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569部分

骁骑-第569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吕布万万没想到,司隶大战刚一结束,曹操便率领大军偷袭陈留,遂在张邈的弟弟张超的帮助下,兵不血刃,数日之间便夺取了陈留全郡。更让吕布始料不及的是,龟缩在东阿小城里已有将近一年的荀彧、曹纯等曹军残部,在得到曹操送去的粮草补给后,倾巢出动,一路攻城拔寨,势不可挡。

腹背受敌之下,吕布手中兵力严重不足,被打得措手不及,顾头不顾腚,捉襟见肘,疲于招架。真正是:前门打虎,后门进狼,局势日益严峻,岌岌可危。

被逼无奈之下,吕布病急乱投医,竟然派遣魏续携带厚礼前往长安向李利求援,希望西凉军出动,陈兵陈留边境,迫使曹操撤兵回援。可他绝对想不到,一路高歌猛进的曹操也担心西凉军突然出兵,于是不得不违心地遣使携带重礼前往长安觐见李利,再次提起“函谷之盟”,希望能与李利这位“盟友”再续“前缘”。

而李利则是十分热情地分别接见了双方使者,收下礼品和酎金,而后对他们提出的请求满口答应,实际上却是按兵不动,坐观他们浴血厮杀,打得头破血流。李利此举,让身处险境的吕布雷霆大怒,却又无可奈何。但西凉军按兵不动却正中曹操下怀,让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大举用兵,强攻猛打,企图一鼓作气将吕布剿灭或是赶出兖州。

距离司隶大战结束不到两个月,曹操麾下大军东西对进,前后夹击吕布,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相继收复兖州大半失地。此消彼长,相对于曹军的高歌猛进,吕布则是一败再败,一座座城池相继失守,一个个郡县纷纷落入曹操之手。

时至今日,吕布亲自镇守濮阳城,麾下兵马全部收缩至东郡,企图与曹操大军在濮阳城下决战。

小分割线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濮阳之战如期而至,开始时间竟然与陈仓之战大致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陈仓之战从夜晚开始至清晨结束,而濮阳之战则从清晨开始,连续鏖战数日,却仍然胜负未分,激战正酣。

天空阴云密布,阵阵南风疾掠而过,卷起漫天尘土,致使濮阳城上空灰蒙蒙的,却迟迟不见下雨。(此时凉州正在下雨,已经连续下了两天,连阴雨还在持续当中。)

“锵锵锵嗒嗒嗒!”

濮阳城下,连续数日闭门不战的吕布,今日终于领军出城迎战。

大战伊始,吕布出阵挑战却无人应战,待他率领狼骑军与曹操麾下的战骑对冲厮杀时,却意外遇到曹仁、曹洪和曹休三将,遂展开激战。

截至此时,吕布以一敌三,勇猛如昔,与曹洪三人激战七十多个回合,尚未分出胜负。

“昔日李贼曾言:吕布乃世之虓虎也。而今看来,李贼虽然奸猾狡诈,但看人的眼光却极其精准。吕布这厮在李贼麾下战将手里屡遭重挫,原以为他会就此沉沦下去,一蹶不振,没想到他还是这么勇猛,子孝三人联手竟然奈何不得他。吕布不除,我曹操永无宁日啊!”

曹军后阵,曹操身披暗红色战袍,身着黑色甲胄,胯下是一匹暗青色战马,与许褚的座骑大青龙有几分相似。此刻他勒马阵前,眯着一双深邃的小眼睛冷冷注视着吕布与曹仁、曹洪和曹休三人激烈厮杀,眼看八十个回合已过却仍是胜负未定,他不禁深有感触地沉吟起来。

在他身边两侧,左边是荀彧、程昱、满宠和毛玠等一众文臣谋士,右边则是曹纯、曹真、乐进和蔡阳等一众武将。现如今,兖州大半郡县已经重新回到曹操手里,而他收下的文臣武将也重新聚在一起,是以人才济济,文武阵容远比司隶大战中强大得多。

尽管曹操说话声音很低,却仍旧一句不落地传入荀彧耳朵里。当即荀彧神情微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若有所思。此时他已得知四弟荀谌被俘后投效在李利麾下,并颇得李利器重,委任为弘农太守。

对此,荀彧倒也没有太多想法,反倒乐见其成,因为这是世家大族的惯用手段,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他的四弟荀谌原本就不在曹操麾下,而是投在袁绍帐下,如今改投李利,反而更有前途,至少对家族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然而真正让荀彧感到意外的是,自家主公曹操无意中竟然引用李利之言,似乎对李利颇为赞赏。这让荀彧暗暗称奇,心中不免有所触动,联想到很多事情。

不知从何时起,曹操便不再直呼李利的名字,而以李贼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曹操和李利之间的仇怨有多深。是以,荀彧平时从不在曹操面前提起李利的名字,也常以李贼代其名。不成想曹操心里却始终惦记着李利,只不过这种惦记未必是好事。但此刻曹操这番话落入荀彧耳朵里,却是另有一番滋味。

“主公何以此时提起李贼?吕布骁勇,天下皆知,李贼之言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何足道哉。”

曹操闻声扭头看着荀彧,肃然道:“文若此言差矣。吕布勇冠天下,素来目中无人,但在李贼面前,他却是另一副面孔,自觉收敛心性,没有一丝傲慢之气,似乎很是惧怕李贼。是以,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但李贼对吕布的评语却值得我等深思”

第853章只缘身在此山中

感谢:大森林书友打赏激励,多谢!

