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冰火战歌 >

第22部分

冰火战歌-第22部分

小说: 冰火战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后面的队伍便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却是汤谷领着几百人,捧着许多白色的盒子,风尘仆仆赶了上来。

雪英心中一凛:“晨露之国竟然不愿意放我们离开,难道族长正是被他们害死的?”但是昭月不说话,她也只好站在原地静待。

这一次雪英却是误解了汤谷。原来早上汤谷将昭凌的死讯带回晨露王宫之后,望曦想不到自己念念不忘的美人,竟然就这样轻易地被人害死了。他心痛不已,本想自己亲自到圣凰部落祭奠芳魂,却被夏先生死死拦住,只好派了汤谷送来二十块丹霞白玉,以表哀思。

汤谷不好意思向昭月转述自己国主的那些邪门心思,只说国主听闻昭凌族长逝世,极是悲伤,送上一些奠仪,希望昭月族长节哀。

这话不管是真是假,昭月都要受了。因此她只是淡淡一笑,示意雪英和几名护卫将那些白色的盒子接了过来。

雪英兀自还有些担心,一边打量着汤谷身后的数百人,一边问道:“汤谷长老只是来送奠仪,为何带着这么多人?”

汤谷似乎有些犹豫,但见昭月的目光之中也露出问询之意,只好答道:“雪英姑娘有所不知,我国国主已经下令,要动用全国之力开凿天线峡。这些都是各处抽调来的民伕。”

第十七章 叛乱

 汤谷身后数百名民夫,身上都穿着晨露之国平民的服色,背上扛着锄头等物,每隔五六人,便夹着一名举着火把的兵士,队伍最后的十来名兵士还拿着刀枪等武器。看这模样竟是要押送民伕去天线峡的架势,与国人自愿守护晨露山脉的情形,大不相同。

虽然心中疑惑,但这毕竟是他国内务,昭月也不好说多什么,她并没有看见昭云,谢过汤谷便带着雪英她们去追前面的队伍。

炎歌见昭月等人走了,也想要跟着离开,还没挪动脚步,就被拉住了。昭云指了指队伍最末的几名卫兵,轻声道:“先跟着他们看看。”

炎歌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原来队伍后面正是他们两人在城门口见过的那几个卫兵,机缘巧合,此时又被派来押送民伕。他与昭云相交日久,彼此的心思都能了解几分,知道他是想从这几名卫兵处探听一些消息,也不做声,只点了点头。

两人屏气凝神,潜行到那几名卫兵身后。

却听得其中一人道:“也不知道国主在想什么。天线峡为建木大神所赐,轻易开凿,若是惹怒大神,收回天线峡,以后山谷中岂不是永远看不到阳光。”

另一人嘿嘿笑了两声,道:“建木早已归隐云津,哪里还会管这里的事情?据说开凿天线峡的主意就是王宫中的那位夏先生出的。如今苍雾几族皆受重创,已经死了三位族长,只有我国国主因为法力深厚,那些妖物不敢动手,才保全了一国臣民。如今,国主要开凿天线峡,恐怕也和今日袭击圣凰族长的事情有关,说不定是奉了什么神灵的旨意--”这人声音十分熟悉,昭云听得分明,正是那消息较为灵通的卫兵,不由得又凑近了一些。

只听那人又续道:“--要说这圣凰部落的族长,一直以来都被被世人传得神乎其神,如今看来却是名不符实。圣凰部落进城的时候,我可是见过她。说白了,也不过是个会法术的女子罢了,长得也不怎么样,还不如咱们晨露国的美女呢。明明穿着一身红衣,却是煞气逼人。可惜功力到底比不上咱们国主,不然怎么让人轻易就杀了去?”

昭云立刻攥紧了手,却又轻轻松开。听那人这样评说母亲,他心里着实不好受。然而他心中明白,此时大敌当前,绝不能因为这种流言碎语妄动干戈。何况,以昭凌平素独来独往的性子,又怎么会在乎这些人的看法?

那人再说下去,却又夸起望曦来。先是说望曦天纵英才,英明神武,苍雾诸族都是听了他的指挥,躲避到晨露山谷之中,才勉强保住性命。又说他在凶案发生之后,处理妥当,不畏羽灵强势,将圣凰部落驱逐出去。最后还不忘赞叹望曦法术精湛,功力高深。直将他说得地上无、天上少,几乎成了苍雾第一神人。

昭云忍不住皱眉,他没想到这人竟将事情扭曲到这种地步。晨露能在海祸中暂保平安,是地形所致,后来也有各族日日巡山的功绩。而诸族避祸晨露,是几族联合商议的结果。至于端城中的凶案却是没有找到线索,夜鹂族和圣凰部落都只是国人胡乱猜疑的结果罢了。这些事情,想要作为望曦的功绩,在昭云看来,只有“不可思议”四个字可做评价。要说望曦英明果决,更是个笑话,若不是发生了臣民宫门哭告之事,夜鹂族也不会离开,圣凰部落则是自己想要撤离的。这些事情,那卫兵都没有提及,明显是个不太高明的人。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些消息,四处散布。昭云心里一跳,这或许是什么人在背后推动,借了卫兵的口,将这些宣扬出去,却不知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其实,这也不能怪小民无知。海祸几乎波及到整个苍雾,只有晨露之国侥幸没有什么损失。百姓虽知这与地形有关,却又想到若不是国主德被苍生,海水从苍雾东南涌上来,晨露之国的处境自然不如现在。

