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51部分

隋书-第51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子,子东二星曰孙。

东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渎,江、河、

淮、济之精也。狼一星,在东井东南。狼为野将,主侵掠。色有常,不欲变动也。

角而变色动摇,盗贼萌,胡兵起,人相食。躁则人主不静,不居其宫,驰骋天下。

北七星曰天狗,主守财。弧九星在狼东南,天弓也,主备盗贼,常向于狼。弧矢

动移,不如常者,多盗贼,胡兵大起。狼弧张,害及胡,天下乖乱。又曰,天弓

张,天下尽兵,主与臣相谋。弧南六星为天社。昔共工氏之子句龙,能平水土,

故祀以配社,其精为星。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春

分之夕而没于丁。见则化平,主寿昌,亡则君危代天。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柳南六星曰外厨。厨南一星曰天纪,主禽兽之齿。

稷五星在七星南。稷,农正也。取乎百谷之长,以为号也。

张南十四星曰天庙,天子之祖庙也。客星守之,祠官有忧。

翼南五星曰东区,蛮夷星也。

轸南三十二星曰器府,乐器之府也。青丘七星在轸东南,蛮夷之国号也。青

丘西四星曰土司空,主界域,亦曰司徒。土司空北二星曰军门,主营候豹尾威旗。

自摄提至此,大凡二百五十四官,一千二百八十三星。并二十八宿辅官,名

曰经星常宿。远近有度,小大有差。苟或失常,实表灾异。

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乃分为二道,其南经傅说、鱼、天

籥、天弁、河鼓,其北经龟,贯箕下,次络南斗魁、左旗,至天津下而合南道。

乃西南行,又分夹匏瓜,络人星、杵、造父、腾蛇、王良、傅路、阁道北端、太

陵、天船、卷舌而南行,络五车,经北河之南,入东井水位而东南行,络南河、

阙丘、天狗、天纪、天稷,在七星南而没。

○天占

《鸿范五行传》曰:“清而明者,天之体也,天忽变色,是谓易常。天裂,

阳不足,是谓臣强,下将害上,国后分裂,其下之主当之。天开见光,流血滂滂。

天裂见人,兵起国亡。天鸣有声,至尊忧且惊。皆乱国之所生也。”

