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572部分

山河血-第572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从早起一直到深夜忙着这些事的人,不只一次问自己:斯大林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他不说话?

这个看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人,在那长久而可怕的时间里究竟在做什么呢,想什么呢?这一点,只好猜测了。

这天深夜里,斯大林走出国防人民委员部大楼时有点心神不定,什么东西什么人都看不见。坐上了汽车。交通信号灯一闪一烁,汽车的喇叭嘟嘟低鸣着,同路的汽车听到喇叭声都让到旁边。孔策沃别墅的大门悄悄地打开来了……

可能,他默默地走进他那兼作餐厅和办公室的房间,把桌上堆的文件和报纸移到一旁,坐下来觉得心区一阵剧痛。他怀疑地注意这阵心痛。他难得生病,而且是用健康结实的人的轻视态度来看待医生的。

不错,他每年毕竟有一、两次准许医生来检查身体。在饭厅的碗橱里,放着几瓶急救药。可是斯大林从来没有求助过药物。

现在,也许是多年来的第一次,他走到饭厅里的碗橱前面,开了橱门,看看药瓶,没有去动,又用纯粹机械的动作关上了橱门。

斯大林用了一种在他是不平常的的脚步在厚软多绒的地毯上慢慢走去,这地毯大约是唯一准许拿进这座房子的奢侈品,他定到窗前站定了,向花园里望去。他喜欢在一天的开头坐在这四面是樱桃树的亭子里阅读,喜欢看白色的苹果花,看一簇一簇红多汁的西红柿。

斯大林打开窗,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但是没有闻到平常那种各种花草混合的香味。他觉得仿佛空气里充满了刺鼻的焦臭。他关了窗,踱到长桌边,重新坐下。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呢?……为什么会这样?”

斯大林暗暗地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形势比他想象的更为恶劣——德国人在进攻、日本人在进攻!德国的进攻是突然的,日本的进攻同样也是突然的,而最令人可恨的是,德国进攻前,他无视了各个方面的警告,但在日本进攻时,他却郑重其事的选择了相信从日本传来的情报,甚至无视远东的警报,而结果呢?

现在苏联正遭受着史无前列的东西两个方向的进攻,庞大的苏军在战场上损失惨重,部队一溃再溃,他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都将会认为苏联必定会失败,战败、签署屈辱的投降协议,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他握着烟斗走到了地图的面前,双眼死死的盯视远东,如果日本没有进攻远东的话……但现在这种假设却不存在了,因为日本已经进攻了远东,在约瑟夫正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远东组织防御,但是约瑟夫手中的力量太过薄弱了,斯大林并不怀疑约瑟夫的能力,但是,他的力量太达弱小了,在他的手中,仅仅只有130万军队,而且还有30万军队被牵制在蒙古,而他所需对的却是日本上百万军队,甚至还有中国人……

中国……

盯视着地图上的中国,在斯大林的脑海中,过去的十几天间,中国的局势变化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着,突然,他那双原本微闭的双眼猛的一睁,死死的盯视着地图,盯视着中国。

浓浓的烟雾从斯大林的口中吐出,似乎,在这一瞬间,他看到了希望。

“如果……”

在默默的思索中,远东的形势不断的在斯大林的脑海中浮现着,他不停的思索着各种可能,思索着远东下一步的形势发展,最后当烟斗内的烟丝燃尽时,他默默的握着烟斗吸了一口,在意识到烟丝燃尽时,他又装了一斗烟,在点燃烟斗之后,他走到了桌边拿起了电话。

“立即请莫托洛夫同志过来,对,就是现在!”

一个小时之后,随着外交人民委员莫托洛夫进入这个房间,斯大林看着走进来的莫托洛夫说道。

“莫托洛夫同志,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在过去的一个月间,中国的华北军正在向蒙古边境集结,这是中国和日本勾结的前兆,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向蒙古发起进攻。”

斯大林的话只让莫托洛夫光洁的前额冒出了丝丝汗迹,他甚至感觉到自己的掌心在冒汗。

沉默!

面对这个糟糕至极点的坏消息,莫托洛夫出人意料的什么都没有说,而斯大林也只是静静的叼着烟斗,但莫托洛夫可以看到,他并没有吸烟。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情绪在这个别墅的房间里酝酿着,莫托洛夫甚至紧张的看到,斯大林握着烟斗的手指有些细微的颤抖,他似乎比自己更加恐惶。

“我认为,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你现在有必要立即前往中国!”

前往中国!

