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20部分

隋书-第20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天子五辂,晋迁江左,阙其三,唯有金辂以郊,木辂即戎。宋大明时,始

备其数。”凡五辂之盖,旌旗之质及鞶缨皆从方色。盖里并黄,雕饰如一。沈约

曰:“金象革木,《礼图》不载其形。”今旒数羽葆,并同玉辂。左建旐。案

《周官》:“龟蛇为旐。”《释名》云:“龟知气兆之吉凶也。”许慎云:“旐

有四斿,以象营室。”今木辂黑质,漆之。左建旐,画玄武,右建闟戟。驾黑鳷。

畋猎用之。四品方伯乘木辂,赤质,驾士十四人。

安车,案《礼》,卿大夫致事则乘之。其制如辎軿。蔡邕《独断》有五色安

车,皆画轮重毂。今画轮,重舆,曲壁,紫油幢绛里,通幰,朱丝络网,赤鞶缨。

驾四马。省问临幸则乘之。皇太子安车,斑轮,赤质,制略同乘舆,亦驾四马。

四望车,案晋《中朝大驾卤簿》,四望车,驾牛中道。《东宫旧仪》,皇太

子及妃,皆有画轮四望车。今四望车制同犊车,黄金饰,青油幢朱里,紫通幰,

紫丝网。驾一牛。拜陵临吊则用之。皇太子四望车,绿油幢,青通幰,朱丝络网。

耕根车,案沈约云:“亲幸耕籍御之。三盖车,一名芝车,又名耕根车。置

耒耜于轼上。”即潘岳所谓“绀辕属于黛耜”者也。开皇无之,驾出亲耕,则乘

木辂,盖依宋泰始之故事也。今耕根车,以青为质,三重施盖,羽葆雕装,并同

玉辂。驾六马。其轼平,以青囊盛耒而加于上。籍千亩,行三推礼,则亲乘焉。

羊车,案晋司隶校尉刘毅奏护军羊琇私乘者也。开皇无之,至是始置焉。其

制如轺车,金宝饰,紫锦幰,朱丝网。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

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

属车,案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为八十一乘。汉遵不

改。武帝祠太一甘泉,则尽用之。明帝上原陵,又用之。法驾三十六乘,小驾十

二乘。开皇中,大驾十二乘,法驾减半。大业初,属车备八十一乘,并如犊车,

紫通幰,朱丝络网,黄金饰。驾一牛。在卤簿中,单行正道。至三年二月,帝嫌

其多,问起部郎阎毗。毗曰:“臣共宇文恺参详故实,此起于秦,遂为后式,故

张衡赋云‘属车九九’是也。次及法驾,三分减一,此汉制也。故《文帝纪》

‘奉天子法驾迎代邸’,如淳曰‘属车三十六乘’是也。又据宋孝建时,有司奏

议,晋迁江左,唯设五乘,尚书令建平王宏曰:‘八十一乘,无所准凭,江左五

乘,俭不中礼。但帝王旂旒之数,皆用十二,今宜准此,设十二乘。开皇平陈,

因以为法令。宪章往古,大驾依秦,法驾依汉,小驾依宋,以为差等。帝曰:

“大驾宜用三十六,法驾宜用十二,小驾除之可也。”

辇,案《释名》“人所辇也。”汉成帝游后庭则乘之。徐爰《释问》云:

