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543部分

山河血-第543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理好仪容之后,马子腾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满意的点点头之后,他才从腰间武装带的处的枪套中取出手枪,然后轻拉机栓,确定子弹上膛后,他才把手枪别在腰上的枪套。9毫米的二五式手枪,华北军的标准制式手枪,对于非野战部队军官而言,或许他的尺寸稍大,但是野战部队的军官而言l6发的弹匣容易,却让人信心十足,然后,他才走出了房门。

推开门,映入视线的便是整洁的业已返青的草坪,这是位于北平的军人眷村,眷村是华北军的特色,与国内的军官家庭混居于民间不同,华北军军官、军士却都是居住在基地内,华北军的基地是华北最戒备森严的封闭式社区。这里严格限制进入,来访者通常会被要求出示各种各样的身份证件,还要接受车辆检查。穿过重重检查之后,里面就是一个**自足的世界。基地中有最好的学校供军人子女就读,军属可以在折扣杂货店和商场购物,有设施远比民间更为完备的医院以及专职的医生为他们免费看病,幼儿亦送进有军队补贴的托儿所,同时还可以参加基地内部的体育比赛。几乎许多基地拥有自己的体育馆、球场、健身房。

在一定程度上,眷村与平民社会是割裂的,铁丝网里面,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在大型军事基地生活和工作,从而排除了民间对军队尤其是军官的影响。相比于平民社区,军队眷村拥有平民社区无法企及的资源,这也是军官以及军士们乐意居住于眷村的原因。

不过相比于华北军大型基地的眷村,位于北平市郊的这片眷村,却显得有些狭小,占地不过只有5000多亩,但却居住着北平城内各军事机关的近五千名军官、士官和他们的家人,麻雀虽小,但却五脏俱全,这里同样拥有学校、托儿所、医院、体育场等各种各样的设施——正像马子腾每天上班时搭乘的公共汽车一样,那是眷村所有的**运营的公共汽车,从位于老城外的眷村直抵参谋部。

无一例外的,和往日一样,早班车里坐的都是军人,不过只有少数军官佩着武装带失事佩枪,对于绝大多数军官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隐蔽携带警用手枪,甚至不携带武器,和往常一样,上车后,马子腾径直朝着后排走去。

“就等你了!”

鲁国涛冲马子腾喊了一声,待马子腾坐下后,鲁国涛便开口问道。

“今天到什么地方吃早点?要不要换个地?”

他们两个人都是单身军官,不过因为有家属的原因,在去年来参谋部报道时,后勤部门依然给他们分配了家庭住宅,尽管他们的妻子都在家乡孝敬着父母,在家庭住宅里,显然没有人给他们提供早餐,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在街上吃早点。

“还是老地方吧!”

在说话的时候,马子腾朝着车门处看了一眼,在车门处的副椅上,坐着一名荷枪实弹、穿着内插防破片携具,手持冲锋枪的宪兵,这是为了保证专车的安全,防止专车遭到袭击,但在马子腾看来,这未免有些太过小心了,这样的一辆交通车中可是坐着90名携带武器的军官和士官,只有疯子才会攻击这样的汽车,更何况车上还携配有十支冲锋枪,在城市道路上,谁会攻击这样的“武装汽车”。

或许,正是因为车上的军官太多,才会如此的郑重其事。几分钟后,待汽车通过眷村门外的检查站,驶上城市的街道时,马子腾朝着车窗外看去,依然可以看到人们偶尔投来的羡慕的眼神,在华北军人的荣耀不是浮于字面上的,良好的待遇是许多平民羡慕的原因之一,无论是他们居住的环境亦或是丰厚的收入,都是足以让大多数平民投去羡慕的眼神。

在这辆汽车上,兵种不同、单位不同的军官们分成各个小团体,互相交谈着,似乎与普通的单位班长没有太多的区别,甚至于谈论的话题亦没有什么两样,各种各样的话声在车厢里回荡着的时候,马子腾却是静静的看着车窗外的街道,看着那些骑着自行车或在公交车站台处赶班的人们,他的心里甚至有些羡慕这些平民,在某种程度上,平民或许意味着自由,而在另一方面,他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难以适应军队之外的世界,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享受在外部世界的时间,就像每天的早餐时间。

“你不想再点点什么了?”

鲁国涛望着马子腾,一边咧齿而笑,一边从伙计那里要来了一笼小笼包,一碗豆浆、一笼小笼包,这就是他们的早餐。

“不用了!”

