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元首 >

第22部分

我的元首-第22部分

小说: 我的元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轰……轰轰……”



双方已经从到五十米左右,开始相互投掷手榴弹,爆炸毫无征兆地在双方人群中炸响,这轮攻击互有死伤。



“哒哒……哒哒……”



张灵甫的305团的各种机枪,冲锋枪继续射击,冲在前边的鬼子又如麦子一样被搁倒。



“杀给给……无耻的支那人……杀给给……”



“杀鬼子……杀……”



双方士兵瞬间撞在了一起,冲锋枪手和机枪手现在已经不敢开枪,自动火力猛,打死鬼子,同样会打死自己的兄弟,难道他们就看着兄弟血战,当然不是,只见这些兄弟把手往后背一伸,拔出背后的大刀片子,狂叫着杀了上去。



张灵甫异常英勇,一枪就打死一个迎面冲来的鬼子,一个侧面的鬼子见机会来了,上来对着张灵甫就是一攒刺,张灵甫把手中的大刀对着鬼子的刺刀一磕,挡开鬼子的刺刀,一个旋转,大刀片子从小鬼子的脖子上划过。



“扑哧……嗤嗤……”



那偷袭的小鬼子的脑袋被张灵甫劈飞,掉落在地上,脖颈上的鲜血冲天喷出,足有一米多高。



战场上到处都是血肉横飞,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张灵甫左手一枪,打死一个鬼子,右手一刀,在劈死一个鬼子,身上的白衬衣早以被鲜血染红,有小鬼子的,也有张灵甫自己的,张灵甫自己也分不清楚到底杀了多少鬼子,突然跟随张灵甫的“瓜娃子”大吼一声:



“团长小心……碰……”



“瓜娃子”飞身把张灵甫扑到在地,只见不远处一名鬼子伤病手里的三八步枪枪口正冒着青烟,被扑到的张灵甫甩手就是一枪,结果那了名鬼子伤兵的狗命,此时的张灵甫才明白过来,是“瓜娃子”见有鬼子要偷袭自己,就舍身扑了上来,一想到是“瓜娃子”救了自己,张灵甫连忙去推压在身上的“瓜娃子”。



“瓜娃子,快起来,你想压死老子啊!”



“团……长,我……不是……孬种……哈……。”



“嗯,不是,好小子,有你的。”



张灵甫感觉到不对,连忙把“瓜娃子”从身上搬开,起身一看,“瓜娃子”的胸口正冒着鲜血,而张灵甫自己的脚上也传来一阵刺痛。“瓜娃子”走了,为救张灵甫走了,张灵甫同样被小鬼子的步枪击中大腿。



受伤的张灵甫并没有呼叫医务兵,而是把手中的大刀对着一个正与自己兄弟拼刺刀的鬼子后背一掷:



“扑哧……啊……”



张灵甫的大刀片子一下就把那名鬼子扎了一个对穿,没有大刀的张灵甫,把左手的“盒子炮”换到右手,同时换上一个弹夹,这种二十响的“盒子炮”,正是近战之王。



跛腿的张灵甫,一边艰难地挪动,一边精准地射击,一枪一个鬼子,打完一个弹夹在上一个弹夹,直到自己身上在也没有一粒子弹,失血过多的张灵甫在才头一歪,昏倒在战场上。



等张灵甫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病房里,站在床头的是总指挥张俊,张俊身后是一系列的高官,当张俊听说张灵甫受伤,特意来看望张灵甫这个抗日英雄,历史终究没有走出张灵甫的宿命,今后张灵甫将是一个跛腿的将军。



“总指挥,战局怎么样了。”



“呵呵,张上校首先要告诉你两条好消息,你现在已经是少将军衔了,等艾克师长回国后,你将正式接管五十七师,这是委员长亲自发来的电报,另外因为你的英勇,国民政府将授予你青天白日勋章,恭喜你张将军,你的英勇和对祖国人民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张灵甫从来没在战场上流过泪,现在的张灵甫却同婴儿一般嘤嘤哭泣起来,张俊挥挥手,带着人悄悄退出张灵甫的病房。



张灵甫是英雄吗?



