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活人禁地 >

第166部分

活人禁地-第166部分

小说: 活人禁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石衍降世,便需无数血肉充作膳食,一而十,十而百,近甲子来,命丧之人何止万数?我哀牢虽不比中原诸强,却也独占天南,育民百万。而如今百姓已作待宰的牲畜,妖人骤增,长此以往,哀牢能留人丁几许?

老臣一心侍奉王上,却不料亦被魔石所惑,化为石衍,食血肉无数。思之,悔痛良多,早有辞世之念,只苦于无人相诉矣。

故老臣觅得一计,取文卷与魔石而遁之,隐于山川,亡于江河,谅王上凭一己之力也难寻老臣之踪迹。

今魔石已匿,石衍无源,天下自能太平祥和,哀牢元气如初指日可待也。纵使王上痴心如故,仍另取山石化为魇魄,却至少须光阴二十载,亦可令哀牢百姓多二十载之安宁矣。

前者老臣之言并非谄媚,若王上心存好生之德,何不放过哀牢数万无辜?另寻名山,开枝散叶,与众云之神灵又有何异?千百载后,或王上便是人人敬仰之万能真神。

老臣之言望王上三思,济世者得百世流芳,弑杀者遭万载鄙夷,纵一统河山,于世人目中仍是邪魔,此河山不要也罢。

神耶?魔耶?是耶?非耶?王上自行参之,悟之。

信写到这里就算完了,九隆手捧着羊皮,半晌之间说不出话来。

看来普兹果然是早有准备,打算将与石衍有关的一切事物都藏匿起来。只因为那石碗一直都放在自己的身上,如若不然,恐怕他也会将石碗一并骗去。

不过好在这老儿并非图谋不轨,看起来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世人,让石衍不再产生,让无辜受害者不再出现。心倒是一片好心,只不过如此一来,九隆的一切计划都将就此化为泡影。

眼见追赶无望,九隆也算彻底的平静下来了。他心灰意懒地逐退了众人,独自一人回到地宫,坐在蛇怪巨蝶中间痴痴地发呆。在他看来,眼下唯一能信赖的只有这些不会说话的动物而已,人心叵测,自己苦心经营了近一百年的理想,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别人给摧毁了。如今留下的,就只剩下这张写满字迹的羊皮书信了。

浑浑噩噩的,也不知在暗殿之中坐了多久,九隆始终盯着羊皮上的文字呆呆不语。当心绪渐渐凝定之后,慢慢的,他逐渐从一腔怨气之中解脱了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从未有过的清醒和超脱。

普兹说的没错,一统河山又能怎样?自古以来,凡寻求霸业者,没有一个是为了荣华和享受而为之的。他们所追求的,无非就是一个千古留名的契机,一个让世人代代传诵的名声而已。当然,他自己也不外如是。

神耶?魔耶?这四个字无时不刻在撞击着九隆的神经。他本就已经下定了决心放弃攻打中原的想法,转而另辟仙境,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活神仙。如今经过一番情绪波动,经过一番触动极大的冥想,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决定放天下百姓一条生路,远觅仙山,重新创建一个让世人震惊的神仙国度。

心结已解,他立时变得轻松了许多。跟着他便抖擞精神,再次回到王城,颁布诏书,任命自己的继任者,以及梳理退位之后的各项事宜。

随后他便独自一人带着蛇群蝶阵,信马由缰地往北方去了。然而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足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神奇国度,也在这一刻开始悄然诞生了。

◇◇◇◇◇◇◇◇◇◇◇◇◇◇◇◇◇◇◇◇◇◇◇◇◇◇◇◇◇◇◇◇◇◇◇◇◇◇◇◇◇◇◇◇◇◇◇◇◇◇◇◇◇◇◇◇◇◇◇◇◇◇◇◇

关于九隆的篇章有些略长,这一点我也发觉了。不过实在是没有办法,九隆这个人比较重要,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也非常重要,无法省略,只能按部就班的写下去了。

预告一下,下一章开始解谜西域迷都,下下章,九隆部分就基本完结了,大家也不用再心急了,呵呵。

更多到,地址

去分享

 第二百三十八章 仙鬼之面

第二百三十八章仙鬼之面

此次出行,九隆并没有确切的目的地,只是凭着感觉信步闲游而已如今正值各国激战正酣之时,为避免没必要的麻烦,他尽量避开各国的都城,尽捡些偏僻的地方绕道行走。

此举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蛇群蝶阵伤害无辜,倘若自己见到鲜血,恐怕也会抑制不住而大开杀戒。另一方面,他也是为了避免引起世人的恐慌,毕竟这恐怖的虫群就连哀牢本国国民都没怎么见过,倘若有好事者传扬出去,各国的君王必定会派人来寻找自己,继而想要纳入麾下。自己本是哀牢王国的一国之君,岂能受这帮昏君的利用驱使?一言不合,恐怕又是一场血流成河的恶仗。

