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309部分

山河血-第309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为什么要把北方仓库内的物资南运?”

驾驶着汽车,李木的脑海中浮现出今天晚上从一位满铁公司的课长那里获得的情报,那位课长只是随口抱怨了一句关东军的蛮横,指责他们当年不顾一切的让他们把物资运往北方,而现在却又让他们把大量的物资运往奉天,而且还规定了时限,根本就是蛮横无理。

这个情报看似有些模糊,但是却让李木意识到这个信息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计划,这个计划会是什么呢?

日本人为什么要把物资从黑龙江和吉林北部运往奉天,如果所料不差的话,那些物资应该是日本人为防御苏联人可能的进攻或者是其用于对苏进攻,否则那位课长也不会抱怨关东军当年让他们在几个月内把十数万吨物资运北运,而现在却又要求在几个月内,将近十万吨物资运往奉天,是什么让关东军表现的如此迫切呢?

“吱……”

突然一个急刹车,李木诧异看着远处的路灯,在这一瞬间,他似乎明白了,明白了为什么,想到那一种可能,他的脸色急变,眉宇中尽是凝重之色。

“可,可能吗?”

喃语着,李木的视线便朝着南方看去,如果真的如他猜测一般,那么……在这一瞬间,李木只觉得这北风似乎越来越冷了……

午夜,一阵寒风吹过**广悳场,前代铺于广悳场上的石板依然结着一层厚厚的雪冰,那是雪被踩踏后结成的冰。一个男人躺在那里,他早已变得像冰块一样冰冷。

这个年过四十的男人穿着一件中式棉袄。胳膊和腿的姿势都很不自然。背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弹孔,弹孔周围的棉布烧焦了,却看不到血迹。但仔细一看,一片紫黑的颜色已经染污了整个后背,血淌在石扳上,已经冻结了。

男人脸朝下躺着,一悳层薄薄的积雪覆盖着他的身子。一阵风吹过来,一下子就把积雪吹跑了。

尸体孤零零地躺在宽阔的广悳场中悳央,显得格外寂寥。在离死者一只手5米远的地方,一个公文包敞着口,公文包附近散落着一些文件。

**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朝刚修建时叫“承天门”,清朝以后改称“国门”。打从民国以后,连年失修,被岁月糟蹋得不成样子,**上长满了杂草,借着长安路上的路灯,隐约可以看到**上悬挂的孙中山挂像,寒风在城门上门卷席着,些许积雪被风吹着,在**上完飘荡着,慢慢的落在广悳场上的那具尸体上。

凌晨时分,一辆排子车吱吱嘎嘎地从南海方向过来了。这是一辆垃圾车。车夫突然停住脚,用又脏又破的手套擦了一下鼻涕。他定睛一看脚下,发现了地上散落的文件。起初,车夫还以为那是一块破纸。可是,当他透过苍茫夜色往前看时,一眼便发现了几米远处的那具尸首。

车夫的表情随之变化。诧异变为惊愕,又变为害怕。他反应过来后,一下子惊叫起来,丢下车,撒腿就往回跑。

一阵风又夹着小雪突然吹过来了,风抖动的枯枝发出呜呜的声响。

半个多钟头后,在天色将明的时候,几名警官从暖洋洋的警悳察局里走了出来,他们看着地上的尸体,看着尸体下的结出冰晶的血泊和那被细碎的雪粒蒙住的脸庞,任谁都知道这许又是一个无头案。

而当警悳察例行公事似的处置着地上的尸体时,远处的路边刚刚摆出的早点摊上,一头戴礼帽穿着黑呢大衣的青年人默默的看着那被抬上的板车的尸体,默默的看着车夫拉着尸体离开,他的右手紧握着筷子,目光更是变幻不定的盯视着那盖着草席的尸体。

“先生,您的油条”

早点摊的小贩瞧着吃饭的这人,他下意识的觉察到,或许这个人认识死在广悳场上的人,可他为什么不去认尸呢?虽说心下疑惑着,可小贩却知道,像这种事情,还是装瞎子的最稳当。

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油条,青年看到一名便衣警探朝着自己走了过来,不过他并没有离开,而只是看着那外警探朝自己走过来。

“一碗油茶,两根油条”

金平庆喊了一声,便在那青年坐着的桌子边坐了下来,而青年则自顾自的喝着油茶。

“今个天可真够冷的啊”

金平庆自言自语着,他的眼睛盯着这个青年,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个人和那个死者有关系。

死者是那边的人?

