,是可以信任的。”周山道。

秦峰另外所关心的,就是迅速打开罗马市场,“周山,你打算怎么宣传?”

周山立刻说道:“启奏皇上。我这边打算给罗马上层免费试用,从上到下……。”

“不不……。”秦峰摆手道:“罗马贵族是自私得,他们绝对不会对下面宣传,而是只在本阶层中流传。所以要从下到上。必须要第一时间全民推广。这才能够一发不可收拾……。”

“根据长寿香烟的特性,你应该这么宣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遵旨!”周山头上冒汗。心说真不愧是皇上,偶尔提点一下。就够我学好几年的了。

于是,秦峰就指导了周山现代的营销方法。推广员式的方法,发展的下线越多,不但自己能够获得免费的长寿烟,还能够赚钱。

随后,第一批长寿烟卖给了销售商。而大秦的销售商们,就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是水路或是陆路,运往罗马国内。

另一方面,东印州公司在金三角建立了大规模的工厂,开足马力,生产长寿烟。

最后,弘武大帝命令黑衣卫、情报卫,严密监控长寿烟流向,禁止一切可能出现的在本土的流通。

万里之外,罗马东北面,坎帕尼亚行省,卡普阿市。

呼啸,在市立竞技场上空回荡。

竞技场内,血红的土地上,被称为“一只耳”的角斗士,高举起双股剑。他踩在一名无头尸体上,他怒吼着,他咆哮着,发泄着。他的身后,有被称为“红狮”的红脸角斗士,还有被称为“黑虎”的黑脸角斗士,还有一个被称为“水之柔”的角斗士。

在观众疯狂的呐喊之中,主持人撕心裂肺的高叫,“来自巴蒂塔斯家的“东方四人组”,将会代表卡普阿市,参加坎帕尼亚行省的比赛!也许,他们会成为新的竞技之王!”

观众更加疯狂了。

然而一只耳对竞技之王的头衔不感兴趣,他必须要拿到竞技之神的荣耀,他必须要拿回自己的自由。在此之后,他会回去,拿回自己的一切。

呼啸越来愈大,为角斗而疯狂的罗马人还不知道,另一种比角斗更加疯狂的货物,正在从遥远东方的大海中驶来。

或许,当那一艘艘大船来到的时候。疯狂的罗马人并不是只出现在竞技场观众席上,疯狂,一定会席卷整个罗马任何有人的地方。

“秦子进击败了安息,听说在决斗中杀了沃洛吉斯五世……。”返回休息室的途中,“水之柔”忍不住说道。

一只耳转身,虽然他只有一只耳,但他已经积累起来的杀气,能令任何人窒息,尤其是听到秦子进这个名字的时候,杀气更加凌人,“就想你之前所说的,罗马一定会对大秦动手,那个时候,就是朕回去的时候。”

“今日为自由而战,明日为复仇而战,谁也无法阻挡我!”一只耳高举起双股剑,杀气腾腾道。

“水之柔”咧了咧嘴,心说别人不知道,我门清的很。若不是你这两兄弟,你早就死了一千次了。

万里之外,大秦,邺都。

这一个月,秦峰都在琢磨海上的运输船,什么时候能够带回来好消息。那时,罗马经济就崩溃了,收拾罗马人的机会就来了。

然而,罗马人的经济还很稳定的时候,大秦的经济到时面临一个大问题。

“皇上,若是得不到解救,恐怕大秦的经济,就要止步不前了。”军机处军师,兼户部尚书荀攸在这个月的大朝会上说道。

顿时,文武百官面露难色。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纸钞

秦峰不知道,刘备在西大陆某个地方,闯出了偌大的名号,被呼为“一只耳”。他的二弟脸红胡子长被呼为“红狮”,三弟黑被呼为“黑虎”。他的水军师,杀人如流水绵绵,被呼为“水之柔”。

弘武大帝在经历多年奔波在外后,终于可以关怀家人。他将自己的九个儿子,派到各部当差,学习政务经验。有为自己的女儿举办相亲大会“不诚勿扰”,多有重臣公子被相中。例如,贾诩的小儿子、张辽的大小子这些子侄辈。

每日,不管多忙,都要跟自己未成年的四个女儿,三个儿子游戏一番。

每晚,不管多累,总是与爱妃们一起洗洗澡,交交心啥的。

儿子们勤奋好学,女儿们知书达理。

爱妃们,身心奉献,弘武大帝任劳任怨。所以,弘武大帝的家庭生活很温馨。

家庭和睦,弘武大帝自然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大秦帝国的发展上。其实就算不用弘武大帝关注,有满朝英才文武齐心协力,大秦帝国也是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之中。

