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159部分

隋书-第159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将之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其父子并骁锐,深礼之,以兄女

妻行俨。及僣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有攻战,所

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其意,不自安,

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反,令陈谦

于上食之际,持匕首以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于阶下,指麾事定,然后出越王侗以

辅之。事临发,将军张童仁知其谋而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史臣曰:古先帝王之兴也,非夫至德深仁格于天地,有丰功博利,弘济艰难,

不然,则其道无由矣。自周邦不竞,隋运将隆,武元、高祖并著大功于王室,平

南国,摧东夏,总百揆,定三方,然后变讴歌,迁宝鼎。于时匈奴骄倨,勾吴不

朝,既争长于黄池,亦饮马于清渭。高祖内绥外御,日不暇给,委心膂于俊杰,

寄折冲于爪牙,文武争驰,群策毕举。服猾夏之虏,扫黄旗之寇,峻五岳以作镇,

环四海以为池,厚泽被于域中,余威震于殊俗。炀帝蒙故业,践丕基,阻伊、洛

而固崤、函,跨两都而总万国。矜历数之在己,忽王业之艰难,不务以道恤人,

将以申威海外。运拒谏之智,骋饰非之辩,耻辙迹之未远,忘德义之不修。于是

凿通渠,开驰道,树以柳杞,隐以金槌。西出玉门,东逾碣石,堑山堙谷,浮河

达海。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鸟惊鱼溃。方西规奄蔡,南讨流求,视

总八狄之师,屡践三韩之域。自以威行万物,顾指无违,又躬为长君,功高曩列,

宠不假于外戚,权不逮于群下,足以蕖鲂⑻疲偻讨堋⒑海铀锿虼

莫能窥,振古以来,一君则已。遂乃外疏猛士,内忌忠良,耻有盗窃之声,恶闻

丧乱之事。出师命将,不料众寡,兵少力屈者,以畏懦受显诛,谒诚克胜者,以

功高蒙隐戮。或毙锋刃之下,或殒鸩毒之中。赏不可以有功求,刑不可以无罪免,

畏首畏尾,进退维谷。彼山东之群盗,多出厮役之中,无尺土之资,十家之产,

岂有陈涉亡秦之志,张角乱汉之谋哉!皆苦于上欲无厌,下不堪命,饥寒交切,

救死萑蒲。莫识旌旗什伍之容,安知行师用兵之势!但人自为战,众怒难犯,故

攻无完城,野无横阵,星离棋布,以千百数。豪杰因其机以动之,乘其势而用之,

虽有勇敢之士,明智之将,连踵复没,莫之能御。炀帝魂气慑,望绝两京,谋

窜身于江湖,袭永嘉之旧迹。既而祸生毂下,衅起舟中,思早告而莫追,唯请死

而获可。身弃南巢之野,首悬白旗之上,子孙剿绝,宗庙为墟。

夫以开皇之初,比于大业之盛,度土地之广狭,料户口之众寡,算甲兵之多

少,校仓廪之虚实,九鼎之譬鸿毛,未喻轻重,培塿之方嵩岱,曾何等级!论

地险则辽隧未拟于长江,语人谋则勾丽不侔于陈国。高祖扫江南以清六合,炀帝

事辽东而丧天下。其故何哉?所为之迹同,所用之心异也。高祖北却强胡,南并

百越,十有余载,戎车屡动,民亦劳止,不为无事。然其动也,思以安之,其劳

也,思以逸之。是以民致时雍,师无怨讟,诚在于爱利,故其兴也勃焉。炀帝嗣

承平之基,守已安之业,肆其淫放,虐用其民,视亿兆如草芥,顾群臣如寇雠,

劳近以事远,求名而丧实。兵缠魏阙,阽危弗图,围解雁门,慢游不息。天夺之

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讯之古老,

考其行事,此高祖之所由兴,而炀帝之所以灭者也,可不谓然乎!其隋之得失存

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并吞六国,高祖统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炀帝肆行猜

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于匹夫。原始要终,若合符契矣。

玄感宰相之子,荷国重恩,君之失德,当竭股肱。未议致身,先图问鼎,遂

假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兄弟就菹醢之诛,先人

受焚如之酷,不亦甚乎!李密遭会风云,夺其鳞翼,思封函谷,将割鸿沟。期月

之间,众数十万,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虽运乖天眷,事屈兴

王,而义协人谋,雄名克振,壮矣!然志性轻狡,终致颠覆,其度长挈大,抑陈、

项之季孟欤?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

○诚节

《易》称:“圣人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又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然而士之立身成名,在乎仁义而已。故仁道不远,则杀身以成仁,义重于生,则

捐生而取义。是以龙逢投躯于夏癸,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

肝于卫懿。爰逮汉之纪信、栾布,晋之向雄、嵇绍,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

至于临难忘身,见危授命,虽斯文不坠,而行之盖寡,固知士之所重,信在兹乎!

