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281部分

骁骑-第281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俨现年二十岁,仅比甄氏小八岁,一副文质彬彬的文士模样,身形略显单薄,相貌周正,风度翩翩。正值风华正茂之龄,他却眼窝深陷,眼眶周围浮现出一圈圈暗青色,走路轻飘,脊梁微微有佝偻,显然是房事过甚,精元亏损,一副未老先衰之象。两个月前,也就是他刚满二十岁时举孝廉,现在县衙供职。

甄尧只有十四岁,还是个半大小子,与献帝刘协一般大;长得白白嫩嫩,很是清秀,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富家子弟。好在他终究年龄还小,不像甄俨那样病怏怏的模样,未老先衰,不知节制。

看到甄俨无精打采的样子之后,李利刻意留心观察之下,发现甄府上下尽是莺莺燕燕的妙龄侍女,府中任何一个院落都能看到侍女的身影,粗略估计,至少有上千名妙龄侍婢。而且,这些侍女大多容貌姣好,体态婀娜,身上穿着色彩斑斓的光鲜罗裙,一言一行皆有章法,有模有样,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侍婢家奴。除了侍女之外,府院之中很少能看到护院男丁的身影,想必是甄家正院禁止家丁进入;毕竟正院中住着甄氏母女,都是女眷,不适宜家丁随意出入。

一番观察之下,李利方知甄家果真是个阴盛阳衰的家族,难怪家中男丁大多年寿不永,英年早逝。整天被这么多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围在身边打转,换做任何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也无法坐怀不乱,自律节制。时间长了,铁打的汉子也扛不住,早晚都会元气大伤,精尽人亡。

其实,李利也知道甄家为何要搜罗这么多姿色姣好的少女侍婢,恰恰因为甄家男丁不旺,所以府中招募大量少女,希望这些女子能为甄家添丁进口,子嗣兴旺。不得不说,愿望是好的,但过犹不及,事情往往适得其反。甄家目前男丁单薄的现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此外,据何曼和段煨禀报,甄家府邸占地面积极大,府**有十二进宅院,六进前院,中院三进,后院三进,六个大花园,四个水池,大小凉亭水榭二十余处,东西厢房绵延数里,仅是厢房就有上千间之多。一座甄府几乎占据了无极县城三分之一的面积,若是再加上别院,偌大的城池中大半都是甄家的。

与此同时,城中七成以上的商铺也是甄家开设的,由此延伸至整个中山国,乃至幽州和冀州各郡县,甄家商铺几乎在每个州郡都占有三成左右的铺面。由此可见,甄家财力之雄厚,钱粮之多,人脉之广,当真是无法估量,至少李利此时就很难想象甄家到底殷富到何等程度。

第439章中山之行说客

对甄家财力有所了解之后,李利对此次中山之行不由得心生疑虑,以至于他之前预定好的目标也随之动摇,对甄氏及整个甄家的态度拿捏不准,颇多思量,踌躇难决。

二堂上,李利与甄氏并排坐于上堂,堂下李玄、郭嘉坐在右边,甄俨和两位年近古稀的族叔坐在左边。

大堂两侧,十余名妙龄侍女服侍左右,不时轻步上前,为堂中众人续茶。

“公侯一路行来,沿途可还顺当,没有遇到阻碍吧?”芊芊玉指轻抚着手中的精致茶杯,甄氏笑盈盈地看着李利,柔声问道。

这就是精明细心的甄氏。

刚才在宴席上人多眼杂,她什么也不问,只是一味地向李利表示感谢和欢迎,其它事情只字不提,甚至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李利的真实身份。然而,转到二堂之后,她便不再掩饰,因为二堂之中除了李利、李玄和郭嘉三人之外,余下都是甄家举足轻重的族老和亲信侍婢,无须顾忌。

李利不急不缓地吸了一口热茶,脸上挂着从容淡定的微笑,颔首笑道:“多谢夫人挂念。我等此行还算顺利,沿途虽然多次遇到袁军巡哨关卡,却是有惊无险,顺利到达贵府。承蒙夫人和族老盛情款待,李某不胜荣幸,若有失礼之处,还望诸位见谅海涵。”

“嗯?”眼见李利如此说话,俨然以上位者自居,未免有些托大,堂下一位甄家族老神情有些不悦,既而一双浑浊深邃的双眼看向甄氏,眼神中充斥着询问之意。

没错,是询问。而不是质疑。

甄氏以遗孀寡居的女儿身掌家,自身必有过人的手段,若是不能降服几位族老,她断然不能执掌甄家偌大的家业。因此甄氏在家族中的地位极高,很有威信,即便是德高望重的族老对她也十分敬重,丝毫不敢僭越礼制和家族家法。

“咯咯咯!”看到族老神情有异,甄氏莞尔一笑,声音清灵地说道:“族老有所不知,妾身身边这位公侯姓李名利。字文昌,现为朝廷卫大将军,武威侯,执掌天下征伐和兵马调动。此外,公侯还兼领雍州牧。凉州刺史,手握四十万西凉大军。威震天下。叱咤风云。当真是一位世间了不起的青年才俊哪!”

