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15部分

隋书-第15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冢宰又命公一人,玄冕乘车,陈九傧,以束帛乘马,致食于宾及宾之从各有差。

致食讫,又命公一人,弁服乘车,执贽,设九傧以劳宾。王设九介,迎于门外。

明日,朝服乘车,还贽于公。公皮弁迎于大门,授贽受贽,并于堂之中楹。又明

日,王朝服,设九介,乘车,备仪卫,以见于公。事毕,公致享。明日,三孤一

人,又执贽劳于梁王。明日,王还贽。又明日,王见三孤,如见三公。明日,卿

一人,又执贽劳王。王见卿,又如三孤。于是三公、三孤、六卿,又各饩宾,并

属官之长为使。牢米束帛同三公。

开皇四年正月,梁主萧岿朝于京师,次于郊外。诏广平王杨雄、吏部尚书韦

世康持节以迎。卫尉设次于驿馆。雄等降就便幕。岿服通天冠、绛纱袍、端珽,

立于东阶下,西面。文武陪侍,如其国。雄等立于门右,东面。岿摄内史令柳顾

言出门请事。世康曰:“奉诏劳于梁帝。”顾言入告。岿出,迎于馆门之外,西

面再拜。持节者导雄与岿俱入,至于庭下。岿北面再拜受诏讫。雄等乃出,立于

馆门外道右东向。岿送于门外,西面再拜。及奉见,高祖冠通天冠,服绛纱袍,

御大兴殿,如朝仪。岿服远游冠,朝服以入,君臣并拜,礼毕而出。

古者天子征伐,则宜于社,造于祖,类于上帝。还亦以牲遍告。梁天监初,

陆琏议定军礼,遵其制。帝曰:“宜者请征讨之宜,造者禀谋于庙,类者奉天时

以明伐,并明不敢自专。陈币承命可也。”琏不能对。严植之又争之,于是告用

牲币,反亦如之。

后齐天子亲征纂严,则服通天冠,文物充庭。有司奏更衣,乃入,冠武弁,

弁左貂附蝉以出。誓讫,择日备法驾,乘木辂,以选于庙。载迁庙主于斋车,以

俟行。次宜于社,有司以毛血衅军鼓,载帝社石主于车,以俟行。次择日陈六军,

备大驾,类于上帝。次择日祈后土、神州、岳镇、海渎、源川等。乃为坎盟,督

将列牲于坎南,北首。有司坎前读盟文,割牲耳,承血。皇帝受牲耳,遍授大将,

乃置于坎。又歃血,歃遍,又以置坎。礼毕,埋牲及盟书。又卜日,建牙旗于

墠,祭以太牢,及所过名山大川,使有司致祭。将届战所,卜刚日,备玄牲,

列军容,设柴于辰地,为墠而祃祭。大司马奠矢,有司奠毛血,乐奏《大护》

之音。礼毕,彻牲,柴燎。战前一日,皇帝祷祖,司空祷社。战胜则各报以太牢。

又以太牢赏用命战士于祖,引功臣入旌门,即神庭而授版焉。又罚不用命于社,

即神庭行戮讫,振旅而还。格庙诣社讫,择日行饮至礼,文物充庭。有司执简,

纪年号月朔,陈六师凯入格庙之事,饮至策勋之美,因述其功,不替赏典焉。

隋制,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岳渎以太牢,山川以少牢。亲征及

巡狩,则类上帝、宜社、造庙,还礼亦如之,将发轫,则軷祭。其礼,有司于

国门外委土为山象,设埋坎。有司刳羊,陈俎豆。驾将至,委奠币,荐脯醢,加

羊于軷,西首。又奠酒解羊,并馔埋于坎。驾至,太仆祭两轵及轨前,乃饮,

授爵,遂轹軷上而行。

大业七年,征辽东,炀帝遣诸将于蓟城南桑乾河上筑社稷二坛,设方壝,行

宜社礼。帝斋于临朔宫怀荒殿,预告官及侍从各斋于其所。十二卫士并斋。帝衮

冕玉辂,备法驾。礼毕,御金辂,服通天冠,还宫。又于宫南类上帝,积柴于燎

坛,设高祖位于东方。帝服大裘以冕,乘玉辂,祭奠玉帛,并如宜社。诸军受胙

毕,帝就位,观燎,乃出。又于蓟城北设坛,祭马祖于其上,亦有燎。又于其日,

使有司并祭先牧及马步,无钟鼓之乐。众军将发,帝御临朔宫,亲授节度。每军

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置一纛。十队为团,团有偏将一人。第

