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405部分

骁骑-第405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刘备依旧是兵不过万,将只三员,包括他自己在内。

自从黄巾起兵至今,足足十年有余,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历经大小数百战,到头来仍是一场空。直到去年冬天,刘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脱离公孙瓒麾下,前往中原重镇徐州谋取一块立足之地。当时三兄弟确是抱着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决心,打定主意不再寄人篱下,无论如何也要抢占一块地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事实证明,刘关张三兄弟蛰伏十年之后,毅然舍弃家业驰援陶谦,此举着实是英明之极。

徐州陶恭祖为人谦诚,素有长者之风,谦谦君子之名天下皆知。面对刘备三兄弟率部来援,他欣喜之余对刘备观感甚佳,而后重谢厚赠,待刘关张三兄弟极厚,妥善安置刘备部众。等到曹操无奈退兵后,陶谦更是对刘备重重赏赐,但凡刘备所请,无论是钱粮还是兵马,陶谦一律照准,慷慨解囊,大力资助刘备招兵买马。

现如今陶谦濒死在即,三番两次相让徐州,是以陶谦死后,徐州必是刘备囊中之物。这就意味着,素来心怀大志的刘备终于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昔日的桃园三兄弟等待十年之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大展宏图的时机就在眼前!

第607章意气风发刘玄德

等待是希望,患得患失最是难熬。

“二哥,你别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好歹吭一声啊!”

大堂上,张飞闷头吃酒,不多时一坛酒就见底了。

喝闷酒最愁人,可是遇到关羽这种闷葫芦,纵使张飞有气也发不出来,只能喝酒撒气,聊以自慰。

一坛酒下肚,张飞满脸绛红,豹眼中充斥着一缕缕血丝,已显微醺之状。

待张飞再次开启一坛酒之际,关羽眼疾手快及时制止,终于开口劝道:“三弟不可再饮,今日我等还有大事要办,切莫贪杯误事!”

“大事?狗屁大事!”张飞闻声微怔,既而不吐不快地怒声道:“快一年了,我们三兄弟拼死拼活地浴血厮杀,可这里是我们自己的城池吗?不是!

去年我们离开雍州时就发誓不再寄人篱下,俯仰别人鼻息苟活于世,但现在又如何?还不是给陶谦看家护院,替他守护城池,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陶谦豢养的看门狗!”

“住口!”张飞这番话当真是不留一点情面,字字诛心,致使关羽满脸铁青,厉声喝止。然而怒斥之余,关羽又不得不承认张飞所言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于是他怒色稍缓,低声道:“三弟你喝醉了,若是不愿等候兄长回来,就去后堂稍事歇息吧。”

眼见关羽神色不悦,张飞咧嘴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二哥不必生气,这里只有你我兄弟二人,所以我才会把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全都说出来。在大哥面前,我不敢说,怕他伤心流泪。我最见不得大哥流泪,简直比杀了我还难受。因此很多话不能对大哥说,只能说与二哥听,谁让你是闷葫芦呢,你不爱说话,那就听我说。”

“嗝!”说话之中打个酒嗝,话音稍顿后,张飞继续说道:“这些年我们兄弟确实憋屈,实在是窝囊啊!扳指头数数,中原诸侯都是些什么东西。一群酒囊饭袋之徒,他们凭什么占据偌大地盘,兵强马壮,坐享荣华富贵?还有哪个公孙瓒,长得一副小白脸的模样。看着就让某家生气。亏他还是大哥的同窗好友呢,处处提防压制我们。粮草、兵器掐着手指头发放。多一点都不给我们,把我们看得死死的,就像防贼一样。可他对西凉李利却是毕恭毕敬,年年进贡、岁岁纳粮,每半年还要给李利敬献一批战马。倘若他把这些都给我们,足够我们招募数万兵士。若是再有足够的兵器,足可替他把整个青州打下来。可是他宁肯将大笔钱粮和战马送给西凉李利,也不愿多给我们一粒粮食,当真是可恶之极!”

关羽闻言微微皱眉。似是对张飞诋毁公孙瓒的这番言辞有些不快。

在此之前,公孙瓒确实对刘备三兄弟处处提防,粮草、兵器抠得很紧,定期还要核实刘备手下的兵马数量。但是,凭心而论,公孙瓒虽然处处提防刘关张三兄弟,却在生活上对他们兄弟三人颇为照顾,府邸、侍婢以及一应日常所需,尽皆做得面面俱到,让人无可挑剔。并且,公孙瓒时常邀请他们兄弟赴宴,隔三差五就会大摆筵席,盛情招待。在生活起居方面,公孙瓒对待刘关张三兄弟可谓是仁至义尽,让人无话可说。

想起公孙瓒昔日的照顾,关羽轻轻摇头说道:“三弟不可轻言偏信。乱世之中人心叵测,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公孙将军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他总体上对我们兄弟还是不错的,否则我们也不会在他手下效力那么久。”

张飞闻言默然,牢骚发了不少,对很多事情感受很复杂。就像关羽所说的公孙瓒一样,若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公孙瓒待人确实不错,坦率豪爽。但若是想从他那里得到帮助,发展壮大,以便将来干出一番大事业,却是想都不用想;结果只有两个字:没门!