“天子御辇,侍中陪乘。”今辇制象轺车,而不施轮,通幰朱络,饰以金玉,用

人荷之。

副辇,加笨,制如犊车,亦通幰朱络,谓之蓬辇。自梁武帝始也。

舆,案《说文》云:“箯,竹舆也。”《周官》曰:“周人上舆。”汉室制

度,以雕为之,方径六尺。今舆制如辇而但小耳,宫苑宴私则御之。

小舆,幰方,形同幄帐。自閤出升正殿则御之。

轺车,案《六韬》,一名遥车,盖言遥远四顾之车也。汉武帝迎申公,弟子

二人乘轺传从。此又是驰传车也。《晋氏卤簿》,御史轺车行中道。《晋公卿礼

秩》云:“尚书令轺,黑耳后户。”今轺车,青通幰,驾二马。王侯入学,五品

朝婚,通给之。司隶刺史及县令、诏使品第六七,则并驾一马。

犊车,案《魏武书》,赠杨彪七香车二乘,用牛驾之。盖犊车也。《长沙耆

旧传》曰:“刘寿常乘通幰车。”今犊车通幰,自王公已下,至五品已上,并给

乘之。三品已上,青幰朱里,五品已上,绀幰碧里,皆白铜装。唯有惨及吊丧者,

则不张幰而乘铁装车。六品已下不给,任自乘犊车,弗许施幰。初,五品已上,

乘偏幰车,其后嫌其不美,停不行用,以亘幰代之。三品已上通幰车则青壁,一

品轺车,油幰朱网,唯车辂一等,听敕始得乘之。

马珂,三品已上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五子。

皇后重翟车,案《周礼》,正后亦有五辂:一曰重翟,二曰厌翟,三曰安车,

四曰翟车,五曰辇车。汉制,后法驾,乘重翟车。今重翟,青质,金饰诸末。画

轮,金根朱牙,重毂。其箱饰以重翟羽。青油幢朱里,通幰,紫绣帷,朱丝络,

紫绣带。八銮在衡,镂锡,鞶缨十有二就,金棨方釳,插翟尾,朱总,缀于马

勒及两金镳之上。驾苍龙。受册从祀郊禖享庙则供之。

厌翟,赤质,金饰诸末。朱轮,画朱牙。其箱饰以次翟羽,紫油幢朱里,通

幰,红锦帷,朱丝络网,红锦带。其余如重翟。驾赤鳷。采桑则供之。

翟车,黄质,金饰诸末。轮画朱牙。其箱饰以翟羽,黄油幢黄里,通幰,白

红锦帷,朱丝络网,白红锦带。其余如重翟。驾黄鳷。归宁则供之。诸鞶缨之色,

皆从车质。

安车,金饰,紫通幰,朱里。驾四马。临幸及吊则供之。

辇车,金饰,同于蓬辇,通幰,斑轮,驾用四马。宫苑近行则乘之。

皇后属车三十六乘,初宇文恺、阎毗奏定,请减乘舆之半。礼部侍郎许善心

奏驳曰:“谨案《周礼》,后备六服,并设五辂,采章之数,并与王同,属车之

制,不应独异。又宋孝建时,议定舆辇,天子属车,十有二乘。至大明元年九月,

有司奏皇后副车,未有定式,诏下礼官,议正其数。博士王燮之议:‘郑玄云:

后象王立六宫,亦正寝一而燕寝五。推其所立,每与王同,谓十二乘通关为允。’

宋帝从之,遂为后式。今请依乘舆,不须差降。”制曰:“可。”

三妃乘翟车,以赤为质,驾二马。九嫔已下,并乘犊车,青幰,朱络网。

皇太子妃乘翟车,以赤为质,驾三马,画辕金饰。犊车为副,紫幰,朱络网。

良娣已下,并乘犊车,青幰朱里。

三公夫人、公主、王妃,并犊车,紫幰,朱络网。五品已上命妇,并乘青幰,

与其夫同。

 卷十一 志第六

◎礼仪六

梁制,乘舆郊天、祀地、礼明堂、祠宗庙、元会临轩,则黑介帻,通天冠平

冕,俗所谓平天冠者也。其制,玄表,朱绿里,广七寸,长尺二寸,加于通天冠

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前圆而后方。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长齐肩。以组