一团,皆青丝连明光甲、铁具装、青缨拂,建狻猊旗。第二团,绛丝连朱犀甲、

兽文具装、赤缨拂,建貔貅旗。第三团,白丝连明光甲、铁具装、素缨拂,建辟

邪旗。第四团,乌丝连玄犀甲、兽文具装、建缨拂,建六驳旗。前部鼓吹一部,

大鼓、小鼓及鼙、长鸣、中鸣等各十八具,掆鼓、金钲各二具。后部铙吹一部,

铙二面,歌箫及笳各四具,节鼓一面,吴吹筚篥、横笛各四具,大角十八具。又

步卒八十队,分为四团。团有偏将一人。第一团,每队给青隼荡幡一。第二团,

每队黄隼荡幡一。第三团,每队白隼荡幡一。第四团,每队苍隼荡幡一。长槊楯

弩及甲毦等,各称兵数。受降使者一人,给二马轺车一乘,白兽幡及节各一,骑

吏三人,车辐白从十二人。承诏慰抚,不受大将制。战阵则为监军。军将发,候

大角一通,步卒第一团出营东门,东向阵。第二团出营南门,南向阵。第三团出

营西门,西向阵。第四团出营北门,北向阵。阵四面团营,然后诸团严驾立。大

角三通,则铙鼓俱振,骑第一团引行。队间相去各十五步。次第二团,次前部鼓

吹,次弓矢一队,合二百骑。建蹲兽旗,瓟槊二张,大将在其下。次诞马二

十匹,次大角,次后部铙,次第三团,次第四团,次受降使者。次及辎重戎车散

兵等,亦有四团。第一辎重出,收东面阵,分为两道,夹以行。第二辎重出,收

南面阵,夹以行。第三辎重出,收西面阵,夹以行。第四辎重出,收北面阵,夹

以行。亚将领五百骑,建腾豹旗,殿军后。至营,则第一团骑阵于东面,第二团

骑阵于南面,鼓吹翊大将居中,驻马南向。第三团骑阵于西面,第四团骑阵于北

面,合为方阵。四团外向,步卒翊辎重入于阵内,以次安营。营定,四面阵者,

引骑入营。亚将率骁骑游弈督察。其安营之制,以车外布,间设马枪,次施兵幕,

内安杂畜。事毕,大将、亚将等,各就牙帐。其马步队与军中散兵,交为两番,

五日而代。于是每日遣一军发,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二十四日续发而尽。首

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天子六军次发,两部前后先置,又亘八

十里。通诸道合三十军,亘一千四十里。诸军各以帛为带,长尺五寸,阔二寸,

题其军号为记。御营内者,合十二卫、三台、五省、九寺,并分隶内外前后左右

六军,亦各题其军号,不得自言台省。王公已下,至于兵丁厮隶,悉以帛为带,

缀于衣领,名“军记带”。诸军并给幡数百,有事,使人交相去来者,执以行。

不执幡而离本军者,他军验军记带,知非部兵,则所在斩之。是岁也,行幸望海

镇,于秃黎山为坛,祀黄帝,行祃祭。诏太常少卿韦霁、博士褚亮奏定其礼。皇

帝及诸预祭臣近侍官诸军将,皆斋一宿。有司供帐设位,为埋坎神坐西北,内壝

之外。建二旗于南门外。以熊席设帝轩辕神坐于壝内,置甲胄弓矢于坐侧,建槊

于坐后。皇帝出次入门,群官定位,皆再拜奠。礼毕,还宫。

隋制,常以仲春,用少牢祭马祖于大泽,诸预祭官,皆于祭所致斋一日,积

柴于燎坛,礼毕,就燎。仲夏祭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于大泽,皆

以刚日。牲用少牢,如祭马祖,埋而不燎。

开皇二十年,太慰晋王广北伐突厥,四月己未,次于河上,祃祭轩辕黄帝,

以太牢制币,陈甲兵,行三献之礼。

后齐命将出征,则太卜诣太庙,灼灵龟,授鼓旗于庙。皇帝陈法驾,服衮冕,

至庙,拜于太祖。遍告讫,降就中阶,引上将,操钺授柯,曰:“从此上至天,

将军制之。”又操斧授柯,曰:“从此下至泉,将军制之。”将军既受斧钺,对

曰:“国不可从外理,军不可从中制。臣既受命,有鼓旗斧钺之威,愿假一言之

命于臣。”帝曰:“苟利社稷,将军裁之。”将军就车,载斧钺而出。皇帝推毂

度阃,曰:“从此以外,将军制之。”