是南京,还是……种种问题在他的脑海中闪动着,不过他并不好奇答案,有些事情,好奇心多了,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说实话,到是挺佩服你们的”

冒冒失失的一句话,从金平庆的口中吐出,听着这句话,青年只是一愣,在北平潜伏了一年之后,对于北平的警悳察,他多少总有些了解,与平津一带的高层不同,这些小警悳察虽说是社会的最低层,但多少他们还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听说昨个晚上,陈中孚的官邸被偷了”

他口中的陈中孚是刚刚被免职的前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昨个晚上,他的官邸被盗,不少文件被偷,而据官邸中的保镖宣称,他们击伤了入室的小偷

“哦……”

青年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说些什么。

“丢了不少文件”

“是吗?”

抬起头,青年看着金平庆,目光中的疑惑一闪而过。

“奶奶的,在这地方吃饭可真够冷的。”

说着话,金平庆便站起身,在他站起身的时候,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对青年说道。

“哦,对了,我叫金平庆北平公悳安局的二级探长幸会”

说罢,他便离开了,而在他离开的时候,青年这才看到,在他原本坐着的地方放着一个公文包,对于那个公文包,青年并不陌生,那正是他来这里的目的。

看着地上的公文包,青年看着金平庆的背影,眉头微微一皱,在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曾经的训练告诉过他,任何人都不能相信,而在北平潜伏的一年来,他同样也没有发现值得信任的人,此时,看着桌边的公文包,青年的眉头紧皱着,这位金探长可以相信吗?

第七十五章北平

信任,对于每一个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们来说,他们清楚的知道,信任也许才是人生最大的奢望,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不仅从始至终都无法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甚至于他们慢慢的会因为职业的影响,而怀疑一切。

无所谓相信不相信

看着那公文包,青年在心里默默的想着,是啊,相信也好,不信也罢,有些事情总是需要做的,他慢慢的吃着饭,几分钟后,他似有些惊奇的看着包。

“咦,这是不是刚才那位金探长掉下来的包?”

说着他便提起了公文包,自言自语的付着帐,一副要把包给探长送去的样子,但离开广悳场之后,他的身影便迅速消失在街道。而在青年的身影消失的时候,几辆黑色的“金鹿”轿车在长安街上疾驰而过,在汽车的后座,穿着上将军装的将军默默的看着窗外的长安街,若是有外人的话,一定能认出来,他便是有“亲日领悳袖”之称的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曾经的抗悳日名将、爱国将领宋哲元。不过,此时他的脸色中带着些忧郁,全不见了以往的意气用事。

“绍文,这北津的事务就拜托你了”

扭头看着身边的秦德纯,宋哲元语重心常的叮嘱道。

“你记住两点,第一,凡对日交涉,但有妨害国家主悳权领土完整者,一概不予接受,咱们若是接受了,南京不会放过咱们,国民也不会放过咱们”

语重心常的叮嘱中,宋哲元脸上的忧容更浓了,四年前,借着古北口对第六师团的致命一击,二十九军名扬全国,名震一时,民国二十四年6月,迫于日方压力,中悳央军关麟征、黄杰等部撤出平津地区。在日本人的操控施压下,具有半**性质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经过一阵左右摇摆,瞅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缝隙,宋哲元趁机坐大,一身兼任二十九军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三项要职,冀察两省与平津两市一切政务、军务,统归他一人节制。

借了乱世风云的契机,得到冀、察、平津政权,今非昔比的他,同样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开始利用地方财政收入及截留中悳央收入的关税、盐税、统税、铁路交通税等钱财,打着准备抗战的幌子,以各种名目大肆扩军,并通过种种理由和方式向国外购买军火。

虽说现在拥有十万大军以及河北税收的二十九军早不见了当初困守察哈尔的穷困潦倒,反而越发的富绰起来,但宋哲元的日本却并不好过,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如同掉进笼子里的老虎,不知道出路何在。

在过去的一年里,日军方面不断的向他提出华北特殊化的要求,可以说是极尽威胁,对于一心只想做土皇帝的宋哲元来说,他深知,如果华北真成了第二个满洲国,南京不会放过他,国民不会放过他,至于当汉奸,他更是从未想过。

但在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的位置上苦苦支撑着,按照南京的意图与日本人周旋着、拖着,终日陷于各方纠缠之中,更是苦不堪言,实在是撑不住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就在昨天,他对外宣布回山东老家乐陵,为父亲修墓,留下副军长秦德纯代他与日本人和汉奸周旋。

“第二呢,为避免和日本人冲突,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要谢绝”

军长的话让秦德纯的脸色变得的复杂起来,不接受与不谢绝,这可以就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原则。