老天爷也给面子,天下那一直是风调雨顺。话又说回来,老天爷既然将秦峰送了回来,不开眼穷折腾,那真就是瞎眼了。

华夏千年从头数。一段时间内,涌出最多英才之士的时期。三国时期排第一。隋唐年代排第二。秦峰一手创建了大秦并发展为一个帝国,他以德服人。接纳了几乎三国时期涌现的所有英才之士。帝国发展,不在话下。

然而发展总是会遇到瓶颈的时候,当群臣束手无策之时,总是会想起皇帝老儿。

弘武大帝可了不得,拥有许多头衔。他在臣民的眼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社会学家、诗人,是一位拥有百科全书一样丰富知识的圣人。

弘武大帝提出的理论,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弘武大帝提出的执政纲领发人深省。弘武大帝想出来的点子。够人琢磨一辈子的。

所以,“有困难问皇上”,已经是大臣们的共识。

因此,在四月的大朝会上,军机处军师、户部尚书荀攸,发愁的走了出来。

在秦峰看来,重臣愁眉,那一定是出大事了,立刻问道:“公达;为何愁眉不展?”

“启奏皇上。是这么回事……。”荀攸娓娓道来。

原来,大秦帝国经济飞速发展,交易量大增。一次交易量,更是之前的千百倍。按理说。交易量大增,税收也是大增,商业发达。民间繁荣,作为户部尚书。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下面不断反映,钱物交易十分困难。虽说大秦治安很好。但带着几千斤,几十上百车的大钱远赴千里交易,也不是个事啊。

群臣打开了话匣子。

老贾诩直诉苦道:“前天家里买个大件,臣扛了一麻袋钱,这把臣这老胳膊老腿累的。”

秦峰一愣,嘴巴一张,心说你这么大的官,没雇下人?然而他琢磨了一番,嘴巴一合,吧唧道:“爱卿身体力行,家务节俭,两袖清风……。”

这可是皇上对臣下人品的超高赞誉,历朝没几个大臣能够得到这样的赞誉,老贾诩乐开了花。

庞统在一旁看到后,直趔趄。面皮一阵抽搐,心说大叔太无耻了。我昨天看到了,是他家的下人赶着马车去的,什么自己扛的。蒙蔽圣听,卑鄙!

不过嘛,老贾诩所说,极具代表性。谁家不添大件?又时候还是好几件。这扛着钱去,累不说,也不安全,在家里存着也不安全。

尤其是大商贾之间的交易,拉几十车钱去做买卖的,数不胜数。

带这么多钱,无奈招摇过市,迟早是要出事情的。

“皇上……。”群臣眼巴巴的看着,期盼皇上能够琢磨出一个圣人的点子来。

哎呦呦。这样孺慕的目光,弘武大帝顶不住,于是,便沉思起来,大殿一时间平静。

“有了!”

群臣就要打瞌睡的时候,秦峰大喜道。

“有了!皇上有喜了!皇上真厉害,又有皇子了!”半迷糊的庞统,喃喃嘀咕道。

老贾诩急忙捂住了庞统的嘴,心说你小子不要命了,顺嘴瞎胡咧。瞌睡状态的庞统,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清醒了过来。

皇上有国策了!

皇上的国策那都是圣人论,群臣顿时来了精神,荀攸敬佩道:“不知是何国策,解决交易难的问题。”

秦峰面前的珠帘噼里啪啦乱响,笑道:“纸钞!”

“纸钞!”军机处首席军师、兵部尚书徐庶一愣。

军机处次席、吏部尚书荀彧,抱着朝板走了出来,躬身道:“皇上,何为纸钞?”

秦峰顿时不悦,心说你们这些英才,纸钞都不知道是啥?他也只好解释清楚,“就是,就是纸做的钱……。”

制作的钱!

纸钱!

群臣立刻就想到的:那种白白的,圆圆的,中间有一个方窟窿,死人的时候满天飞。“这钱能用?”

“啊!”

“啊!”

“呃!”

“哦!”群臣受惊,一阵东倒西歪,上了岁数的已经是捂住了胸口。

昏君!群臣心中惊人一致的想法。用“纸钱”当货币,不是昏君是什么。

“衍圣公”孔融,当时扑通就跪出来了,仰着头望向龙台。悲呼道:“皇上,不可。不可用纸钱,有损国体!”

郭嘉、庞统、沮授、田丰等人接连走了出来。拜道:“皇上,这纸钱虽然轻便,但造假太多,不能用啊!”

