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837部分

骁骑-第837部分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何方。与阳翟一同经受考验的还有此刻执掌兵权的司马懿,这是他第一次掌军,也是首次独当一面。不承想,老天爷很看得起他,对他予以特殊照顾,第一次掌兵就遇到如此棘手的问题,以至于直接危及他的身家性命。或许,这就是苍天对他建议李利以“晋”为国号的惩罚,逆天改命,往往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分割线

同一片天空下,同样的恬静夜晚,夜空下悬挂着同样一轮羞答答的月牙儿,星辰黯淡。

黄河河畔。一片灰蒙蒙的黑影沿着南岸顺流而下,前后绵延数里,待到黑影慢慢停下来之后,方才显露出一艘艘普通的乌篷船。

“哗哗”的水流声中,渔船趁着夜色悄然划向岸边,旋即从船上走出一个个高大威猛的精壮甲士,待到甲士们陆续上岸后,最后一艘船缓缓驶向岸边,停稳后从走出四个身高近丈的彪形大汉,以及一位身材娇小的“小兵”。

与这些虎背熊腰的高大甲士相比,“小兵”真的很小。首先是个头小,站在人群中普遍比人家矮半头;其次是体型小,肩膀宽度只有这些彪形大汉的一半;最后就是重量小,细胳膊细腿儿小蛮腰,却胸部蓬隆、臀胯丰腴,前凸后翘,与虎背熊腰的壮汉们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以,小兵站在人群里十分扎眼,显得格格不入,如同小野猫混进虎豹狼群,不细看还不容易发现,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他”掺在其中滥竽充数。

不多时,渔船被拖进岸边的树林里,乘船而来的魁梧甲士也随之遁入林中,河岸边再度恢复平静,又响起了富有节奏的窸窸窣窣的虫叫蛙鸣声。

“咕咕咕!”这一短两长的特殊声响是丛林中猫头鹰的声音,阴森低沉,听之令人毛骨悚然,让人从心底浮现一股莫名的寒意,从头皮凉到脚跟儿,吓得“小兵”想也不想便扑到身着黑色战甲的彪形大汉怀里。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小兵虽然吓得浑身哆嗦,却没有惊叫,显示出他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弱不禁风,骨子里是个有毅力的人。

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走在小兵前面的彪形大汉对他特别照顾。在他扑进怀里的那一刻,彪形大汉竟然伸开双臂接住他,似乎是担心他脚下不稳,失足摔倒。于是小兵抓住这双强壮有力的臂膀纵身一跃,既而两腿勾住彪形大汉的熊腰,双手抱住他的脖子,整个人挂在他的身上。

当小兵紧紧抱住他的一瞬间,彪形大汉不禁心神一荡,鼻息中充斥着诱人的馨香,隔着铠甲都能感受到胸腔所承受的“温柔的挤压”,再加上小兵挂在他身上的这个姿势,不禁让这个九尺高的汉子联想到那一个个缠绵悱恻的夜晚。小兵现在摆出的姿势是他最常用、最喜欢的交流方式,既能展现男人的强壮体魄和阳刚之气,又能完全掌握女人的**娇躯和阴柔之美,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觉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自尊心得到空前满足,令他激情澎湃,豪气干云。

意念一动,但见彪形大汉情不自禁地揽住小兵的“纤腰”,灵动的右手自然而然地托住小兵的丰臀,蠢蠢欲动的第二杆枪猝然抬头,居然无师自通的找到突刺冲杀的突破口。这一霎,身体的本能变化让紧紧贴在一起的两人瞬间僵化,四目相对,那双盈动柔美的眸子里充满柔情似水,而另一双剑眉星目的眸子却充斥着犹豫与挣扎。

只是他们俩此刻这幅造型让身边不知情的兵士看见,不免大吃一惊,误以为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竟有“背背山”这种特殊癖好,而且还如此急切,众目睽睽之下便开始“现场直播”了。

“咻!”忽然,一声尖啸的口哨声在他们二人身边响起,惊醒了这对意乱情迷的鸳鸯,也招来了丛林深处的响应。随即树林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紧接着,只见数以千计的甲士牵着战马从黑暗中走出来,一人双马,整整一万名骑兵带着两万匹战马。

骑兵现身后,藏在林中的甲士们迅速翻身上马,而回过神来的彪形大汉也将“小兵”抱上马背,而后飞身跃上自己的座骑金猊兽王。但见他驾驭着金猊兽王座骑迅速出现在队伍最前列,举起寒光凛凛的金猊战刀向东南方向一挥,刀锋直指五里外的官渡要塞。

无须言语,刀锋所向,两万战骑策马长驱,踏着淡淡的月光山呼海啸般涌向官渡。官渡是扼守河南郡与兖州陈留城的交通要塞,位于中牟县与开封城之间,距离黄河南岸只有两里,即一千米左右。眼下这里是曹仁大军的粮草辎重囤积地,也是此次曹仁大军攻打司隶的唯一粮道。

ps:衷心感谢:书友“信我者得永生、深渊沙皇”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65章喋血山河(十)

