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守望黎明号 >

第52部分

守望黎明号-第52部分

小说: 守望黎明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摘下腰上宝剑递给慧岸,说道:“还请借在下一柄长剑。在下的宝剑过于锋利,不合比武较技之用。”

慧岸接过宝剑,连同之前收起的屠龙刀,一同抱在怀里。

接过长剑,两人于庭中站定。客气几句便开始,宋青书上手便是武当绕指柔剑法,只见剑法变幻莫测,宋青书手里的长剑也是忽直忽弯,一时间仿佛占尽上风。陆远只是谨守门户,使用大伏魔剑法规规矩矩的拆了一二十招,随后好像随手的一剑刺向左侧,剑到途中,宋青书恰好一个转身撩剑,正正好好的把自己的脖子送到剑锋上。陆远侧剑轻轻一触就收剑入鞘,退开到场外。

“承让。”陆远拱手道。

“那是我自己失误,怎么能算!我们再来!”宋青书觉得自己是一时不查,竟然着道,当下大叫道。

“还是我来试试”,众人转头一看,却是莫声谷站了出来,满脸跃跃欲试的表情。

接下来便好像上一场的翻版。莫声谷剑法比宋青书凌厉数倍,结果还是陆远规规矩矩的拆了十几招,然后剑锋那么随便一摆。莫声谷的手腕就恰恰好好的撞在上面。如果不是陆远侧剑,这只手便卸了下来。

陆远的剑法一般。因为大伏魔剑法实在不符合他的口味。在他看来,拳法是研究人体奥秘的钥匙,而剑法则是杀人的工具。所以如果不是为了给对手保留几分颜面,他根本不耐烦先拆上十几招的这种设定。至于胜利,不过是借着独孤九剑的原理,境界高了,怎么打都有道理,这个规矩如今陆远却是明白了。陆远此时眼光锐利,对方剑法中的破绽他一眼便知,剩下的只要把剑摆好就可以了。

“请赐教”,这次是宋远桥。他只是说了一句,便双掌摆出绵掌的架势,等待陆远先出招。

陆远也不客气,一招“仙人指路”刺向宋大侠的肩膀,两人在场中交起手来。宋远桥年近五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功力比起圆恒还要强些。两人剑掌相较,陆远的剑法立时就显出颓势来,不过是勉力支持。

如果按套路,陆远确实打不过宋远桥。可若论对武学的领悟,在场只有张三丰能超过陆远。因此陆远虽然落在下风,可每次长剑乱刺,就能把局面扳回来。几次之后,看分不出胜负,只好双方罢手。

陆远不成想自己刚刚松了一口气,就传来轻飘飘的一句话来,“老道看着手痒,也想试试”。

无可奈何,只好与提着木剑的张三丰站到场中。

张老道天性洒脱,对于名声一向不甚看重。他觉得陆远的武功看起来的有意思,但是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想亲自出手试试,什么车轮战之类的并不放在心上。

按照辈分,当然是陆远先出手。可是陆远站到场中之后,并没有急着拉开架势,只是一个人在那里愁眉苦脸的苦思冥想。良久,陆远才叹息一声,把长剑抛出场外。双手合十,摆了一个“礼敬如来”的姿势。却是要空手对张三丰的木剑,除了谢逊,武当诸侠各个目瞪口呆。

随即两人“交手”数十回合。两人相隔数丈远,一个慢腾腾的打拳,一个慢腾腾的舞剑,拳脚不曾带起一丝劲风,剑也没有什么破空的剑气,倒像是各自练习一样。只是两人的动作越来越慢,陆远衣衫如风帆般鼓起,浑身气血翻腾,一拳一脚都如推大石挽巨缆般,带着莫大的劲力。张三丰也是头顶白气如柱,灌注真气的剑身微微颤动,剑尖在空中缓缓划过后,居然留下清晰的圆环,久久不散。

到后来,陆远干脆站在原处,身体周围散开一层淡淡的圆圈,他只是偶尔才出一招打向空处。张三丰持剑微微闭眼,也是不动,身边却不断明灭着大圆小圆、长圆扁圆等各种圆圈。

这场比试竟一直延续到午后。

陆远的气圈几乎覆盖了整个练武场,而张三丰的圆则堆成了一座“剑山”。在双方交界处,你进我退的争斗不休。在场的除了宋远桥能看懂一两分,其他人都是一脸的茫然无措。

忽然“碰”的一声,陆远那鼓足的衣衫终于支撑不住,一下裂成碎片,气圈也随之消散。谢逊立刻脱下自己的外衫,给赤身的陆远披在身上。陆远浑不在意的坐下运功。

再看张三丰老道已经停下动作,正在抚摸着木剑上的一道微小的裂痕,说了声“可惜”,独自向后殿走去。

众人茫然不解。

陆远一直打坐到深夜。今日中秋,待到明月照满殿堂,桂影婆娑摇曳的时候,在正厅喝酒的几个人,忽然听到一声呼啸响起。啸声越来越高亢,震得桌上杯盘叮叮作响,如龙吟大川一般直指苍穹。饮酒的几个人纷纷站起来,向后院奔去,刚走进练武场,便见陆远正在整理衣衫,含笑着走了出来。

他练的八年的九阳神功,终于大成。至此九阳神功内外相应、生生不息,再无匮乏之虞。

(强推最后一天,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上三江,求推荐!

