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175部分

山河血-第175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止是远领先地球技术水平的外星科技,相比于那种没有根基的外星科技,存着着一定短版之处的苏联技术情报资料,却包含着苏联从50年代直到80年代,那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进步链条,据此可以逐步实现技术的进步与技术的飞越,而不是一个根基不劳的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我的初步构想是这样的,公司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获得欧美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报告,而后,由各个研究所据此从事研究,这样即可以令公司的技术始终保持与欧美同步发展,又可以在研发中,训练出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

在冶金研究院内,拿出十几份科研报告,管明棠对周仁讲述着自己的构想,这十几份科研报告,无一例外的都是从科技情报中心获得的,尽管只是五十年代的技术,甚至有一些技术——比如氧气顶吹转炉、电渣重熔炉在科研报告中,只不过是初步研究报告,根本就谈不上成熟,但如果将类似报告,分年度一一汇集的话,却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发展链,而对于公司设立的一个个研究所来说,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充分研究这些科研报告,进而一步步的掌握这一技术,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完成原本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完成的技术吸收。

“那个……”

看着面前的英文技术资料,周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科研报告都是建立在无数试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都是欧美钢铁企业竭力保密的技术资料,公司是怎么获得的?

“我可以知道,这些技术资料公司是如何的得到的吗?”

“获得的渠道,研究所就不需要的考虑了,总之,公司会通过一切方式,去获得这些技术……”

管明棠并没有解释资料的来源,为了让这些资料更像“西方技术资料”,他甚至特意在俄罗斯成立一家翻译社,专业从事“工业技术资料”的翻译。

“现在研究所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对这些技术的吸收,争取在未来一两年内,应用到实际生产之中……”

实际生产,以生产促进技术,以技术促进生产,或许管明棠并不懂得技术,但却知道,划时代的技术,对于生产的意义,当然更明白实际生产可以解决很多书面上这些技术人员无法掌握的或者不能理解的知识。

“嗯,另外,研究院还可以考虑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建一个院系,冶金工程学院吧,可以先办一个进修班,以学校的名义办,然后呢?在这里钻研一些纯理论上的先进冶金知识,再配合研究院,进行一些技术上的尝试,尝试一下突破,总跟在别人的身后去学,永远都是学生,我们现在即要当个好学生,更要学会,嗯,学会创新!”

创新!

或许源自于后世的、借鉴苏联技术资料的技术跃进式发展将促进北方公司的技术进步,但在管明棠看来,更为重要的创新,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而不仅仅只是“技术拷贝”。

“现在引进技术,是我们追上发达国家的拐杖,但是,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创新,永远都不可能甩开这条拐杖,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引进的技术,永远都是成熟的,而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又意味着落后,同样,自主创新的能力又决定着引进技术的水平!”

在管明棠一一道出自己对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见解时,周仁更是惊讶的看着管明棠,这个年青的“老板”又一次给他带来了惊喜,而这种惊喜与之前过去的惊喜完全不同,过去他看到了这位“老板”重视实业的一面,而现在,他看到的却是这个老板真正的重视“技术”。

“老板,我认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一些人才!”

没有显露太多情绪的周仁在表达了一些他的看法之后,又一次,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求贤若渴,现在对于即要主持研究所,又要负责汉阳钢铁公司技术研发、实际生产指导的他来说,只有用求贤若渴来形容了。

“行,没问题,依然还是那句话,在人才引进上,钱,公司来出,人,你们来引,”

如果说在二十一世纪给予管明棠什么启示的话,恐怕就是对人才的认识上,尤其是对于技术人才重要性与一个国家的命运未来的认识上,从创办新区至今,管明棠感觉最为缺少的,一直掣肘着公司发展的,正是人才。

“总之,公司提供一切方便,只要他们愿意来,最好的研究场所、最好的设备、最充分的资金,当然,还有最好的生活设施!毕竟,生活才是保障嘛!”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时代前沿

第284章时代前沿

“我们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生活设施!