汉惠帝二年,天开东北,长三十余丈,广十余丈。后有吕氏变乱。

晋惠帝太安二年,天中裂。穆帝升平五年,又裂,广数丈,并有声如雷。其

后皆有兵革之应。

○七曜

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

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行以成阴阳寒暑之节。是故《传》

云:“日为太阳之精,主生养恩德,人君之象也。”又人君有瑕,必露其慝,以

告示焉。故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宁。日变色,有军军破,

无军丧侯王。其君无德,其臣乱国,则日赤无光。日失色,所临之国不昌。日昼

昏,行人无影,到暮不止者,上刑急,下人不聊生,不出一年,有大水。日昼昏,

乌鸟群鸣,国失政。日中乌见,主不明,为政乱,国有白衣会。日中有黑子、黑

气、黑云,乍三乍五,臣废其主。日食,阴侵阳,臣掩君之象,有亡国,有死君,

有大水。日食见星,有杀君,天下分裂。王者修德以禳之。

月者,阴之精也。其形圆,其质清,日光照之,则见其明。日光所不照,则

谓之魄。故月望之日,日月相望,人居其间,尽睹其明,故形圆也。二弦之日,

日照其侧,人观其傍,故半明半魄也。晦朔之日,日照其表,人在其里,故不见

也。其行有迟疾。其极迟则日行十二度强,极疾则日行十四度半强。迟则渐疾,

疾极渐迟,二十七日半强而迟疾一终矣。又月行之道,斜带黄道。十三日有奇在

黄道表,又十三日有奇在黄道里。表里极远者,去黄道六度。二十七日有奇,阴

阳一终。张衡云:“对日之冲,其大如日,日光不照,谓之暗虚。暗虚逢月则月

食,值星则星亡。”今历家月望行黄道,则值暗虚矣。值暗虚有表里深浅,故食

有南北多少。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以之比德,刑罚之义。列

之朝廷,诸侯大臣之类。故君明则月行依度,臣执权则月行失道。大臣用事,兵

刑失理,则月行乍南乍北。女主外戚擅权,则或进或退。月变色,将有殃。月昼

明,奸邪并作,君臣争明,女主失行,阴国兵强,中国饥,天下谋僣。数月重见,

国以乱亡。

岁星曰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

气,则罚见岁星。岁星盈缩,以其舍命国。其所居久,其国有德厚,五谷丰昌,

不可伐。其对为冲,岁乃有殃。岁星安静中度,吉。盈缩失次,其国有变,不可

举事用兵。又曰,人主出象也。色欲明光润泽,德合同。又曰,进退如度,奸邪

息;变色乱行,主无福。又主福,主大司农,主齐、吴,主司天下诸侯人君之过,

主岁五谷。赤而角,其国昌;赤黄而沉,其野大穰。

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荧

惑法使行无常,出则有兵,入则兵散。以舍命国,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

饥,为兵,居国受殃。环绕勾已,芒角动摇变色,乍前乍后,乍左乍右,其殃愈

甚。其南丈夫、北女子丧。周旋止息,乃为死丧,寇乱其野,亡地。其失行而速,

兵聚其下,顺之战胜。又曰,荧惑主大鸿胪,主死丧,主司空,又为司马,主楚、

吴、越以南,又司天下群臣之过,司骄奢亡乱妖孽,主岁成败。又曰,荧惑不动,

兵不战,有诛将。其出色赤怒,逆行成钩已,战凶,有围军。钩已,有芒角如锋

刃,人主无出宫,下有伏兵。芒大则人民怒,君子遑遑,小人浪浪,不有乱臣,

则有大丧,人欺吏,吏欺王。又为外则兵,内则理政,为天子之理也。故曰,虽

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其入守犯太微、轩辕、营室、房、心,主命恶之。

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心

为政,故四星皆失,填乃为之动。动而盈,侯王不宁。缩,有军不复。所居之宿,

国吉,得地及女子,有福,不可伐。去之,失地,若有女忧。居宿久,国福厚,

易则薄。失次而上二三宿曰盈,有主命不成,不乃大水。失次而下曰缩,后戚,

其岁不复,不乃天裂,若地动。一曰,填为黄帝之德,女主之象,主德厚,安危

存亡之机,司天下女主之过。又曰,天子之星也。天子失信,则填星大动。

太白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太

白进退以候兵,高埤迟速,静躁见伏,用兵皆象之,吉。其出西方,失行,夷狄

败;出东方,失行,中国败。未尽期日,过参天,病其对国。若经天,天下革,

人更王,是谓乱纪,人民流亡。昼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又曰,

太白大臣,其号上公也,大司马位谨候此。

辰星曰北方冬水。智也,听也。智亏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辰星。辰

星见,主刑,主廷尉,主燕、赵,又为燕、赵、代以北,宰相之象,亦为杀伐之

气,战斗之象。又曰,军于野,辰星为偏将之象,无军为刑事。和阴阳,应其时。

不和,出失其时,寒暑失其节,邦当大饥。当出不出,是谓击卒,兵大起。在于

房心间,地动。亦曰,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又曰,蛮夷出星,亦主刑法之

得失。色黄而小,地大动。

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色变有类。凡青皆比参左肩,

赤比心大星,黄比参右肩,白比狼星,黑比奎大星。不失本色,而应其四时者,

吉;色害其行,凶。

凡五星所出所行所直之辰,其国为得位者,岁星以德,荧惑有礼,填星有福,

太白兵强,辰星阴阳和。所行所直之辰,顺其色而有角者胜,其色害者败。居实,

有德也。居虚,无德也。色胜位,行胜色,行得尽胜之。营室为清庙,岁星庙也。

心为明堂,荧惑庙也。南斗为文太室,填星庙也。亢为疏庙,太白庙也。七星为

员官,辰星庙也。五星行至其庙,谨候其命。

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岁星降为贵臣;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