本周不是裸奔啊,一时忙没注意到提示信息!

三江推荐榜,求票!求票啦!

只要是起点会员,进入三江频道的页面就能看到左手边的“三江票领取”,领取一张票之后,在当前页面的最下方就能看到《守望黎明号》的名字,点击一下投票就可以了!

刚才都排在倒数第二了,老雷刚刚自己投了一张。老雷也不求前几名,也不会去刷票,只要不排在后面丢人就成。

大家多帮忙多支持!再次感谢!

倚天之卷还剩下最后四章,将对倚天世界做一个彻底的了结。

第三十三章宗师感悟

(三江推荐榜,大家很给力啊!老雷只是想不丢人就好,没想到被大家一口气从倒数第二顶到了正数第三位!厉害!同时咱也感觉亚历山大啊。

感谢1亿条骨血斑鱼、b死啊呆d、惊恐小狼打赏!1亿条骨血斑鱼出手不凡,让我惭愧。别人都是爆、倍儿爽求打赏,这本书走生活流,什么的要整卷看才觉得爽。

接下来还是求三江、求推荐、求收藏!

答谢三江,今日下午两点还有一更!)

此后的一个月,陆远和谢逊便在武当住了下来。在大成的九阳神功治疗下,张无忌体内的寒毒不过三日,便尽数驱除。陆远也没有多事的去教他少林九阳功。上一次和张三丰交手时,陆远便已察觉,张老道的太极已经就要成型。到时候自有震铄古今的神功给他学习。

谢逊能看见张无忌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就已经是心中欢喜。他自觉自己满身血腥,和无忌相认只会带来灾祸。他的身份如果暴露出来,便是张三丰也会觉得难做,所以哪怕最聪明的几个人都有所怀疑,却无人开口询问。

陆远每日就是和张三丰如同嬉戏一般的打拳,两个人都没运上什么内力,偶尔想到什么,就停下来苦苦思索。陆远思索的方式便是毫无形象的蹲着,皱眉苦思。张老道则是喜欢绕着他的小屋子转圈,一圈圈的走下去。

两人的拳法此时都未成型,因此份外珍惜这次机会。

陆远的拳法走的是融合的路子。他以天山折梅手为根基,先后融合了杂书斋的武学残篇,少林诸般拳掌指腿的绝学,继而又融合七伤拳、混元功,单以徒手而言,他已是天下第一。但陆远的目的却并非是创造出天下最牛x的徒手武功,就像号称最牛剑法的独孤九剑那样。或者是受了师父的影响,他自始至终,都是在以拳法探寻身体的奥秘。

在他看来,想杀人的话,刀剑比拳头有力得多。人类以后还会创造出枪械、巨舰大炮、原子弹,是不可能抗衡武器的。一个壮汉手持斩云剑,也能砍倒一批武功高手。而一个武林高手想把拳头练成能抗住斩云剑的地步,又要花上多少年功夫?花了这么多功夫,还不如搞一把好剑来的实在。

所以练拳为的是什么?陆远思来想去,却只得到了一个千百年后人们都知道的道理——“强身健体”!而这其中的道,就是如何强身,与如何健体。

陆远童年时力气很大,圆恒说他是天生神力。可是长大之后,无论他怎么锻炼,力气却并没有很大的增长。

反倒是身体的速度、柔韧和灵活性,远超济辈。

少林不擅长轻功,轻功、身法、步法多数都是大路货色,连一门能列入七十二绝技的都没有。所以好听的都说少林下盘稳固,不好听的就是快不起来只能站桩输出。但就是这些大路轻功,“八步赶蝉”陆远能一掠十丈,“草上飞”陆远能踏雪无痕,“燕子三抄水”陆远更是能渡百米宽的湖面。

可是在他如今的感悟中,利用身体的柔韧同样可以增大力气,让他舞百斤铁锤毫不费力,身体自然的用惯性驱动铁锤;利用对气的感知,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明确知道房里人员的举动。还有很多突破身体极限的收获,这就是他的感悟,他想做的,就是把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让它持续的发展下去的体系。

张三丰现在拳脚不如陆远,但他想创的是一种开天辟地的理念。把他的道家思想,几十年“以柔克刚”的武学思考等等融合进去的理念。陆远知道这理念成型后,才会一口气衍生出三门绝世武功——太极拳、太极剑和太极神功。

“你的身体不适合你的拳法,你的剑不适合你的剑法,你的轻功配不上你的人。”这就是张老道直言不讳的评价,陆远除了苦笑还是苦笑,这些他都知道。

少林拳讲究由外入内,由刚见柔,从来都是从外功、硬功入手。最对路子的就是天生神力和身体坚韧的,陆远的天赋是身体灵活和经脉宽广,典型的内家路子。他虽然后面学了很多厉害的武功,可少林拳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这种不协调那是能说改变就改变的。

