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175部分

隋书-第175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跪以进,殻ъの匮剩呱酥>邮孔叮凭勾退烙诩摇Z倭帕偈印J逼

女绝而复苏者数矣,公卿慰谕之。其女言父无罪,坐子以及于祸。词情哀切,人

皆不忍闻见。遂布衣蔬食以终其身。上闻而叹曰:“吾闻衰门之女,兴门之男,

固不虚也!”

○钟士雄母

钟士雄母者,临贺蒋氏女也。士雄仕陈为伏波将军。陈主以士雄岭南酋帅,

虑其反覆,每质蒋氏于都下。及晋王广平江南,以士雄在岭表,欲以恩义致之,

遣蒋氏归临贺。既而同郡虞子茂、钟文华等作乱,举兵攻城,遣人召士雄,士雄

将应之。蒋氏谓士雄曰:“我前在扬都,备尝辛苦。今逢圣化,母子聚集,没身

不能上报,焉得为逆哉!汝若禽兽其心,背德忘义者,我当自杀于汝前。”士雄

于是遂止。蒋氏复为书与子茂等,谕以祸福。子茂不从,寻为官军所败。上闻蒋

氏,甚异之,封为安乐县君。

时尹州寡妇胡氏者,不知何氏妻也,甚有志节,为邦族所重。当江南之乱,

讽谕宗党,皆守险不从叛逆,封为密陵郡君。

○孝妇覃氏

孝妇覃氏者,上郡钟氏妇也。与其夫相见未几而夫死,时年十八。事后姑以

孝闻。数年之间,姑及伯叔皆相继而死,覃氏家贫,无以葬。于是躬自节俭,昼

夜纺绩,蓄财十年,而葬八丧,为州里所敬,上闻而赐米百石,表其门闾。

○元务光母

元务光母者,范阳卢氏女也。少好读书,造次以礼。盛年寡居,诸子幼弱,

家贫不能就学,卢氏每亲自教授,勖以义方,世以此称之。仁寿末,汉王谅举兵

反,遣将綦良往山东略地。良以务光为记室。及良败,慈州刺史上官政簿籍务光

之家,见卢氏,悦而逼之,卢氏以死自誓。政为人凶悍,怒甚,以烛烧其身。卢

氏执志弥固,竟不屈节。

○裴伦妻

裴伦妻,河东柳氏女也,少有风训。大业末,伦为渭源令。属薛举之乱,县

城为贼所陷,伦遇害。柳时年四十,有二女及儿妇三人,皆有美色。柳氏谓之曰:

“我辈遭逢祸乱,汝父已死,我自念不能全汝。我门风有素,义不受辱于群贼,

我将与汝等同死,如何?”其女等皆垂泣曰:“唯母所命。”柳氏遂自投于井,

其女及妇相继而下,皆重死于井中。

○赵元楷妻

赵元楷妻者,清河崔氏之女也。父儦,在《文学传》。家有素范,子女皆

遵礼度。元楷父为仆射,家富于财,重其门望,厚礼以聘之。元楷甚敬崔氏,虽

在宴私,不妄言笑,进止容服,动合礼仪。化及之反也,元楷随至河北,将归长

安。至滏口,遇盗攻掠,元楷仅以身免。崔氏为贼所拘,贼请以为妻,崔氏谓贼

曰:“我士大夫女,为仆射子妻,今日破亡,自可即死。遣为贼妇,终必不能。”

群贼毁裂其衣,形体悉露,缚于床箦之上,将凌之。崔氏惧为所辱,诈之曰:

“今力已屈,当听处分,不敢相违,请解缚。”贼遽释之。崔因著衣,取贼佩刀,

倚树而立曰:“欲杀我,任加刀锯。若觅死,可来相逼!”贼大怒,乱射杀之。

元楷后得杀妻者,支解之,以祭崔氏之柩。

史臣曰:夫称妇人之德,皆以柔顺为先,斯乃举其中庸,未臻其极者也。至

于明识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唯义所在,考之图史,亦何世而无哉!兰陵

主质迈寒松,南阳主心逾匪石、洗媪孝女之忠壮,崔、冯二母之诚恳,足使义勇

惭其志烈,兰玉谢其贞芳。襄城、华阳之妃,裴伦、元楷之妇,时逢艰阻,事乖

好合,甘心同穴,颠沛靡它,志励冰霜,言逾皎日,虽《诗》咏共姜之自誓,

《传》述伯姬之守死,其将复何以加焉!