非夫内怀铁石之心,外负凌霜之节,孰能安之若命,赴蹈如归者也。皇甫诞等,

当扰攘之际,践必死之机,白刃临颈,确乎不拔,可谓岁寒贞柏,疾风劲草,千

载之后,懔懔如生。岂独闻彼伯夷,懦夫立志,亦冀将来君子,有所庶几。故掇

采所闻,为《诚节传》。

○刘弘

刘弘,字仲远,彭城丛亭里人,魏太常卿芳之孙也。少好学,有行检,重节

概。仕齐行台郎中、襄城、沛郡、谷阳三郡太守、西楚州刺史。及齐亡,周武帝

以为本郡太守。尉迥之乱也,遣其将席毗掠徐、兖。弘勒兵拒之,以功授仪同、

永昌太守、齐州长史。志在立功,不安佐职。平陈之役,表请从军,以行军长史

从总管吐万绪度江。以功加上仪同,封濩泽县公,拜泉州刺史。会高智慧作乱,

以兵攻州,弘城守百余日,救兵不至。前后出战,死亡太半,粮尽无所食,与士

卒数百人煮犀甲腰带,及剥树皮而食之,一无离叛。贼知其饥饿,欲降之,弘抗

节弥厉。贼悉众来攻,城陷,为贼所害。上闻而嘉叹者久之,赐物二千段。子长

信,袭其官爵。

○皇甫诞(陶模敬钊)

