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阿莲的故事 >

第41部分

阿莲的故事-第41部分

小说: 阿莲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始终写不出那年年底前的最后一封家信,仿佛自己变得麻木了,先前对村口那想像中的景象也模糊起来。可我欺骗不了自己,我的泪还是热的,窗外再冷,我那颗回归之心时刻滚烫着。只是已无法付诸行动,南下的列车没给我留下一个位置,哪怕是处缝隙。我只能把思念之情放纵到窗外的寒风中,任风肆虐,吹落在城市的拐角,躲藏起来。
  旧历二十九的这天,在京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却想到了家里该写门联了。这天里,每家每户都要写春联,将红纸裁剪好,找来一本春联对子,然后从中选出好的对子写上。家门,堂屋梁,上下联横批写好后,再给牛猪圈门写上小的,最后还要写几张福字,用来倒贴在门闩和锅灶上,图个吉祥。过去我们村里有个老长辈,解放前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上过私塾,解放后当了老师,能吟诗,出口成章,一手好毛笔字。那年代每到春节,求他写春联的人很多,人称“美先生”。美先生有才也很清高,求的人多,自然不会每求必应。过去读书人不多的年代里,要想写出好毛笔字来实在很难,不像现在花两个钱到市场买现成的,什么样的对子,什么样的书法都有。最要命的是,过去村里人过春节,有个习俗,那就是走街串巷每家拜年。一声新年好,彼此问候,递上香烟糖果后,都要驻足在门上的春联前,指点一番后,有赞赏也有嘲笑。没人愿意大新年的,大门一开,因为春联上的字写得不好,让人笑话,不够吉利,所以总想方设法求得好字来。后来读书人多了,也就有人开始练毛笔字了。我父亲这辈人,上过中学的也不多,但大都能写出一手毛笔字来。以前求美先生写春联的盛况消沉了,就连我们这辈人,也会在春节前先练几笔毛笔字,当然大都是男孩子执笔。可现在的年轻一代总学不好用毛笔,写出来的字很生硬,笔锋跟钢笔字很相像,所以,最终贴到门上的还是父辈们的墨宝,年轻人的毛笔字撑不开门面来。
  我想到大弟拿毛笔写春联的情景,去年春节是他第一次执笔。在父亲的监督下,还没动笔,在对折红纸时就出错了,老折叠不出7个字的方格来,被父亲骂得无地自容。最后还是父亲手把手又教了他几遍,才勉强叠出不规范的方格来,写出的字自然有点歪斜,不要说字体是否好看了。父亲叹气说:真弄线(方言:笨拙)。因为现在已没有看门联的习俗,写上去也没什么人注意,贴上去算是个程序,所以,家里没人会写毛笔字的,都在集市上买,既好看又方便。
  农村的很多过年习俗逐渐被抛弃了,但旧历二十九这天准备门联还保留着,不管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写的,程序未变。而在城市里,连程序都没有,依然跟往日一样,按部就班地过着,在这里少了点过年前的气氛,也许农村都习惯将一年的喜庆浓缩到那几天里,在传统中渲染气氛,带来新年的吉祥,而城市习惯了每天的喜庆,而不在乎程序,留意的是每天下来的收获。
  