 卷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六

○东夷

○高丽

高丽之先,出自夫余。夫余王尝得河伯女,因闭于室内,为日光随而照之,

感而遂孕,生一大卵,有一男子破壳而出,名曰朱蒙。夫余之臣以朱蒙非人所生,

咸请杀之,王不听。及壮,因从猎,所获居多,又请杀之。其母以告朱蒙,朱蒙

弃夫余东南走。遇一大水,深不可越。朱蒙曰:“我是河伯外孙,日之子也。今

有难,而追兵且及,如何得渡?”于是鱼鳖积而成桥,朱蒙遂渡,追骑不得济而

还。朱蒙建国,自号高句丽,以高为氏。朱蒙死,子闾达嗣。至其孙莫来兴兵,

遂并夫余。至裔孙位宫,以魏正始中入寇西安平,毌丘俭拒破之。位宫玄孙之子

曰昭列帝,为慕容氏所破,遂入丸都,焚其宫室,大掠而还。昭列帝后为百济所

杀。其曾孙琏,遣使后魏。琏六世孙汤,在周遣使朝贡,武帝拜汤上开府、辽东

郡公、辽东王。高祖受禅,汤复遣使诣阙,进授大将军,改封高丽王。岁遣使朝

贡不绝。

其国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都于平壤城,亦曰长安城,东西六里,随山

屈曲,南临浿水。复有国内城、汉城,并其都会之所,其国中呼为“三京”。

与新罗每相侵夺,战争不息。官有太大兄,次大兄,次小兄,次对卢,次意侯奢,

次乌拙,次太大使者,次大使者,次小使者,次褥奢,次翳属,次仙人,凡十二

等。复有内评、外评、五部褥萨。人皆皮冠,使人加插鸟羽。贵者冠用紫罗,饰

以金银。服大袖衫,大口袴,素皮带,黄革屦。妇人裙襦加襈。兵器与中国略

同。每春秋校猎,王亲临之。人税布五匹,谷五石。游人则三年一税,十人共细

布一匹,租户一石,次七斗,下五斗。反逆者缚之于柱,爇而斩之,籍没其家。

盗则偿十倍。用刑既峻,罕有犯者。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

属,吹芦以和曲。每年初,聚戏于浿水之上,王乘腰舆,列羽仪以观之。事毕,

王以衣服入水,分左右为二部,以水石相溅掷,喧呼驰逐,再三而止。俗好蹲踞。

洁净自喜,以趋走为敬,拜则曳一脚,立各反拱,行必摇手。性多诡伏。父子同

川而浴,共室而寝。妇人淫奔,俗多游女。有婚嫁者,取男女相悦,然即为之,

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之礼。或有受财者,人共耻之。死者殡于屋内,经三年,

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之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

以送之。埋讫,悉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于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敬鬼神,多

淫祠。

开皇初,频有使入朝。及平陈之后,汤大惧,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十七

年,上赐汤玺书曰:

朕受天命,爱育率土,委王海隅,宣扬朝化,欲使圆首方足,各遂其心。王

每遣使人,岁常朝贡,虽称藩附,诚节未尽。王既人臣,须同朕德,而乃驱逼靺

鞨,固禁契丹。诸藩顿颡,为我臣妾,忿善人之慕义,何毒害之情深乎?太府工

人,其数不少,王必须之,自可闻奏。昔年潜行财货,利动小人,私将弩手,逃

窜下国。岂非修理兵器,意欲不臧,恐有外闻,故为盗窃?时命使者,抚尉王藩,

本欲问彼人情,教彼政术。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有何阴恶,弗欲人知,禁制官司,畏其访察?又数遣马骑,杀害边人,屡驰奸谋,

动作邪说,心在不宾。朕于苍生,悉如赤子,赐王土宇,授王官爵,深恩殊泽,

彰著遐迩。王专怀不信,恒自猜疑,常遣使人,密觇消息,纯臣之义,岂若是也?

盖当由朕训导不明,王之愆违,一已宽恕,今日以后,必须改革。守藩臣之节,

奉朝正之典,自化尔藩,勿忤他国,则长享富贵,实称朕心。彼之一方,虽地狭

人少,然普天之下,皆为朕臣。今若黜王,不可虚置,终须更选官属,就彼安抚。

王若洒心易行,率由宪章,即是朕之良臣,何劳别遣才彦也?昔帝王作法,仁信

为先,有善必赏,有恶必罚,四海之内,具闻朕旨。王若无罪,朕忽加兵,自余

藩国,谓朕何也!王必虚心,纳朕此意,慎勿疑惑,更怀异图。往者陈叔宝代在

江阴,残害人庶,惊动我烽候,抄掠我边境。朕前后诫敕,经历十年,彼则恃长

江之外,聚一隅之众,昏狂骄傲,不从朕言。故命将出师,除彼凶逆,来往不盈

旬月,兵骑不过数千,历代逋寇,一朝清荡,遐迩乂安,人神胥悦。闻王叹恨,

独致悲伤,黜陟幽明,有司是职,罪王不为陈灭,赏王不为陈存,乐祸好乱,何

为尔也?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

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汤得书惶恐,将奉表陈谢,会病卒。子元嗣立。高祖使使拜元为上开府、仪