官渡不是城,是一座专为输送粮草辎重而修建的营寨。

深夜三更,营寨中静谧无声。除了东、西辕门处灯火通明之外,黑暗笼罩着偌大一片营帐。唯有中军营帐里还有微弱的光亮。

坐镇官渡大营的将领是任峻,字伯达,中牟县人。他是最早响应曹操起兵的亲信将领之一,带领宗族家客数百人投奔曹操麾下,自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十余载,一直是曹操最信任、最得力的后军统领。曹操每次领兵征战,任峻都是后军主将,在后方供给粮草辎重;十余年间皆是如此,鲜有例外。

最为难得的是,直到目前为止,任峻负责押运的军备和粮草辎重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屡屡挫败敌军抄绝粮道的图谋,真正称得上是万无一失,深得曹操乃至全军统兵将领的信赖。

正是因为他善于统率后军,此次曹仁率军出征仍然命他担任后军主将,主持军备和粮草运输,屯营于官渡,为前方十几万大军供给粮草辎重。

诸位看官没有看错。自开封城外遭遇赵云大军趁夜劫营之后,曹仁帐下大军折损数万之众,至攻陷中牟县城之时,曹仁帐下十二万大军折损过半,只剩下六万兵马进驻中牟,依仗城池之利,与洛阳大营的西晋大军遥向对峙。然而就在李利亲率大军驰援洛阳的半个月里,攻打南阳郡的荆州军再次从后方调集二十万援军,而攻打河南郡的曹仁大军同样也在增兵。当李利率军赶到洛阳之际。北魏曹操派遣大将曹洪、乐进率领十万青州兵增援曹仁,几乎与李利大军同时抵达河南郡。至此。曹仁帐下兵马多达十七万之众,驻军中牟城。与西晋大军屯驻的洛阳大营对峙相持。

十万青州援军的到来,大大助长了曹仁率军攻打河南郡的底气。因此他非但没有因为李利大军抵达洛阳而畏惧撤军,反倒加固中牟城、排兵布阵,摆开架势与西晋大军正面相持,颇有与西晋大军决战的阵势。

与此同时,当十几万曹军屯驻中牟城之际,曹仁命后军主将任峻修筑官渡营寨,为大军供给粮草辎重。于是,在赵云屯军开封城时。官渡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停靠渔船的渡口,却在曹军占据中牟城之后,在短短半个月内,官渡这个原本很不起眼的黄河渡口完成华丽蜕变,成了衔接兖州陈留与河南郡的通衢要塞。而任峻就是坐镇官渡要塞的曹军主将,帐下共有一万兵马,负责接应兖州输送过来的粮草辎重,而后供给前方十六万大军。因此,官渡就是保障曹军后勤供给的中转站。也是囤积军备和粮草的辎重基地。

四天前,当曹仁得知屯军洛阳的李利先后派出两路兵马之后,他感觉等待已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于是曹仁当机立断,一边传令任峻严守官渡大营。一边率领大军南下颍川,前去与荆州军接洽。是以,眼下留在中牟城与西晋大军对峙的曹军绝对不超过五万。再加上驻守官渡的任峻帐下一万后军,这就是曹军留守中牟、官渡和开封一线的全部兵力。与之相对应的是。余下十一万大军都跟随曹仁南下袭取颍川。这就是颍川阳翟城东门和北门同时遭到曹军猛攻的原因。

自曹仁率领大军悄然南下之后,驻守官渡粮仓的任峻便高度警惕。时刻绷紧心弦,丝毫不敢松懈。他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曹仁率军南下偷袭颍川,战线越拉越长,后方供给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官渡大营就显得尤其重要,决计不能出现丝毫闪失。

与此同时,由于战线太长,就容易出现防守漏洞,从而让西晋大军有机可乘;一旦西晋出兵偷袭,后果则不堪设想。倘若西凉军果真出兵偷袭的话,那么首选偷袭的目标就是他任峻驻守的官渡大营。因为官渡是曹军一字长蛇阵战线上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当于蛇的七寸,腹心之所在,直接关系着十几万大军的生死存亡。

正是因为有此忧虑,任峻每天夜里都睡得很晚,截至今夜他已经连续三天彻夜不眠,把作息时间改成了夜晚守营,白天睡觉。这是他多年坐镇后军养成的习惯,除了他的妻妾和亲兵之外,没有人知道他有这个习惯。也正是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这么多年来他主持军备和粮草运输从未出现过疏漏,先后数十次挫败了敌军趁夜劫营的企图,为此曹操多次当众夸赞他“劳苦功高”,乃军中柱石。

而曹操之所以如此器重任峻,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任峻的妻子是曹操的从妹(堂妹),正是有着这层关系,让他成为曹操的心腹将领,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若非如此,生性多疑的曹操岂能将后方长期交给一个外姓将领?

