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23部分

隋书-第23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书奏取,印讫输内。

皇太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珠九旒,饰以三采玉,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金

玺,朱绶,四采,赤黄缥绀。绶朱质,长二丈一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小绶

长三尺二寸,与绶同色,而首半之。衮服,同乘舆而九章,绛绂,佩瑜玉,玉具

剑、火珠标首,绛袴袜,赤舄。非谒庙则不服。未加元服,则空顶黑介帻,双童

髻,双玉导。中舍人执远游冠以从。其远游三梁冠,黑介帻,翠緌缨,绛纱袍,

皂缘中单,黑舄。大朝所服,亦服进贤三梁冠,黑介帻,皂朝服,绛缘中单,玄

舄。为宫臣举哀,白帢,单衣,乌皮履。未加元服,则素服。

皇太子玺,黄金为之,方一寸,龟钮,文曰“皇太子玺”。宫中大事用玺,

小事用门下典书坊印。

诸公卿平冕,黑介帻,青珠为旒,上公九,三公八,诸卿六,以组为缨,色

如其绶。衣皆玄上纁下。三公山龙八章,降皇太子一等,九卿藻火六章,唯郊祀

天地宗庙服之。

远游三梁,诸王所服。其未冠,则空顶黑介帻。开国公、侯、伯、子、男及

五等散爵未冠者,通如之。

进贤冠,文官二品已上,并三梁,四品已上,并两梁,五品已下,流外九品

已上,皆一梁。致事者,通著委貌冠。主兵官及侍臣,通著武弁。侍臣加貂珰。

御史、大理著法冠。诸谒者、太子中导客舍人,著高山冠。宫门仆射、殿门吏、

亭长、太子率更寺、宫门督、太子内坊察非吏、诸门吏等,皆著却非冠。羽林、

武贲,著鹖冠。录令已下,尚书以上,著纳言帻。又有赤帻,卑贱者所服。救日

蚀,文武官皆免冠,著赤介帻,对朝服。贱者平巾,赤帻,示威武,以助于阳也。

止雨亦服之。请雨则服缃帻,东耕则服青帻,庖人则服绿帻。

印绶,二品已上,并金章,紫绶;三品银章,青绶;(三品已上,凡是五省

官及中侍中省,皆为印,不为章。)四品得印者,银印,青绶;五品、六品得印

者,铜印,墨绶,(四品已下,凡是开国子、男及五等散品名号侯,皆为银章,

不为印。)七品、八品、九品得印者,铜印,黄绶。金银章印及铜印,并方一寸,

皆龟钮。东西南北四藩诸国王章,上藩用中金,中藩用下金,下藩用银,并方寸,

龟钮。佐官唯公府长史、尚书二丞,给印绶。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唯当曹为官

长者给印。余自非长官,虽位尊,并不给。

诸王纁朱绶,四采,赤黄缥绀,纯朱质,纁文织,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

广九寸。开国郡县公、散郡县公,玄朱绶,四采,玄赤缥绀,朱质,玄文织,长

一丈八尺,百八十首,广八寸。开国县侯伯、散县侯伯,青朱绶,四采,青赤白

缥,朱质,青文织,长一丈六尺,百四十首,广七寸。开国县子男、散县子男、

名号侯、开国乡男,素朱绶,三采,青赤白,朱质,白文织,长一丈四尺,百二

十首,广六寸。一品、二品,紫绶,三采,紫黄赤,纯紫质,长一丈八尺,百八

十首,广八寸。三品、四品,青绶,三采,青白红,纯青质,长一丈六尺,百四

十首,广七寸。五品、六品,墨绶,二采,青绀,纯绀质,长一丈四尺,百首,

广六寸。七品、八品、九品,黄绶,二采,黄白,纯黄质,长一丈二尺,六十首,

广五寸。官品从第二已上,小绶间得施玉环。凡绶,先合单纺为一丝,丝四为一

扶,扶五为一首,首五成一文。采纯为质。首多者丝细,首少者丝粗。官有绶者,

则有纷,皆长八尺,广三寸,各随绶色。若服朝服则佩绶,服公服则佩纷。官无

绶者,不合佩纷。

鞶囊,二品已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

九品彩缕,兽爪鞶。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

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

则像剑。带真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郡公、开国公