秦峰一阵尴尬,起身摆手道:“不不不不,此纸钱非彼纸钱。是一张特制的纸,刻画些东西在上面,一贯、十贯……。”秦峰也是越解释越混乱。

这还是纸钱啊。

“皇上,不能用啊!”群臣都跪了。

不是经济学毕业的弘武大帝“大怒”。心说跟你们这群老顽固解释不清楚。

“退朝!”德全高呼声中,弘武大帝拂袖而去。

下午,御书房。

户部侍郎,大秦皇家商会会长周山,小心翼翼猫着腰走了进来,立刻拜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弘武大帝也就放下了写写画画的邺都纸,他回来后也是想通透了,便拿起茶润了润喉咙,这才说道:“周山呀。朕这边给你一个任务,你去大秦科学院,去找马钧和黄承彦。让他们调集篆刻大匠,制作纸钞的模板。”

周山上午下了朝。就在琢磨这件事情。在他看来,弘武大帝这个国策十分精妙,难点就是在防伪上。看来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这模板上了,“皇上。何为模板?”

随着秦峰一一道来,周山也就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简单点说。就是运用道家的雕版印刷技术,而这模板自然就是雕版。弘武大帝特别指出,用最好的工匠,雕刻不同的位置,极尽可能的精益求精,再加上个人独有的暗记。

印刷术来源于道家雕版印刷,活跃于隋朝,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

如今,大秦邺都纸的技术发展迅猛,正好是大规模开展印刷术的良机。于是,秦峰便将活字印刷术的技术理念,一并告诉了周山。

“啊!单个字,框架组合!”周山被震惊了,这看似简单,但蕴含了大道理。搞印刷的人多了去了,没有一个人想到,却是被皇上想到了:“皇上圣明!”

秦峰经常盗版了,脸皮厚实,谦虚的笑了笑,心说爷不圣明,也只是站在了圣人的头上而已。于是说道:“拿着诏令,去吧。”

周山就此告退,快马一鞭,去找黄承彦、马钧。

邺都,南郊,北地科学院升格大秦科学院后,就已经搬迁到了这里。朝廷,集中了大儒文人。而这大秦科学院,集中了能工巧匠,还有读书之外,专门研究各种自然学科的“怪人”。这些人,若是近代,那都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等等。而由于古代以儒家的读书习字,治国方略,吟诗作赋为正道,所以这些人被称为“怪人”。

然而弘武大帝很喜欢这些“怪人”,这些怪人,将来一定是近现代科学的鼻祖。总有人喜欢研究自然,所以,弘武大帝就将其中佼佼者、爱好者招募入科学院,一代代坚持研究下去,一定能够收获丰厚的成果。

这一天,周山、马钧、黄承彦,围着一大一小两张图纸。小的,类似于后世的钞票。大的,类似于后世的银票。一大一小,画工细腻,有精明的花纹。别小看这些花纹,十分有规律。精工巧匠看到就眼晕,只有顶尖的大匠,才能篆刻出来。

“用大的还是用小的?”马钧道。

黄承彦摸了摸胡子,“大的雕刻起来,就算是特别加大了难度,也相对小的较为容易。”

周山根据他商人的角度,道:“大的不容易携带,还需折叠。折叠的次数多了,就容易损坏。”

“那就小的。”三人作出了决定。

“难度能不能再加大一点,篆刻如丝,最好。”周山又从当朝重臣,从龙第一元老的角度开始考虑,又说道:“另外,这银票是皇上发明的,你们这篆刻年号什么的不太好。若是皇上百年之后,如何篆刻?千秋万代后,谁还记得皇上的功绩?”

“是是是……,周大人所言甚是。”马钧抹了抹汗,心说这是疏忽了,皇上这千秋功绩,岂能抹杀。

黄承彦重重点头,“周大人说的太好了,一定要想一个办法,在这银票上体现出来。便是千百年后,人们一看到银票,就能够想起皇上。还有皇上的丰功伟绩……。”

“后来,一定有秦室后来者的年号,那么,该怎么办,才能让千百年后的人一看到银票,就能想到咱们皇上呢?”

三人琢磨了起来。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秦爷爷

邺都,紫禁城外城,御书房。

弘武大帝猛的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什么!将朕的头像,印在钞票上!”

这只有伟大领袖才有的待遇,如今轮到他的头上,令他大惊失色。

“是!”周山叩首,抬头的时候,目露敬仰,道:“皇上开创千秋大业,世人不能遗忘皇上的功绩。另外,用顶级画师画像,在让顶级的大匠篆刻成模板,如此双重保险,一定无法伪造。”

钞票最怕造假。秦峰一琢磨,也是这个道理。古代大画家的作品,便是到了后世,高科技也做不到十成模拟,加上大匠的篆刻,这保险绝对到位。然而秦峰却是连连摆手,“不不不,只有真正伟大的人物,才能够如此流传千古。朕虽然有些成绩,但也不足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