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62部分

后汉书-第62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窦武辅政,复征用之。

论曰:伏氏自东西京相袭为名儒,以取爵位。中兴而桓氏尤盛,自荣至典,

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师,受其业者皆至卿相,显乎当世。孔子曰:“古之

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者,凭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桓荣

之累世见宗,岂其为己乎!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

公綝,字幼春,王莽末守颍阳尉。世祖略地颍阳,颍阳城守不下,綝说其宰,

遂与俱降,世祖大喜,厚加赏劳,以綝为偏将军,因从征伐。綝将兵先度河,移

檄郡国,攻营略地,下河南、陈留、颍川二十一县。

建武元年,拜河南太守。及封功臣,帝令各言所乐,诸将皆占丰邑美县,惟

綝愿封本乡。或谓綝曰:“人皆欲县,子独求乡,何也?”綝曰:“昔孙叔敖敕

其子,受封必求硗埆之地,今綝能蒲功微,得乡亭厚矣。”帝从之,封定陵新

安乡侯,食邑五千户,后徙封陵阳侯。

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难,为都讲,遂笃

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

初,綝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綝卒,鸿当袭封,

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乃挂坷動谮B尤ィ羰橛胧⒃唬骸昂杼熬椋

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

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

医。如遂不瘳,永归沟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

与骏遇于东海,阳狂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

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

可谓智乎?”鸿感悟,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

行,显宗甚贤之。

永平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说《文侯之命篇》,赐御衣及绶,禀食公车,

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

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

于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临决。

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

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府。门下由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彭城

刘恺、北海巴茂、九江朱伥皆至公卿。元和三年,徙封马亭乡侯。

和帝即位,迁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

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曰:

臣闻日者阳精,守实不亏,君之象也;月者阴精,盈毁有常,臣之表也。故

日食者,臣乘君,阴陵阳;月满不亏,下骄盈也。昔周室衰季,皇甫之属专权于

外,党类强盛,侵夺主势,则日月薄食,故《诗》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春秋》日食三十六,弑君三十二。变不空生,各以类

应。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可假人。览观往古,近察汉兴,倾危之祸,靡不由

之。是以三桓专鲁,田氏擅齐,六卿分严;诸吕握权,统嗣几移;哀、平之末,

庙不血食。故虽有周公之亲,而无其德,不得行其势也。

今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不敢僣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

初除谒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玺、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背王室,

向私门,此乃上威损,下权盛也。人道悖于下,效验见于天,虽有隐谋,神照其

情,垂象见戒,以告人君。间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

也。陛下未深觉悟,故天重见戒,诚宜畏惧,以防其祸。《诗》云:“敬天之怒,

不敢戏豫。”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

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

也。臣愚以为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权门,倾覆谄谀,以者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诛。

间者大将军再出,威振州郡,莫不赋敛吏人,遣使贡献。大将军虽云不受,而物

不还主,部署之吏无所畏惮,纵行非法,不伏罪辜,故海内贪猾,竞为奸吏,小

民吁嗟,怨气满腹。臣闻天不可以不刚,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强,不强

则宰牧从横。宜因大变,改政匡失,以塞天意。

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宪大将军印绶,

宪及诸弟皆自杀。

时大郡口五六十万举孝廉二人,小郡口二十万并有蛮夷者亦举二人,帝以为

不均,下公卿会议。鸿与司空刘方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

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

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帝从之。

六年,鸿薨,赐赠有加常礼。子湛嗣。湛卒,子浮嗣。浮卒,子夏嗣。

论曰:“孔子曰“太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孟子曰“闻伯夷之风

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若乃太伯以天下而违周,伯夷率洁情以去国,并未

始有其让也。故太伯称至德,伯夷称贤人。后世闻其让而慕其风,徇其名而昧其

致,所以激诡行生而取与妄矣。至夫邓彪、刘恺,让其弟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

己厚其名,于义不亦薄乎!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立行,

非独善其身,将以训天下之方动者。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哉!原丁鸿之心,主

于忠爱乎?何其终悟而从义也!异夫数子类乎徇名者焉。

赞曰:五更待问,应若鸣钟。庭列辎驾,堂修礼容。穆穆帝则,拥经以从。

丁鸿翼翼,让而不饰。高论白虎,深言日食。

 卷三十八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会莽败,义兵起,宗

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宗见更始政乱,

因将家属客安邑。

及大司徒邓禹西征,定河东,定诣禹自归。禹闻宗素多权谋,乃表为偏将军。

禹军到栒邑,赤眉大众且至,禹以栒邑不足守,欲引师进就坚城,而众人多畏贼

追,惮为后拒。禹乃书诸将名于竹简,署其前后,乱著笥中,令各探之。宗独不

肯探,曰:“死生有命,张宗岂辞难就逸乎!”禹叹息谓曰:“将军有亲弱在营,

奈何不顾?”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

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诸营既引兵,宗方勒厉军士,

坚垒壁,以死当之。禹到前县,议曰:“以张将军之众,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

投沸汤,虽欲戮力,其势不全也。”乃遣步骑二千人反还迎宗。宗引兵始发,而

赤眉卒至,宗与战,却之,乃得归营,于是诸将服其勇。及还到长安,宗夜将锐

士入城袭赤眉,中矛贯胛,又转攻诸营保,为流矢所激,皆几至于死。

及邓禹征还,光武以宗为京辅都尉,将突骑与征西大将军冯异共击关中诸营

保,破之,还河南都尉。建武六年,都尉官省,拜太中大夫。八年,颍川桑中盗

贼群起,宗将兵击定之。后青、冀盗贼屯聚山泽,宗以谒者督诸郡兵讨平之。十

六年,琅邪、北海盗贼复起,宗督二郡兵讨之,乃设方略,明购赏,皆悉破散,

于是沛、楚、东海、临淮群贼惧其威武,相捕斩者数千人,青、徐震栗。后迁琅

邪相,其政好严猛,敢杀伐。永平二年,卒于官。

法雄字文彊,扶风郿人也,齐襄王法章之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姓,故

以法为氏。宣帝时,徙三辅,世为二千石。雄初仕郡功曹,辟太傅张禹府,举雄

高第,除平氏长。善政事,好发敗榉猎粝》ⅲ羧宋钒D涎籼乇

上其理状,迁宛陵令。

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余人,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