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皆双佩。绶亦如之。

百官朝服公服,皆执手板。尚书录令、仆射、吏部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

以紫皮裹之,名曰笏。朝服缀紫荷,录令、左仆射左荷,右仆射、吏部尚书右荷。

七品已上文官朝服,皆簪白笔。正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职,并不簪。朝服,

冠、帻各一,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袖,皂襈,革带,曲领,方心,蔽膝,

白笔、舄、袜,两绶,剑佩,簪导,钩灊,为具服。七品已上服也。公服,冠、

帻,纱单衣,深衣,革带,假带,履袜,钩灊,谓之从省服。八品已下,流外四

品已上服也。

流外五品已下,九品已上,皆著褠衣为公服。

皇后玺、绶、佩同乘舆,假髻,步摇,十二钿,八雀九华。助祭朝会以袆

衣,祠郊禖以褕狄,小宴以阙狄,亲蚕以鞠衣,礼见皇帝以展衣,宴居以褖衣。

六服俱有蔽膝、织成绲带。皇太后、皇后玺,并以白玉为之,方一寸二分,螭兽

钮,文各如其号。玺不行用,有令,则太后以宫名卫尉印,皇后则以长秋印。

内外命妇从五品已上,蔽髻,唯以钿数花钗多少为品秩。二品已上金玉饰,

三品已下金饰。内命妇、左右昭仪、三夫人视一品,假髻,九钿,金章,紫绶,

服褕翟,双佩山玄玉。九嫔视三品,五钿蔽髻,银章,青绶,服鞠衣,佩水苍玉。

世妇视四品,三钿,银印,青绶,服展衣,无佩。八十一御女视五品,一钿,铜

印,墨绶,服褖衣。又有宫人女官服制,第二品七钿蔽髻,服阙翟;三品五钿,

鞠衣;四品三钿,展衣;五品一钿,褖衣;六品褖衣;七品青纱公服。俱大

首髻。八品、九品,俱青纱公服,偏髾髻。

皇太子妃玺、绶、佩同皇太子,假髻,步摇,九钿,服褕翟。从蚕则青纱公

服。

皇太子妃玺,以黄金,方一寸,龟钮,文曰“皇太子妃之玺”。若有封书,

则用内坊印。

郡长公主、公主、王国太妃、妃,纁朱绶,髻章服佩同内命妇一品。郡长君

七钿蔽髻,玄朱绶,阙翟,章佩与公主同。郡君、县主,佩水苍玉,余与郡长君

同。太子良娣视九嫔服。县主青朱绶,余与良娣同。女侍中五钿,假金印、紫绶,

服鞠衣,佩水苍玉。县君银章,青朱绶,余与女侍中同。太子孺人同世妇。太子

家人子同御女。乡主、乡君,素朱绶,佩水苍玉,余与御女同。外命妇章印绶佩,

皆如其夫。若夫假章印绶佩,妻则不假。一品、二品,七钿蔽髻,服阙翟。三品

五钿,服鞠衣。四品三钿,服展衣。五品一钿,服褖衣。内外命妇、宫人女官

从蚕,则各依品次,还著蔽髻,皆服青纱公服。如外命妇,绶带鞶囊,皆准其夫

公服之例。百官之母诏加太夫人者,朝服公服,各与其命妇服同。

后周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祀昊天上帝,则苍衣苍冕;祀东方上帝及

朝日,则青衣青冕;祀南方上帝,则朱衣朱冕;祭皇地祇、祀中央上帝,则黄衣

黄冕;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则素衣素冕;祀北方上帝,祭神州、社稷,则玄衣玄

冕;享先皇、加元服、纳后、朝诸侯,则象衣象冕。十有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

虫六章在衣,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六章在裳,凡十二等。享诸先帝、大贞于龟、食

三老五更、享诸侯、耕籍,则服衮冕,自龙已下,凡九章十二等。宗彝已下五章

在衣,藻、火已下四章在裳,衣重宗彝。祀星辰、祭四望、视朔、大射、飨群臣、

巡牺牲、养国老,则服山冕,八章十二等。衣裳各四章,衣重火与宗彝。群祀、

视朝、临太学、入道法门、宴诸侯与群臣及燕射、养庶老、适诸侯家,则服鷩冕,

七章十二等。衣三章,裳四章,衣重三章。衮、山、鷩三冕,皆裳重黼黻,俱十

有二等。通以升龙为领褾。冕通十有二旒。巡兵即戎,则服韦弁,谓以韎韦为

弁,又以为裳衣也。田猎行乡畿,则服皮弁,谓以鹿子皮为弁,白布衣而素裳也。

皇帝凶服斩衰。(父母之丧上下达)其吊服,锡衰以哭三公,緦衰以哭诸侯,

(皆十五升抽其半。)锡者,浣其布,不浣其缕,哀在内,緦者皆素弁,(如爵

弁之数)环绖。(一服缠绖)。凡大疫、大荒、大灾则素服缟冠。(凡疫病、荒

饥、年灾水旱也。)