戏;填星降为老人妇女;太白降为壮夫,处于林麓;辰星降为妇人。吉凶之应,

随其象告。

凡五星,木与土合,为内乱、饥;与水合,为变谋而更事;与火合,为饥,

为旱;与金合,为白衣之会,合斗,国有内乱,野有破军,为水。太白在南,岁

星在北,名曰牡年,谷大熟。太白在北,岁星在南,年或有或无。火与金合,为

烁为丧,不可举事用兵。从军为军忧,离之军却。出太白阴,分宅,出其阳,偏

将战。与土合,为忧,主孽。与水合,为北军,用兵举事大败。一曰,火与水合

为焠,不可举事用兵。土与水合,为壅沮,不可举事用兵,有覆军下师。一曰,

为变谋更事,必为旱。与金合,为疾,为白衣会,为内兵,国亡地。与木合,国

饥。水与金合,为变谋,为兵忧。入太白中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

亡地,视旗所指,以命破军。环绕太白,若与斗,大战,客胜。

凡木、火、土、金与水斗,皆为战,兵不在外,皆为内乱。

凡同舍为合,相陵为斗。二星相近,其殃大,相远无伤,七寸以内必之。

凡月蚀五星,其国亡。岁以饥,荧惑以乱,填以杀,太白以强国战,辰以女

乱。

凡五星入月,其野有逐相。太白,将僇。

凡五星所聚,其国王,天下从。岁以义从,荧惑以礼从,填以重从,太白以

兵从,辰以法,各以其事致天下也。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国外内有兵,

天丧人民,改立侯王。四星若合,是谓太阳,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

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庆,改立王者,奄有四方,子孙蕃昌;亡德受殃,

离其国家,灭其宗庙,百姓离去,被满四方。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事亦

小。

凡五星色,其圜白,为丧,为旱;赤中不平,为兵,为忧;青为水;黑为疾

疫,为多死;黄为吉。皆角,赤,犯我城;黄,地之争;白,哭泣声;青,有兵

忧;黑,有水。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儛以行,不见灾疾,五谷

蕃昌。

凡五星岁政缓则不行,急则过分,逆则占。荧惑,缓则不入,急则不出,违

道则占。填,缓则不还,急则过舍,逆则占。太白,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逆则

占。辰星,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非时则占。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昌。

凡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辰星不出,

太白为客;其出,太白为主。出而与太白不相从,及各出一方,为格,野有军不

战。

五星为五德之主,其行或入黄道里,或出黄道表,犹月行出有阴阳也。终出

入五常,不可以算数求也。其东行曰顺,西行曰逆,顺则疾,逆则迟,通而率之,

终为东行矣。不东不西曰留。与日相近而不见,曰伏。伏与日同度曰合。其留行

逆顺掩合犯法陵变色芒角,凡其所主,皆以时政五常、五官、五事之得失,而见

其变。

木、火、土三星行迟,夜半经天。其初皆与日合度,而后顺行渐迟,追日不

及,晨见东方。行去日稍远,朝时近中则留。留经旦过中则逆行。逆行至夕时近

中则又留。留而又顺,先迟渐速,以至于夕伏西方,乃更与日合。金、水二星,

行速而不经天。自始与日合之后,行速而先日,夕见西方。去日前稍远,夕时欲

近南方则渐迟,迟极则留。留而近日,则逆行而合日,在于日后。晨见东方。逆

极则留,留而后迟。迟极去日稍远,旦时欲近南方,则速行以追日,晨伏于东方,

复与日合。此五星合见、迟速、逆顺、留行之大经也。昏旦者,阴阳之大分也。

南方者,太阳之位,而天地之经也。七曜行至阳位,当天之经,则亏昃留逆而不

居焉。此天之常道也。三星经天,二星不经天,三天两地之道也。

凡五星见伏留行,逆顺迟速,应历度者,为得其行,政合于常。违历错度,

而失路盈缩者,为乱行。乱行则为妖星彗孛,而有亡国革政,兵饥丧乱之祸云。

古历五星并顺行,秦历始有金火之逆。又甘、石并时,自有差异。汉初测候,

乃知五星皆有逆行,其后相承罕能察。至后魏末,清河张子信,学艺博通,尤精

历数。因避葛荣乱,隐于海岛中,积三十许年,专以浑仪测候日月五星差变之数,

以算步之,始悟日月交道,有表里迟速,五星见伏,有感召向背。言日行在春分

后则迟,秋分后则速。合朔月在日道里则日食,若在日道外,虽交不亏。月望值

交则亏,不问表里。又月行遇木、火、土、金四星,向之则速,背之则迟。五星

行四方列宿,各有所好恶。所居遇其好者,则留多行迟,见早。遇其恶者,则留

少行速,见迟。与常数并差,少者差至五度,多者差至三十许度。其辰星之行,

见伏尤异。晨应见在雨水后立夏前,夕应见在处暑后霜降前者,并不见。启蛰、

立夏、立秋、霜降四气之内,晨夕去日前后三十六度内,十八度外,有木、火、

土、金一星者见,无者不见。后张胄玄、刘孝孙、刘焯等,依此差度,为定入交

食分及五星定见定行,与天密会,皆古人所未得也。

梁奉朝请祖恒,天监中,受诏集古天官及图纬旧说,撰《天文录》三十卷。

逮周氏克梁,获庾季才,为太史令,撰《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占验益备。今

略其杂星、瑞星、妖星、客星、流星及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