“绍文,这可得稳住日本人,这平津和河北,可是咱们二十九军的根本啊,若是丢了这,咱们可又得过苦日子了”

在汽车驶进火车站的时候,宋哲元最后叮嘱了一句,而秦德纯的则脸色复杂的应了下来,十几分钟后,火车鸣着汽笛驶离了火车站,而这时一个军官急匆匆的跑过来,跑到秦德纯面前立正敬礼道。

“报告副军长,日本贵族院议员川口求见”

来了

刚刚接署冀察政务的的秦德纯,甚至还没坐上那个板凳,人家便找上了门,最后,他无奈的长叹口气,又朝着远去的列车看去一眼。

“军长啊……”

当秦德纯离开火车站返回位于中南海的政务委员会时,在天津的“支悳那驻屯军”司令部的参谋长官室内,未着军装的桥本群,则又一次看着面前的图版。在这张图版上赫然书写着多人的名字,而此时秦德纯的名字则被写到了顶端。

“秦德纯”

念叨着这个名字,桥本群的眉头微微一锁。

“宋哲元躲了起来,反倒把秦德纯推了出来,对我们可谓是大为不利啊?”

和身边的司令说着,桥本群又拿起笔,在图版上圈出了两个分区。

“宋哲元此人是典型的支悳那军阀,对于他来说,他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利益,在过去年间,我们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施加压力,已经起效,现在其返回山东,与其说是躲,倒不是说是借机思索将来,而他现在把秦德纯推上来台上,实在是……”

摇着头,桥本群的眉头紧锁。

“在二十九军中,有抗悳日的中悳央派以及和日的地方派,而秦德纯则是抗悳日的中悳央派的中坚分子,这样的人主持华北政务,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当年在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人选上,日方之所以同意由宋哲元出任委员长,是认为他是杂牌军,而与蒋介石有矛盾,是地方军阀,能被他们利用,而蒋介石认为宋哲元在喜峰口积极抗悳日,断不会降日,也同意宋哲元任委员长,但是在日本人看来,只要是地方军阀,他们终归还是军阀,只要是军阀,总有一天,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所谓的民族大义。

也正因如此,自宋哲元以及二十九军主持北平、天津以及河北省事物之后,日本方面就对其实施区别对待,将其分划为抗悳日的中悳央派以及和日的地方派,而在二十九军中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则占绝多数,可现在秦德纯这位有名的抗悳日中悳央派代理主持冀察政务,则让嗅到一丝异样的气息。

“阁下,看来,我们要有所准备了如果实在不行,就最终解决吧”

抬起头,看着若有所思的司令,桥本群用沉着的口吻说道,而所谓的最终解决,则就是借助武力,准确的来说就是另一个“9。18”。

“可是,我们的兵力也太过有限了”

看着参谋长,田代皖一郎不无担忧的说道,相比于关东军,从去看来开始屡次增兵之后,驻屯军虽然由2400人增加至8400人,但也只有一个旅团、两个联队和炮兵、参兵等部队,而且分布在北平、丰台、通县、天津、塘沽、唐山直至山东海关的北宁线上,野心与兵力是对矛盾,一直以来不想让关东军入关的驻屯军兵力实在是太过薄弱了。

“兵力虽说有限,但我们的阵营非常齐整,步炮兵3个联队的混成旅团,估计可以压制中**的6个师,如果抓紧机会的话,一个月内,就可以解决北平、天津直至石家庄一带的支悳那军,然后”

将视线投向司令官,桥本群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

“现在东京方面的对支悳那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只要我们这边动起手来,国内就一定会动员,到那时

摇摇头,看着自己的参谋长,田代皖一郎认真的说道。

“现在的问题是支悳那方面会不会做出让步,而且宋哲元躲到山东,会不会是在为让步作准备,这些我们都需要考虑,而且……”

走到图版前,田代皖一郎的手指点着一张照片。

“上次,你从邯彰回来之后,曾说过,相比于二十九军,这里才是最大的威胁,桥本,如果,我们发动的话,怎么解决他们?”

对于北支,田代皖一郎有着他的顾虑,以支悳那驻屯军的兵力,对于的二十九军,他并没有任何顾虑,而唯一的顾虑就是邯彰以及中悳央。

“桥本,我们曾分析过,如果对二十九军采取行动的话,预计北方的阎锡山、韩复渠都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甚至就连宋哲元自己也会出于个人利益千方百计的帮助我们,但是邯彰那边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作为一个中国通,对于北方的地方军阀田代皖一郎有着极深的了解,但是他唯一无法确定的就是邯彰的那位地方实力人物的态度,而相比于其它的北方军阀,他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