为缨,各如其绶色,傍垂黈纩,珫珠以玉瑱。其衣,皂上绛下,前三幅,后四

幅。衣画而裳绣。衣则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画以为缋。裳

则藻、粉、米、黼黻,以为绣。凡十二章。素带,广四寸,朱里,以朱绣裨饰其

侧。中衣以绛缘领袖。赤皮为恚枪胖傄病gF袜,赤舄。佩白玉,垂朱黄

大绶,黄赤缥绀四采,革带,带剑,绲带以组为之,如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鐍,

而饰以白玉珠。又有通天冠,高九寸,前加金博山、述,黑介帻,绛纱袍,皂缘

中衣,黑舄,是为朝服。元正贺毕,还储更衣,出所服也。其释奠先圣,则皂纱

袍,绛缘中衣,绛袴袜,黑舄。临轩亦服衮冕,未加元服,则空顶介帻。拜陵则

笺布单衣,介帻。又有五梁进贤冠、远游、平上帻武冠。单衣,黑介帻,宴会则

服之。

单衣、白帢,以代古之疑衰、皮弁为吊服,为群臣举哀临丧则服之。

天监三年,何佟之议:“公卿以下祭服,里有中衣,即今之中单也。案后汉

《舆服志》明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乘舆服,

从欧阳说;公卿以下服,从大小夏侯说。祭服,绛缘领袖为中衣,绛袴袜,示其

赤心奉神。今中衣绛缘,足有所明,无俟于袴。既非圣法,谓不可施。”遂依议

除之。

四年,有司言:平天冠等一百五条,自齐以来,随故而毁,未详所送。何佟

之议:“《礼》‘祭服敝则焚之’。”于是并烧除之,其珠玉以付中署。

七年,周舍议:“诏旨以王者衮服,宜画凤皇,以示差降。按《礼》:‘有

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郑玄所言皇,则是画凤皇羽也。又按《礼》所称杂

服,皆以衣定名,犹如衮冕,则是衮衣而冕。明有虞言皇者,是衣名,非冕,明

矣。画凤之旨,事实灼然。”制:“可。”又王僧崇云:“今祭服,三公衣身画

兽,其腰及袖,又有青兽,形与兽同,义应是蜼,即宗彝也。两袖各有禽鸟,

形类鸾凤,似是华虫。今画宗彝,即是周礼。但郑玄云:‘蜼,属,昂鼻

长尾。’是兽之轻小者,谓宜不得同兽。寻冕服无凤,应改为雉。又裳有圆花,

于礼无碍,疑是画师加葩蘤耳。藻米黼黻,并乖古制,今请改正,并去圆花。”

帝曰:“古文日月星辰,此以一辰摄三物也。山龙华虫,又以一山摄三物也。藻

火粉米,又以一藻摄三物也。是为九章。今衮服画龙,则宜应画凤明矣。孔安国

云:‘华者,花也。’则为花非疑。若一向画雉,差降之文,复将安寄?郑义是

所未允。”又帝曰:“《礼》:‘王者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又云:‘莞席之安,而蒲越稿秸之用。’斯皆至敬无文,贵诚重质。今郊用陶匏,

与古不异,而大裘蒲秸,独不复存,其于质敬,恐有未尽。且一献为质,其剑佩

之饰及公卿所著冕服,可共详定。”五经博士陆玮等并云:“祭天犹存扫地之质,

而服章独取黼黻为文,于义不可。今南郊神座,皆用嵒席,此独莞类,未尽质素

之理。宜以稿秸为下藉,蒲越为上席。又《司服》云:‘王祀昊天,服大裘’,

明诸臣礼不得同。自魏以来,皆用衮服,今请依古,更制大裘。”制:“可。”

玮等又寻大裘之制,唯郑玄注《司服》云“大裘,羔裘也”,既无所出,未可为

据。案六冕之服,皆玄上纁下。今宜以玄缯为之。其制式如裘,其裳以纁,皆无

文绣。冕则无旒。诏:“可”。

又乘舆宴会,服单衣,黑介帻。旧三日九日小会,初出乘金辂服之。八年,

帝改去还皆乘辇,服白纱帽。

九年,司马筠等参议:“《礼记·玉藻》云:‘诸侯玄冕以祭,裨冕以朝。’