“啊!公子、、、哦,公侯就是西凉李利?”堂下两位族老和甄俨三人闻言大惊,不可置信地看着淡然而笑的李利,那位刚刚质疑李利身份的族老,当即起身惶恐地惊声道。

“族老请坐下说话,在下正是西凉李利李文昌。我想天下间应该没有人敢冒充本将军。更不敢借用这个名字。”李利神色平静地说道。

听到李利的话后,两位族老和神情大变的甄俨立即起身跪拜:“大将军在上,我等先前失礼,请大将军多多包涵!”

“不知者不怪。三位族老请起,请入坐。”李利微微颔首,抬手说道。

待堂下三人起身落座之后,李利笑声说道:“在下此番游历至冀州,偶遇甄家商队,既而结识了夫人这般巾帼豪杰,甚感荣幸。此次前来无极,一则应夫人之邀登门拜访,二则仰慕甄家先祖甄太保久矣,既是途径中山国,自然要来贵府谒见甄府名宿;其三便是还有一些私事要与夫人和几位族老商议。今日贸然来到贵府,多有叨扰,还望诸位莫怪才好。呵呵呵!”

“公侯言过了。您能莅临甄府,我甄氏一族蓬荜生辉,倍感荣焉,何谈叨扰啊!我甄家世受皇恩,承蒙祖荫庇佑,才得以延续至今。公侯有事尽管吩咐,只要我等力所能及,自当遵从。”堂下族老恭声说道。

看着族老满脸赤诚的神色,李利毫不怀疑他的言辞真伪。因为堂下这两位年近古稀的族老绝对是心向大汉的老臣,早年定然也是大汉的郡县官吏,他们对汉室的忠心毋庸置疑。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而今世道纷乱,一代新人换旧人,甄家真正能够做主之人,还是身边这位风情妩媚的熟妇。而堂下两位族老,李利只要他们表现出支持的态度就好,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成事。

“两位族老忠心体国,晚辈甚为感动。待我回到长安之后,一定向天子禀报二老的忠义之心,下诏褒奖族老的忠义之举。”眼见甄家族老如此赤诚,李利自降身份以晚辈自居,抚慰两位老人几句,聊表心意,却只字不提此行目的。

显然,他稍后要和甄氏单独面谈,此时与堂下两位老人仅是一面之缘,交浅言深,甚为不妥。

何况,甄家既然是甄氏当家,李利自然要向她表示尊重,绝对不做那种舍本逐末的傻事。只要能争取甄氏首肯,然后由她去做几位族老的工作,如此才是正途;主次分明,方能事半功倍。

这个时代的大家族可不是议会制,而是家主负责制,完全由家主独掌大权,一言九鼎。

整个社会都一样,彻头彻尾的人治社会,国家由君主做主,家族便由家主掌舵。几千年都是如此,文化传承根深蒂固,人治大于法制,古今皆如是。

果然,听出李利的言外之意后,堂中众人纷纷打开话匣子,品茶叙话,纵论天下局势,从各方诸侯说到柴米油盐,甄家四人谁也不再追问李利此行的真正目的。

下午,李利一行人住进甄府中院,在马云萝的服侍下,他小歇了一个时辰,再次睁开眼睛时,已是黄昏时分。

初为人妇的马云萝显示出温柔娴淑的一面,将李利的饮食起居安排得妥妥帖帖,无微不至。而且,她看向李利的眼神满是迷恋幸福之情,笑容很甜蜜很灿烂,光彩照人,眉宇间洋溢着挥之不去的柔情蜜意。

这让甄氏母女初见之时大为诧异。待了解原委后则是对马云萝羡慕不已,随之甄氏看向李利的眼神别有一番风味,似娇还羞,风情无限。

“夫君,刚才甄夫人前来邀请夫君赴晚宴,见你午睡未醒便留下话,让你醒来后直接去后院明月阁赴宴。”看到李利睡醒了,马云萝一边服侍他穿衣,一边柔声说道。

“哦,又要赴宴哪!”李利随声应道。既而站在榻前举起手臂,任由马云萝帮他系上腰带。穿好衣服之后,他轻声感叹道:“我们来到甄府拢共不到五个时辰,就连续两次赴宴,午宴之后相隔一个半时辰便是晚宴。这样下去。甄家财大势大,倒是无所谓。可是这样大吃大喝。我们的肚子受不了啊!

哎,我们到底还是穷苦出身,不怕吃苦,却享不了这福;即便现在位极人臣,也还是暴发户,终究比不上这些传承百年的名门望族!”

“咯咯咯!”马云萝欣然笑道:“夫君这话说得有意思。夫君现在手中的权势日盛一日。无论走到哪里,当地的豪门士族都会设宴款待;哪怕是前往冀州袁绍的车骑将军府,他也得大摆筵席招待夫君。可你却说自己是穷苦出身,这话要是让外人听到。只怕会笑掉大牙喽!”