他们两人坐在这间临街的小饭馆里。这座饭店距离华北军参谋部据的铁狮子胡同并不算远,不过只有几百米,虽然是这家小饭馆从外观上看去,并不怎么样,但是早餐却相当不错。在饭店入口处斜挂着一面国旗,或许这是象征着老板的爱国之情,就像现在许多家庭、商铺挂在门前的国旗一样。

但是马子腾却暗地里猜想,也许,他们之所以将国旗挂出来的原因,是在向委员会表明一个态度——他们是中国人,所以,不希望打内战。对于国人来说,他们总是可以通过一些不同的方式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当然也可以表明这是对当局的支持,这要看如何理解了,对于这种行为,无论是警察也好、当局也罢,都不可能插手。

不过这招看起来作用并不大,因为作为参谋部的参谋军官,他们清楚的知道,现在华北军正酝酿着什么。

“还要点什么?”

面对朋友的询问,马子腾摇了摇头,这些就足够了。

“要不再吃点什么吧!再来个茶鸡蛋?”

说话的时候,鲁国涛磕破一个茶鸡蛋,开始剥起皮来。

“不用了!”

看着面前的朋友,马子腾不禁想到,在所有的这些人里面,鲁国涛或许是是变化最少的一个。尽管现在他身上穿着这身军装,但是依然能看见当年那个穿着野战服,提着冲锋枪在战场上冲锋的那个少年的影子———个刚从商学院毕业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上战场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性格有点软弱的家伙,在战场上却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完全找不到一丝软弱,只是在战斗结束之后,看着身上的血,他哭了,不是为手上沾的血,而是为他的连队中阵亡的士兵,那一年是民二十七年,他和他一样,都是那一年分配到部队。当时邯彰军进行大规模扩编,司令急需军官补充他的部队,他们还没毕业就补充进了部队。

那场战争,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鲁国涛是这样,马子腾同样也是如此。

“看样子,咱们可能是真的要和南边撕破脸了!”

一声似有些无奈的轻叹,突然从马子腾的嗓中吐出,也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畅所欲言,而不会有任何顾忌。

而鲁国涛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作为参谋部的参谋军官,他自然知道马子腾的这声叹息源自于何处。

“国民革命业已完成,中国自当建立国家军防卫力量,即国防军或**……”

一句看似简单的话语,从鲁国涛的嗓间迸出,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用力吃了口鸡蛋,神情中略带着一丝无奈。

不过,他们两人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一旁看似正忙活着的店小二的眼睛却是一亮,只是默默的擦着桌子,从这句看似简单的对话中,这个店小二还是觉察到了一些信息。

第四章日人之心

东交民巷,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地理名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国耻,因为这里便“鼎鼎大名;人北平使馆界,北平使馆界是根据1901年(夏历辛丑年)9月7日清朝政府代表奕勖、李鸿章与俄、英、美、德、法、日、意、西、奥、比、荷等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中的一项规定,由帝国主义各国在北京城内的东交民巷一带划定设立的。侵略者可以在界内“常驻兵队,分保使馆;,而“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它同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其他城市建立的租界一样,是中国丧失主权的国耻标志。

甚至在1928年北伐成功后,国府内部因定都南京或北京而发生争执,华北,阎锡山、冯玉祥力主定都北京,蒋介石与两广的李济深、李宗仁等派系一道,坚持孙中山的“总理遗嘱”,一定要以南京为民国首都。于是,围绕民国建都问题,各派之间展开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在会议上面对阎锡山、冯玉祥力主定都北京的要求,吴稚晖则当即反驳:“很好,不过你可愿东交民巷存在吗?”,他抓住北京有东交民巷使馆区——这个外国列强侵华特权的产物与中国耻辱的象征,证明北京不宜再作民国首都,论据有力,力主定都北京的冯玉祥等人无不是一时语塞,由此结束了定都选址的争执。

尽管最终北京易名为北平,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但是在北平,**于中国之外的使馆界依然存在,依然是中国国耻的象征,这一切直到今年年初,才有所改观——华北当局首先与英国方面举行谈判,经过一周的谈判,英国政府将北平使馆界之行政管理,连同使馆界之一切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移交与华北当局,随后,美、比、荷等国亦先后同意移交使馆界,甚至就连原本认为最为固执的日本政府亦同意移交,由此宣布华北使馆区的收回。

“中国……;

依在窗口吸着烟的今井武夫,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使馆外站立着的中国卫兵,他们负责保卫日本驻北平领事馆,而在街口处似乎还站着一个路人,如果没错的话,那个人应该是北平保安局的特工。

这正是北平使馆区移交后带来的变化,而一个月前,东京之所以同意就北平使馆问题同华北当局进行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交好地方当局;的想法,试图籍此缓和同华北当局的关系。

现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看似缓和,但实际上呢?