“好了,都是过去的事情,多说无益。二哥还是说说我们俩现在能做些什么,总不能枯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吧?”摒弃掉脑海中的诸多杂念之后,张飞神色急切地急声问道。

关羽轻轻摇头,依旧不紧不慢地抿着酒水,好半天才蹦出一个字:“等!”

“唉,算我没问,真扫兴!”张飞大失所望地扭头摆手,既而将酒坛里仅剩的一点倒在碗里,一口气喝干。

“噔噔噔!”

一阵清脆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顿时堂内苦等喝闷酒的关羽、张飞二人神情一震,应声起身走到门口,伸头张望。

单凭耳边的脚步声响,他们就知道刘备回来了。因为他们兄弟之间实在太熟悉了,朝夕相处十几年,哪怕是百步开外的一声咳嗽,彼此根本不用抬头看,就知道是谁的声音。

“大哥、兄长!”关、张二人没有听错,确实是刘备从州牧府返回的脚步声。至于张飞和关羽兄弟俩同声不同音嘛,是因为关羽酷爱春秋,明明是一介草莽出身,却喜欢早晚看书,以至于他以前也是称呼刘备大哥,现在偏要文绉绉的唤作“兄长”。好在不管做么叫,大哥也好、兄长也罢,意思都一样,无伤大雅。

“二弟、三弟,随我屋内叙话。”眼见关羽、张飞二人疾步迎上来,刘备脸上的表情十分伤感,以至于他明知道两位兄弟想说什么,却没有正面回答,继而一手拉一个,将关、张二人拉进正堂。

紧随刘备身后的孙乾和糜竺二人见状,颇为知趣地立即止步,站在门外,没有跟随刘备进入正堂。

被刘备拉住手臂的关羽和张飞二人,进门时心有所感地对视一笑,既而开怀大笑。虽然刘备什么也没说,但他们二人已经知道结果了。

刘关张三兄弟义结金兰至今已有十年,一直朝夕相处,彼此间情谊深厚,很多事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即可心领神会。如今关张二人迫切想知道陶谦究竟有没有将徐州托付给自家兄长刘备,但是当着孙乾和糜竺的面,他们不便直言相询,而刘备脸上的悲伤之色就说明陶谦已经死了。陶谦尸骨未寒,刘备怎可当众显露心迹,即使心里再怎么高兴窃喜,也不能当众说出来。因此刘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第一时间将自己内心的喜悦传递给两个兄弟,因为他只有非常高兴的时候才会情不自禁地拉着别人的手。

被刘备拉住手臂的一瞬间,关羽和张飞全都明白了。一切正如他们之前所料,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推脱不掉之下勉为其难地接下徐州关防,提领徐州六郡。而交待完后事的陶谦撒手仙游去了,刘备之所以在州牧府耽搁那么久,就是给陶谦安排丧事。如今治丧事宜已经吩咐妥当,而后刘备将简雍留下处理丧事,自己则带着孙乾、糜竺返回下邳,赶回来与关、张二人分享喜悦。

“哈哈哈!”大步走进正堂后,兄弟三人盘腿而坐,不约而同地扭头看看空荡荡的正门,继而相顾大笑。

张飞喜不自禁地大声笑道:“太好了,为了今天,我等兄弟整整拼搏十年哪!如今终于有了一块根基之地,而且还是天下间屈指可数的富庶州郡,中原重镇徐州,足足六郡之地呀!有道是苦尽甘来莫过于此,从此以后我们兄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了!哈哈哈!”

“三弟所言极是,当浮一大白!”关羽脸颊潮红,笑容满面,左手轻捋长髯,右手提着酒坛给刘备、张飞斟满酒樽。

“来,我们三兄弟同饮此樽!”眉开眼笑的刘备,举樽与关、张二人共饮。刚刚还挂在他脸上的悲伤之色自踏进正门的那一刻起,瞬间消失殆尽,转而喜上眉梢,红光满脸,激动得脸颊潮红,神色与天生脸颊赤红的关羽相比亦是毫不逊色。

由此足见刘备心里是何等喜悦,可此前他却不得不强忍窃喜,佯作出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藉此彰显他对陶谦过逝的痛惜之情。只不过这都是做给州牧府一众官吏看的,逢场作戏罢了。如今他回到下邳与自家兄弟坐在一起,再也不必掩饰,终于可以放声大笑,一扫蛰伏十年的萎靡之气。

