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696部分

山河血-第696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的中国、军队来了!

是的,对于东北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看惯了在这片土地上走马般厮杀的外国、军队,和打着各种“官家”旗号的中国、军队,吃够了它们的苦头。他们就像盼望神话中的天兵天将一样,盼望一支“正牌”的强大的中国、军队。而现在中国有这样一支军队,像他们盼着的天兵天将似的打的小鬼子抬不起来头,从今往后,各种各样的“鬼子”就不能在这片土地上横冲直撞了,到那时天下就太平了。

在人们的眼中,这北方边防军就是“正牌”的国、军,没有比他们更正牌的了,毕竟他们打跑了日本人,在辽宁全境光复之后,在边防军攻克四平之后,东北的百姓便知道,这所谓的满洲国和日本鬼子的末子快到了。

四平光复了,下一个就是“新京”了,就是那个满洲国的首都了。

炮弹把如漫天瓢泼大雨一般落在“新京”城外,此时在“新京”那道亚洲第一条环城高速路外的田野上,到处都是翻着肚皮的如死鱼一般的死尸。涂着青天白日徽记的飞机,在这座伪满的“首都”上空尖啸着,红色的火焰将这座有着“森林之城”的现代都市一片片烧成焦黑。

在这铁与血的构成世界之中,在火与血中扑抱在一起撕打翻滚的士兵这一切都是无声的。

每当日军试图突围的时候,一排炮弹在日军的冲锋队伍间筑起一道道火墙,冲击波甚至足以把百米开外的战壕中的战士们的军帽掀掉了,战士们头上光秃秃的像个葫芦瓢……

从沈阳、从四平等地起飞的飞机,带着隆隆啸声,一批批从战士们的头上掠过,再一批批转来。在远方那心驰神往的蓝天与大地交接处,炮声、炸弹声就像沉雷似的日夜轰鸣着。

对“新京”的进攻已经持续两个月了,在过去的两个月间,十五万守卫新京的日军被层层包围于此,不过战斗看似激烈,但是战斗实际上大都发生在城市的外围日军的防御工事是以环城高速为核心,轰炸同样也是集中于此。

在过去的两个月间在近两百公里的防线上,双方数十万军队撕杀着,战斗时而激烈,时而平静,尽管长春外围的战斗看似激烈,但是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参谋部对长春制定的计划却是“久围不攻”。

几乎是在进攻长春的同时,在空降兵成功夺取“丰满水电站”,从而避免日军炸毁水库采用“水军”阻挡的威胁之后,边防军预11军开始对其附近的城市加以扫荡,经过两个月的战斗,长春周围数百公里的地区已经完全被光复,十五万日军、五万伪军据守的长春由此成为孤城。

在空降兵夺取丰满水电站之,便将其电源截断了,长春随后全城停电………电车走到哪里便停到哪里,机器转到什么地方便停在什么姿态上。就在那一秒钟的时间里,全城一声“啊嗬”便失去了动力,失去了光明。直到包围圈完全形成后,有的电车还停在街上,机器还保持着待动的姿势,电钟的时针还指着六点半,所有的一切都停止了。

而作为日军在东北最后一个真正据点的“新京”,就此完全孤悬在松辽平原上了。有人称之为“死城”。有人称之为“陆上孤岛”。而坐镇这里的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称之为“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信誓旦旦的宣称要与新京“总玉碎”。

这是一座死城,同样也是一座堡垒,要塞。

十二年前,“新京”不过只是一片田地,在日军选定这里为“满洲国国都”,实施国都建设案期间,为阻挡义勇军的进攻,其在市郊挖掘壕沟、坑道,构筑许多永久性工事。而市区内的那一栋栋看似壮观的“兴亚式”建筑,从布局到构造,都充分考虑到军事的意义。城中心的关东军司令部、在乡军人会、宪兵司令部,等等无不是米把厚的花岗石墙,钢筋水泥屋顶,中型炮弹不能损坏。楼房地下室,有钢筋水泥坑道通到大马路,彼此相通。其中有笨重的大铁门,可以相互隔绝。各主要街道宽度都在一百米以上,可以充分发挥火力,重要街口还有水泥掩盖的地堡。

在辽阳会战期间,制定了以长春为坚固堡,全力阻止华军北上的梅津美治郎,又沿着环城公路市添筑了大量的工事,而在城市中亦许多碉堡和工事。其中,仅满洲国中央银行周围修筑的永久性工事,就有150多处。

而按照关东军司令部的说法是“新京”防线为“坚冠亚洲”,实为不可攻克之要塞。工事坚固,守军也很顽强,守卫新京的日军都已经获得知,他们的能否坚守这座城市,关系到整个日本帝国的命运。再则,即便是不这般宣称,也没有日军会主动投降。

面对要塞化的长春,原本就无意在城市展开攻坚战从而增加部队伤亡的高胜仑,自然没有去硬碰硬,在请示参谋部之后,他便制定了“围城战”,采用围而不攻的方式,以断绝城内对外联络的立体包围进行这场战役。

“困死、饿死日本鬼子!”