在莫托洛夫诧异中,斯大林又继续说道。

“在中国政府之中,存在广泛的亲苏派,你作为我本人的特使前往中国时,驻华大使将会与他们进行直接接触,在你抵达中国之后,必须要游说中国放弃与日本共同进攻苏联!”

说话时,斯大林突然转过身来。

“现在我们和中国人的问题是蒙古与新疆,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们,我们……苏联并没有控制蒙古或者占领新疆的意愿,苏军将会撤出蒙古,并欢迎中国恢复在蒙古的统治,包括新疆……”

斯大林的话只让莫托洛夫不禁瞪大眼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从斯大林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吗?

“斯大林同志……”

在莫托洛夫惊讶的试图说些什么时,斯大林却打断他的话,盯视着莫托洛夫说道。

“莫托洛夫同志,现在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赢得这场战争,不惜一切代价,在中国,你可以同意中国人提出的一切条件!即便是在领土问题上,甚至可以在蒙古之外的领土作出让步!只要中国人同意和我们签订新的条约!”

第四十九章中国决定世界

“近代以降,中国国际地位可谓是每况日下,尤自甲午战争后,中国全沦列强板上之鱼肉,国际地位低下,诸列强竞相于中国土上攫取抢夺利益,几乎没把中国当做一个国家来看待,辛亥后,虽满清奴役得已推翻,然袁氏称帝失败身故后,中央权威江河日下,十年军阀混战更将中国元气耗尽,民族忧患亦日益加深,我国国际地位依然低下……何时起,中国国际地位高涨?历史众说纷云,但若是仔细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却能够发现——1941年!在1941年7月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高涨——中国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世界的未来!全世界第一次意识到,全世界的命运都交付到这个古老的国家之手。”1999年12月《世纪百年》

8月的南京。

盛夏的骄阳烘烤着这座位于长江南岸的金陵古都,此时正值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有着“火炉”之名的南京城内外热浪翻腾,暑气蒸人。

往年的这个时候,国民政府几乎所有的要员都会前往庐山避暑,一呆便是数月,在那几个月中,于某种意义上来说,庐山就是中国的临时首都,而今年,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数十位国府要员先后从庐山乘海军的“中山号”邮轮或者飞机返回南京。

虽然天气很热,但每天夜里蒋介石还能睡得很好,足足8小时,这或许是因为官邸安装的中央空调的原因,也许是心情的原因。当然他的生活依然很有规律,早晨7时起床,然后前往国民政府听取汇报,开始处置公务,在下午的时候,开始接见各方来客,到了晚上,返回官邸后,他就会读书或接见亲近之人,上床前,他会在日记本上记下一天的得失。不过,现在他的这种“平静”的生活被搅乱了。

德国入侵苏联!

日本入侵苏联!

世界大战打响!

经新闻舆论界的不断报道,国人对这场大战的热度更甚于有“火炉”之称的金陵古城。国人之所以关注这一战事,原因非常简单,这场战争将会改变整个世界,而在这种“世界格局百未有之大变动”之中,中国将如何抉择?

对于几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这都是一个问题。而最终这个问题却压到了蒋介石的身上。

“中国应该如何?”

又一次站起身来,蒋介石看着那份不知看过多少遍的世界地图,蒋介石整个人都陷入沉思之中,中国应当如何?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于某种程度上来说,蒋介石无疑是“中国政治的最大胜利者”,华北的“妥协”,使得他再一次成为当仁不让的名副其实的“元首”,正是在那种情况下,他几乎咬着假牙、痛下决心才放弃了趁机插手华北军政的心思。

而他之所以愿意作出那种让步,正是基于一个原因——管明棠对未来的推测一一验证着,他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这个足以让他名留青史,在历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机会,如果一切都能够实现的话,他不仅仅只是“一任国家元首”,而是奠定了中国百年国运的国家元首。

中国在他的领导下,不仅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而且收复了所有的失地,甚至开疆辟土,此时,甚至过去在他眼中,应该立即实现的“收回全部国家权益”,这本应让他骄傲、自豪的功绩,甚至不值一提了,那不过只是这场战争中的“芝麻”。

每每想到这一点,他的胸中时时有股难言的冲动和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现在德国正在倚仗其强大的机械化兵团,将纵横驰骋在俄罗斯大地上,正在朝着莫斯科逼近。从远东,进攻苏俄的日军甚至可以直视海参崴。

一路溃败的苏军能否守住莫斯科?能否抵挡日军的入侵?

这都不是蒋介石现在考虑的问题,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所需要的就是抓紧时机,训练更多的精锐部队,然后在某一天,向日本宣战,收复东北三省、收东被俄罗斯窃占的外兴安岭,甚至……但是,现在苏联眼看着就要亡于德日两国的夹击了?