剑法就不必说了。在剑法上,陆远还没有入门。八面汉剑中正平和,和大佛魔剑法这种正大光明的剑法可说是很好的搭配。可惜在陆远的思想中,厮杀都是一瞬间分出生死,拆上几十招再分胜负,就好像各自拿着手枪对射上几十枪一样危险。他转战千里的经历更是加深了这种思想。张老道建议他用短剑,以他的速度和近身后的直觉,用短剑危险十倍。可是陆远知道,想要发挥到极限,最好的办法是用针、绣花针。从他一瞬间刺瞎圆真眼睛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这种纯速度的武学理念吸引了。

只是对葵花的抗拒,才让他不向那个深渊滑落。

一个月下来,两人越发的惺惺相惜,再不以辈分论交。张三丰武学巨匠,普天下能和他交流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如今遇到陆远这个专门练拳还练的极深,又凭着后世的思想说出很多发人深省的理念的怪胎,当然欣喜莫名。

陆远遇到了当代的第一宗师,以往师父、师兄乃至整个少林都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如今都能拿出来探讨清楚,也是欢喜非常。

陆远将自己对武学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包括后世对太极的一些看法倾囊相告。这让张老道对自己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想来张无忌不用等到二十多再学太极了。

张老道除了帮他改造“陆氏锻炼法”之外,还把武当的绝学《神门十三剑》、《梯云纵》,传给了他。神门十三剑是一路专门刺手腕神门穴的剑法,总计十三个路剑法囊括了全部刺击神门穴的套路,这是一路以速度见长的快剑,正适合陆远用。以他们现在的武学理解,刺神门也好、刺人中也好,并无太大分别。

梯云纵则是武当名震江湖的轻功绝学,注重身法的轻灵,高低进退自如。虽说武当弟子人人都会,但是造诣不同效果自然大相径庭,而且这么多年下来,让张老道亲传梯云纵的又有几个?

陆远在武当寻了柄短剑,用起来果然顺手许多,神门十三剑被他耍成一团剑光,看着很是厉害。也就是张老道在边上嘟囔了一句,“还没入门啊”。

梯云纵给他那更是如鱼得水,不过三天的功夫,陆远已经能凭空直上十丈,空中转折如意。像“千丈岩”这种峭壁,只要稍微有几个可以途中踩踏的凸起,陆远便能轻轻巧巧登顶,看得宋远桥也膛目结舌。私下里宋大侠倒是问过师父,梯云纵能做到如此程度?张老道实话实说道,那是个人天赋罢了,学不来的。

第三十四章群雄汇大都

虽然沉迷在武侠世界中的陆远,还想无休止的住下去。谢逊也不得不提醒他,快到时间了。

数天后,少林寺陆远、谢逊、圆恒三人,偕同武当派的宋远桥、殷梨亭和莫声谷一同向北方的元大都而去。宋青书极力想参与其中,宋远桥也有意让儿子多些见识,到底还是陆远用此行太过危险,劝住了。他觉得宋青书行事太过于轻浮,会为此行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进了元大都,陆远三人到大都少林寺挂单。那大都少林寺虽然和嵩山少林寺正在争正统的名分,到底是同属少林一脉,底下的往来交流依旧。陆远几个人属于武僧,在大都这种文学僧占主导的地方来说,非常不受待见,被安排在一间偏远的厢房里,这倒是合了几个人的意思。

武当诸侠由先到大都的陈友谅安排。

他早一个月来,大都是丐帮重要的分舵之一,下辖有数千丐帮弟子,但有风吹草动都能了解到,正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安排个把人隐匿实属寻常事。

不几日,明教的杨逍、韦一笑和殷野王也到了。几人和谢逊见面,自然是一番唏嘘。武当诸侠是最没有门户之见的大侠,见到明教诸位也勉强应付。倒是殷野王不忿于陆远早些年对天鹰教的打压,寻个由头出手,结果被陆远拆招拆得欲仙欲死。不数日,明教又联系上了化名苦头陀的光明左使范遥,至此准备完毕。

有着遍布大都的丐帮弟子接应,有着明教光明右使范遥,这个化名苦头陀的高手做内应,大家对汝阳王府诸位的动静当然是了如指掌。

陆远参照小说的记忆和范遥提供的情报,圈出数个目标。首先就是玄冥二老,这两个人武功绝顶、人又狡猾且不要任何面皮,偷袭打闷棍、逃跑坑队友,可谓是完全没有下限,是最危险的角色。其次就是金刚门的师兄弟二十几人,这些人是武当诸侠的首要目标。

这两拨人都喜好在一起厮混,分开之下,突袭不难。反倒是化名“阿大”的原丐帮长老,八臂剑神东方白,总是深居简出,最是难以算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