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历代兴衰演义 >

第2部分

历代兴衰演义-第2部分

小说: 历代兴衰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挺纪,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

盖茫无形,尝无味,操法久视而长存者。厥后,皇帝老子受法于泰壹元君,有泰壹之书传于世。空桑氏、神民氏,盖使民神异业,而精气通行者,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辰放氏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鬓阔首以去灵雨,而人从之,号曰衣皮之民,传四世。蜀山氏、马鬼豗氏、浑沌氏,生而不杀,予而不夺,天下之人,服其威而怀其德。当是时,阴阳和平,万物无争。蜚鸟之巢,可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走也。盖执中涵和,无内而无外者,传七世。

东户氏,当是之时,禽兽成群,竹木遂长,道不拾遗,传十七世。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稀韦氏、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处,搏生咀华,与物相友,尚有与禽兽同食共宿者。至是,民有机智,凌虐禽兽,而禽兽始为人敌,爪牙角毒,概不足以胜禽兽。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居而避之。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实。

未有火化,渴饮禽兽之血,饥则带毛而食禽兽之肉,故曰茹毛饮血。取禽兽之皮,以蔽前后。传二世而燧人氏继之。燧人氏有四贤臣:一曰明山、二曰必育、三曰成博、四曰陨丘,辅燧人氏以治天下。时民不知有火,未知熟食,燧人氏仰观列宿,俯察五行,知空中有火,丽木则明。一日游于南垂,有木焉。

鸟喙其枝,见磷磷火出,燧人氏感之,于是钻木取火,教民烹饪,放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臊生食,民大利之。

时未有文字,燧人氏作结绳之政,大事则大结,小事则小结。立传教之台,为日中之市,兴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谓之燧皇,传八世。继治有庸成氏,再继有伏羲氏出焉。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五帝起亶聪明创制立法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更有收人在后。

吕氏曰:从来五帝之说,纷纷莫定。有以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为五帝者;有以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者。惟《易经系辞》传,称古者伏羲氏王天下,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不据传而据经,而五帝之名实定矣。此一回只伏羲、神农、黄帝三帝事实。

尧、舜见下回。

却说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其母华胥氏,居于华胥之渚。

华胥,即今陕西西安府蓝田县是也。一日闲嬉游入山中,见一巨人足迹,羲母以脚步而履之,自觉意有所动,忽然红光罩身,遂因而有娠。怀十六个月,生帝于成纪。成纪,今陕西巩昌府泰州是也。身长一丈六尺,首若蛇形。

生有圣德,人民感戴,推之为君。以木德王天下,以风为姓。建都于宛丘,今河南府陈州是也。帝居位,上合天心,下合人望。共工、柏皇、朱襄、昊英等诸文武大臣,各秉贤能,分理宇内,而政大治,教民作网罟,捕鱼虾,以瞻民用。又教民养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以充庖厨,且以为牺牲、享神祗之用。上古之民,卧则口去口去,起则吁吁,饥则求食,饱则弃之,与禽兽无异。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知有爱而不知有礼。帝始制嫁娶之法,凡欲娶人女,先正姓氏,遣媒妁,说合议定,然后以俪皮为礼。俪皮者,双兽皮也。古者衣服用皮,故用之以合配偶。而民始知有父子、男女有别,而不相渎。

时帝治极盛,文明将起,聚天地之精华,于河中生出一件物事来。其物龙首马身,而龙鳞,高八尺五寸,形类骆驼,左右有翼,波中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其文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出于孟津河中。百姓看明,飞报入朝。伏羲闻报,即命驾至河边观看。果见其物踏水不没,乃叹曰:“此文明之始也。”命抬石案至前,同群臣拜礼讫,遂将其背上图点,用火孚炭画于石上,再取竹木之板,画于板上。

由是则而象之,推而广之,画成干、坤、艮、巽、震、离、坎、…八卦。卦有三爻,因而互相配合,重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教民决嫌疑,定犹豫,使民不迷于吉凶悔吝之途。开物成务之学,天地秘藏之机,至此而尽泄矣。

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近参乎身,远取诸物,初作文字,以代结绳之政。虽草草创立,未能精工,至于仓颉制以六义,而文字大备矣。因有河图之瑞,以龙纪官,各官皆以龙名,如飞龙、潜龙、居龙、降龙之类。作甲历,甲历者,起于甲寅,支干相配,为十二辰。六甲而天道周矣。岁以是纪而年不乱,月以是纪而时不易,昼夜以是纪而人知度,东西南北以是纪而方不忒,此为历日之始。又斲桐为琴,以绳丝为弦。