对于执行封锁饿死日军的计划,高胜仑并没有一丝心理压力,在战役开始前,航空队便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空投到长春,要求百姓撤出长春,而日军出于节约粮食的目的,也开始驱赶百姓,在高胜仑指挥的东北方面军两个集团军,将长春层层围困时,长春城市内的人口尽管仍有80万之多,但除去日伪军外,其它大都为撤往新京的日本侨民,以及极少数伪满铁杆分子,至于普通百姓,早在数周前就已经或主动或被动的离开了新京。

东北方面军两个集团军组成的围城大军,进入指定地域。六个预备步兵师在前面组成第一道包围圈。各师以三分之二兵力,以五十米一个人的密度,对城内进行封琐、监视,余下为预备队。张学良率领的第32军以主力布置在城北和西北敌人主要突围方向上,其余在其它方向进行策应,构成第二道防线。

开头,包围圈达200多华里。而为了进一步压缩敌军空间,从而形成有效包围,第六装甲师在步兵部队的配合下,连续拔除日军城外据点,各师立即如法炮制,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清除环城高速外日军据点,从而将包围圈缩减到100里左右。双方最近处只有百把米,彼此吃的什么饭都能看见。

隆隆的爆炸声,隐约在城市周围炸响,偶尔的空中还会传来几声爆炸声,显然是航空队在阻止试图进入或离开长春的敌机,在漆黑的夜空中,那高射炮爆开的炸焰,几乎映亮了整个天空,在长春陷入包围之后,哈尔滨的日军航空队,从没有放弃过对长春的补给,尽管他们不断努力试图对长春实施空投,为了避免遭到拦截,其选择在夜间进行空投,但部署在长春城外的近五百门88毫米高射炮在雷达的指挥下,却如长了眼睛一般,将一架架飞机变成空中燃烧的焰火,那飞机燃烧的焰火有如礼花一般在空中散放着炫目的光彩。

在地面,日本人修建的用于阻挡义勇军进攻的环城高速,自此成为了其画地为牢的界线,在在空中由战斗机、高射炮以及夜间战斗机组成的封锁网,阻断了新京的对外航线,新京自此完全成为一座“陆上孤岛”,一座死城。

第1138章孤岛内的人们

一马平川的原野上,暖风吹拂着绿色的草和彩色的花。比·奇·中·文·网·首·发鲜花绿草遮掩着一条条通往前沿的交通壕,终点是长达百里的环城壕沟,沟沿上耸立着铁丝网。风把蔓科植物吹到铁丝网上,铁蒺藜上开着香艳的花。

“金汤之固,非粟不守;韩白之勇,非粮不战。”

这句话去形容围城战,到是再确切不过了,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尽管早在辽阳战役期间,确定了“以新京为堡垒”基本作战思想后,关东军司令部立即开始着手作起准备,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超过10万吨粮食以及数万吨煤炭被运进城内,如果不是因为航空队的轰炸,或许他们还能运进更多的物资。

而为了节约粮食,其甚至“响应”华军航空队散发的传单,强迫城内的非日侨离开新京,从而减少粮食消耗,但关东军司令部的计划,却因为数十万侨民的涌入,被打乱了,数十万日侨历经劫难从辽宁各地撤至新京,日军可以尽情的驱赶中国人,但却无法驱赶这些侨民。

十万吨粮食看似很多,但相比于近百万军民来说,每天都需要消耗近千吨粮食,加之轰炸造成的损失,在围城战进行到第六十天时,新京城内的粮食便开始紧张起来了。

煤烟,笼罩着半个新京,那时两天前,一座暴露的煤仓遭到了中国飞机的轰炸,在数十燃烧弹的攻击下,那座能容纳上千吨煤的煤库被引燃了,上千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在呛人的煤烟中,数十万逃入城市的日本侨民,用绝望的眼神望着那煤烟,而在城市粮食发放站,人们看到每人领到的粮食仅只有不到半合,相比于昨天,粮食又减少了许多,不过日本人的纪律性,却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有的只是眼中的绝望更浓了。

对于这些日本侨民来说,他们唯一能依赖的就是政府统一发放了食物以及燃料了,可是随着粮食的减少,他们知道,在冬天到来的时候,日子也许会过得更难,在人的求生本能下,许多人开始提前做起准备,一开始,他们只是将被中国飞机炸断的树木带回“家”,然后他们又从那些窃居的中国人家中,找到菜刀、斧头之类的工具,砍伐着树木,在东北生活多年的他们知道,一但天气冷下来,没有燃料取暖,很有可能会冻死。