诸公之服九:一曰方冕。二曰衮冕,九章,宗彝已上五章在衣,藻已下四章

在裳。三曰山冕,八章,衣裳各四章,衣重宗彝,为九等。四曰鷩冕,七章,衣

三章,裳四章,衣重火与宗彝。五曰火冕,六章,衣裳各三章,衣重宗彝及藻,

裳重黻。六曰毳冕,五章,衣三章,裳二章,衣重藻粉米,裳重黼黻。山冕已下

俱九等,皆以山为领褾,冕俱九旒。七曰韦弁。八曰皮弁。九曰玄冠。

诸侯服,自方冕而下八,无衮冕。山冕八章,衣裳各四章。鷩冕七章,衣三

章,裳四章,衣重宗彝。火冕六章,衣裳各三章,衣重藻,裳重黻。毳冕五章,

衣三章,裳二章,衣重粉米,裳重黼黻。鷩冕已下俱八等,皆以华虫为领褾。

冕俱八旒。

诸伯服,自方冕而下七,又无山冕。鷩冕七章,衣三章,裳四章。火冕六章,

衣裳各三章,裳重黻。毳冕五章,衣三章,裳二章,裳重黼黻。火冕已下俱七等,

皆以火为领褾。冕俱七旒。

诸子服,自方冕而下六,又无鷩冕。火冕六章,衣裳各三章。毳冕五章,衣

三章,裳二章,裳重黻。毳冕已下俱六等,皆以宗彝为领褾。冕俱六旒。

诸男服,自方冕而下五,又无火冕。毳冕五章,衣三章,裳二章。以藻为领

褾。冕五旒。

三公之服九:一曰祀冕。二曰火冕,六章,衣裳各三章,衣重宗彝与藻,裳

重黻。三曰毳冕,五章,衣三章,裳二章,衣重藻与粉米,裳重黼黻。四曰藻冕,

四章,衣裳俱二章,衣重藻与粉米,裳重黼黻。五曰绣冕,三章,衣一章,裳二

章,衣重粉米,裳重黼黻。俱九等,皆以宗彝为领褾。六曰爵弁。七曰韦弁。

八曰皮弁。九曰玄冠。

三孤之服,自祀冕而下八,无火冕。毳冕五章,衣三章,裳二章,衣重粉米,

裳重黼黻。藻冕四章,衣裳各二章,衣重藻与粉米,裳重黼黻,俱八等,皆以藻

为领褾。绣冕三章,衣一章,裳二章,衣重粉米,裳重黼黻,为八等。

公卿之服,自祀冕而下七,又无毳冕。藻冕四章,衣裳各二章,衣重粉米,

裳重黼黻,为七等,皆以粉米为领褾,各七。绣冕三章,衣一章,裳二章,衣

重粉米,裳重黼黻,为七等。

上大夫之服,自祀冕而下六,又无藻冕。绣冕三章,衣一章,裳二章,衣重

粉米,裳重黼,为六等。

中大夫之服,自祀冕而下五,又无皮弁。绣冕三章,衣一章,裳二章,衣重

粉米,为五等。

下大夫之服,自祀冕而下四,又无爵弁。绣冕三章,衣一章,裳二章,衣重

粉米,为四等。

士之服三:一曰祀弁,二曰爵弁,三曰玄冠。(玄冠皆玄衣。其裳,上士以