同三司,袭爵辽东郡公,赐衣一袭。元奉表谢恩,并贺祥瑞,因请封王。高祖优

册元为王。

明年,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走之。高祖闻而大怒,

命汉王谅为元帅,总水陆讨之,下诏黜其爵位。时馈运不继,六军乏食,师出临

渝关,复遇疾疫,王师不振。及次辽水,元亦惶惧,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

土臣元”云云。上于是罢兵,待之如初,元亦岁遣朝贡。炀帝嗣位,天下全盛,

高昌王、突厥启人可汗并亲诣阙贡献,于是征元入朝。元惧藩礼颇阙。大业七年,

帝将讨元之罪,车驾渡辽水,上营于辽东城,分道出师,各顿兵于其城下。高丽

率兵出拒,战多不利,于是皆婴城固守。帝令诸军攻之,又敕诸将:“高丽若降

者,即宜抚纳,不得纵兵。”城将陷,贼辄言请降,诸将奉旨不敢赴机,先令驰

奏。比报至,贼守御亦备,随出拒战。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尽师老,转

输不继,诸军多败绩,于是班师。是行也,唯于辽水西拔贼武厉逻,置辽东郡及

通定镇而还。九年,帝复亲征之,乃敕诸军以便宜从事。诸将分道攻城,贼势日

蹙。会杨玄感作乱,反书至,帝大惧,即日六军并还。兵部侍郎斛斯政亡入高丽,

高丽具知事实,悉锐来追,殿军多败。十年,又发天下兵,会盗贼蜂起,人多流

亡,所在阻绝,军多失期。至辽水,高丽亦困弊,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以赎罪。

帝许之,顿于怀远镇,受其降款。仍以俘囚军实归。至京师,以高丽使者亲告于

太庙,因拘留之。仍征元入朝,元竟不至。帝敕诸军严装,更图后举,会天下大

乱,遂不克复行。

○百济

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其国王有一侍婢,忽怀孕,王欲杀之,婢云:“有

物状如鸡子,来感于我,故有娠也。”王舍之。后遂生一男,弃之厕溷,久而不

死,以为神,命养之,名曰东明。及长,高丽王忌之,东明惧,逃至淹水,夫余

人共奉之。东明之后,有仇台者,笃于仁信,始立其国于带方故地。汉辽东太守

公孙度以女妻之,渐以昌盛,为东夷强国。初以百家济海,因号百济。历十余代,

代臣中国,前史载之详矣。开皇初,其王余昌遣使贡方物,拜昌为上开府、带方

郡公、百济王。

其国东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余里,南接新罗,北拒高丽。其都曰居拔城。

官有十六品:长曰左平,次大率,次恩率,次德率,次杆率,次奈率,次将德,

服紫带;次施德,皂带;次固德,赤带;次李德,青带;次对德以下,皆黄带;

次文督,次武督,次佐军,次振武,次克虞,皆用白带。其冠制并同,唯奈率以

上饰以银花。长史三年一交代。畿内为五部,部有五巷,士人倨焉。五方各有方

领一人,方佐贰之。方有十郡,郡有将。其人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亦有中国

人。其衣服与高丽略同。妇人不加粉黛,女辫发垂后,已出嫁则分为两道,盘于

头上。俗尚骑射,读书史,能吏事,亦知医药、蓍龟、占相之术。以两手据地为

敬。有僧尼,多寺塔。有鼓角、箜篌、筝、竽、篪、笛之乐,投壶、围棋、樗蒲、

握槊、弄珠之戏。行宋《元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国中大姓有八族,沙氏、

燕氏、刀氏、解氏、贞氏、国氏、木氏、苗氏。婚娶之礼,略同于华。丧制如高

丽。有五谷、牛、猪、鸡,多不火食。厥田下湿,人皆山居。有巨栗。每以四仲

之月,王祭天及五帝之神。立其始祖仇台庙于国城,岁四祠之。国西南人岛居者

十五所,皆有城邑。

平陈之岁,有一战船漂至海东牟罗国,其船得还,经于百济,昌资送

之甚厚,并遣使奉表贺平陈。高祖善之,下诏曰:“百济王既闻平陈,远令奉表,

往复至难,若逢风浪,便致伤损。百济王心迹淳至,朕已委知。相去虽远,事同

言面,何必数遣使来相体悉。自今以后,不须年别入贡,朕亦不遣使往,王宜知

之。”使者舞蹈而去。开皇十八年,昌使其长史王辩那来献方物,属兴辽东之役,

遣使奉表,请为军导。帝下诏曰:“往岁为高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故命将讨

之。高元君臣恐惧,畏服归罪,朕已赦之,不可致伐。”厚其使而遣之。高丽颇

知其事,以兵侵掠其境。

昌死,子余宣立,死,子余璋立。大业三年,璋遣使者燕文进朝贡。其年,

又遣使者王孝邻入献,请讨高丽。炀帝许之,令觇高丽动静。然璋内与高丽通和,

挟诈以窥中国。七年,帝亲征高丽,璋使其臣国智牟来请军期。帝大悦,厚加赏

锡,遣尚书起部郎席律诣百济,与相知。明年,六军渡辽,璋亦严兵于境,声言

助军,实持两端。寻与新罗有隙,每相战争。十年,复遣使朝贡。后天下乱,使

命遂绝。

其南海行三月,有牟罗国,南北千余里,东西数百里,土多獐鹿,附

庸于百济。百济自西行三日,至貊国云。

○新罗

新罗国,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之地,或称斯罗。魏将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