阿莲的故事 87(1)
这两天老秦开着车跟妻子在外面买年货,冰箱已塞满了食物,烟酒和包装奢华的礼品放在一个个鲜艳的袋子里,那袋子上的红福大字让人感觉福气临门了。他们一家子添置了不少新衣服,连登山旅游鞋都买上了新的,姜姐穿上了一件橘红色的新毛皮大衣,又做了个发型,头发盘起来,显得雍容华贵。
  明天就是旧历三十了,我忽然想起老太太来,想到她孤零零一个老人在家,甚是寂寞,就跟姜姐提出除夕晚上要去老乡家过,想过去陪陪老人,反正秦家年前都收拾干净了。姜姐点头同意,说大年初一全家要上街玩,在外面吃饭,用不着我回来,给我提前放假一天,初二一定要回来。我自然高兴地答应了。混儿和欢欢觉得有点失望,他们跟冼老师早约好了,在秦家除夕晚上一吃完年饭,由冼老师开车一道去郊外放烟花,多个人多份热闹,叫我也去。我借口说自己要看春节晚会,也不懂放烟花。
  大年三十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外面的世界仿佛焕然一新了。坐在车上的人也没平时那样多了,拥挤的人群可能都已踏上了故土,享受起一年的轻松时光。等到了老太太的住宅小区,那看门大爷还在那里,还在摆弄着那个半旧的半导体,还在哼唱着京曲,见到我很是意外,问我怎么没回老家,还打听胖婶今年这么早就回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家里有事吗?看样子他很关心胖婶,毕竟是相处了几年的熟人。
  老太太见到我出现在门前,一样很惊讶,听我一解释,立刻乐得合不拢嘴,说正愁着这年该怎么打发哩,你就来了,真是个好丫头,没忘记她这个糟老婆子。年货胖婶走前已帮她买好了,冰箱里的肉菜,蔬菜都不少,见我在屋子里查看,老太太笑道:一个人过年没那么多讲究,就差门联了,都不想贴了,没大意思。我赶忙说要贴的,然后就出门到街上挑了几副。按老家的说法不贴门联是不吉利的,只有家里当年有人过世了才空着或是贴上黄|色对联。
  回到屋子,用胶水给贴上,大门屋门显得有了光彩。老太太来了兴趣,说今年咱俩过老家的年,中午就吃年饭。于是,我就在厨房忙碌起来,老太太也在旁边打下手,将冻鸡解冻,又拿出一条大冻鱼,做碗头鱼用。碗头鱼是家乡旧俗年饭桌上的摆设,做好后放在桌上,不能碰这道菜,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能当菜吃,取年年有鱼(余)之意。现在也有这样的传统,只是到了正月十五,碗头鱼大都犒赏猫儿狗儿了,生活宽裕了,没人在乎一盘不新鲜的碗头鱼了。
  那天我们两个人做了五道菜,算上年鱼,也凑个吉利数“6”。将门关上后,就开始吃年饭了,老太太童心大发,口里学着爆竹声,说年饭开席了。吃着吃着,老太太忽然伤感起来,想起了远在国外的子女,说去年小女儿陪在身边,今年一个都不在了,说不定哪天自己死在屋里头也没人知道。我急忙劝慰说,大过年的,奶奶身体硬实着,可别说不吉利的话。其实陪在老人身边,我的思绪也早飞到了远方,飞到了父母身边。
  就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老太太一接到手上,就嬉骂上了,说你这胖丫头可好,回家过年就不要我老婆子了,莲子比你有良心,正陪我吃年饭哩。是胖婶打来的,从老太太说话的口气上,胖婶应该情绪很好,老太太说得没错,有关她丈夫的风流韵事也就是风凉话,空|穴来风。老太太叫我过去接电话,话筒那边又传来胖婶往日开朗的笑声:你这个二百五,一点不傻了,春节还没过去就跟你婶子抢饭碗啊?婶子明天就上火车站买票去。
  一阵玩笑过后,她才跟我说到我父母这几天老向她打听自己为什么没回家,连个信也没有,让家里人担心不已,好在我到了老太太家,有了准信,真以为我在车上被人贩子卖了。然后就说借别人手机打的,不能多讲了,等会儿告诉我父母去,让家里打个电话过来,好让他们吃个安心的年饭。
  挂上电话,我一直守候着,没回到饭桌旁,情绪莫名地激动起来,好像满肚子委屈就要找到出口了,想一下子倒出心头。电话铃一响,接到手上,话筒立刻传来了父亲的粗声呵问。此时此刻,根本也听不清他具体在骂我什么,我只需要那嗓门,那声音让我冲破时空阻隔,仿佛身处在家里的饭桌旁。我放肆地哭开了,尽情发泄着,直到那头父亲在急切呼唤我:丫头,丫头。

()免费TXT小说下载
  
阿莲的故事 87(2)
我终于控制住了自己,向父亲说明了情况,说写回信也来不及,就没写了。父亲最后也哽咽了一声:在外好好的啊,做不下去就回家。
  那边肯定也是借人手机打的,长途电话费太贵,父亲很快就挂了电话。我拿着话筒的手久久没有放下,还想等下去,听听母亲的声音,听听弟弟们的声音。因为激动,我竟忘了向亲人问声过年好。
  
