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785部分

骁骑-第785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敷衍不过去,诸葛亮只得硬着头皮喝下李利给他斟上的美酒,仰头一饮而尽。尚未放下酒樽,他便低声道:“梦馨夫人蕙质兰心,智计过人,说是足智多谋亦不为过。再加上梦馨夫人对主公情深意重。此番出征南蛮的作战谋划全仗她倾力相助;为了确保主公顺利收复南蛮领地,她竟然早在三年前便将火神部落酋长之女祝融收入门下,如今祝融夫人更是成了主公的爱妾。”

融儿就是火神祝融氏部落酋长之女的祝融。也是南蛮部落中实力最强部落的唯一继承人,亦是孟获觊觎已久的南蛮女神。如果没有梦馨从中插手。孟获不久之后就能抱得美人归,可是这一切却因梦馨的出现。全都不复存在了。而梦馨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与李利定情之时便听李利说起过,他对益州志在必得,于是作为李利的女人,梦馨无力改变益州的局势,却能在南蛮部落给李利提供一些助力,所以她将祝融收在门下。此举可谓是未雨绸缪,用心良苦。

话音稍顿之后,诸葛亮继续道:“由此足见梦馨夫人对主公一片深情。说一句犯忌的话,如果梦馨夫人早些认识主公,只怕主公会毫不犹豫地选她做正室。所幸,梦馨夫人不计名利,不求名分,又是置身于尘世之外的得道之人。所以李利有什么烦恼不妨对梦馨夫人诉说一番,如此一切便可迎刃而解。微臣言尽于此,主公英明神武,想来些许家事还不足以难住主公。”不愧是多智近乎妖的诸葛孔明,不仅一语点醒梦中人,临末还不忘恭维李利一句。只是这一声恭维却不白给,等于堵住了李利的嘴,让他即使还想追问,也开不了口。英明神武嘛,再问下去,便不英明喽!

李利何许人也?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话,他立刻明白了,或者说豁然开朗。其实诸葛亮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言外之意就是,远在长安的李欣、滇无瑕和董婉等众女对梦馨甚为忌惮,并且深知李利对梦馨的宠爱远在众女之上,因此她们才会让任红昌四女跟着李利一起前往无尘宫,无形中给梦馨施加压力。同时也让李利时刻记着她们,别把她们抛到脑后了。

显然,李欣等人的目的达到了。李利之所以苦恼,正是顾及她们的感受,唯恐她们伤心,因此才会设法弥补。这是李利对她们的爱。只不过他过于博爱,妻妾成群,随之而来的便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私事有了着落之后,接下来便是李利此次单独宴请诸葛亮的真正意图。

再次给诸葛亮斟满一盏酒,李利神情肃然地道:“想必贤弟已经猜到了,此次西征南蛮便由你挂帅出征。明日誓师出征之时,为兄会当众任命贤弟出任西征都督,全权节制益州境内所有兵马,总揽西征所有事务,并授予你临机专断之权,遇事无须禀报,尽可自行决断,事后记录在案即可。毕竟,西南距离长安遥遥几千里,若是事事禀报,势必贻误战机,得不偿失。所以贤弟不必顾忌其它,尽管放手施为,纵有失误,亦有为兄一肩承担!”

“这、、、”尽管诸葛亮早已预料,早在三年前他游历益州之时就料到,早晚有一天李利会派他征剿南蛮。然而当这一切真正落在他肩上的时候,他仍是惊喜过望,顿感受宠若惊。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李利赐予他的职权之大,远远超过他的想象,须知益州境内现有四十万大军,等于是将整个益州托付给他。这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无怪乎他会激动的说不出话。

“贤弟无须如此。”李利轻轻拍着诸葛亮的肩膀,笑道:“此次西征,我估计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在此期间,我西凉治下所有州郡均以防守为主,全力支持贤弟领军西征,钱粮军械和其它辎重,由我亲自调度,定能确保西征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明日誓师过后,为兄只带三千铁骑返回长安,余下兵马除了周瑜帐下五万兵马尚需驻守江州之外,全部听从贤弟调遣,各营将领亦是如此。希望贤弟不负所托,早日平定南蛮。待贤弟得胜归来之日,为兄出城十里相迎!”