周大将出征,遣太祝,以羊一,祭所过名山大川。明帝武成元年,吐谷浑寇

边。帝常服乘马,遣大司马贺兰祥于太祖之庙,司宪奉钺,进授大将。大将拜受,

以授从者。礼毕,出受甲兵。

隋制,皇太子亲戎,及大将出师,则以豭肫一衅鼓,皆告社庙。受斧钺讫,

不得反宿于家。开皇八年,晋王广将伐陈,内史令李德林摄太尉,告于太祖庙。

礼毕,又命有司宜于太社。

古者三年练兵,入而振旅,至于春秋蒐浯,亦以讲其事焉。梁、陈时,依宋

元嘉二十五年蒐宣武场。其法,置行军殿于幕府山南冈,并设王公百官幕。先猎

一日,遣马骑布围。右领军将军督右,左领军将军督左,大司马董正诸军。猎日,

侍中三奏,一奏搥一鼓为严,三严讫,引仗为小驾卤簿。皇帝乘马戎服,从者

悉绛衫帻,黄麾警跸,鼓吹如常仪。猎讫,宴会享劳,比校多少。戮一人以惩乱

法。会毕,还宫。

后齐常以季秋,皇帝讲武于都外。有司先莱野为场,为二军进止之节。又别

墠于北场,舆驾停观。遂命将简士,教众为战阵之法。凡为阵,少者在前,长

者在后。其还,则长者在前,少者在后。长者持弓矢,短者持旌旗。勇者持钲鼓

刀楯,为前行,战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为后行。将帅先教士目,使习见旌旗

指麾之踪,发起之意,旗卧则跪。教士耳,使习金鼓动止之节,声鼓则进,鸣金

则止。教士心,使知刑罚之苦,赏赐之利。教士手,使习持五兵之便,战斗之备。

教士足,使习跪及行列崄泥之涂。前五日,皆请兵严于场所,依方色建旗为和门。

都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五采牙旗。应讲武者,各集于其军。戒鼓一通,军士皆

严备。二通,将士贯甲。三通,步军各为直阵以相俟。大将各处军中,立旗鼓下。

有司陈小驾卤簿,皇帝武弁,乘革辂,大司马介胄乘,奉引入行殿。百司陪列。

位定,二军迭为客主。先举为客,后举为主。从五行相胜法,为阵以应之。

后齐春蒐礼,有司规大防,建获旗,以表获车。蒐前一日,命布围。领军将

军一人,督左甄,获军将军一人,督右甄。大司马一人,居中,节制诸军。天子

陈小驾,服通天冠,乘木辂,诣行宫。将亲禽,服戎服,鈒戟者皆严。武卫张

甄围,旗鼓相望,衔枚而进。甄常开一方,以令三驱。围合,吏奔骑令曰:“鸟

兽之肉,不登于俎者不射。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者不射。”甄合,大

司马鸣鼓促围,众军鼓噪鸣角,至期处而止。大司马屯北旌门,二甄帅屯左右旌

门。天子乘马,从南旌门入,亲射禽。谒者以护车收禽,载还,陈于护旗之北。

王公已下以次射禽,皆送旗下。事毕,大司马鸣鼓解围,复屯。殿中郎中率其属

收禽,以实护车。天子还行宫。命有司每禽择取三十,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

曰充君之疱。其余即于围下量饣高将士。礼毕,改服,鈒者韬刃而还。夏苗、秋

狝、冬狩,礼皆同。河清中定令,每岁十二月半后讲武,至晦逐除。二军兵马,

右入千秋门,左入万岁门,并至永巷南下,至昭阳殿北,二军交。一军从西上阁,

一军从东上阁,并从端门南,出阊阖门前桥南,戏射并讫,送至城南郭外罢。

后齐三月三日,皇帝常服乘舆,诣射所,升堂即坐,皇太子及群官坐定,登

歌,进酒行爵。皇帝入便殿,更衣以出,骅骝令进御马,有司进弓矢。帝射讫,

还御坐,射悬侯,又毕,群官乃射五埒。一品二品三十发,(一发调马,十发射

下,十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三品二十五发,(一发调

马,五发射下,十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四品二十发

(一发调马,五发射下,八发射上,二发射獐,二发射帖,二发射兽头。)五品

十五发(一发调马,四发射下,五发射上,二发射獐,二发射帖,一发射兽头。)

侍官御仗已上十发(一发调马,四发射下,五发射上。)季秋大射,皇帝备大驾,

常服,御七宝辇,射七埒。正三品已上,第一埒,一品五十发,(一发调马,十

五发射下,二十五发射上,三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二品四十六发

(一发调马,十五发射下,二十二发射上,二发射獐,三发射帖,三发射兽头。)

从三品四品第二埒,三品四十二发(一发调马,十二发射下,二十二发射上,二

发射獐,二发射帖,三发射兽头。)四品三十七发(一发调马,十一发射下,十

九发射上,一发射獐,二发射帖,三发射兽头。)五品第三埒,三十二发(一发

调马,九发射下,十七发射上,一发射獐,二发射帖,二发射兽头。)六品第四

埒,二十七发。(一发调马,八发射下,十六发射上,一发射獐,一发射帖。)

七品第五埒,二十一发(一发调马,六发射下,十二发射上,一发射獐,一发射

帖。)八品第六埒,十六发(一发调马,四发射下,九发射上,一发射獐,一发

射帖。)九品第七埒,十发。(一发调马,三发射下,四发射上,一发射獐,一

发射帖。)大射置大将(太尉公为之。)射司马各一人,录事二人。七埒各置埒

将、射正参军各一人,埒士四人,威仪一人,乘白马以导,的别参军一人,悬侯

下府参军一人。又各置令史埒士等员,以司其事。

后周仲春教振旅,大司马建大麾于莱田之所。乡稍之官,以旂物鼓铎钲铙,

各帅其人而致。诛其后至者。建麾于后表之中,以集众庶。质明,偃麾,诛其不

及者。乃陈徒骑,如战之阵。大司马北面誓之。军中皆听鼓角,以为进止之节。

田之日,于所莱之北,建旗为和门。诸将帅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