虽说当时中国正处于特殊时期,战火连年,死人无数。但毕竟是一个泱泱大国,人口的数量在当时来说也可谓是举世第一了。也正因如此,无论九隆如何回避,无论他走到多么荒凉的地方,还是会时不时的经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村庄和城镇。他所率领的蛇群蝶阵,也难免会被人们所发现。

起初之时,人们的确会对这些巨大的怪兽而惊慌不已,但当他们每每见到九隆轻而易举地就将这些魔物操控得服服帖帖时,便均会投来崇拜和敬仰的目光,从而对九隆的态度也会恭谦至极,完全把他当成了云游四方的散仙。

一晃数年,九隆的名声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远播。尽管九隆是一路往西北而行,但一些远居东南的人们还是对九隆的名字有所耳闻。只不过世人虽知蛮夷之地也有一个叫九隆的君王,却没人能想到此人会放弃国家独自离去,再加上他如今所展示出来的能力已远非普通的人类所能比拟,所以也很少有人会将这两种身份联系在他一个人身上。

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陈旧,比较封建,因此当九隆的事迹被世人口口相传以后,大量的追随者便蜂拥而来,全都想追随着仙人过上神仙的日子。繁他所经之地,必会有大批仰慕者拜求追随。

九隆也知道重新建立一个国家是多么的艰难,就算他自己的能力再增长数倍,凭他一己之力也绝难实现。故而他并不排斥任何一个追随自己的人,只要腿脚灵便能跟着自己游历的,或是有一技之长的,便全都被他欣然纳入帐下。正值用人之际,除老弱病残外,每个人对他来说都是大有用处的。

每当他离开一个地方,总会带走此地的大量人丁,少则三五人,多则数百人。再加上从各地的慕名而至者络绎不绝,他身后的队伍也在不知不觉间日渐壮大。

又过了两年,九隆率领着众人已经走到了极为偏远的西域一带。也曾有人询问过他,何不找个土地肥沃的地方定居下来?而九隆则从来不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以自己与仙仙有应作为借口。因为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若要让自己的能力提升到极致,就必须有足数的石衍让自己吃掉。然而数量如此众多的石衍必定会祸害人间,为了避免有更多的无辜者因此丧命,他必须要选择一个相对隐蔽且封闭的空间才行。

一路无书,且说这一日他走到了一块位于雪山之间的绝地。此处四面环山,周遭均是天然的险阻,并且雾气飘渺,确与传说中的仙境极为相似。他盯着对面的山峰注视了良久,觉得此地正是他想要寻找的地方,便传令下去,就在此地安营扎寨,日后他自会另行安排。

次日,他催动蝶阵,让数百只巨蝶抓住自己的衣襟,将他从峡谷之间凌空传送了过去。随后他又用同样手法运送来了数名手艺精湛的工匠,跟着他一起在对面的山峰间勘探考察,将城市的雏形规划了出来。

在勘察期间,他发现了两个非常特殊的地点,一是峡谷之底有一块无比巨大的万年磁石,而另外一个发现,则是这个山峰内部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其中一部分区域还蕴藏着大量的特殊石块,这种石块,正是可以转变成魇魄石的独特品种。

在确定了大体的修建计划后,他又用了一年时间在峡谷之间修建桥梁,让人们可以自由来往穿梭,以便于运送材料,寻找食物。

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起来。而在此期间,九隆也再次开始致力于研究魇魄石的制造上面。

他如今所率领的这些人可不比哀牢国民那样单一,由于是从各个不同的地方吸纳而来,因此文化、特长、能力方面也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并且能人辈出,才华横溢者着实不在少数。精通狩猎者、精通驯兽者、精通建筑者、精通治炼者,等等等等,各类能人层出不穷,正在用人之际的九隆当真是如虎添翼,这也的确加快了国家建设的运行速度。

其中,有数名精通巫法之术的巫祝和法师,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能力泛泛之辈,与当初哀牢国的长老们也相差无几。但唯有一人,是当真有一些真才实学的,并且此人与普兹阿萨一样,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常能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提出非常精准的见解。

此人名叫那日松,本是极北地区一个部落的巫祝,因歆慕九隆的神奇力量,特不远万里前来投奔。他曾指出,九隆在**接触到石碗的时候,其能力要远强于身体与石碗分离之时。哪怕肌肤与石碗之间仅有衣衫的阻隔,也会减弱九隆自身的能力,看来此物还是要在使用之际紧贴肌肤为妙。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东西似乎越贴近头部就力量越强,而越接近足部就力量越弱。

九隆又何尝不知这一点,只不过这东西乃是一个碗型器皿,放在身上极不好看,拿在手里又略显累赘,尤其是控制蝶阵的时候,双手都要做出手势,根本就无法拿着石碗进行操作。

那日松介绍说,在他以前的部族中,远古的祖先留下了许多习俗,其中有一项就是巫师在祭祀之时佩戴面具。面具代表着许多含义,大抵是化为神灵,接近神灵,提升能力的意思。这石碗形呈椭圆,且上圆下尖,与面具的形状极为接近。何不简单地雕琢一下,挖出眼睛和嘴巴的位置,彻底作成一个可以佩戴的面具?