阿莲的故事 88(1)
那年除夕,老太太精神头很足,和我一道看春节晚会,直到新年钟声敲响,我们才休息,老人家上床前给了我一个红包,算是压岁钱,我也没推辞,就好像父母在每年除夕给我们压岁钱一样,觉得是长辈的一片心意和祝福。初一早上,我们就着鸡汤下了大汤圆,汤圆是我昨晚手工做好的,里面包着红糖馅,老太太往其中一个汤圆里面塞了一枚硬币,说明天看咱谁运气好。
  老人家一直保留着家乡的传统习惯,春节也不像北京人那样包饺子吃。初一早上吃汤圆,等汤圆煮好后,她没让我动手盛进碗里,而是自己进了厨房,将汤圆盛好,然后我们就着两碟萝卜干和雪里蕻吃起来。老人家胃口不错,不紧不慢地吃着,还不时问着我,丫头吃到钱币没有?
  当我发现碗里的那枚硬币时,老人家笑了:丫头今年有好运喽。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老太太故意这样安排的,母亲在家也这样,最终肯定是让小弟发现碗里的钱币。长辈总是将最美好的愿望寄托到晚辈身上。
  吃过午饭,我又陪老人家上公园逛灯会,人很多,热闹非凡,老人家觉得太闹心,很不习惯,瞧了会儿就要回去。我感觉她是清静惯了,就搀扶着她朝人少的地方走。老人一路跟我讲起过去在老家过春节的情景,话题又转移到小倒戏上,说过去再穷,村里也要搭台子请戏班子唱戏,一连唱上好几天,比这场面热闹多了。我忽然觉得,人越老,追忆的世界越陈旧,而那陈旧往往是最珍贵纯朴的东西,无论时空跨越多远多久,那张封存的照片依旧光彩。浮华的世界里,总残留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沟壑,在那沟壑深处能追究出岁月变迁的痕迹,无法磨灭的烙印。
  在将老人家送回住处时,她有点依依不舍了。眼里滚动着浊泪,说还是平常的日子好过,没这么闹腾,瞧着别人热闹,就觉着自己已快入土了。我陪她又坐了一会儿,拿胖婶的话题逗着乐,老人才从伤感中走出来,让我赶紧回去,别让人家大新年挑出理来。临走前,我留下了秦家的电话,说接下来一个礼拜里,只有我一人在家,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其实从除夕开始,老人家的电话就接连不断,有国外子女打来的,也有老家打来的,都带着对老人的新年祝福,可我总能看出她那满是皱纹的笑容里,搀杂着一丝苦意。
  老人在阳台上向我挥着手,回望那阳光下苍老的身影,感到这节气离她很远很远。
  秦家走后的一天里,我和那老太太一样,将满城节气拒之窗外,享受着独有的孤寂。少了欢欢和混儿,我第一次感觉这宽敞之家,名副其实了。主人卧室和欢欢的房门都锁着,唯有混儿的房门始终保持对外开放,清理一次后,就再不用像以前那样,尾随着混儿的运动身影,拾衣捡袜了。
  我仿佛摇身一变成了一家之主,吃完饭不用忙着收拾残局,混儿的书架我可以肆无忌惮地扫视窥探,挖掘一册到手,心儿便徜徉在过去的学海生涯里。不再留意地板上是否残留一块污迹,不再留意阳台上的花盆是否需要浇水,也不再留意卧室主人们的水果是否清洗干净。我把持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中央,唯我独尊地随意调控自己想要看的节目,这宽敞下的拐拐角角,我都得心应手,操纵自如,我俨然就是一屋之主了。
  我贪婪地享受起这难得的自主,忘却了远方的亲人,忘却了那头阳台上的孤寡老太太,也忘却了这宽敞之下自己曾经洒过的屈辱泪水。一个保姆的自主,让我忘乎所以,在疯狂中麻木,在麻木中疯狂,好似一只麻雀冷不丁跌落到了凤凰巢|穴里,四面朝歌,百鸟朝凤,我成了森林之后。
  自主是什么,是自由,是主权,没有约束,没有拘谨,少了点首,多了摇头。我如饥似渴地行使这一年来的片刻主权,霸占着这块属于别人的领地,像个侵略者,要在这领地的每个角落留下污点,自主的代价往往不就是放肆后的污点吗?
  我不安分的本性再次嚣张开来,被压制的人性劣根暴露无遗。假如我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我可能连受雇者片刻的自主权也给剥夺了。本性的东西最可怕,一旦有机会抬头露面,就沦为人面兽心了。凶残地反咬一口,带着复仇与强暴,找回失去的尊严,这不正是冼老师老虎与狐狸的理论吗?
  
阿莲的故事 88(2)
我就像一头狡黠的狐狸,潜伏在城市的混凝土缝隙间,敏感的嗅觉,谨慎的眼光,矫情的神态,无不在掩饰自己内心的惴惴不安。在城市森林的虎群里,时刻窥探着老虎打盹的机会,狐假虎威之后,现出原形,盘踞属于自己的领地,换上主子的脸谱咄咄逼人,作威作福。
  嘟嘟——
  传呼器的响声将我从疯狂中拉回到了现实,我好似梦游一般回到了原地,我本能地将围裙系到腰间,匆忙接过话筒,装成很忙碌的口气问:谁啊?
   
阿莲的故事 89
来者正是冼老师,后面还跟着寒班长,见我系着围裙来开门,冼老师冲寒班长笑道:班座不是发誓将来要做贤妻良母型的吗?多学着点,春节也不闲着。
  我没理会他,自己进了厨房洗碗,一盆一碗我洗了很长时间,故意消磨时间将他们冷落在客厅,也不像往日那样给他端茶送水的,我是想将一个保姆的自主坚持完一整天了。寒班长长吁短叹着,觉得京城过年没一点气氛,早知道不如回家去。冼老师挖苦说,你们苏州不一个样?园林怎么了,还不是朝树头上挂盏灯笼,莫非池里的鱼儿能蹦到树枝上看焰火?
  寒班长走进了厨房,见我拿着碗翻来覆去地用水冲,叫我别浪费水源,说让你上一回西北,你就学会珍惜每一滴水了。一副教训口吻,好像这屋子的主人是她了。我也只好关了龙头,擦干手到了外面,然后又拿起拖把拖起地板来,其实早上刚拖过,我实在应付不了眼前这对满腹经纶的高才生,只好拿地板解闷。
  冼老师先给自己倒上茶,又对寒班长说,口渴了得自己动手,伟人早教导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