看着荀彧不以为然的神情,曹操肃然道:“文若此言差矣。吕布勇冠天下,素来目中无人,但在李贼面前,他却是另一副面孔,自觉收敛心性,没有一丝傲慢之气,似乎很惧怕李贼。

放眼天下,颇有勇力的武将多如牛毛,但能入李贼之眼并被他大加赞赏的武将却寥寥无几。可吕布却被李贼称之为‘虓虎’,何谓虓虎,勇猛凶悍,桀骜不驯,无法驾驭的大虫也。世人皆以为李贼此言意在夸奖吕布勇武过人,却不知其中隐含的深意。

岂不闻打虎不死必被虎伤?由此可见,李贼之言用心何其险恶!”

“呃!”荀彧闻声错愕,稍加思索后,点头恭声道:“主公所言极是。李贼之言乍一听确实是溢美之辞,但细细品味之下却是暗藏祸心,险恶之极。”

说到这儿,荀彧冷笑道:“世之虓虎,凶猛无比,无人能够驾驭;一旦打虎,务必将其打死,否则反受其害。这句话是在提醒我等,眼下已将吕布围困在东郡境内,千万不能放虎归山,务求一网成擒,将其诛杀于此。不知主公此时提起此言,是否有诛杀吕布之意?”

“嗯,某正有此意。”曹操微微颔首道。

然则,话音未落,曹操却眉头紧蹙,眼神飘忽不定,神情颇为忧虑。

“如欲诛杀吕布。谈何容易?此贼骁勇无比,手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神驹。他若想走,我军无人能挡。眼下,子孝、子廉三人联手共抗吕布,激战八十多个回合却仍然奈何不得他。且看这架势,再有十几个回合,只怕吕布就能扭转战局,将子孝三人逐一击败。一旦吕布击败子孝三人。我军兵马虽多,却无人能敌吕布。若让他回到狼骑军之中,便如群狼之王。如此以来,我军战骑恐怕不是狼骑军的对手,必败无疑。此等凶悍之敌,如之奈何?只可惜。元让、妙才皆以遇害。若有一人在此,何惧吕布?”

说到最后两句话时,曹操不禁想起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顿时神情忧郁,眼神落寞,怅然若失。

荀彧闻言后,神色一暗,有心好言劝慰曹操。可话到嘴边却生生忍住了。

正如曹操所言,如果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二人还活着。此二人便可与吕布相抗,再有曹仁、曹洪兄弟相助,定能斩杀吕布。一年以前,曹操麾下武将云集,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二人并称曹操的左膀右臂;但凡遇到战事,此四人均可担当重任,无往不利,鲜有败绩。毫不夸张的说,曹操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原诸侯中颇为强势的诸侯势力,此四人功不可没。只可惜,夏侯兄弟早已身死多时,曹洪被李利放回来后,似是受到极大打击,变得唯唯诺诺,远不如之前勇猛无畏。

除此之外,曹军将领落入李利之手,或直接死在西凉将领刀下的战将也不在少数。李典和于禁二人相继落入李利手里,曹昂、曹安民和其他曹军将领,加起来足有上百人之多,先后全都死在西凉将领刀下。

时至今日,曹操麾下虽然还有很多将领,但真正能称之为得力战将的,却是为数不多了。至少大多数将领都无法与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相提并论,像李典和于禁那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深受兵士爱戴的武将也屈指可数,少之又少。

因此,曹操和西凉李利之间仇怨极深,俨然水火难容。所幸,曹操气量恢弘,胸襟宽阔,不会因为私仇怨恨而致大局于不顾。这一点恰恰是荀彧最看重曹操的地方,也是程昱等一大批文臣谋士最为钦佩之处。为此他们甘愿追随曹操,无论曹操的处境如何艰难,始终不离不弃,患难与共。

而曹操的心胸气量也不是说说而已,之前在函谷关下与李利暗中结盟便是最好的佐证。他和李利有着无法调和的“国恨”家仇,可他却能主动向李利示好,并与之结盟。不管他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单凭这份心胸气度就足以令无数人为之惊叹,自愧弗如。而这正是枭雄才有的胸怀,真正做到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及常人所不能及;惟有如此,才能成就令人难以企及的功名大业。