不光曹操如此,就连西晋李利也是一样。李利常年征战在外,后方负责后勤供给的就是李玄,而李玄就是他的正妻李欣的亲哥哥,彼此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相连。因此,李利将后方交给李玄无疑是最放心的,信任程度犹在他的叔父李傕之上。

中军大帐的房门虚掩着,一身戎甲的任峻伏在案几上奋笔疾书,待到批复一份竹简后,轻轻放下狼毫,随手拿起昨夜没有看完的兵书,心不在焉地翻看起来。说他心不在焉一点都不冤枉,因为他拿起兵书时眼皮跳动了几下,既而手里捧着兵书,心思却不在书简上,一双眸子深邃幽暗,时不时地环顾四周,眼神有意无意地注意着虚掩的房门。

今夜不知何故,任峻心绪不宁,眼皮跳个不停。隐隐感到不安,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充斥在心头。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这种无法形容的不安愈发强烈,以致他心中郁结。忧心忡忡,根本没有心情看书。多年征战生涯让他预感到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自己,自己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西凉军已经盯上官渡大营了,快则今夜、迟则明天,西凉军一定会前来劫营。

拿起兵书看了不到一刻钟,任峻便放下兵书,起身走下台阶,信步走到门口。随手推开虚掩的房门,迎面吹来一阵沁人心脾的凉风。

“呃!”当凉风冲进鼻孔的一刹那,任峻嗅到空气中带着一丝鱼腥味,这是官渡渡口不远处的黄河岸边特有的气味。因为官渡之前就是渔民们打鱼之后停靠渔船进行交易的地方,因此距离大营不远处的黄河岸边鱼腥味很重,只要有人拖船下水,这些常年积累的鱼腥味就会随风飘散开来。

嗅到鱼腥味的一瞬间,任峻的脸色大变,愕然惊声。随即稍稍侧头,竖起耳朵倾听大营西北方向的声响。顿时,若有若无的马蹄声传进他的耳中:“不好!西凉军来了!”

惊声疾呼之中,任峻本能地撒腿狂奔。迅速跑到营帐左侧的战鼓前,抓起鼓槌敲响战鼓:“咚咚咚咚!”这是中军大帐独有的聚将鼓,即擂鼓升帐。聚将点兵。

轰隆作响的战鼓声响彻大营。眨眼间,原本还一片漆黑的营帐闻声而动。灯光迅速亮起来,分布在中军大帐四周的各营将领第一时间冲出营帐。一边跑向军帐,一边穿衣披甲。就在这时,大营西门外传来轰隆隆的马踏声,几乎同一时间,距离中军大帐颇近的东边辕门上空传来尖啸的箭矢破空声。

任峻站在战鼓台上循声望去,借助辕门城楼上的火光,清晰地看到一片如乌云般的流矢箭雨笼罩在辕门上空。这一霎,单凭这密集如蝗的箭雨,任峻就能判断出此刻攻击东辕门的西凉军至少有一万兵马,而且全是善于骑射的精锐骑兵,那迎空抛射的箭雨就是骑兵策马驰射的杰作。

“众将听令!”当匆忙出营的将领们赶到军帐门口时,任峻已经手持长枪站在帐前台阶上,没有任何寒暄,也无须商议御敌之策,他直接下令道:“曹休领左营四千兵马驻守西门,本将亲率右营四千兵马驻守东门,任先率领余下两千人看守粮仓。战死紧急,众将不得迟疑,速速领军守营!”话音未落,任峻便纵身跳下台阶,飞身上马,便要带领亲兵赶往东门。

“父帅且慢!”就在任峻策马欲行之际,只见一员小将疾步跑过去拉住缰绳,急声道:“父亲乃军中主将,岂可亲身犯险?孩儿不才,愿替父亲前往东门守营,恳请父亲坐镇中军,以策万全!”说话的正是被任峻下令看守粮仓的骑都尉任先。任先是任峻的长子,时年二十有三,却已跟随任峻征战多年,因其作战勇猛,沉稳大度,颇有其父之风,积功升至骑都尉。

眼见爱子任先请缨守营,任峻心中大感欣慰,真切感受到儿子的一片孝心,但是他的脸色却很难看,厉声呵斥道:“军令如山,岂可更改?你给我守好粮仓,就是大功一件。没有本将的命令,你帐下两千人马不得擅动,如若不然,严惩不贷!速速松手”板着脸训斥儿子一顿,任峻一把夺过缰绳,手中长枪一挥,带着亲兵队和右营兵马直奔东门而去。

正在整军待发的曹休,看到这一幕后策马行至任先面前,劝慰道:“姑父这是爱护你,怕你出危险。既如此,兄长留下看守粮库便是,切不可意气用事。”任先闻声后轻轻点头,遂对曹休拱手一礼,带着帐下兵马前往中军大帐后方的粮库。

ps:衷心感谢:a04050235cxj书友的月票支持,多谢!

第266章喋血山河(十一)

“咚咚”的战鼓声打破了官渡大营的寂静,也让潜伏在大营之外的西凉铁骑大吃一惊,险些乱了阵脚。

“任峻这厮竟如此警醒,端是可恶!”眼见行踪败露,李利暗自咒骂一声,遂大刀一挥:“两轮骑射,攻取辕门,杀!”

一万金猊卫铁骑闻声而动,悍然从黑暗中杀出。但见金猊卫骑兵纷纷双手脱缰,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