细说起来,刘备眼下已近中年,青春不再。当年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之时,年满二十八岁,恍然间十年光景流逝,如今他已是三十九岁,蹉跎半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此时此刻,他内心的激动与喜悦难以言表,心里的振奋与豪情远比关张二人更加剧烈。只不过十几年寄人篱下的经历迫使刘备变得喜怒不形于色,善于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对自身情绪的控制早已炉火纯青,是以外人很难在他脸上看出一丝异色。但此时他无须掩饰自己的真实心境,完全可以坦露心迹,开怀大笑。因为他压抑得太久了,等待得太久了,如今夙愿得偿,自当意气风发、开怀大笑,将积压在心中的颓废之气彻底宣泄出来,从而轻装上阵踏上崭新的起点。

第608章一语点醒局中人

夜幕徐徐拉开。

无月夜,星辰稀,天地如泼墨。

北风掠过,卷起梧桐落叶,裹挟尘沙,轻舞飞扬,沙沙响。

郿邬,后堂书房。

李利缓缓放下信帛,右手中指轻轻敲着桌案,靠在太师椅上闭目沉思。

今夜是李利一家从汉阳刺史府搬到长安的第二天。

按照李利的本意,家眷全部搬进骠骑大将军入住,自此以后就不用再搬家了。却不料李欣、董婉、陈钰和蔡琰等一众妻妾却以长安城太过吵闹、礼数繁琐,不利于孩子成长为由,一致同意住进郿邬。对此,李利自然是从善如流,欣然应允娇妻美妾所请,是以阔别两年半之后,李利一家又住进郿邬这座“逍遥窟”。

这是当初董卓费尽心力,挥金如土铸造而成的坚固城堡,城内宫殿群极其庞大,建筑宏伟,装饰奢华,规模之大、气势之雄浑远在长安皇宫之上。董卓本想在这里养老,为此他搜罗无数奇珍异玩存放于宫殿之中,又将数以百万石粮食贮存在侧殿,还多方挑选大批美姬和舞伎前来,以供晚年享乐之用。因此,郿邬被朝中百官暗地里称之为“魔窟”,而西凉军将领则将这里唤作“逍遥窟”。

正因如此,李利内心深处有些抵触这座城堡,总感觉这里残留着太多董卓留下的印迹。此外,郿邬名声太差,影响不好,住在这里很容易让人把他和董卓联系到一起,有损他李利的良好声誉和威名。

只不过李利历来疼爱妻妾,很少拒绝她们的合理要求,像这种挑选府邸的事情,对于他来说算不上大事。既然一家老小喜欢住在这里。那就住下好了,权当是休闲散心的别院。因为李利大多数时间不会留在这里,而是住在大将军府,只有闲暇时才会来此小住几日。

如今大战在即,一家老小刚刚住进这里,李利忙里偷闲留下来陪她们几天。等到大军集结完毕,他就会离开郿邬,前往大将军府主持军政议事,而后率军出征中原。

从最近频繁传回的密报上看,此次中原之战是一场空前大战。也是李利执掌西凉军两年多以来遭遇的最大规模战事。此战对李利及其麾下西凉军来说,就是一次最严峻的考验,也是决定西凉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之战,其成败直接与李利及家小的命运相连。

根据情报判断,此战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以李利估计。战争持续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如果中途横生枝节。甚至会持续一年以上。也就是说,这场大战丝毫不逊于五年前的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之战,甚至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战斗更加剧烈,乃至惨烈。

故此。结束游历至今将近两个月时间里,李利一直在反复思考即将到来的中原之战,不放过任何细节,几乎将任何一种可能都梳理一遍。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利发现西凉军的前景并不乐观,胜负难料,甚至于局势对西凉军十分不利。

情报显示,截至目前为止,中原之战已酝酿了长达半年之久。在此期间,西凉军始终在明,盟军却躲在暗处,直到於夫罗领兵寇边,西凉细作才将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挖掘出来,继而将消息传到李利手里。如此以来,就意味着西凉军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盟军手里。只要盟军不发起攻击,西凉军就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难免露出破绽,给敌人留下可趁之机。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李利及麾下西凉军即便知道自身的被动处境,却也无能为力,除了不断加强防守和加固城池之外,已然无计可施。原本主动出击即可化被动为主动,可惜於夫罗率领蛮军抢先突袭凉州,从而一举打乱了西凉军的阵脚,致使李利及其麾下西凉军错过了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

现如今李利率军北伐虽然大局已定,顺利达成平定北疆的战略目的。然而大胜之余却在另一个战场失去先机,从而陷入被动,只能是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挡不住,被盟军突破关隘,攻入西凉腹地长安,那李利及西凉军的处境十分堪忧。

自古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日防贼尚可,千日防贼必失。

西凉军在明,盟军在暗,这跟防贼没什么两样。

始终处于被动之中的西凉军,若想万无一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