皇甫诞,字玄虑,安定乌氏人也。祖和,魏胶州刺史。父В芩逯荽淌贰

诞少刚毅,有器局。周毕王引为仓曹参军。高祖受禅,为兵部侍郎。数年,出为

鲁州长史。开皇中,复入为比部、刑部二曹侍郎,俱有能名。迁治书侍御史,朝

臣无不肃惮。上以百姓多流亡,令诞为河南道大使以检括之。及还,奏事称旨,

上甚悦,令判大理少卿。明年,迁尚书右丞,俄以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

寻转尚书左丞。时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朝廷盛选僚佐,前后长史、司马,皆一时

名士。上以诞公方著称,拜并州总管司马,总府政事,一以谘之,谅甚敬焉。及

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用谘议王頍之谋,发兵作乱。诞数谏止,谅不纳。诞因

流涕曰:“窃料大王兵资,无敌京师者,加以君臣位定,逆顺势殊,士马虽精,

难以取胜。愿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如更迁延,

陷身叛逆,一挂刑书,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愿察区区之心,思万全之计,敢以

死请。”谅怒而囚之。及杨素将至,谅屯清源以拒之。谅主簿豆卢毓出诞于狱,

相与协谋,闭城拒谅。谅袭击破之,并抗节而遇害。帝以诞亡身徇国,嘉悼者久

之,下诏曰:“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惟令典。并州总管司马皇甫

诞,性理淹通,志怀审正,效官赞务,声绩克宣。值狂悖构祸,凶威孔炽,确殉

单诚,不从妖逆。虽幽絷寇手,而雅志弥厉,遂潜与义徒据城抗拒。众寡不敌,

奄致非命。可赠柱国,封弘义公,谥曰明。”子无逸嗣。

无逸寻为淯阳太守,政甚有声。《大业令》行,旧爵例除,以无逸诚义之

后,赐爵平舆侯。入为刑部侍郎,守右武卫将军。

初,汉王谅之反也,州县莫不响应,有岚州司马陶模、繁畤令敬钊,并抗节

不从。

陶模,京兆人也。性明敏,有器干。仁寿初,为岚州司马。谅既作乱,刺史

乔钟葵发兵将赴逆,模拒之曰:“汉王所图不轨,公荷国厚恩,致位方伯,谓当

竭诚效命以答慈造,岂有大行皇帝梓宫未掩,翻为厉阶!”钟葵失色曰:“司马

反邪?”临之以兵,辞气不挠,葵义而释之。军吏进曰:“若不斩模,何以压众

心?”于是囚之于狱,悉掠取资财,分赐党与。及谅平,炀帝嘉之,拜开府,授

大兴令。杨玄感之反也,率兵从卫玄击之,以攻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卒官。

敬钊字积善,河东蒲坂人也。父元约,周布宪中大夫。钊仁寿中为繁畤令,

甚有能名。及贼至,力战城陷。贼帅墨弼掠其资产而临之以兵,钊辞气不挠。弼

义而止之,执送于伪将乔钟葵所。钟葵释之,署为代州总管司马,钊正色拒之,

至于再三。钟葵忿然曰:“受官则可,不然当斩!”钊答曰:“忝为县宰,遭逢

逆乱,进不能保境,退不能死节,为辱已多,何乃复以伪官相迫也?死生唯命,

余非所闻。”钟葵怒甚,熟视钊曰:“卿不畏死邪?”复将杀之。会杨义臣军至,

钟葵遽出战,因而大败,钊遂得免。大业三年,炀帝避暑汾阳宫,代州长史柳铨、

司马崔宝山上其状,付有司将加褒赏,会虞世基奏格而止。后迁朝邑令,未几,

终。

○游元

游元,字楚客,广平任人,魏五更明根之玄孙也。父宝藏,位至太守。元少

聪敏,年十六,齐司徒徐显秀引为参军事。周武帝平齐之后,历寿春令、谯州司

马,俱有能名。开皇中,为殿内侍御史。晋王广为扬州总管,以元为法曹参军,

父忧去职。后为内直监。炀帝嗣位,迁尚书度支郎。辽东之役,领左骁卫长史,

为盖牟道监军,拜朝请大夫,兼治书侍御史。宇文述等九军败绩,帝令元按其狱。

述时贵幸,其子士及又尚南阳公主,势倾朝廷。遣家僮造元,有所请属。元不之

见。他日,数述曰:“公地属亲贤,腹心是寄,当咎身责己,以劝事君,乃遣人

相造,欲何所道?”按之愈急,仍以状劾之。帝嘉其公正,赐朝服一袭。九年,

奉使于黎阳督运,杨玄感作逆,乃谓元曰:“独夫肆虐,天下士大夫肝脑涂地,

加以陷身绝域之所,军粮断绝,此亦天亡之时也。我今亲率义兵,以诛无道,卿

意如何?”元正色答曰:“尊公荷国宠灵,功参佐命,高官重禄,近古莫俦,公

之弟兄,青紫交映,当谓竭诚尽节,上答鸿恩。岂意坟土未干,亲图反噬,深为

明公不取,愿思祸福之端。仆有死而已,不敢闻命。”玄感怒而囚之,屡胁以兵,

竟不屈节,于是害之。帝甚嘉叹,赠银青光禄大夫,赐缣五百匹。拜其子仁宗为

正议大夫、弋阳郡通守。

○冯慈明

冯慈明,字无佚,信都长乐人也。父子琮,仕齐官至尚书右仆射。慈明在齐,

以戚属之故,年十四,为淮阳王开府参军事。寻补司州主簿,进除中书舍人。周

武平齐,授帅都督。高祖受禅,开三府官,除司空司仓参军事。累迁行台礼部侍

郎。晋王广为并州总管,盛选僚属,以慈明为司士。后历吏部员外郎,兼内史舍

人。炀帝即位,以母忧去职。帝以慈明始事藩邸,后更在台,意甚衔之,至是谪

为伊吾镇副。未之官,转交阯郡丞。大业九年,被征入朝。时兵部侍郎斛斯政

亡奔高丽,帝见慈明,深慰勉之。俄拜尚书兵曹郎,加位朝请大夫。十三年,摄

江都郡丞事。李密之逼东都也,诏令慈明安集氵廛、洛,追兵击密。至鄢陵,为

密党崔枢所执。密延慈明于坐,劳苦之,因而谓曰:“隋祚已尽,区宇沸腾,吾

躬率义兵,所向无敌,东都危急,计日将下。今欲率四方之众,问罪于江都,卿

以为何如?”慈明答曰:“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义之言,非所敢对。”

密不悦,冀其后改,厚加礼焉。慈明潜使人奉表江都,及致书东都留守,论贼形

势。密知其状,又义而释之。出至营门,贼帅翟让怒曰:“尔为使人,为我所执,

魏公相待至厚,曾无感戴,宁有畏乎?”慈明勃然曰:“天子使我来,正欲除尔

辈,不图为贼党所获。我岂从汝求活耶?欲杀但杀,何须骂詈!”因谓群贼曰:

“汝等本无恶心,因饥馑逐食至此。官军至,早为身计。”让益怒,于是乱刀斩

之。时年六十八。梁郡通守杨汪上状,帝叹惜之,赠银青光禄大夫。拜其二子惇、

怦俱为尚书承务郎。王充推越王侗为主,重赠柱国、户部尚书、昌黎郡公,谥曰

壮武。

长子忱,先在东都,王充破李密,忱亦在军中,遂遣奴负父尸柩诣东都,身

不自送。未几,又盛花烛纳室。时论丑之。

○张须陀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

同,赐物三百段。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从杨素击平之,加开府。大业中,

为齐郡丞。会兴辽东之役,百姓失业,又属岁饥,谷米踊贵,须陀将开仓赈给,

官属咸曰:“须待诏敕,不可擅与。”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

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

开仓而后上状,帝知之而不责也。明年,贼帅王薄聚结亡命数万人,寇掠郡境。

官军击之,多不利。须陀发兵拒之,薄遂引军南,转掠鲁郡。须陀蹑之,及于岱

山之下。薄恃骤胜,不设备。须陀选精锐,出其不意击之,薄众大溃,因乘胜斩

首数千级。薄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将北度河。须陀追之,至临邑,复破之,斩

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时天下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