正如最初的对于引进的技术人员的承诺一样,尽管公司新区尚处于建设之中,但是公司却竭尽全力向公司的雇员、研究人员提供第一流的生活设施,几乎是在厂矿建设的同时,一座座属于公司雇员、研究人员的高中档社区首先建成,当然这些社区充分体验出了人与人价值的区别。

比如从国内外聘请的技术专家,他们所获得的大都是独栋的别墅式建筑,而工程师、中层技术人员所获得的则是联体式的双层独院公寓,至于公司高层雇员则住在公寓之中,级别、等级,在任何地方、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

公司中央区的卿云社区,是公司第一所高档社区,而第一批引入“专家”级雇员,大都居住在这,与后来混居着专家与高级雇员的社区不同,这座社区内居住的大都是各个研究院的骨干。

作为心理研究院主任,萧孝嵘自然居住于此,在萧孝嵘推着自行车离开家门的时候,和往日一样,又看到妻子在那里亲手收拾着屋前的小花池。

从他们在两个月前来到公司新区,和家人拎着简单的行李,他的妻子就被这座房间里的一切所吸引了,相比于这座上下两层还有一层地下室,面积超过三百平方米的别墅,南京的几十平方米的租用民宅,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对于女人来说,大多数女人都是实际的,萧太太同样也是如此,不过只是短短两个星期,在享受到了新家良好的生活设施以及钟点女佣之后,她再也没提什么“南京才是大城市”,更认同了丈夫的决定,而女人认同的方式极为简单一一精心收拾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嫂夫人双准备在那种什么花……”

骑着自行车与程法泌会和时,听着程法泌的话语,萧孝嵘只是颇无奈的朝程法泌笑了笑。

“女人啊……”

而程法泌则深有体会的点点头,在来邯郸之前,他的妻子也曾反对过,最后他只得孤身一人来到邯郸,可在一个月前一次“探亲”,一切都改变了,相比于南京,这里或许少了一些繁华,但却是最为便捷的。

在社区内有供人休闲的网球场、游泳池,有托儿所、有幼儿园,还有小学,当然还有极为新鲜的没有售货员只有收银员的超级市场,尽管他们的规模都不大,但是却提供了极为便捷、悠闲的生活,大多数女人的要求并不高,这种生活环境,正是她们所向往的,更何况,在中央区规划中的商业区正在建设中,依造新区的建设速度,到年底,中央区也许就会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

十几分钟后,骑着自行车的两人便到了心理研究所,两个月前,中央大学心理系邯郸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萧孝嵘与程法泌等人,以实习的名义,带来了二十几名学生,而他们所接受的第一个课题就是《技工短适性心理测验研究计划》,由这两位心理学专家对技工适性心理测验进行研究,从而加快技工培养速度。

“我觉得在普通智慧方面,应该采用非文字智慧团体测验……”

几乎是刚进办公室,翻开一份资料,萧孝嵘便和程法泌商量了起来,这一项研究,他们已经进行了两个月,现在是向公司展示成果的时候了。

“根据咱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在上海,大约70%的技术工人并不识字,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技工,由此可见,文字对于技工而言,并不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你也知道,公司那边,现在雇佣了……”

手指着窗外正在收拾着草地的社区工人,萧孝嵘又继续说道。

“嗯,差不多3。8万名工人,这些工人中,上过初小的一共只有2452人,识字的不过只有3674人,尽管现在其中大约40%的工人,都接受扫盲教育,但随着未来公司的发展……

嗯,这里有一份资料,”

不待萧孝嵘去拿资料,程法泌则授意学生拿出另一份资料来,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资料的基础上。

“预计仅北方钢铁联合企业在一期工程完工时,工人数量将达到1。4万人,北方通用机械公司一期工程完工约为一万名工人,还有铁矿、煤矿所需要的近1。5名工人,而按照公司的计划,这些工人除去骨干工人从北平、德县、汉阳等地调派之外,80%以上的工人,将由公司技工训练处,直接培训,培训对象就是第一批工人,也就是从他们中挑选出来

又一次,程法泌揉着太阳穴,过去的两个星期,他们完成了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从职工统计再到制定初步的心理测验标准。

“这意味着,咱们必须抛弃文字测验,所以需要制定一份非文字智慧团体测验标准,用于对工人进行初步挑选……

然后就是机械能力方面,这个可以参考欧美的一些测验标准,用“纸形版测验”、“阔大关节觉测验”、“精细关节觉测验”、“角度估计能力测验”、“手部动作正确性测验”、“空间关系测验”以及“集合测验”,这些测试虽然可以借鉴欧美标准,但进行重新修定……”