说话之间,李利已经舆洗妥当,出门时披上马云萝递上来的暗青色长袍,愈发显得大气稳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云萝不与我一起赴宴吗?”看到马云萝站在房中翘首相送,李利诧异地问道。

马云萝甜甜地笑道:“妾身与甄家姐妹早就约好了,待会儿一起去园中赏月。还有,甄夫人在明月阁设宴是单独招待夫君的,其他人则由甄家族老在前院大堂设宴招待。”

“哦,原来如此。”李利微微颔首,当即转身出门,与守在门外的李挚一同前往后院明月阁。

明月阁坐落在甄府后院东南角上,这是一栋上下三层的木雕阁楼,建筑样式考究,飞凤流檐,金碧琉璃,装饰略显奢侈,很适合身份尊贵的女子居住。阁楼置身于后花园之中,四周绿树长青,假山奇石密布,其间溪水长流,当真是一处风景秀丽,清幽典雅的所在。

少顷,在两名侍女的引领下,李利大步走上二楼,见到早已等候多时的甄氏。随之,他跟随甄氏走进东边的房间,稍稍寒暄之后,两人相对落座。

这一次,李利却是有意空出主位,选择二席的位置,居北而坐。而甄氏同样没有坐到主位,坐在李利的对面,这是三席的位置上,临南而坐。

显然,两人很有默契地空出东面的上席和西面的末席,既不失礼又不愿屈居人后,间接表明了各自的态度。

“甄府房屋之多,建筑之大气,装饰之奢华,实在令我大开眼界,甄家财力之雄厚由此可见一斑哪!与夫人的府邸相比,在下的卫将军府也相形见拙,差距很大呀!呵呵呵!”落座后,李利笑呵呵地夸赞甄家府邸。

甄氏盈盈一笑,柔声道:“公侯过誉了。若是世道太平,我甄家宅院勉强入得方家法眼;而今天下动荡,诸侯割据,宅院过大却是太过招眼,福祸难料啊!”

李利微笑颔首,说道:“夫人慧眼如炬,世事洞明,令文昌佩服。不过夫人还是像之前那样叫我文昌就好,不必以公侯相称,太过生分了,我很不习惯。夫人意下如何?”

“也好,就依文昌所言。”甄氏欣然点头,媚眼流转,笑盈盈地说道:“今夜妾身请文昌前来,除了答谢你救命之恩,便是想知道你此行的真实意图。若是文昌不弃,不妨直言。

来,妾身先敬文昌一盏,请!”

一个时辰前刚吃完饭,现在又吃,看着满桌的菜肴,李利实在提不起食欲,饮酒倒是可以。

于是他举盏与甄氏对饮,既而放下杯盏,和声问道:“半月前,我曾向夫人提过的事情,不知夫人考虑的如何了?现在能否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甄氏俏脸微变,眼底瞬间闪过一丝忧虑之色,一闪即逝,掩饰得很好。

随即她神色平静地轻声道:“文昌之前提过很多事情,妾身回来之后反复考虑过,至今尚有一些事情没有彻底想清楚。如果单单是增加甄家商铺在长安乃至西凉境内的投入,这一点没有问题。妾身现在就可以直言相告,这半个月来,我已经安排仆从和族人护送大量货物前往长安,随后还会继续增加。

至于我甄家转移家业之事,实在是兹事体大,族中几位叔伯故土难离,不愿放弃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家产,短期之内妾身很难做出决定,还需仔细斟酌。”

第440章中山之行媒公

第440章中山之行媒公(7/9)

“嗯。”李利笑眯眯地颔首应声,既而手中捏揉着酒盏,含笑示意甄氏接着说。

眼看李利脸上的表情丝毫未变,甄氏眼底掠过一丝狐疑之色,一时间捉摸不透李利心里想些什么。

随之甄氏看着李利微微一笑,柔声道:“至于姜儿她们姐妹四人的婚事,文昌提及此事后,我便私下询问过她们的意见。

作为母亲,我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都能有个好归宿,开开心心舒舒服服地生活。如果文昌能拿出足够的诚意,我没有意见,乐见其成。”

“哦。”认真听完甄氏的话后,李利不置可否地沉吟一声,既而扭头看着窗外的灯火,暗自沉思起来。片刻之后,他举盏对甄氏遥敬示意,随之仰头一饮而尽。

“既然如此,今晚我们就先说婚事,其它事情日后再议。”

一盏酒下肚,李利神色愈发平静淡然,和声说道:“此次我替四名属下提亲说媒,世间有媒婆,自然也有媒公,谁让我是他们的主公呢!

自古道:主上有事,属下服其劳;下属有难,身为主公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因此,我此次注定要当一次媒公,给四名下属保媒。

其一便是郭嘉,字奉孝,颍川人士。他现为卫将军府军师祭酒,西凉军右军师,位同郡守,秩比两千石。只是他目前暂无军功,没有受封爵位,亦无食邑。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天下割据之势已成,往后诸侯征伐将愈演愈烈,只要自身有能力。战功唾手可得。而今郭嘉仰慕甄姜,欲娶她为妻,还望夫人成全。”

甄氏轻轻点头,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