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633部分

骁骑-第633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下左侧第一人应声出列,躬身抱拳,道:“末将赵云赵子龙,见过公孙将军。”公孙瓒脸颊微红,微微点头还礼,却不出声。

“末将阎柔,现已归附大将军麾下,添为靖安将军、护乌桓校尉,见过公孙将军。”第二人出列抱拳道。他就是公孙瓒一直留心观察之人,也正是他的出现让公孙瓒意识到大事不妙,李利来者不善,自己将李利迎进府邸恐怕是引狼入室,自身难保了。

阎柔可是个幽州通,土生土长的幽州人,对幽州各郡各县了若指掌、如数家珍,对公孙瓒的行踪更是知之甚详。毕竟阎柔与公孙瓒对峙厮杀多年,时刻盯着公孙瓒的行踪,对幽州兵力部署更是一清二楚;倘若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率领的叛军早就被公孙瓒荡平了。

紧随阎柔之后出列的是李挚,“末将李挚李子诚,金猊卫统领,见过公孙将军。”说完话后,不等公孙瓒还礼,李挚便顾自走到上阶,站在李利身后,闭目假寐,缄口不言。

“末将史阿,金猊卫副统领,见过公孙将军。”语罢,史阿与李挚一般,径直走到李利身后站定,纹丝不动。

四人相继见礼后,赵云和阎柔信步走到一旁,站在堂下,距离公孙瓒仅有数步之遥,一个箭步便可出现在公孙瓒面前。

看到这一幕后,公孙瓒脸色煞白,眉头皱成“川”字,两条虎眉蹙在一起,一筹莫展。李挚何许人也?赫赫有名的西凉飞将,一对无坚不摧的镔铁锁链打遍天下无敌手,一身飞檐走壁的武艺令人闻风丧胆,防不胜防。史阿?大剑师王越的得意弟子,深得王越真传,剑术绝伦,尤擅刺杀。如今这两人就站在公孙瓒身后,虽然尚未出手,但实际上就等于挟持了公孙瓒;只要他稍有异动,便立刻就有性命之危。

蹙眉沉思良久,公孙瓒一脸苦涩,眼神中闪过一道道复杂神色:惊、怒、忧、恐、悲;最终都化作无尽的颓败与畏惧。

半晌后,他长嘘一口气,神情委靡地低声道:“看来大将军此番是有备而来,不知此刻城外有多少兵马?”

李利微微一笑,坦言道:“公孙将军明察秋毫,令人佩服。实不相瞒,今夜李某来得匆忙,大军还驻扎在渔阳郡内,随行只有八万步骑。他们分别是:子龙帐下三万无双铁骑,子诚帐下一万金猊卫骑兵,还有阎柔将军帐下四万步军。之前碍于天色已晚,为了不打扰公孙将军歇息,不惊扰城中百姓,我便让他们暂时在城外扎营。失礼之处,还望将军雅量海涵。”

“八万大军?”公孙瓒沉吟一声,凄然笑道:“大将军可知易京城内有多少守军?”

李利微微摇头,遂将目光投向堂下的阎柔。阎柔当即会意,朗声答道:“禀主公,易京城本是一座小城,城东南毗邻渤海湾,城中最多容纳三万将士。”

公孙瓒冷厉地瞪了阎柔一眼,沉声道:“阎将军对我幽州各郡各县的兵力部署了然在胸,不过这次你却是高看易京城了。城中现有两万兵马,城南大营屯兵三万想来,城南大营已在大将军掌握之中。不知大将军准备如何处置我等?”踌躇半晌,公孙瓒终于问出了堂下众人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李利满脸堆笑地对公孙瓒投以赞许的目光,笑呵呵地道:“无他,欲与公孙将军共谋大事耳。哈哈哈”

第948章鱼龙舞,汉人本色

感谢:书友lipase2000、信我者得永生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易京城堡灯火通明,一夜未熄。

至五更天,四门大开,数以千计的战骑进进出出,整整折腾了一夜。以至于,城中百姓深夜惊醒,蜷缩在榻上,战战兢兢地透过破风的格窗窥视着外面的动静,提心吊胆的呆坐一夜,愣是不敢闭眼睛,惟恐睡熟之后便再也醒不过来了。

翌日清晨,雪后放晴。一缕晨曦划破长空,将久违的阳光洒向大地,让身处冰天雪地的人们感受到些许温暖,寒冷稍减,压抑许久的心胸豁然开朗。

易京,城南大营。中军大帐内,屏退了侍女和亲兵,一夜未眠的李利与公孙瓒相对而坐。案几放着火炉,炉上温着一坛美酒,二人把酒换盏,缄默其口,整整喝了半个时辰的闷酒。

昨夜三更时分,当公孙瓒把话挑明之后一切已成定局,大势所趋,幽州易主。纵使公孙瓒百般不愿亦是徒然,刀剑加身,如之奈何?

