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叁号密卷 >

第291部分

叁号密卷-第291部分

小说: 叁号密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观灯,会一次性的把自己的宝物全部都兑换成玉币,而有些人只会一件件的兑换。

因为观灯时,每一件珍宝都是“零底价”,所以有些眼观独到的人,就会从中淘宝而归,不仅能收回自己的“本钱”,而且还能大赚一笔。“观灯”,经常有一夜暴富的情况发生。关键还是看自己的运气,还有眼缘了。李星龙举例子说,如果没有人和你竞拍,你甚至可以用一玉币,拍下你用十玉币兑换的珍宝。虽然来挂灯的人,都是各路的行家,但是人都有走眼的时候。

李星龙还特意提到,坐在楼上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身有众宝之人。这些人要是看上了什么东西,下面的那些人基本就没有竞争力。前三天观灯的宝贝,都是一些小东西,所以对于上面这些人来说,自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关注的都是最后那两天的珍宝。所以对于这三天而言,就是下面那些人“淘宝”的机会了。同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是观灯的第一天,但是早上拜天的七人当中,单单只来了胡娘和钱钻二人。不过胡娘和钱钻二人,也在观灯开始后几分钟便匆匆离开了。

今晚展出的观灯宝物,基本历史事件都不是太长,拍出的玉币也不多,最多的一个我记得是明代的一副字画,拍出了五枚玉币,其余的大多数珍宝,都在三枚玉币之内就被拍得了。

凌晨两点之后,楼上坐的人就已经非常稀少了。不过下面依旧非常热闹,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我们几个人也没有在观仙楼内继续逗留到天亮。而是差不多在快三点的时候,跟着李星龙一起回了老鬼家。

走出观仙楼,远远的望向楼内,在淡色的月光之下,总觉得这个“圆顶八角”的建筑,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之处。

第八十五章身处异境

接下来的两天中,我们通常只会在观仙楼内待到十二点便会离开。胡娘和钱钻也都再没有去过。李星龙为了给我们增加一点可玩性,给了我们每人十枚玉币,说是如果我们有看好的珍宝,也可以试着叫价。

这些玉币价值也不小,是一种圆口翠玉,上面带有一条条暗色的花纹。这两天中,我们三个人的玉币一枚都没有用,都等着第三天的时候看看自己能不能拍到所谓的大宝。

同前几天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第四天观灯开始之前,楼上的位置已经基本全都被坐的满满当当了。不仅胡娘和钱钻又来了,而且之前一直没有出现的楚雄、王神通、郑浑、嚓祁尔申,甚至连李老鬼,也都坐在了楼上的位置。

楼下的人很早就来到了观仙楼,可能知道今晚楼上坐了许多江湖中的大佬,所以楼下的声音不再嘈杂,而是唧唧我我的小声的说着什么,都翘首以盼今晚所展示的珍宝。

我们桌子的左侧是胡娘的位置。右侧就是嚓祁尔申。嚓祁尔申五十岁上下,身材有些过于消瘦,就像是营养不良一样,两只手中都带了一个玉扳指。左手的玉扳指与我们大致一样,可是右手的玉扳指却是一个红色的美玉而制,比他另外那只手的扳指差不多大出了一倍有余。嚓祁尔申身着一件类似唐装的服饰,头顶没有一缕头发,眼眶有些下凹,眼神看上去很是浑浊,就像李星龙之前说的一样,嚓祁尔申嘴角总是微微的上扬,眼睛轻轻的眯着,一副笑脸的模样。嚓祁尔申身边带来了五个人,五人穿着上和嚓祁尔申差不多,纷纷坐在嚓祁尔申两侧,几个人时不时在嚓祁尔申耳边耳语几句。我发现嚓祁尔申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耳垂很大,就像是一个大活佛一样。

今晚观灯开始,珍宝不再是每三个为一组,一起登上龙台了,而是一个个的分别被端上龙台。

第一件被端上龙台的是一个呈现三角形的丝绸盒子,丝绸主色为红色,中间还点缀着一条条的金丝。单单是看这个外观,就知道盒子里面的东西,可能是于皇室有关。

龙台之上那两个类似于拍卖师的人,这时也没有过多的介绍,而是直接把那个三角形丝绸盒子的顶端向上一提,只见盒子的三个角纷纷向上收起,里面的东西便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只见锦盒一开,上下两层楼上,纷纷传来了一声声的惊叹之声。我看到锦盒之中,是一块温润色的碧玉。此玉约有手掌大小,上方雕刻有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形图案,两条龙的龙头分别从两侧探出,并贴合在一起,形成了“双龙”。而在龙形雕刻的下方,则是一个方形的玉墩。

这东西看上去,和我从金手佛爷那里得到的鬼玺,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想到这里我心中一惊,小声的对旁边的夕羽惠说道,“下面的那东西,不会就是丢失的传国玉玺吧?!”

夕羽惠很淡定的微微点点头。对于玉玺我还是有所了解。毕竟从小学历史的时候,这个概念就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共有六方,又被称为皇帝之玺、天子之玺。在六方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所谓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双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据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此后玉玺便开始了颠沛流离,先是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代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大隋一统华夏,传国玺遂入隋宫。公元618年,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最后一个掌握“传国玉玺”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便开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想不到这方玉玺,竟然会出现在这里。楼上这些人也开始有几人窃窃私语了。之前那种平静的气氛,随着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开始了躁动。

此时只见下面的一个“拍卖师”,双手一挥,竞价开始了!