晨露之国虽然还没有施行正统的王制,但也像圣凰部落一般,将国主当做半个神明。晨露之国百姓珍爱阳光,国主便被称为太阳之子,而且历代国主的名字都要和太阳挂上边。譬如望曦,就有期盼阳光的意思。有这样的观点在先,国人盲目崇敬望曦,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那些称赞望曦的话,却是夏先生的布置了。他劝说望曦,既然想要施行王制,轩辕之地已有成法,可以仿效。愚民鲁钝,渴求君主的庇佑,这才是王制能够立足的根本。因此,他们必须要将望曦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帝王形象。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便是为苍雾人族奠定了万世基业!连开凿天线峡,都与此有关。

说动了望曦,夏先生就编了许多半真半假的话,通过种种渠道传了出来。这卫兵不过是认识的人多,辗转听了不少,就回来与同伴叙说,却被昭云听到了。

昭云再听不到什么新鲜东西,便拉了炎歌离开这些卫兵,绕了小道,赶上圣凰部落。

这时候昭月已经带着族人,走过了天线峡。昭月不知天线峡其中的奥妙,幸而过峡人数众多,冲散了里面的气流,就没有生出幻影来,很顺利地就走到了海港。她眼看时间快要入夜,便下令先在海滩上寻找平坦安全的地方驻扎下来。

这夜昭云终于有了和妹妹细谈的机会,兄妹俩和炎歌一起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细细分析一遍。只觉诸事虽然繁杂,其中却仿佛有一脉相通的东西隐含在内。三人苦于摸不到最关键的地方,没有办法将这些事情都串联起来。

如今麒麟之心已经丢失,昭凌也不幸罹难。三人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远望苍茫大海,竟不知该何去何从。

这一晚,昭云和炎歌便住在了圣凰部落之中,鹤长老等人也没有阻拦。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望曦下达旨意之后,开凿天线峡的工程还是很快开始了。先是调集了近千名民伕到天线峡。后来,连守护晨露山脉的晨露军队也要分批赶赴天线峡,因为夜鹂族和圣凰部落离开而逐渐紧缩的巡山队伍,再一次减少了人数,整座山脉像是被虫蛀了的木头一样,裂缝越来越多,堵了一个,便又生出来十个。法师奔波其间,苦不堪言。

第三天,永霞之湖水面升高,将附近的几个村子淹没了。望曦一方面派了寥寥几百兵士加入到巡山队伍中做样子;一方面却不肯放弃开凿天线峡,甚至又连续几次从民间抽调劳力,竟连小儿与老人都不放过。

九月十一,天线峡一带的民夫不堪忍受兵士的压榨,揭竿而起。起义迅速蔓延到整个晨露山谷,连端城的王宫中都抓到了几名声称要刺杀望曦的“贼子”。

第十八章 骂阵

 苍雾大陆草木繁茂,林间草地都有灵怪出没。若是没有防身之术,就无法自保。羽灵凭借法术立身,笑乡人则有超绝的武艺,泪谷人精通各种草药,是使毒的好手。只有晨露之国,因为地理特殊,四面环山,从没有发生过外敌入侵一类的事情。而且谷地中少有猛兽恶禽,永霞之湖中也从来没听说有什么怪鱼。因此晨露之国中,除了王宫和几个管理属地的官员招募的军队会习武以外,也只有贵族才修习法术,其余平民百姓,只知耕织渔猎,并不关心其他事情,这倒是和千鸟之森的九州移民有相通之处。

谁也没有想到,向来以柔弱出名的晨露之国国民,竟然会发起叛乱,甚至敢于潜入皇宫刺杀望曦!

更让人惊奇的是,叛乱发生之后,有关望曦神通的传言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晨露之国的王军中,已经将望曦描绘成了苍雾第一高人。似乎只要他登高一呼,整个苍雾大陆就会臣服在他的脚下。

一方是视望曦为暴君,另一方却将他当成了天神。在这样截然相反的气氛中,晨露之国王队与叛军展开了拉锯战。王军武力强悍,兵马强壮,比起叛军中那些只懂得耕田打渔的民伕自然厉害百倍。叛军却胜在人数众多,又占据了天线峡一带的有利地势,进可攻退可守,时不时还能够骚扰一下王军。这样一来一往,两方都占不到上风。