而更多的人,则是试图在公园中种植一些什么,新京那超前的人均绿地,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像像大同公园这样的公园被开辟为庄稼,而在许多道路与人行道间的绿地被开辟成为小菜园,小型的街心公园变成土豆田,甚至就连同房顶以及家中的花盆,亦被他们种上了青菜,求生的本能驱使着这些日本侨民,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

背负着一袋泥土的美穗将泥土铺在楼顶上,在楼顶的平台上还有不少人和她一样忙碌着,看着属于自己的那片“田地”中长着的青菜,美穗的脸上露出一丝灿烂的笑容,尽管她知道到了冬天的时候,这些青菜就不会再生长了,但至少现在,这些青菜可以代替一些粮食。

“姐姐,快点下来,你看我抓到了什么!”

就在美穗将土倒在楼顶的时候,便听到楼下的弟弟在那里兴奋的喊着她,朝着楼下看去,美穗看到弟弟的手中提着一个用竹子编的小笼。

“哇!是野兔!”

看着笼子中的野兔,美穗的眼中同样放出光彩来,太郎竟然抓到一只野兔,就在美穗想仔细看看子,一旁正在收拾着菜园的静子太太走了过来。

“太好了,竟然是一只公兔,太郎,隔壁的大岛家有一只母兔,如果有足够的草,我们可以养起来,再过一两个月大家便都有肉吃了!”

尽管这些日侨都是从各地逃至新京,被军队安置在这些空置的中国人家中,但是军队还是按照日本本土的方式,在侨民中建立了“邻里会”,从而让这些人们互相帮助,这使得军队可以从侨民安置中抽开身来,同时征召更多的男人接受训练补充部队。

“嗯,到时候,就有肉吃了!”

提及肉,太郎的口水都要流出来,尽管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吃到肉,但等待总是值得的,而原本那些正在晒着菜干的孩子也纷纷跑了过来,现在他们有了新的任务拾草,在路边的很多地方,都有被挖出的枯草。

而带领孩子们去找草,自然成为了只有十四岁的美穗的任务,当她背着包和弟弟以及邻居家的孩子们在街道拾草的时候,越朝外走,在接近城市外围的时候,听着空气中传来的爆炸声,她的心头不禁一紧,朝着爆炸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在心底忍不住为父亲祈祷。

“爸爸一定要活着啊!”

在草丛披着伪装网的狙击手,据着28式狙击步枪,透过其瞄准镜观察着战场,这是一片很少发生战斗的战场,尽管在封锁线上,狙击兵到处猎杀着敢于冒头的敌人,但是在这里,这似乎是一片被人忽视的无人地带。

就在狙击手感觉有些乏味的时候,突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名军官,军官穿着身和普通士兵别无二致的单薄的黄色秋装,头戴着日式军帽,暴露他身份的是身上背着的牛皮挎包,那是军官与士兵最明显的区别。

轻轻的扣动扳机,“砰!”伴着枪响,一发7。92毫米子弹以800米的速度飞了出去,瞬间,那发依然灼热子弹从军官的侧腰穿透,正在奔走的军官突然像软面条一般的摔倒在草地上,腥红的血有瞬间涌了出来。

没有人注意到这片非交战区域的这场单方面的战斗,静待了一两分钟后,草地中一堆枯草动了一下,卧在草丛中的狙击手朝着周围观察了一下,见没有任何异常后,便端着枪、猫着腰朝百米外的日军军官的尸体跑了过去。

和过去一样,首先取过军官的文件包,或许这里有什么情报,接着狙击手又翻了一下他的口袋,翻出了他的军官证后,仔细看了一下。

“是个中尉!不错,今天个的收成不错!”

继续翻下去,狙击手在日本军官的胸袋中翻出一个薄薄的战地日记本,仔细翻看了一下,日记本上记录着每天发生的事情,虽说这个狙击手并不认识日语,但狙击手还是在纸上看出一些汉字,像“米”、“豆”之类的字样。

“这是什么?……”

“这是我们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一份情报!”

张学良拿着手中的那个日本记,消瘦的脸庞上带着笑容。

作为围城总指挥,他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日本崩溃的那一天,等到日军饿的撑不住的时候,他就可以向司令部要求进攻了,他知道,现在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等待着他犯错,或许其它人可以犯错,但对于他来说,那怕只是一个小错,都有可能倒置全盘皆输,所以,他才会按奈下心头旁思乱想,一门心思的困死长春,当他的耐心在一点点的耗尽时,现在,这份日记却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围城开的时候,日军每周还能吃上一顿大米饭,一个月前,正规军每人每日定量一斤五两,高粱大豆各一半,每周一顿米饭,而辅助部队的则为正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