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518部分

山河血-第518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于泄密,曾澈更为看重的却是¨w项目”的使用,在那份监视报告中有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后会议的议题自然转移到了项目的使用以及种种不足上,会议持续两个小时之后,方才宣告结束。

在会议结束时,曾澈留下了第一处的处长,作为调查部部长,他每天都需要过问太多的问题,先前的那份报告无疑在提醒着他一个问题一一国外固然重要,国内同样也非常重要。

¨¨潜艇项目”进行的怎么样了?”

面对局长的问题,戴着眼镜的第一处处长先是沉默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都在按计划进行中,局长,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先下去了”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离升的背景,曾澈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潜艇项目”是一个大规模的渗透项目,升始于四年前,其旨在派出特工渗透国内各个方面,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效果嘛……

第四百一十四章潜水艇

入夜后,王灿威躺在监狱的床铺上,听着犯人们发出的声音。有个年纪很轻的犯人在低声哭泣,一个老犯人敲着饭盒,唱歌打发时间。每唱一句,每当狱警听到之后就会用警棍敲击铁门,然后大声训斥道。

“闭嘴,你这个老家伙。”

可是,没有人理他。还有个戴着眼镜的人在爱唱进步歌曲的,可大家都说他是犯强奸罪进来的。

坐牢期间,在白天的时候王灿威每天都尽可能多地锻炼身体,希望晚上能睡得好点,不过作用不大。到了晚上,才能切身感到身陷牢狱之痛,空虚的黑夜里,身处可怕的囚室,让人很难再自我欺骗。周围是挥之不散的监狱气味——囚服的味道和监狱厕所发出的刺鼻气味。犯人们的吵闹声也一直不断。

夜晚是犯人最感屈辱难过的时候,对王灿威来说,是他最想在阳光下的公园里散步的时候。那时候他对关着他的铁栏非常敌视,恨不得用手把铁栏拉开,然后砸碎看守的头,走向自由,走向外面的自由空间。有时他会想起身边的女人,他只让那些女人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用很少时间回味抚摸她们娇柔的感觉,然后就把她从记忆中抹去。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王灿威不是那种习惯于生活在梦境中的人,更何况,现在,他需要做牢。

他藐视他的狱友,而狱友们则痛恨他。他们恨他的原因是:他能对人一直保持着神秘的感觉,这是坐牢的人非常向往而很难做到的。他把自己个性的一部分隐藏得很好,谈论情人、家庭和孩子那些话题时,他也不会感情外露。狱友们不了解他,他们想慢慢地探究他,可就是不成功。

一般来说,新犯人分为两类:有人在耻辱、恐惧和震惊中,逐渐了解监狱的生活方式。有人关进来后,就编些拙劣的故事,让自己尽快地和同狱犯们熟悉起来。但是王灿威和他们都不一样,他不讨好别的犯人,也不招惹他们。

而犯人们则大都敌视这个特立独行的人。过了大约十天,犯人们就受够了他,觉得要给他做做规矩才行。于是他们在吃饭排队的时候开始“夹击”他。所谓的“夹击”是监狱犯人惯用的手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事件弄得很像是场意外事故,在这过程中把受害人的餐盘打翻,把饭菜扣到囚服上,更重要的是,绝不会遭受到的狱警的殴打或者责任。那天王灿威被人从边上推了一把,另一边的人抬手把他的餐盘打翻到他身上,就那么简单。王灿威什么也没说,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边上的两个人。随后狱警对他便是一阵臭骂,他也默默地忍受了下来,尽管狱警明知道是别人在作弄他,但没有人愿意给自己找更多的麻烦。

四天以后,他们在监狱的菜园里用锄头干活。他双手握锄,锄把横在胸前,把端离右手有半尺多远。忽然,他好像要摔倒似的。就在他跨出一步保持身体平衡时,他右边的犯人突然双手捧腹惨叫一声,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干的,随后那个犯人在医疗室中呆了半个月,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犯人敢“夹击”他了,甚至没有人敢去招惹他。

三个月后,王灿威离开了监狱,之所以能够提前出狱,是因为他在狱中算是个安分的人,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监狱长对他的案子有一点点兴趣,私下里把他的犯罪行为归结于东北人的脾气,而且又喝了点酒,自然的,就惹了一点小麻烦。