天线峡峡口整日喊杀声震天,驻扎在另一端的圣凰部落也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

圣凰部落出了天线峡之后,却不能像原先计划的那样向苍雾北荒迁徙。受伤的三位长老,一直昏迷不醒,脸色红得像是傍晚的彤云,每到昼夜交替的时候,更是全身颤抖不止,三五人一起按都按不住。让昭云担心的是,原本已经好了许多的炎歌,也呈现出了同样的症状。

四个人终日躺在帐篷中昏昏沉沉,把麻烦都留给了外面的人。医官只能熬一些补充精力的汤药,以防几人因为长久不能进食而体力衰竭,对于其他症状却是束手无策,只说四人最好能够静养,旅途颠簸则可能引发更多的病症。

带着几个随时有性命之忧的病人,进入神秘的北荒,的确是不智之举。昭云昭月两兄妹商议之后,决定带着族人暂时先住在海滩之上的帐篷中。

这处海滩因为靠近云津群岛,再从苍雾中取出一字,名为“雾云海岸”,附带的海港便被称为“雾云港”。雾云海岸已经不在晨露之国的管辖范围之内,只有行商商会管理一些日常纠纷事务。因此圣凰部落住下之后,也无人前来打扰。

昭云开始还有些犹疑,毕竟海港中还停着那来自东华洲的大船。那日冰女和火魔因为时间紧迫,只将其中的关键讲给他听,有些细节并没有仔细说明。因此昭云也是一知半解,只觉得这船上载着的人物,和苍雾的海祸以及端城中的凶案都有莫大的关系,还可能有更大的图谋。若是冒冒失失带着圣凰部落住到对方的眼皮底下,岂不是羊入虎口?

然而他们来到海港的时候,那艘大船已经不知去向。听港口的小摊贩说,那船在前一夜突然失火,也不知道船上载了什么货物,遇火燃烧,竟然发出碧色的光芒。那碧芒甚是耀眼,照亮了大半个海港,将其他船上的人都惊醒了。好不容易扑袭了火焰之后,就听到船上有大哭之声。

天亮之后,方才有人打听到,原来这船上的人大多是同族。他们族内向有风俗,远行之人都要带着家人缝制的斗篷,这样就会得到全家人的祝福,可保旅途安稳,平安归家。因此这船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从家里中带来了妻子手缝的斗篷。海上风急浪高,大家舍不得穿,放在一件不会受潮的房间里。谁知那房间却正好在这次火灾的中心。所有的衣服都被烧得一干二净,连根布条都没有留下。

他们离乡万里,却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由得悲从中来,抱头痛哭。

也不知是因为悲声震天,引发了冥冥中神明的关注,还是这日雾云海岸中了邪,怪事频出。过不多时,又有人看到,在离船百十来丈的海面上方,忽有万点荧光闪过,紧接着爆发出巨大的碧光。

如此反复波折,这一夜海港众人竟是未得安眠。天亮之后,就见那船采买了食水,便扯了帆离岸去了。至于是否有人趁着众人慌乱溜下船来,却是没有人知道了。

昭云听了族人的回报,立刻明白那所谓的“斗篷”,说的就是他亲手烧毁的蝶衣了。至于后来的怪事,则是他与那巨虫打斗时万点萤火虫以及麒麟之心所发的光芒。想来是因为夜晚光线昏暗,众人又无法力傍身,看不清空中的景象,添加了诸多猜测,才有了这似真似假的故事。

但敌人既然已经不在此处,暂时停留也就没有了问题。昭月决定驻扎此处,还有其他的考虑。海港上虽然多是逃难的人,却也有不少远洋贩货的商人,带着不少珍奇草药。说不定还有异域妙方,可以找到方法,救治三位长老和炎歌。

昭月和医官每日商议治疗之法,昭云却无事可做。他早上起来看过炎歌,在帐中修炼一会儿,忽然听到隐隐的喊杀声。他想起晨露之国的王军正在天线峡上平叛,也不知胜负几何。这事毕竟攸关苍雾大势,需要探听清楚。昭云也不招呼其他人,唤来驺吾,便骑着它从雾云港这面登上晨露山脉。疾行了一会儿,便到了天线峡的西端。昭云从驺吾背上跳下来,站到一块突起的山石之上,低头一望,就看见了山下那一团乱麻般的战事。

两军交界处,正好有天线峡露出的一丝天光。昭云目力极佳,还能看清一二分情势。只见大刀长剑与锄头镐头齐飞,“乒乒乓乓”迸出无数点火星。也不知是哪方受了伤,率军之人大吼了一声,两队人马都退了回去。

然后就听到有人开始大呼小叫,昭云仔细听了半天,才弄明白,原来是双方在“骂阵”。此时望曦的王制还是一句空谈,双方都讲不出什么忠义仁爱的大道理来。但是晨露之国人口不多,王军和叛军中倒有不少同乡邻里,对骂起来甚是顺口,到后来连对方小时候的丑事都揪了出来。

如此骂阵,竟如儿戏一般。

第十九章 双姝

 这不成样子的“骂阵”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双方很快又打了起来。

晨露之国的王军中,颇有些兵士学过法术。晨露人崇拜阳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