《杂记》又云:‘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己。’今之尚书,上异公侯,下非

卿士,止有朝衣,本无冕服。但既预斋祭,不容同在于朝,宜依太常及博士诸斋

官例,著皂衣,绛襈,中单,竹叶冠。若不亲奉,则不须入庙。”帝从之。

十一年,尚书参议:“按《礼》,跣袜,事由燕坐,履不宜陈尊者之侧。今

则极敬之所,莫不皆跣。清庙崇严,既绝恒礼,凡有履行者,应皆跣袜。”诏:

“可。”

陈永定元年,武帝即位,徐陵白:“所定乘舆御服,皆采梁之旧制。”又以

为“冕旒,后汉用白玉珠,晋过江,服章多阙,遂用珊瑚杂珠,饰以翡翠”。侍

中顾和奏:“今不能备玉珠,可用白。”从之。萧骄子云:“白,

蚌珠是也。”帝曰:“形制依此。今天下初定,务从节俭。应用绣、织成者,并

可彩画,金色宜涂,珠玉之饰,任用蚌也。”至天嘉初,悉改易之,定令具依天

监旧事,然亦往往改革。今不同者,皆随事于注言之;不言者,盖无所改制云。

皇太子,金玺龟钮,朱绶,(三百二十首)朝服,远游冠,金博山,佩瑜玉

翠緌,垂组,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带鹿卢剑,火珠首,素革

带,玉钩燮,兽头鞶囊。其大小会、祠庙、朔望、五日还朝,皆朝服,常还上宫

则朱服。若释奠,则远游冠,玄朝服,绛缘中单,绛袴袜,玄舄。讲,则著介帻。

又有三梁进贤冠。其侍祀则平冕九旒,衮衣九章,白纱绛缘中单,绛缯恚圄

绛靺。若加元服,则中舍执冕从。皇太子旧有五时朝服,自天监之后则朱服。在

上省则乌帽,永福省则白帽云。

诸王,金玺龟钮,纁朱绶,(一百六十首)朝服,远游冠,介帻,朱衣,绛

纱袍,皂缘中衣,素带,黑舄。佩山玄玉,垂组,大带,兽头鞶,腰剑。若加余

官,则服其加官之服。

开国公,金章龟钮,玄朱绶,(一百四十首)朝服,纱朱衣,进贤三梁冠,

佩水苍玉,兽头鞶,腰剑。

开国公、伯,金章龟钮,青朱绶,(一百二十首)朝服,纱朱衣,进贤三梁

冠,佩水苍玉,善头鞶,腰剑。

开国子、男,金章龟钮,青绶,(一百首)朝服,纱朱衣,进贤三梁冠,佩

水苍玉,兽头鞶,腰剑。

县、乡、亭、关内、关中及名号侯,金印龟钮,紫绶,朝服,进贤二梁冠,

兽头鞶,腰剑。(关内、关中及名号侯则珪钮)。

关外侯,银印珪钮,青绶,朝服,进贤二梁冠,兽头鞶,腰剑。

诸王嗣子,金印珪钮,紫绶,(八十首)朝服,进贤二梁冠,佩山玄玉,兽

头鞶,腰剑。

开国公、侯嗣子,银印珪钮,青绶,(八十首)朝服,进贤二梁冠,佩水苍

玉,兽头鞶,腰剑。

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金章龟钮,紫绶(八十首)朝服,进贤三

梁冠,佩山玄玉,兽头鞶,腰剑。(《陈令》加有相国丞相,服制同。)

大司马、大将军、太尉、诸位从公者,金章龟钮,紫绶,(八十首)朝服,

武冠,佩山玄玉,兽头鞶,腰剑。直将军则不带剑。

凡公及位从公、(言以将军及以左右光禄、开府仪同者,各随本位号。其文

则曰“某位号仪同之章”。)五等诸侯,助祭郊庙,皆平冕九旒,青玉为珠,有

前无后。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