弦二十有七,命之曰离徽。又…亘桑为瑟,弦三十有六。以通神明之贶,以合天人之和,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而乐音自此兴焉。帝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寿一百九十有七,葬于陈。

戊辰元年,妹女娲氏立。女娲氏与伏羲氏同母所生,生而神灵,面如傅粉,齿白唇红,身长一丈。佐兄太昊氏,正婚姻媒妁嫁娶之礼,以重万民之制,是为神媒,帝爱而敬之。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娲氏为主,号为女皇。以云为姓,建都于中皇之山。

时有镇守冀方诸侯共工氏名康回者,生得面如黑漆,发似朱砂,身长二丈六尺,遍身皆毛,任智自神,俶乱天常,窃保冀方,自谓水德,以水德纪官。

共工神通广大,善用妖法,能驾云涌水为助,乃壅防百川,隳高堙卑,振滔洪水,以害天下,大兴兵马作乱。女娲氏命祝融氏征之。共工氏念动真言,涌水滔天冲来。祝融氏聚卢灰止之。共工氏大败,乃驾云望北而逃。岂知当初盘古开天之时,凿破昆仑山,原有一半带在月轮天上,名曰不周山。亦曰天柱。

彼时原在天中,迨后日运日移于北,且亦体重将崩。此时共工氏驾云逃至北方,见天柱下垂,挡住去路,心中大怒,大吼一声,以头尽力向不周山一触,天柱大折,崩将下来,将共工氏尸首压得粉碎,又将地压成侧势,海水浸将上来,地乃大缺一角。祝融氏得胜回朝,将此一段事情奏与女皇,女皇亦未有良策处治。只见北方一群百姓前来求见,女皇问其原故。百姓奏道:“自祝将军征康回之后,彼处昼夜不分,黑黑暗暗,阴风凛冽,不似人世,百姓们取火寻路至此,望吾皇速为主张。”

女皇闻奏,即同群臣起驾,令百姓引路,前往不周山审视。只见天昏地暗,冷气逼人,举火照之,西北方一带,天缺有七八痕。只因天气大泄,故冷风吹下,日月无光。女皇寻思良久,乃命群臣于五方寻取五色云母石,复命取五色矾石炼成膏,将云母黏成大块备用。女娲氏原是女仙,能腾云驾雾,念动咒语,云生足下,将石升在空中,凡天有缺处,随其缺用膏用石补之。

事毕,天体照旧完好。女娲氏下来,又将前所崩之不周山凿断,分为四段,凿成鳌足之形,大展神通,运入海底,将地撑起,地体依然如旧。第天体原与水晶玻璃一样,故日月照之,所在有光。石则不能明亮,故石所补处,乃复体浊无光,女娲氏患之。

彼时钟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色,身长千里,两眼有光,开目则如日月一般,有光照地,且其气暖,吐出温和,就如夏天一般。女娲氏乃以法制钟山之神,令之常居钟山之上,昂其首以照北海诸国。其目开则为昼,闭则为夜,其气出则为夏,吸则为冬。不饮不食,使之乘时以吐风雨,而百姓乃得安生。

女娲氏治天下一百三十年,继之者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陆氏。栗陆氏刚愎自用,民始携叛。其臣东里子谏而被杀,天下益贰,栗陆氏亡,浑沌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昊英氏、有巢氏。前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于树,及其久也,木处而颠。此有巢氏,教民编槿缉藿,造成茅屋,而民赖之,盖屋庐之始也。故亦号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俗熙熙而自治。阴康氏,此时水渎不疏,阴凝易闷,人郁于内,脉理壅滞,多患重腿之疾,阴康氏始制舞焉,以和其关节,治于华原。无怀氏,其民甘食乐居,怀土重生,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自后神农氏作,而帝王之历代世数,遂斑斑可稽矣。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乃少典国君之子。初,少典国君娶有虫乔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感神龙而生帝,故身似龙形,生于烈山之石室,身长八尺七寸,以火德王天下,故曰炎帝,都于陈,迁都曲阜。曲阜,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是也。癸未元年,初艺五谷。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