无论是在北平也好,南京也罢,即便是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无不在上演着中日两国的暗战,暗中的较量从未曾结束过。

“……华北当局已经计划将华北集团军群改编为国家军或国防军,根据的我们目前前搜集到的情报,其极为可能改编为中国国防军第一至第十二军,全军编为4个集团军,即第1至第四集团军……;

听着军部驻华北情报主官的藤野中佐汇报的情报时,今井的眉头略微一皱,他清楚的知道,在华北搜集情报是极为困难的,在日军撤出华北后,所有在华北活动的日本间谍以及他们的下线,几乎被保安局一网打尽,在接下来的两年间,保安局通过多次行动证明了其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反间谍机构,而那时,他们所针对的目标是日本。

这一切,直到两年前才稍有改观,两年前北平、天津警察在保安局的授意下,对苏俄贸易代表团办事处和多家学社进行了搜查,发现了大量的间谍材料,从而使保安局内部一致认为新成立的苏俄是中国的主要敌人,应该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来对付它。由此,遭受重剑的日本华北间谍网,才得到些许喘息之机,从而重新布设在华北地区的情报网。但面对华北当局严格的保密以及严密的反间谍措施,这一情报网的工作效率极为一般,能够获得这些“绝密;情报,已经极为难得了。

“没有进一步的情报吗?;

尽管明知道,仅只是这些支言片语的情报,已经是华北潜伏嘱托们的极限,但今井还是试着询问道,因为他深知这一情报的重要性。

“没有更多的情报!;

摇摇头,藤野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收买他们的军官,甚至都没有机会接触他们,所以……;

无奈的叹口气,藤野比谁都清楚,为什么难以接触到那些军官,因为军官都住于封闭的眷村之中,任何造访者都需要进行登记,且有访客暂住,又需要上报宪兵处,严格的防范措施,使得他们不可能像在南京一般,能够搜集到大量的,隋报。

“不过,这一情报,可以看作,北平将同南京全面决裂的信号,预计,这一改编将会于5至6月开始,也就是华北军完成第一批动员部队的编组之后。;

“那样的话……;

沉吟片刻,今井的眉头略微轻扬,然后默默的说道。

“中国的内战,也就无法避免了!;

无法避免的内战……念及此,今井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回头看着身后的藤野,不无感慨的说道。

“白日中停战以来,在军部就存在着两种声音是北进亦或是南进,对于日本而言,这是一个选择,或许,早在停战前,军部就制定了“南北并进;的决策,但是,中国的问题不解决,无论是“南进;也好,“北进;也罢,亦或是“南北并进;都绕不开中国,中国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关东军就一日不可能“北进;,即便是“南进;东京亦需要加以考虑,毕竟,届时,中国的选择甚至可能左右战局,但是……;

此时,今进的脸因为带了笑容,五官都挤在了一起。

“一但中国爆发内战,那么,中国的问题就不再是任何问题,即便是在内战结束之后,向北,他们亦无力进攻满洲国,向南,他们同样无力阻挡皇军的脚步,可以说,对于日本而言,这场内战有如“天佑;。;

天佑!

一场有如天佑的内战,解决了困扰日本的难题,不仅如此,这场内战同样将决定中日两国的命运。

“阁下,如果支那内战全面爆发的话……;

尽管现在很少有在华日本军官再用“支那;称呼中国,但藤野依然改变不了这一惯,偶尔的依然会用这一名称称呼中国。

“也许,下一场日支冲突也就为之不远了!;

“嗯?;

“支那的问题总是需要最终解决的,阁下,;

藤野的观点代表着日本内部的一种观点,但在这一点上,他显然无法同今村达成共识,无论是当年反对“支那事变;扩大化,亦或是现在,在今村看来,同中国再战根本就是极为愚蠢的选择。

不过他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今村清楚的知道,他的那一观点是很难获得他人的赞同,因为日本绝不会同中国分享亚洲,即便是在现在作为“准盟国;的情况下,亦绝不可能同中国分享亚洲,更不可能坐视中国的强大。

如何最终解决中国问题呢?

对于日本而言,只有一个选择——战争,通过战争解决中国问题,这个解决的办法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