抗日的张灵甫是英雄。



抗日的张灵甫在前线舍生忘死,奋勇拼杀,他为守护这片国土所做的贡献就不容抹杀,跟随张灵甫英勇拼杀的将士同样是民族英雄。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民族英雄,就不该带有任何的政治偏见,而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做个为整个中华民族做了有贡献的事,而张灵甫的的确确做了很大的贡献。



至于后来张灵甫走放反人民的战场,他同样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不能因为他后面的错误而抹杀前面的功劳,历史不容抹杀,也不会忘记。



被颂扬成的伟大者,就应该有伟大者的宏大胸怀。



让我们大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者,就应该有勇气郑重地回答历史的提问:“抗日的张灵甫真英雄!”



一个要伟大复兴的民族,就不会忘记曾为民族浴血奋战的英雄。



张俊能出现在张灵甫的病房,就说明前线的局势已经明朗,松井石根被彻底赶回丹阳,因为前期的反击失去大量的城区,同时损失大量的士兵,现在松井石根拥有的士兵已经不足五千人,而占领的城区不到三平方公里,而丹阳城的大火也狂卷而来,不出一日,这里将是一片火海,到时候将没有一个鬼子能活着离开。



第三十三章“闪电战”理论



【《我的元首》属于冷门书,只要有一点点喜欢看的朋友,拜托你务必收藏,推荐,这将关系到本书的生死存亡,大家放心收藏,绝对完本,不辜负大家的支持,万分感激各位支持的书友】



而中**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四方放火,烧死那些王八蛋。绝望的日军开始成批自杀,松井石根的命运已经不重要了,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和自己的二十万侵略军一起下地狱,这从来都是侵略者的下场。等张俊派人进入丹阳城的时候,这里已经变成“地狱的修罗场”到处都是日军被烧焦的尸体,发出一阵阵恶臭,各种枪支早就没有原来形状,如此大火焚烧之下,没有一个日军活下来,松井石根老鬼子同样也变成了焦炭,只有他身边一把乌起码黑的大将指挥刀,凄苦地述说着死者的身份。



中**队短短十天时间,就歼灭二十万精锐日军,让世界震惊,同时对德军的新战术“闪电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俊是第一个把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理论用于实战的指挥官,但这种战争模式却是希特勒提出来的,古德里安撰写的战争理论。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英译blitzkrieg或lightningwar。但是是由希特勒提出的,很合古德里安的口味),也叫闪电战,是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



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击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



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



在柏林的希特勒同时收到两封电报,一份是张俊的,一份是日本天皇的,张俊的电报当然是报捷的,张俊这个小滑头怎么可能放弃鼓吹“闪电战”的创立者,天大的机会为元首增加嚇嚇威望,张俊更不可能放弃,现在的希特勒,在德国的权力并不是十分的牢固,在德国入侵奥地利的时候,德国陆军就有无数的将军,密谋逮捕希特勒,希特勒毕竟是民选出来的,他并没有完全控制住德国国防军,现在又有怀恨在心的戈林,如毒蛇一般地地在等待着报复的机会。



希特勒连忙打开日本天皇的电报:



“尊敬的元首,对于贵国派遣的军事教官团,在中国已经对大日本帝国帝国构成严重威胁,而我们日本与贵国一向交好,彼此联系紧密,所以我请求元首立即召回在中国的军事教官团,同时严禁出口武器到中国。”



希特勒看完日本天皇的电报,鼻子哼了一声,就把电报仍到了一边,小日本在一战的时候,就抢了德国在中国的一处港口,希特勒一直耿耿于怀,再说希特勒一直都看不起小日本。



看完日本天皇的电报,希特勒才郑重地看张俊发来的电报,这份电报有点长,但希特勒还是看的很专注,看到精彩出,还不住地对着空中挥舞拳头。



“我的元首,党卫军上校代表全体派遣中国教官向伟大的元首汇报,在中国战场,前期中**队与日寇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后期中国方面把指挥权交给了我,我作为一名光荣而神圣的德国党卫军军官,怀着对元首无限的忠诚和敬仰,使用元首创建的闪电战战术,风卷残云一般,歼灭二十万精锐日军,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完全是元首的战略思想实现的,我的元首,你的睿智犹如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德军将在元首的闪电战思想的武装下,所向披靡,横扫一切阻挡德国前进的障碍。



对于这次实战的各种经验总结,我与各派遣团的军官已经整理好,现在就呈报给我的元首。



闪击理论



战略层面



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



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战术层面



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集结



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du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



展开



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突破



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eitkeil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进行突破。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



突穿



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击虚与钻隙



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查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



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



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席卷



这是“闪电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