思绪纷飞之际,荀彧不禁摇摇头,让自己清醒下来,回归到眼前的战事当中。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个被夏侯惇兄弟和曹仁遮住锋芒之人,但此人的文治武功却丝毫不逊于夏侯兄弟,谋略不弱于曹仁,武艺极有可能还在夏侯惇、夏侯渊二人之上,实为曹氏宗族中第一高手。此人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甘愿屈居夏侯兄弟和曹仁、曹洪之后,尽忠职守,从不逾越职权,不善表现自己。是以,他虽然深得曹操信任,却并未引起曹操足够的重视,自然也没有担当重任的机会。但是,自从兖州根基被吕布偷袭抢占之后,他临危受命,终于得到全面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可谓是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之才,足堪大用。

当即,荀彧扭头看了看勒马驻足在右侧的曹纯,轻声对曹操说道:“主公若是为了我军没有勇冠三军的战将而忧虑,那便大可宽心。我军并非没有绝顶战将,恰恰相反,这位将军的武艺远在已故的夏侯惇将军之上,纵然不能战胜吕布,却也能力战六七十个回合而不败”

“哦?”不等荀彧把话说完,曹操便插话道:“此人现在何处,快快请来与我一见!”

荀彧闻言而笑,本来他没想故弄玄虚,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既然主公如此急切。那自己索性就再添一把火,好人做到底,直接将其推到曹军第一战将的位置上。反正这个位置本来就该是他的,此番不过是拿回本该属于他的东西。

“主公不必着急。主公要见此人很容易,无须在下去请,此刻他就在军阵之中,并且一直都是主公麾下将领,只不过未受重用而已。”

“呃,就在阵前么?”惊愕之中。曹操扭头看向右侧的一众将领,目光直接略过曹纯、乐进和曹真等人,仔细扫视观察着。最终停留在年近五旬的老将蔡阳身上。因为他听说蔡阳有个很霸气的名号,曾经打遍中原游侠无敌手,被绿林游侠们尊称为“刀神”。

荀彧见状笑道:“看来主公确实不知这位文武双全的将军是何人。既如此,在下便直言相告。此人就是主公的同族兄弟曹纯将军!”

“啊。子和?”曹操闻言大为惊诧。扭头看着身边的曹纯,神色错愕,看向曹纯的眼神惊疑不定,似是怀疑荀彧故弄玄虚。可他却深知荀彧的禀性,轻易不会举荐贤才,更从未举荐过武将,但一旦被他看重并举荐,那一定是可堪大用的贤才;比如经他举荐的程昱和毛玠。都是深谙谋略之人。

看到自家主公仍有疑虑,荀彧十分笃定地道:“正是曹纯曹子和将军。子和将军文韬武略。胆识过人,去岁吕布偷袭郡城,正是子和将军背着受伤的夏侯渊将军浴血厮杀,其间还与吕布交锋十几回合,最终杀出重围,并率军退往东阿城。若非亲眼所见,在下也不知子和将军竟然如此勇猛,且处变不惊,有勇有谋,堪称大将之才!”

曹操神情惊愕,目光灼灼地盯着曹纯,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印象中的族弟曹纯。

曹纯是曹仁的亲弟弟,自幼好学问,敬爱文士,谦和有礼,深得其父喜爱。而其兄曹仁却偏爱武艺,不喜学问,轻视文士,因此兄弟二人成年后便分家居住,其父没有将家业传给曹仁,反而留给了曹纯。自此,曹仁对弟弟曹纯虽然没有反目成仇,却也颇有怨言,嫌隙颇深;如非必要,轻易不愿登门。而曹纯为人谦和,习文练武,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但并无过人之能,至少和曹仁比起来颇有不如。

是以,在曹操的印象中,曹纯谦逊有礼,武艺堪堪跻身一流,却远不如曹仁。但曹纯生性正直,素重纲纪,治军严谨,厚待兵士,尤擅练兵,并深得帐下兵士爱戴。除此之外,曹纯似乎再无过人之处。

因此,曹操之前命他接替夏侯惇留守郡城,并不是看重他的才能,而是因为他是自己的族弟,对自己绝对忠心,完全可以信任。仅此而已。

正因为这样,曹操并不是很器重曹纯,只觉得他是同宗族弟,忠心不成问题,因此经常将他带在自己身边听用。

直到现在,听到荀彧对曹纯如此推崇,曹操才意识到自己或许真的还不了解这位族弟,看走眼了。由此他不由想起曹纯与曹仁不睦,而曹仁则与夏侯惇兄弟交情深厚、情同手足,而曹洪则是个奢靡享乐之人,且气量狭小,与曹纯格格不入。这样看来,曹纯一直默默无闻并不是性格使然,而是无形中遭到排挤,从而迫使他不得不小心谨慎,不显山不漏水,刻意收敛,以免同族兄弟之间反目内讧。

在荀彧和曹纯二人的注视下,曹操对曹纯微笑颔首,却笑而不语,不置可否。

随即他将目光转向前方战场,既而抬头仰望阴沉沉的天空,对曹纯下令道:“鸣金收兵,今日到此为止。待收复东郡各县之后,再战吕布!”

“叮叮叮”

清脆的鸣金声传遍濮阳城内外,这时天空下起小雨,飘飘洒洒,将空中飞扬的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