“臣亮领命,叩谢主公!”诸葛亮没有许下任何承诺,而是起身整理衣襟,既而俯首叩拜。

第182章显神通,上善若水

就在西南大地烽烟弥漫之时,中原各州却沉浸在十余年间难得一见的平静生活之中。

这种相对平稳的局面得益于四大势力的割据相持,彼此之间互相提防,相互牵制,以至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对峙僵持,按兵不动。

在中原大地上,西凉李利的势力横在中间,占据司隶、豫州、徐州、扬州半部和南阳郡,彻底切断了河北和荆州的联系。

如此以来,李利的势力就将中原各州分成三块:李利的地盘居中,北面是冀州曹操,南边是荆州刘表。

占据河北的曹操,拥有冀州、青州和兖州三州之地,拥兵近五十万,虎踞冀州,一面环水,三面与西凉李利的地盘毗邻。因此他只要稍有异动,就会刺激西凉军的敏感神经,引起西凉军的警觉,既而激发两军之间的矛盾冲突,大战一触即发。是以冀州曹操在没有做好迎接全面决战的情况下,轻易不敢擅动,不敢挑衅西凉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因为这样,中原腹地司隶和冀州相对平静。彼此长期对峙,只要登上营寨或城楼便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的营寨和军士,算得上是朝夕相对,却老死不相往来。曹操与李利相毗邻的南、北、西三面边境之上,所有道路和隘口全都被西凉军堵得死死的,一年四季不见人影,以致道路都荒废了,长满了荒草。许多道路都被雨水冲毁,已然无法通行。

相对于地处包围之中的河北曹操。荆州境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衔接荆州和司隶的南阳郡内,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进出两地的边境城池已经成为商品的集散地,街市极其繁华,商铺林立,百业兴旺。放眼望去,城内每隔五十步就有一家客栈或酒肆,人口十分密集,数以万计的百姓涌入南阳郡,致使南阳郡一年之内便增加了近十万人口。

值得提的是,从荆州北上的百姓占据七成左右。余下三成是李利治下其它州郡的百姓。

由此可见,李利治下各州郡虽然还不算富庶,却胜在安稳平静。许多百姓之所以拖家带口地迁入李利治下,就是希望能过上太平日子,即使生活得苦一些也没关系,只要不打仗就行。因此许多百姓迁入南阳郡只是第一步,造册落户之后他们就会转移到李利治下的其它州郡,其中三辅之地是大多数百姓的首选,其次是凉州。再次是朔州和塞外草原,而后才是司隶、豫州和徐州等地。

经历过战乱的人们都知道,别看豫州和徐州等州郡相对富庶,却不太安稳。目前都处于战争爆发的最前沿。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州郡便是首当其冲,远不如西凉腹地和河套草原太平。因此他们不远千里而来,图的就是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说到这儿。南阳郡的重要性便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了。

南阳是光武帝刘秀的故乡,被誉为“帝乡”。在乱世来临之前。南阳郡受司隶和荆州双重辖制,名义上归属荆州治下,实际上一直隶属于司隶,历任郡守都由司隶校尉举荐,而后皇帝直接任命,与荆州刺史或州牧没有关系,几乎插不上手。

乱世之中,南阳郡几次易主,占据此地时间最长的是袁术。凭借南阳辖下三十六县的充裕人力和物力,袁术在南阳郡硬生生招募了近十万人马,致使荆州牧刘表屡次想要收复南阳,却因顾虑重重而不了了之。直到司隶大战时,刘表瞅准机会,出其不意地出兵南阳,一举收复全境,从而将其纳入荆州治下。

这是东汉立国两百余年来,南阳郡第一次真正归属荆州辖制,不再浮于表面,而是实实在在的被刘表收入囊中。

怎奈好景不长。宛城之争结束不久,伴随讨袁联盟的成立,刘表起初认为这是个趁机扩大地盘的好机会,于是欣然出兵讨伐袁术。却不料淮南袁术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剿灭,以致他兴师动众地动用了十万水陆大军,连续征战半年之久却仍是徒劳无功,所得非常有限,颇有些出力不讨好的味道。恰好赶上荆南爆发叛乱,刘表赶紧借坡下驴,毫不犹豫地立刻撤军,从淮南之战中脱身出来,一边出兵平定叛乱,一边置身事外,坐观如火如荼的讨袁之战分出胜负。

然而让刘表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利竟然以他擅自撤军为借口,突然出兵偷袭宛城,一举攻占南阳。

得知南阳落入西凉军手里的那一刻,刘表勃然大怒,既而气急败坏的大肆咒骂李利和西凉军。当时他就想出兵再把南阳郡夺回来,给李利还以颜色,让李利见识见识荆州军的厉害,让其知道他刘景升也不是好欺负的。可是,就在大军集结完毕即将出发之时,刘表又反悔了,他担心打不过李利,反倒招致西凉军大举进攻荆州,如此便得不偿失了。

就这样,刘表退缩了。他生生咽下了这口恶气,坐视李利占据南阳,愣是一声不吭,息事宁人,默认了这个事实。

殊不知刘表此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极大,大到他始料不及的程度,肠子都悔青了。

在李利被推举为讨袁盟主的三年里,刘表治下的荆州各郡县至少有十余万百姓逃离荆州,半数以上逃往李利治下的司隶、豫州等州郡,剩余百姓逃到西川去了。而这仅仅是开始,此后一年多时间,又有数万百姓逃离荆州,进入李利治下州郡,而刘表对此却无可奈何,只能徒呼哀叹。