是夜,李利麾下大军开进易京城,正式接管城防,并接管公孙瓒及其麾下一众文武的家眷。然后幽州僚属悉数留在城堡中配合随后赶来的郭嘉、糜竺、高顺等人接管幽州军务,赵云、阎柔和李挚等将领协同军师郭嘉重新整合幽州兵马,并逐步接收公孙瓒掌控的郡县城池。等到长安大将军府派来文官正式接手各郡县政务之后,再行张贴告示。将幽州易主的消息公之于众。在此期间,暂不对外声张,务实而不务虚。当务之急是尽快接管城池与府库,整合军队才是头等大事。

与此同时,公孙瓒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束手就擒,遂与李利一起出城前往城南大营。在郭嘉、糜竺和幽州僚属安排接管城池、整编幽州兵马的这段时间,李利便将公孙瓒留在身边,一起住进军营,食同席、寝同榻。朝夕相处。此举既是约束公孙瓒的自由,也是对他的考验,还是莫大礼遇。

大帐内。火炉里的木炭不时发出“嗤嗤”的声响,架在炉上的酒坛散发出馥郁醇厚的芳香,这是酒泉佳酿特有的香气,浓郁绵长。沁人心脾。

“咕嘟”一声。又是一盏酒下肚,公孙瓒颌下五寸长须上沾着些许酒渍,脸色潮红,额头皱成“川”字,显示出内心苦闷,颓废邋遢。坐在他对面的李利见状后不急不缓地放下酒樽,随即轻轻拍手,早已站在帐外等候的侍从快步走进来。遵从李利的示意,撤去酒樽与炉上的酒坛。换上刚刚煮好的香茗。

挥手屏退侍从,李利亲手斟上两盅香茗,将其中一盅放在公孙瓒面前,也不言语,顾自端起茶盅饮用起来。

公孙瓒端起茶盅,轻轻点头示谢,遂呷一口茶水,轻声道:“再过几天,幽州便彻底纳入大将军治下,届时大将军准备如何处置在下?秘密处死,亦或明正典刑以安抚幽州百姓?”

李利闻声抬眼看了看公孙瓒,却见他神色淡漠,眼神黯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眉宇间没有一丝畏惧之色,似乎是已经认命了。对此,李利倒也不感到意外,毕竟公孙瓒之前也是一路诸侯,身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兵败之后就应该有引颈待戮的觉悟。

思索片刻,李利淡然一笑,语气平和地道:“易地而处,若是公孙将军坐在我的位置上,又当如何?”

公孙瓒神色微变,眼神愈发灰暗,迟疑半晌后轻轻拭去胡须上的水渍,低声道:“换做是我,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李利微微颔首,轻笑道:“公孙将军果然豪爽,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失英雄本色,快人快语,令人钦佩。李某有一事不明还请将军赐教。我与将军此前可有仇怨,亦或是早有嫌隙、水火不容,以致势不两立?”

公孙瓒闻言错愕,神色诧异地抬头正视着李利,疑声道:“大将军此话何意?你我之间本是盟友,辖地相隔千里之遥,况且此前素未谋面,何来仇怨?至于势不两立么,更是无从谈起。眼下某已是阶下之囚,是生是死全凭大将军一言而决,焉有水火不容之说?”

李利轻轻摇头,笑声道:“从公孙将军的话语中不难听出,此刻将军心绪不宁,颇为忧愤,亦或是正在咒骂李某人。不过,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换做是我,亦会如此。但有一点将军尽可放心,我不会杀你,至少在将军降而复叛之前不会杀你。”

“哦?”公孙瓒闻声色变,颇感吃惊地沉吟一声,惊疑不定地道:“莫非大将军要放了某家?”

李利爽朗一笑:“呵呵呵!时至今日,即使我放了你,你又能去何处安身?冀州或蛮夷草原,亦或是孤岛流亡?”

“这”神色稍缓的公孙瓒再次皱起眉头,思索半晌后一脸颓败,失神地自言自语道:“是啊,天下虽大,却无我公孙瓒落脚之地。袁绍视我为生死大敌,恨不得食肉寝皮;草原蛮夷对我同样是恨之入骨,一直想着除之而后快。流亡海岛,谈何容易,无异于自寻死路”说着说着,公孙瓒脸色黯淡之极,神情无比沮丧,无力地垂下头,黯然伤神。

李利见状后轻声道:“当日公孙将军遣使向我求援时,想必已经料到今日之局面,不知将军为何还要求助于我,却不与冀州袁绍请和呢?要知道,时下冀州袁绍身陷重围之中,自身难保,只要将军主动请和休战,料想袁绍一定乐见其成,立刻罢战撤兵。”

公孙瓒骤然抬头,神情激愤,不假思索道:“昔日某胞弟公孙越惨死,随即某与袁绍交恶,征讨厮杀多年,早已势成水火,不死不休。如要某与他和解,断无可能!”说到这里,公孙瓒语气一顿,遂正视着李利,坦言道:“当日某遣使求援时,麾下部将和谋士多方劝阻,言道:‘请大将军出兵来援,无异于羊入虎口,自取灭亡’。然则当时幽州战局危急,某对众人说:‘吾宁肯将幽州拱手送于大将军,也绝不让冀州袁绍踏入幽州半步!’不承想,昔日之言一语成谶,而今幽州果然落入大将军手里。”语罢,公孙瓒一脸落寞,眼神颇为懊悔,却无怨恨。显然,他不是个自怨自艾之人,败则败矣,却不失磊落。