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初,遣侍御史庞雄督州郡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

聚。明年,伯路复与平原刘文河等三百余人称“使者”,攻厌次城,杀长吏,转

入高唐,烧官寺,出系囚,渠帅皆称“将军”,共朝谒伯路。伯路冠五梁冠,佩

印绶,党众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节发幽、冀诸郡兵,合数万人,乃征雄为

青州刺史,与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余皆奔走,收器械

财物甚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

皆以为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

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

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贼闻大喜,乃还所略

人。而东莱郡兵独未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五年春,乏食,复

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平之,于是州界清

静。

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

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

永初中,多虎狼之暴,前大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

“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

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记到,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

虎害稍息,人以狱安。在郡数岁,岁常丰稔。元初中卒官。

子真,在《逸人传》。

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

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

顺帝末,扬、徐盗贼群起,磐牙连岁。建康元年,九江范容、周生等相聚反

乱,屯据历阳,为江淮巨患,遣御史中丞冯绲将兵督扬州刺史尹燿、九江太守邓

显讨之。燿、显军败,为贼所杀。又阴陵人徐凤、马勉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

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印,称“黄帝”,筑营

于当涂山中。乃建年号,置百官,遣别帅黄虎攻没合肥。明年,广陵贼张婴等复

聚众数千人反,据广陵。朝廷博求将帅,三公举抚有文武才,拜为九江都尉,与

中郎将赵序助冯绲合州郡兵数万人共讨之。又广开赏募,钱、邑各有差。梁太后

虑群贼屯结,诸将不能制,又议遣太尉李固。未及行,会抚等进击,大破之,斩

马勉、范容、周生等千五百级,徐凤遂将余众攻烧东城县。下邳人谢安应募,率

其宗亲设伏击凤,斩之,封安为平乡侯,邑三千户。拜抚中郎将,督扬、徐二州

事。抚复进击张婴,斩获千余人。赵序坐畏懦不进,诈增首级,征还弃市。又历

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九江,杀郡守。抚乘胜进击,破之,斩孟等三千八百

级,虏获七百余人,牛、马、财物不可胜算。于是东南悉平,振旅而还。以抚为

左冯翊,除一子为郎。抚所得赏赐,尽分于麾下。

性方直,不交权势,宦官怀忿。及论功当封,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承旨奏

黜抚,天下怨之。卒于家。

冯绲字鸿卿,巴郡宕渠人也,少学《春秋》、《司马兵法》。父焕,安帝时

为幽州刺史,疾忌奸恶,数致其罪。时玄菟太守姚光亦失人和。建光元年,怨者

乃诈作玺书谴责焕、光,赐以欧刀。又下辽东都尉庞奋使速行刑,奋即斩光收焕。

焕欲自杀,绲疑诏文有异,止焕曰:“大人在州,志欲去恶,实无他故,必是凶

人妄诈,规肆奸毒。愿以事自上,甘罪无晚。”焕从其言,上书自讼,果诈者所

为,征奋抵罪。会焕病死狱中,帝愍之,赐焕、光钱各十万,以子为郎中。绲由

是知名。

家富好施,赈赴穷急,为州里所归爱。初举孝廉,七迁为广汉属国都尉,征

拜御史中丞。顺帝末,以绲持节督扬州诸郡军事,与中郎将滕抚击破群贼,迁陇

西太守。后鲜卑寇边,以绲为辽东太守,晓喻降集,虏皆弭散。征拜京兆尹,转

司隶校尉,所在立威刑。迁廷尉、太常。

时,长沙蛮寇益阳,屯聚积久,至延熹五年,众转盛,而零陵蛮贼复反应之,

合二万余人,攻烧城郭,杀伤长吏。又武陵蛮夷悉反,寇掠江陵间,荆州刺史刘

度、南郡太守李肃并奔走荆南,皆没。于是拜绲为车骑将军,将兵十余万讨之,

诏策绲曰:“蛮夷猾夏,久不讨摄,各焚都城,蹈籍官人。州郡将吏,死职之臣,

相逐奔窜,曾不反顾,可愧言也。将军素有威猛,是以擢授六师。前代陈汤、冯、

傅之徒,以寡击众,郅支、夜郎、楼兰之戎,头悬都街,卫、霍北征,功列金石,

是皆将军所究览也。今非将军,谁与修复前迹?进赴之宜,权时之策,将军一之,

出郊之事,不复内御。已命有司祖于国门。《诗》不云乎:‘进厥虎臣,阚如虓

虎,敷敦淮濆,仍执丑虏。’将军其勉之!”

时,天下饥馑,帑藏虚尽,每出征伐,常减公卿俸禄,假王侯租赋,前后所

遣将帅,宦官辄陷以折耗军资,往往抵罪。绲性烈直,不行贿赂,惧为所中,乃

上疏曰:“势得容奸,伯夷可疑;荀曰无猜,盗跖可信。故乐羊陈功,文侯示以

谤书。愿请中常侍一人监军财费。”尚书朱穆奏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