如果苏联迅速灭亡于德日之手,那么,中国向东北发起进攻时,是否会导致德国从中亚向中国发起进攻呢?

在军委会的办公室中,蒋介石的双眼盯视着墙上的大挂图,现在的他一面为管明棠如此宏大的战略构想所吸引,而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德日两国,尤其是德国的进攻速度而震惊,一面痛苦地思索着接踵而来的一个个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却不断的告诉他一个事实——如果苏联败的太快,那么所有的一切设想,都有可能化为泡影,但是如果苏联不败,那么,从那头北极熊的身上挖下那么一块肥肉,恐怕中国边境从此将陷入不安之中。

8月的南京虽是骄阳似火,但不知是因为中央空调打出的冷气的原因,亦或是心理作用,此时蒋介石却是越想越感到浑身发凉,从心底里往外透着凉气。

“总裁!”

恰在这时,陈布雷走进了办公室中。

正背手驻足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的蒋介石,听到身后的话声,慢慢转回身。这时他反倒是显得极为平静,目光在陈布雷的身上停足有半分钟。

“彦及,你来了!”

“总裁,”

心情好时,蒋介石对谁都很客气,不过此时,他的心情却显得很是一般,甚至就连同坐都没有像往常一样让起,这些许的异样,还是引起了陈布雷的注意。

“不知总裁您注意到了吗?”

心思一转,陈布雷还是决定先向总裁报告一个“好消息”。

“嗯?”

蒋介石疑惑的看了一眼陈布雷。

“最近,英国、美国大使频频与国府要员接触,且新闻舆论界近期的报道,似乎多倾向英美……”

陈布雷并没有提及“倾向苏俄”,因为他心知一但他提及,总裁必定会露出丝许嘲笑,而所指恰是那些所谓的“进步人士”。

“这并不意外,现在英国、美国业已意识到我国之价值,他们频频与我要员接触,示好于我国,根本就是希望我国能够倒向英美,给日本以背击,已期改变当前局势,令局势对其有利!哼……”

嘲弄似的冷笑从蒋介石的嗓间发出,或许是因为过去一年间,西南边境上的纠葛,使得他似乎已经看透了英美,尤其是英国的列强嘴脸。

“几个月前,英国人还口口宣称**是**国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天,英国的大使却在使馆宴会上认同**是我国之领土,英国今日之示好,无非是因时局变化罢了,想让咱们中国人替他们卖命,所以,才会开口说那些好话、漂亮话,可,中国人的血就那么不值钱吗?几句好话,漂亮话,就能打发了?”

不吐出一些真东西,话说的再好听,也不过只是空头支票,这是几天前,在管明棠宣布辞职后,两人在电话中,管明棠的原话,早在他辞职的那天起,他就已经算到了今天这一切!不,更准确的来说,是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算了今天的这一切,只是……

“总裁,还是您看的清楚!”

陈布雷连忙轻拍了一个马屁。

“现在,不知多少人被英国人的**药迷的不知所以呢!”

“不是不知所以!”

冷哼一声,蒋介石的眉头微微一扬,然后开口说道。

“而是英国人的几句奉诚话,让他们都妄自尊大起来了,当真以为中国是个强国了!”

对于中国的实力,蒋介石有着清楚的意识,或许他去年可以在广州湾甚至西南边界问题上做文章,以为中央“挣些面子”,但在另一方面,他却清楚的知道,中国的现在至多不过只是一个看似强壮的儿童,而现在趟入这池浑水中的却是一个个强健的壮丁,而中国想在这池浑水中获得回报,恐怕也就只有浑水摸鱼了。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切,他们似乎都被“假相”所迷惑,毕竟久为弱国之要员他们太渴望强大了。

“总裁,还有一件事,就是这两日孙副院长等人经常与苏联大使接触……”

陈布雷的汇报让蒋介石的眉头微跳,他口中的孙副院长是指行政院副院长孙科,在南京他是典型的亲苏派首脑,于是蒋介石便转过身来询问道。

“彦及,如果所料不差的话……”

沉吟片刻,蒋介石将视线投向远处,然后默默的说道。

“苏联方面是准备与我国全面调整关系了!”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蒋介石忍不住轻叹一口气,现在的南京,各国人物轮流登场,英国的、美国、日本、德国,而现在又多了一个苏联,看来南京要上演五国“英雄”汇了,而越是如此,则越发显现出中国的重要性。

但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