第八十六章点灯

“竞价”开始之后,观仙楼内一下子就变的热闹了,连我们这一层的人,也都纷纷窃窃私语着。但是一分钟过去以后,依旧没有一个人开拍。龙台上的两个拍卖师,也不像前三天那样奋力的“推销”了,只是分别站在玉玺的两侧,表情非常淡然。因为李老鬼就坐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也不敢说太多话,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即使要说话,也都是压低声音,尽量只在两个人之间传播。

夏夏此时正在和我身边的夕羽惠小声的说着什么,夏夏不仅把脸贴到夕羽惠的耳边,而且还用手遮住自己的嘴巴,生怕别人看到她的嘴型一样。夕羽惠的脸上倒是很平静,一边听夏夏说着什么,一边微微的点着头。

我注意到,在楼上坐着的七大家族头马们,一个个也都神态非常从容,并没有因为下面出现的是玉玺,脸上有什么特殊的神情。坐在我们旁边桌子的胡娘,一脸平静盯着龙台,而另一侧的嚓祁尔申还是一脸怪笑,微微低着头品着茶,根本不关注龙台之上放的是什么。我们侧后方的郑浑,一脸无精打采的打着哈欠,而坐在我们这一桌的李老鬼,甚至正闭着眼睛闭目养神。

这样看来这几个人,对下面的玉玺都不是很感兴趣。我的好奇心也渐渐被提了起来,看来玉玺只是一道:“开胃菜”,真正的大餐在后面。

时间过去了五分钟,依旧是没有一个人出价。我小声的问道李星龙,如果一直没有人叫价,最后这宝贝会怎么办?

李星龙让我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并指了指龙台的位置,问我有没有看到,龙台的两个“角”,分别插有两柱香?

经他一番提醒,我眯着眼注视这龙台的两个边角,发现在左右两处边角上,各放置有一个碗大的紫色香炉。香炉之上分别插有两根长香。缕缕青烟从香柱的顶端飘散。因为两柱香都是在角落附近,香炉又不起眼,加上龙台之上一直有珍宝“观出”,所以最初的时候,我压根都没有注视到那两处香炉。

李星龙见我看到香炉之后,继续对我说,在两柱香全都燃尽的时候,这件宝贝才算没有拍出。兑换玉币的人,可以用原价玉币将宝贝赎回,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玉币赎回宝物,那么宝贝就归东家所有了。也就是老鬼家。李星龙介绍道,一般很少有人赎回自己的宝贝,因为大多数人因为竞拍其余的宝物,都把玉币用光了。根本没有闲散的玉币赎回。所以一旦竞拍不成,这东西十有八九就归他们家了。

李星龙觉得像玉玺这样的国宝,一定会有人叫价,只是大家都在“等”,等一个恰当的时间叫价。

就在我和李星龙说话间,龙台上的一位“拍卖”师傅,便扯着嗓子喊道,“那位朋友叫价‘一玉’。”说着他就把手指向了楼下的一个人。我向楼下看去,只见在人群中有一个人举起手伸出了玉扳指。

和日常所见到的拍卖有三次问价不同,观仙楼内的“观灯”,只有一次,即有人出价后,“拍卖”的师傅只询问一次是否有人追价,如果没有人追价,那么“拍卖”的人便会折断手中的一根玥木制的木条,意思是竞价结束,宝物归竞价人所有。这玥木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前几天观灯的时候,听李星龙介绍过,这玥木是生长在云南的一种特殊木材,这种木材遇到硬力的碰撞或者是折断时,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声音我前几天也见识到了,第一次听到这声音还吓了我一跳,乍一听还以为在放“二踢脚”,声音那叫一个大。

过了大约半分钟,一直没有人竞价。我看到下面的一个“拍卖”师傅,已经抽出了一根玥木了,看样很快就要折断。

这个时候,坐在我们这里的夏夏,突然举起了扳指,直接开口喊道,“二十玉。”

夏夏的这一声引起了一片的惊呼,坐在我们旁边的胡娘和嚓祁尔申也都看向了夏夏,二人脸上均挂着微微的笑容。下面的“拍卖”师傅,抬起头看了看夏夏,又看了看坐在桌子最前端的李老鬼,便开口大声的张罗道,“鬼家姑娘,给出二十玉。”

于此同时,我看到下面的好些人都仰起头向上看着,估计是在看是谁出的价。李老鬼还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只不过嘴角微微的冷笑了一声。

“不会给你们家惹麻烦吧?”我小声的对李星龙问道。

李星龙摇了摇头,回答我说,即使夏夏不叫价,他也会叫价。既然夏夏叫了价,那么相当于是李老鬼家叫价了。现在能接这个价的人,只有上面坐着的六个人了。已经和下面的人没有多大关系了。因为首先下面的人玉币有限,和七大家族比起来根本没有竞争力,其次是观灯有一个不成文的暗规矩,七大家族有人叫价后,旁人是不能竞价的,只有剩下六家才能竞价。没人乐意在这和七大家族结下什么梁子。

听李星龙这么一说,感觉这玉玺十有八九是落入夏夏手中了。夏夏也是一脸的兴奋,来回的张望着,看看周围有没有人竞价。我现在才明白,刚刚夏夏和夕羽惠窃窃私语,就是为了向夕羽惠要她手中那十枚玉币。

“三十五玉。”站在胡娘身边的那位年纪挺大的男人喊道,顺便将自己手中的玉扳指举了起来。

我看到胡娘的脸上一脸平静,就像是没听到她身边刚刚发出的声音一样,依旧很端庄的坐在那里。

再看我们桌上的夏夏,满脸的不悦,嘟着脸瞅着一侧的胡娘。就算是问我再要那十枚玉币,那也才刚刚三十枚,和胡娘身边的男人还相差五枚玉币。此时夏夏将目光投向了李星龙。

李星龙见到夏夏,就像是耗子见了猫一样。这时夏夏看向他,李星龙当然明白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