毕竟荆州和南阳郡之间不比其他地方,没有险峻关隘可守,地形相对平坦,因此边境城池或关卡根本拦不住想要逃离的百姓;只要这些百姓执意想走,不管荆州军如何阻拦都挡不住他们的迁徙脚步,早晚都能逃离荆州,远走他乡。

如果说大量百姓逃离荆州让刘表甚是苦恼的话,那么荆州与李利治下州郡之间络绎不绝的商旅通商,则让他痛心疾首,夙夜难寐。按理说,他贵为荆州牧,完全有能力下令封锁北上南阳的通商道路,严禁商旅通行。可实际上却没有这么简单,他根本阻止不了两地商贾的交易流通,因为这涉及荆州各大世家和商贾缙绅们的切身利益。

时下西凉军不仅对冀州曹操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同样对荆州形成钳制之势,堵住了荆州北面和东面的商道。不仅如此,荆州以南是江东孙策的地盘,而刘表和孙策之间乃是宿仇,孙策之父孙坚就是死在刘表手上,因此彼此间早已断绝来往。而西边的益州刘璋与荆州同样是素有嫌隙,早在其父刘焉在世时,因刘表揭发刘焉暗藏帝王之志而结下仇怨。从此以后,荆州和益州两方势力虽是共饮一江水,却老死不相往来,并在边境上屯集重兵,长期对峙相持。

如此以来,荆州世家和商贾们如果不与李利治下的商旅通商,无异于困住了手脚,无处可去。而刘表一旦下令封锁关卡,严禁与西凉李利治下商贾通商,就等于断了荆州各大世家和商贾缙绅们的财路,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果真如此的话,必然引起荆州士族和商贾们的强烈不满,说是怨声载道亦不为过,由此引发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甚至直接危及刘表提领荆州的根基。

正是这种大环境之下,刘表纵然有意抵制西凉李利麾下势力渗透荆州各郡县,却也力不从心,只能坐视治下百姓源源不断地逃往西凉;眼睁睁看着西凉商队大摇大摆地进入荆州,与荆州各大世家和商贾们称兄道弟、大肆交易,却无可奈何,无力制止。

与之相比,在李利对冀州曹操治下州郡实行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李利治下的各大商队和商贾们却不受影响。除了冀州、青州和兖州之外,他们可以随意进入李利治下的所有州郡,可以相对自由的进入荆州和江东,甚至是益州,走遍大半个天下也没有谁敢为难他们。除此之外,李利治下还有西域通道和塞外商道,可以将西域诸国和草原上的货物带入各州,反之亦然;久而久之,不仅商贾们自身收益颇丰,还能促进货物流通,造福各州百姓。

不得不提的是,迄今为止,西凉军进取益州的消息并未流传开来,传播范围仍局限于长江两岸,并且,真正知道这一消息的只有极少数人,例如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以及帐下文武重臣。仅此而已。

压力就是动力。

面对愈发严峻的局势,冀州曹操、荆州刘表和江东孙策等三路诸侯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在这表面平静的局面之下,隐藏着无数暗流,各路诸侯都在积极运作,各显神通,无所不用其极。只不过他们所实施的策略极其隐晦,动作极其隐蔽,尚未暴露在大众视线之内而已。

而江东孙策的表现无疑是最为抢眼的。趁着天下局势相对平稳之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他撤换了各郡县七成以上的官吏,对江东世家和士族实行全面清洗,手段极其强硬,俨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堪称大刀阔斧

第183章上善若水至刚易折

晨雾徐徐散去,朝霞洒满长空。

北国层林尽染,江南风景如画。

江东。讨逆将军,乌程侯府。

大堂上,随着一名内侍行色匆忙地靠近孙策身边,低声窃语一番。孙策闻讯后当即起身离开正堂,致使正在进行的例行议事被迫终止,长史张昭见状后立刻会意,代孙策下令议事暂时搁置,容后再议。

不等堂下众文武退去,张昭便快步赶上,紧随孙策之后进入内堂。与他同来的还有程普、黄盖、韩当和朱治等四位老将,以及吴景、孙静和孙贲等孙氏亲贵。

这种军政议事突然中断的现象,在其他诸侯治下恐怕并不多见,但在江东孙策这里却是屡见不鲜,时有发生。对此,江东群贤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消息可靠吗,西凉军当真攻入西川了?”乍一走进内堂,孙策对早已等候在堂中的蒋钦、周泰二人急声问道。

眼见孙策大步走进来,蒋钦、周泰连忙起身施礼,随即蒋钦恭声道:“禀主公,经细作多方打探,已经可以证实西凉军确已大举攻入益州。此外,从近来荆州水军频繁调动的迹象上看,刘表也已得知消息,遂调集大军对西凉军加以威慑,以策万全。”

“哦?”孙策闻声惊诧,遂径直走到主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