在两人的探讨中,原本只不过是一种尝试的“心理测验”慢慢的构建出了一个轮廓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轮廓慢慢成形,并一点点的充实着。

“……通过心理测验大规模挑选工人,虽然在世界上这尚属首次,在欧洲以及美国,类似的心理测试进行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对技工进行充分的心理测试可以淘汰大约90%并不适合这一行业的普通人,而且有助于缩短技工培养时间,根据……”

听取萧孝嵘,这位心理学专家的汇报,管明棠几乎不敢相信的耳朵,技术工人的挑选,可以用心理学测试的方式,进行初步筛选?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那个心理学研究所,实际上是接受公司经济调查局的聘请,而经济调查局之所以成立这一研、究所,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充分的心理学研究,获得更多的情报,当然,还有未来的人员甄别,谁曾想,现在他们从事的第一个课题,竟然是为公司培训技工,想到这,管明棠便朝一旁的曾澈看了一眼。

注意到老板的视线投向自己,曾澈则站在一旁轻声解释道。

“为了配合试验,经济调查局配合公司技工训练处正在举办一期测验主试人员训练班,将来还会再举办几期……”原来如此,瞬间,管明棠便明白了曾澈的用意,他是借一个目的去掩饰另一个目的,这个时代的专家,大都排斥所谓的“特务”,调查局想将心理学引入调查局的业务工作中,就必须通过其它方式去学习,而技工,则是最好的掩饰。毕竟现在公司需要培训大量的技工。

“按照公司制定的训练技术人员计划大纲的要求,公司在未来两年内,训练技术员工五万人、其中技工3。5万人,中等技术人员一万人,工程师五千人,而工程师和中等技术人员部分,由协作大学及高级学校训练,技工部分则由技工训练处下设的33所技工培训学校负责培训……”

在提及这些数字时,萧孝嵘朝管明棠投去视线中,尽是钦佩之色,且不问其它,单就是那数千名工程师的培训,便足以令这个国家的工业面貌为之一新,毕竟现在中国最欠缺的就是人才。

“而为充分获得试验数据,研究所将全面配合公司对所有技工进行全面的测试,从筛选阶段到培训阶段,当然,为获得对比证明,我们希望有一所技工学校,采用目前公司制定的基本招生方针……”

“没问题!”

点头同意萧孝嵘的要求后,在这场会议结束前,管明棠又思索片刻,然后看着他询问道。

“萧主任,想来您是知道的,鄙人曾协助创办了第五十八路军,于战时,弟曾于心间思索,军人在战场上表现差异极大,若是技工培训因心理学差异,而产生影响,那么军人之间的差异,是否也有心理学方面的因素?”

皱眉沉思着,萧孝嵘当然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对此他却没有进行过任何研究。

“管先生,对于军人心理学研究,似乎在国内外都没有

突然,萧孝嵘看着管明棠似乎明白了他的想法。

“管先生,你是不是有意资助这一课题?”

“不是有意,萧主任,现在中日关系紧张,管某虽身在实业,但却不敢忘此危局,若是这一研究,能有助国防的话,几位先生可以适当的研究一下……”

人才!

瞧着会议室内的萧孝嵘、程法泌这几位心理学专家,管明棠像是拾到宝似的笑了起来,既然是人才,就让他们人尽其用吧!

“那个,管先生,有一件事,不知道当讲不讲?”

试探着的萧孝嵘看着管明棠问道,在得到他的同意后,才说道。

“能不能让科技情报中心代心理研究所收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资料,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心理研究所,也能够成为科技情报中心的合作机构!”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共同之处

第285章共同之处

“嘟、嘟嘟……”

各种各样的哨声在街道两侧回荡着,手中拿着旗帜的工人在街道两侧的建筑工地的顶部或者下方指挥着,升降机、吊车不断的输送着各种各样的建筑原料,在新区主干道两侧,准确的来说是新区中央区,一栋栋现代建筑,正在迅速的施工。

百货公司、电业大楼、公司总部、大型饭店……在中央区除去公司总部建筑群外,或许更为重要的就是商业区的建设,与此时各地兴建的现代混凝土建筑不同,在中央商业区的几乎每一栋建筑都是东方式的,建筑风格均为中国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相结合,几十年来的西风东渐,此时的中国现代建筑,已经开始摆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