在监狱长的支持下,王灿威很容易的就获得了假释。在离开了监狱之后,王灿威立即扔掉了那个对普通犯人来说意味着自由的纸袋,随后他先乘了一段公共汽车,接着开始步行。他口袋里还有一些小钱,他想先去吃顿像样的晚饭。在城边走了近一个小时之后,他才找到一家大点的饭馆,进去点了两个菜,又要了一壶酒。

当酒足饭饱之后,王灿威这才看了看手表,正好是下午四点。他知道现在还有人跟着自己,就走了一段路后,去一家茶馆店要了一杯茶。接着去书店逛了逛,在报栏前看了看晚报。然后好像心血来潮似的,在一辆公共汽车关门前突然跳了上去。路上车很多,他就下车钻进了另一辆即将出发的汽车,乘了几站路之后,他又下车换乘另一辆公交车。等他下车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钟了,中秋时的夜晚外面很冷,对于三个月前进监狱的王灿威来说,还穿着单薄夏装的他,这种天气显然有些要命。

在冻的浑身颤抖着的时候,王灿威看到路边有辆商务车似乎是在等着什么人,车上的司机这会已经睡着了。他看了看车牌,唇角微微一扬,走到车窗边敲了敲车窗玻璃问了一句:

“你是云南来的吗?”

司机被惊醒后,便反问他:

“你是赵国威先生?”

“不是。”

王灿威摇摇头说道,

“孙士琦没有来,我是从海南来的李锋。”

“上车吧。”

在接头暗号都正确的情况下,司机说着打开了车门。汽车一路向西边开去,司机对路很熟,半个多小时后,司机便把车驶进进了一个院子。

头儿前来开门。

“这家的主任出去了,去海南度假!”头儿看着王灿威说道,“所以,我借他的房子用一用。进来吧。”

头儿等到王灿威进门,把门关上后才打开里面的电灯。

“吃完午饭还有人跟着我,不过两站路后,就没人跟着我了。”

王灿威随口说了一句,他成功的甩掉了那些人。他们走进一个小会客厅,那里有很多书。房间不错,丝毫没有压抑感,落地窗和壁炉都不错,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地方。

“你在监狱里过得怎么样?”

头儿看着他问道,口气像是王灿威刚度过一个轻松的假期一样。

“当然,我们很抱歉,没有办法让监狱优待你,想让你稍微舒服一些,可没法做到。”

“没有什么。”

“做事就是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我们既然开了头,就只有干下去。我知道你还生了一场病,我很抱歉。那时你得了什么病?”

“发烧而已。”

“多长时间不能起床?”

“十天左右。”

头儿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开始悠闲地看起房里书架上有什么书来。两人就这样保持着沉默,一时间,这个房间里静了下来,谁也没有主动开口说什么,好一会之后。

“告诉我,”

沉默良久之后,王灿威才问道,

“有人知道,我们这次行动的目的吗?会不会造成泄密?”

“你放心吧,”

头儿有点自负地点点头说道,

“我们都有安排了。”

他们走到门口时,头儿把手轻轻地放在王威灿的肩上。

“这是你最后一次行动,”

头儿看着王灿威说道。

“然后你就可以回到家里了!”

王灿威只是对头儿点了点头,然后便悄悄地掩入夜色,进入寒冷之中,只不过相比之前,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件有些破旧的外套。

“你要找什么工作?”

即便是在办公室中,依然还可以听到火车发出的咣铛作响的声响,这间办公室距离铁路太近了,头发有些凌乱的职业介绍人一边翻看着监狱方面交来的资料,一边询问道,现在职业介绍在华北早就形成了一个由慈善团体资助的公益事业,他们不仅担负着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工作机会,同样也担负着为像王灿威这样人提供重新走向社会的机会。

“哦,我不知道,做什么都行。”

“你干什么?……哦,如果你不觉得辛苦的话,这里有不少工作你都可以做的。”

这倒是实话,毕竟,在城市之中,有许多工作机会,工厂或许会到农村集团招工,但是在城市中,诸如一些辛苦活,却需要很多零散工,

“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以前我在天桥摆过摊,在街边上窜过,不过也在一家臭气冲天的皮革厂里上过班。现在都到这份了了,反正做什么都行,没什么好挑的。”

说话的时候,王灿威没有看着面前的人,而是低头看着桌面,他显得很是轻松。职业介绍人放下手中的资料,看着面前的这个人。

“那行,我很理解你的处境,我自己也和你一样,也曾走过歪路,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需要有人帮你。我不知道你以前是干什么的,我也不想知道。可我想你如果决定了,那就好好干。”

“谢谢你来,我知道。”

点点头,王灿威应着,

“您放心,反正是我有是力气,只要给个活,能养活我自己就成,没什么挑的。”

从一旁拿出一张介绍信,职业介绍人递给了王灿威。

“好了,这是建强砖瓦厂的地址,他们那正好有还差几个工人,每月包住管吃,24块钱……”

因为工资低的原因,于是他用安慰地口气说道。

“路要慢慢走,别急,先撑过这一阵子再说!”