神农氏思禽兽有限,而人民众多,一旦禽兽食尽,民将无以为生。若草木一年可生一次,源源无穷,而草木之可以养人者,莫如五谷。乃因天时,相地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作陶冶,制镈耨。教民树艺五谷,而农事兴矣。教民治麻为布,而衣服起矣。时民有疾病,未知药石,故多死亡。神农始尝百草,察其温、平、寒、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宜。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病。始列廛于国,为日中之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不相争。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作扶犁之乐,致丰年之咏。

有火瑞,以火纪官,如大火、鹑火、西火、北水之类。诸侯夙沙氏叛,煮海为盐,不受帝命。其臣箕文谏而被杀,帝益修德。

夙沙氏之民,自攻杀其君而来归。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帝南巡狩,崩于长沙之茶乡,今湖广长沙府茶陵州是也。在位一百四十年,寿一百六十八岁。

神农氏纳莽水氏之女,曰听,生帝临魁,在位八十年。

临魁生帝承,在位六十年。承生帝明,在位四十九年。明生帝宜,在位四十五年。宜生帝来,在位四十三年。来生帝里,在位四十三年。里生节茎,节茎生克及戏,俱不在位。克生子帝榆罔立,居于空桑,为政苛急,务乘人而斗其捷,法多酷民。

群臣怨望,诸侯携贰。

其臣蚩尤,乃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喜战,作大弩刀戟,以兼诸侯。帝榆罔不能制,命居少颢以临四方。蚩尤益肆其恶,出洋水,登九淖,以攻帝榆罔于空桑。炎帝逊居涿鹿,轩辕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军士昏迷,不能取胜。轩辕乃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杀蚩尤于中冀,因名其地曰绝辔之野。炎帝榆罔仍然不改前非,轩辕修德治兵,与炎帝榆罔战于板泉之野。三战,然后胜之。榆罔在帝位五十五年。诸侯遂推轩辕,代神农氏为天子,是为黄帝有熊氏。

初,神农氏之母生二子,长为神农氏,其弟则世嗣少典氏为诸侯。至帝榆罔之代,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曰轩辕。

轩辕,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是也。姓公孙,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聪明绝世,国于有熊,故又号有熊氏。以土德王天下,故号曰黄帝。

都于涿鹿,今北直保安州是也。帝始制阵法,内行用刀锯,外行用甲兵。设旌麾,有不顺者则征之。拔山通道,未尝宁居。

虽都涿鹿,而迁徙无常,以兵师为营卫。时有云瑞,乃以云纪官,如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之类。帝一日忽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而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求之,得风后于海隅,进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又得六相而天下治。风后明乎天道,故为当时;力牧察乎地势,故为禀者;奢龙辨乎东方,故为土师;祝融辨乎南方,故为司徒;大封辨乎西方,故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为司李。帝一日又梦两龙以图授帝,帝乃斋戒往河求之。有大鱼溯流负图文而进,帝拜受之,得其五要。乃设灵台,立五官以叙五事。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鬼臾蓲占星,车区占风。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始作甲子,干支相配,而定以纳音。命容成作盖天以象天,以占日月星辰而定气运。造神历,积邪分以置闰,于是时惠而辰从矣。

帝又命仓颉制文字。仓颉四目,生有圣德。时有灵龟负书,出于洛水之汭,丹甲青文,仓颉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以指画掌,而创文字。文字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初,自伏羲画卦以来,略有文字。至是以六义制字,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谐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而天下之文字备矣。

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造律吕,命大容作承云之乐,命之曰咸池。作冕垂旒充纩为玄衣黄裳,以象天地之正色,帝观翚翟草木之华,乃染五色为文章,以表贵贱,于是兖冕衣裳之制兴。命宁封为陶正,赤将为木正,作杵臼,而谷粟始凿。作斧灶,而民始粥。作甑,而民始饭。以烹以炰,以为醴酪。泽有桥梁,行有屦履,死有棺椁。命挥作弓,夷牟作矢,岐伯作鼓吹铙角灵鞞神钲,以扬武德。命共鼓化狐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水,邑夷法斗之周旋,作大辂以行四方。帝始立宫室之制,遂作合宫,祀上帝,接万灵,布政教。始范金为货,制金刀,立五币,为轻重以制国用。

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复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命元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蚕。初,太古之时,未有君长,无所统摄,所聚,即推一人为长。蜀地有长,为邻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马在。女念父隔绝,或废饮食,其母慰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