闻听此言,九隆顿时茅塞顿开,如此恰当的主意他居然数十年来都不曾想到。况且制作魇魄石也确实需要不少石碗的粉末,挖出来的部分正好可以充当此用,将其磨碎,用这些粉末制作更多的魇魄石。

计议已定,九隆便立即着手制作了起来。考虑到人类化为石衍之后的特殊性,他刻意将面具的双眼雕成了笑眼,而面具的嘴巴,则被雕琢成了哭泣的口型。意指化身石衍后便有两种前途,要么成仙,反之成鬼。也是为了时刻警戒自己,当初普兹那句“神耶?魔耶?”,还依然留在他心中久久不忘。而这张面具的名字,也按照其古怪的外形给出了命名——仙鬼之面。

仙鬼面做好以后,九隆便迫不及待地将其戴上。然而就在他佩戴上去的那一瞬间,一件极为惊人的事情突然发生了。霎时间,面具发出了极强的绿光,从其边缘处散发出手指粗细的数十条光丝,如同一条条闪电一般,绕过九隆的头颅,一直刺入到了他的后脑里面。在那一刻,就连周遭的气流都为之改变了方向。

九隆当时并不知情,只是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产生着巨大的改变,如同另一个灵魂也驻进了他的体内,如同一滴灵药,将他的全部潜能都激发了出来。而他的大脑也这一刻再次受到了极强的干扰,心灵与面具完全相通,这一瞬间,他确信自己已经与那面具彻底融合了。

无比震撼的情景令当时在场的那日松惊诧无比,事后,他将发生的一切都转述给了九隆。而九隆也能明显的感觉到,自那以后,那日松对他的敬仰之情,也比之前要真实得多,强烈得多了。

按照计划,九隆将石碗挖下来的部分打磨成粉,然后又均匀撒在那个生满特殊石块的石洞之中。二十年后,洞中的石块果真变成了一块块大小不等的魇魄魔石,最小者不过拇指大小,最大者则如同假山,这次当真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了。

在这二十年间,九隆所率领的部众已经将城市的主体修建完毕,在这样一个地形险峻的穷山恶岭之间,能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二十年的时间已经不算长了。

虽然九隆能明显感觉到,自从佩戴过面具之后,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飞跃般的增长,但力量这东西就像自身的财富一样,又有谁还会嫌它太多呢?一方面九隆的内心被贪欲掌控,希望有更多的石衍来为自己增加力量。另一方面,他心底又总有一种矛盾的情绪,觉得生吃石衍或是石衍吃人这类事情太过残忍,不愿再让更多的人无辜受害。这种想法虽说以前也隐隐出现过,但从来没表现得如此强烈,他甚至感觉到,这是面具传达给他的某种信息,他这种想法的形成,也完全是由于自己与面具融为一体所造成的。

然而他心中的目标是要创造一个伟大的神国,从任何一个层面上来说,都需要有石衍这种异变人种予以支持。首先来说,他和那些能工巧匠所设计出的一些庞大机关,凭普通人的力气是根本无法顺利完成的。必须将工人工匠都变成力大无穷的石衍,这样才能够建造出来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奇妙建筑。其次,所谓神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氛围,仅他一人具有神奇的能力又有何用?全国子民都需披上神灵的外衣,这才能够体现出神国的特性,如若不然,这与当初在哀牢国时的情形也没什么太大分别了。

好在此处地广人稀,即便有再多的石衍也不会对外界造成任何伤害。并且经他多年的实验,兽血经过特殊处理之后,也能具有与人类血液相同的功效。这样一来,全国子民的食物来源,也能较为妥善的解决掉了。

本着这样的想法,九隆开始了新一轮的计划和动作。在那日松的提议下,他将城市下面的一股地下泉水进行了改造,在位于野外的几处泉眼中放置了几块经过炼制的特殊魇魄石,并在魔石上灌输了概念,专门yin*附近的山兽来此喝水。

在魔石的力量下,兽类与人类相同,均能受到魔石的蛊惑。在泉边引水野兽会一个个地自尽身亡,虽然死法各不相同,但必定都会破出较大的伤口,并在临死之际纵身投入泉眼之中。从伤口中流出的鲜血渗入泉水,在魇魄石的魔力下,尸体中的血液会不断流出,直到流到一滴不剩为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