玄,中士以黄,下士杂裳,谓前玄后黄也。)庶士之服一:玄冠。(庶士,庶人

在官,府史之属。其服缁衣裳。)

后令文武俱著常服,冠形如魏帢,无簪有缨。其凶服皆与庶人同。其吊服,

诸侯于其卿大夫,锡衰;同姓,緦衰;于士,疑衰。其当事则弁绖,否则皮弁。

公孤卿大夫之吊服,锡衰弁绖,皮弁亦如之。士之吊服,疑衰素裳,当事弁绖,

否则徒弁。

皇后衣十二等。其翟衣六,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则服翚衣。

(素质,五色。)祭阴社,朝命妇,则服騑衣。(青质,五色。)祭群小祀,受

献茧,则服鷩衣。(赤色)采桑则服鳪衣。(黄色)从皇帝见宾客,听女教,则

服鵫衣。(白色)食命妇,归宁,则服衣。(玄色)俱十有二等,以翚雉

为领褾,各有二。临妇学及法道门,燕命妇,有时见命妇,则苍衣。春斋及祭

还,则青衣。夏斋及祭还,则朱衣。采桑斋及采桑还,则黄衣。秋斋及祭还,则

素衣。冬斋及祭还,则玄衣。自青衣而下,其领褾以相生之色。

诸公夫人九服,其翟衣雉皆九等,俱以騑雉为领褾,各九。自騑衣已下五,

曰騑衣、鷩衣、鳪衣、鵫衣、衣,并朱衣、黄衣、素衣、玄衣而九。自朱

衣而下,其领褾亦同用相生之色。

诸侯夫人,自鷩而下八。其翟衣雉皆八等,俱以鷩雉为领褾。无騑衣。

诸伯夫人,自鳪而下七。其翟衣雉皆七等,俱以鳪雉为领襟,又无鵫衣。

诸子夫人,自鵫而下六。其翟衣俱以鵫雉为领褾。又无鳪衣。

诸男夫人,自而下五。其翟衣雉皆五等,俱以雉为领褾。又

无鳪衣。

三妃,三公夫人之服九:一曰鳪衣,二曰鵫衣、三曰衣,四曰青衣,

五曰朱衣,六曰黄衣,七曰素衣,八曰玄衣,九曰鷩衣。(似发)华皆九树。其

雉衣亦皆九等,以褾雉为领褾,各九。

三,三孤之内子,自鵫衣而下八。雉衣皆八等,以鵫雉为领褾,各八。

六嫔,六卿之内子,自衣而下七。雉衣皆七等,以雉为领褾,

各七。

上媛,上大夫之孺人,自青衣而下六。

中媛,中大夫之孺人,自朱衣而下五。

下媛,下大夫之孺人,自黄衣而下四。

御婉士之妇人,自素衣而下三。

中宫六尚,緅衣。(其色赤而微玄)

诸命秩之服,曰公服,其余常服,曰私衣。皇后华皆有十二树。诸侯之夫人,

亦皆以命数为之节。三妃,三公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