“谢谢您!”

道着谢,在离开了职业介绍所之后,王灿威的脸上带着一丝笑容,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迈进了这个门,剩下的,就只能碰运气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通往地狱的决定

10月下旬的北平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之中,街道上的行人们充分的抓住一年之中最是宜人的气候,享受着入冬前这冬爽宜人的天气。

在铁狮子子胡同的北平绥靖公署办公室落玻璃窗外面的花园里,鲜花绚丽地开放着。窗户敞开着,花草的芳香随风飘进了华北大地上最有权势的官员的办公室里,室内四个人在聚精会神地研究着远离华北的另一个地区的农作物。

坐在椅上,管明棠把他办公桌上一堆十分清晰的照片聚拢起来,递给了曾澈。随后,曾澈站起来接过这些照片放进手提公文包里。

“好吧,”

默默的点了点头,管明棠语气缓慢地说道。

“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在新疆的试验农场内,感染了病毒的小麦收获得情况,虽然只有几百亩,但是,却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看着面前的几人,管明棠的声音略显有些低沉。

“这一武器是有效的,是可以达到战略意图的!”

确实非常有效,感染的小麦收成减少了75%,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大规模使用的话,完全可以摧毁一个国家的农业,大规模的饥荒,甚至可能倒置政权的崩溃。

如果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历史教会了管明棠什么,恐怕就是知道对于一个政权而言,粮食是多么的重要。

“民以食为天,在过去的多年间,我们一直将农业问题视为政府工作的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业问题不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不解决,那么,无论我们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最终,等待我们的依然是毁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现在,拥有这种武器之后,我们足以让任何敌国陷入前所未有的饥荒之中!而这将有助于我们赢得战争!”

实际上“w项目”源自于管明棠的一个灵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迫使日本投降,美军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性战役行动。其中“饥饿战役”就是以水雷封锁日本的港口、海峡和航道,切断其海上交通线,瘫痪日本国内的生产,加速其战时经济崩溃为目的的。那次大规模的布雷封锁使日本的一些主要港口成为废港。日本本土与西南诸岛,中国大陆和朝鲜的海上交通线基本被切断。日本面临全国性饥饿,日军的飞机和舰艇被迫停航,许多工厂被迫关闭,从而更加削弱了日本国民和日军的战斗意志与战斗。此计划因将使日本国民断绝粮食供应而以“饥饿”为战役代号。

“饥饿战役”收到了显著效果,最终实现了全面彻底封锁日本海上交通的战役企图,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日本以极其沉重的打击,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而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却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需要,广大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终日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曾经狂热支持“圣战”的日本国民终于有了末日来临的感觉。

或许,对于出于实力的原因,航空队没有足够的飞机进行布雷战役,但是现代科学却另辟蹊径的给予了管明棠一个启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可以倒置同样的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可以带来大规模饥荒,在5个前授意调查部负责此事之后,大量的有关饥荒的情报资料,开始由调查部加以搜集,相比于其它任何一种武器,饥饿绝对是最易摧毁敌国抵抗意志的武器。

看了一眼曾澈一眼,管明棠点了点头,示意他解释下去

“……乌克兰大饥荒、哈萨克大饥荒等等,这些大饥荒虽然是局部饥荒,且在中央政府的压制下,几乎不为外界所知,但如果一个国家发生普遍性的大饥荒,那么必然将造成社会动荡,”

清了清嗓子,曾澈翻着手中的资料说。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大米产量为lll0万吨,仅只能满足其粮食需求的80%,其它不足需要依靠从法属中南以及泰国进口,目前,日本倍受大量大米不足,进口亦需耗费大量外汇,现在我们可以假设,假如日本的大粮产量下降50%,那么其粮食缺口会有多大?需要进口多少粮食?这会占用其多少外汇?”

接连几个问题从曾澈的嗓间吐出时,除去管明棠之外,其它人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