李利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再不绕弯子,直言道:“公孙将军以诚待我,今日我亦真诚邀请将军加入我西凉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呃!加入西凉军?”公孙瓒闻声诧然,抬头狐疑地盯着李利,脸上浮现着不可置信地神情。

李利颔首道:“正是。将军如愿意加入我军,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其一,进入大将军府为幕宾,俸禄等同九卿,安享富贵荣华,此后常住长安,不再参与世事纷争。其二,暂入我帐下参赞军机,待时机成熟、我军扩军之日,再行领兵出征,随我戡乱征讨,平定天下。二选其一,将军自行决断。一旦将军下定决心便不能反悔,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今日,将军便无从选择。”

“呃,这”公孙瓒神情犹豫,脸上充斥着惊疑未定之色,一双眸子骨碌碌转动,慎重审视着李利。迟疑片刻后,他低声问道:“大将军为何不杀我,反而要将我收入麾下?记得大将军之前曾说过,今日的公孙瓒已不是从前的公孙瓒了,血气丧尽、雄心不在,贪生怕死,沉溺于酒色享乐之中。既如此,在下已是无用之人,将军为何还要收留我?”

李利闻言后,不假思索地道:“原因有三。其一,你公孙瓒曾经为大汉百姓立下赫赫战功,固守边境十余年,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一生,功大于过;此一节,别人或许已经忘却,但我却并没有忘记。其二,近年来,虽然你性情大变、沉溺于酒色,安于享乐,却并未忘记抵御蛮夷入侵;奈何局势纷乱复杂,前有冀州袁绍屡屡率兵攻城,后有阎柔叛军和蛮夷轻骑袭扰,这些都让你力不从心,遂自暴自弃,颓废至此。其三,你曾与我结盟,我李利从来不会对盟友狠下杀手;况且,你良心未泯,尚存羞辱廉耻之心,识大体、知进退,并非不可救药之辈。

最重要的是,你与其他诸侯不同。无论什时候,你都不可能与蛮夷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这是我最看重的,也是最欣赏你的地方。昔日司隶大战时,袁绍勾结南匈奴寇边犯境,欲与蛮夷瓜分西凉,此举令我甚为不齿。眼下袁绍再次勾结乌桓、鲜卑蛮夷平分幽州,此等欲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法,我深恶痛绝,深以为耻。与之相比,你公孙瓒虽有过错,却不失汉人本色,殊为难得。有鉴于此,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来过,我希望看到白马将军重现昔日风采。”

耳边听着李利不加修饰的坦诚直言,公孙瓒心头震动,神色一变再变,眼眶不自禁地湿润了,遂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半晌后,他撇过头去,拂袖擦掉眼角的水渍,起身走到堂下,俯身屈膝跪拜道:“末将愿随主公征战,鞍前马后在所不辞,恳请主公收录!”语罢,公孙瓒俯首膜拜,彻底放下了诸侯身份。

ps:月末,虎贲诚求推荐票,求月票,谢谢诸位关照!

虎贲敬上!

第949章恩威并重,兴师伐罪

感谢:茜瓜书友月票支持,多谢!求月票,推荐票,虎贲诚谢!

两个月时间悄然过去,幽州依然是寒风咆哮,白雪皑皑。

半个月前,第一批从长安抽调过来的文官抵达易京,遂被郭嘉派遣到各郡接管政务。

与此同时,公孙瓒及幽州主要僚属的家眷也被送往长安,幽州军一部分将领随行同往,他们将被安插在西凉军中继续担任将领。不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在主力战营任职,而是外放至西凉辖下各郡担任守城副将或小校,隶属郡府兵序列,大多都在后方,基本上远离战场,可以享清福了。

对此,很多被调离的幽州将领并无异议,欣然接受,或许他们已经厌倦征战厮杀,早就期盼着安安稳稳过日子的舒坦生活。也有一小部分将领对此颇为不满,但他们位卑言轻,敢怒不敢言,只得服从安排,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就会慢慢收心,渐渐适应新的环境。

在梳理幽州政务的同时,公孙瓒麾下兵马重新集结整编。此次整编幽州军由郭嘉全权负责,他将整编工作分为三步。首先调离一部分中高级将领,打乱军队序列,再从赵云、李挚、张辽和张燕帐下抽调将领补充进去。

其次,整合骑兵和步军。骑兵全部纳入西凉铁骑当中,而后再从武威营、飞燕轻骑和无双铁骑三营当中抽调将士。重新组成一支铁骑,名曰“幽州铁骑”,即幽州营。新组建的幽州营名为幽州铁骑。实际营中七成以上的将士都是西凉铁骑;全营暂编为两万轻骑,由飞燕轻骑副统领徐晃担任主将统领,严纲担任副将副统领,田豫担任参军。骑兵整编完成后,步军与阎柔所部、西凉军两万郡府兵混编成军,从中筛选五万甲士组建武锐营;由陷阵营统领高顺暂领主将之职,阎柔为副将副统领。糜竺为参军。

自此,西凉军拥有三支“武“字营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