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701部分

山河血-第701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三十余万中国、军队越过中泰边界、泰缅边界,日军在泰缅边境地区的抵抗随之陷入了崩溃,至少处于崩溃的边缘,数以十万计的日军,不得不沿着泰南山区向马来半岛撤退,重整旗鼓对于他们来说,早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在泰南的日军部队,大都是从缅甸方向撤入泰国的部队,绝大多数师团为跳出中国人的包围圈,在穿越山岳雨林时便已丧失半数以上的有生力量,并且丢弃了绝大多数重武器,充其量也只能拖延华军沿公路南下。

在泰国倒戈之后,为了阻挡中国、军队南下,在一部分部队撤往马亚亚的同时,仍然有些建制不全的部队,根据命令仍然坚守的泰缅边境比劳山脉以及德林达依山脉之间,部队分散在茂密的山岳雨林之中,准备以游击战的方式,阻挡中国、军队南下。

不过此时,对于这些部队来说,他们的任务却不再是作战,而是主要是搜寻食物,因为食物不足,绝大多数在雨林中坚守的部队,一直是靠吃生的昆虫、蜗牛、青蛙、蜥蜴、蜈蚣、树根,甚至还有他们自己的浸透汗水的皮带维生。

率领手下的一个小队,小田切进入深山老林,朝西南岸走去。他们越过一座座崇山峻岭,一个月来除了毒蛇、蝙蝠充饥外,他们再没有吃过一口其它食物,被毒虫咬了,也只能用小便消肿。入睡后,水蛭又爬上眼皮吸血。尽管他们竭尽可能的活下去,但在一个月中,小田切率领的二十五名战士,就有六个人被雨林夺去了生命。

觅食的念头死死缠住他们。他们想起一件事情:某个部队的炊事兵把处决的缅甸人的肉做成汤给士兵们喝。

“一想到吃人肉就恶心,”

小松说道。

“不过,只要你不知道是人肉,味道还是满不错的。”

“当一个人真正饿得慌时,”

下等兵酒井在一旁说道。

“他是什么都吃的。”

“酒井,你吃过人肉吗?”

“没有,我没有吃过。我在北海道的一个火葬场工作过。在那里工作,很快就会忘掉是在摆弄死人。如果你恶心,你就搞不了火葬这一行。有个老百姓偷偷地跑来找我要烧过的人脑。”“为什么呢?”

“听说包治百病。”

这一段对话,使小田切暗吃一惊。他生怕酒井会产生吃掉片山的念头。片山是个士兵,因为痢疾现在已经经骨瘦如柴,连绑腿都直往下掉。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小田切听到酒井在小声说道。

“反正他快死了,”

一觉醒来,小田切发现酒井和片山两人的由树叶铺成的“床”都空了。小田切在溪边找到他们。间山洗完澡正在擦着身子,他整个人瘦得象骷髅,酒井则弯腰躲在一块岩石后面,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象条饿虎盯着食物一样盯着片山。

“酒井!”

小田切连忙大喊一声。这一闹,其他人也闻声赶来。而这时酒井眼中发射着奇异的光,他把刀一撂,喊道。

“请原谅我,”

小田切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直到自己的手流了血才停下,他没有想到原本应该亲近如兄弟的战友,现在居然想着吃掉彼此。

随后他们继续上路后,酒井还在为他的行为开脱。面对恼怒的小队长,鼻青脸肿的酒井继续辩解道,

“队长阁下,反正片山已经是个快死的人了,又不能自杀。我杀了他也不算谋杀,只能帮他死得早一点。”

然后,他又特意补充说。

“让他的身体白白烂掉太没有意义了。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用来拯救挨饿的战友,片山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他的话,让小田切整个人的心底泛起一阵阵寒意,在撤出缅甸的路上,他听说过许多“吃人”的事情,但是他从没有想到在他的手下,竟然有人把自己的战友当成了食物,而且如此的……自然。

那天晚上,小田切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参加一个葬礼。那是春天,风和日丽,云雀在天空飞翔。“你要把他土葬还是火化?”穿着丧服的一个青年人问道。

“要是火化,那就让我去干吧,”一个穿工作服的人说——那是酒井。

“如果火葬敌人就会发现我们的,”那人是他们中的另一员,中岛。

一个身旁跟着几位姑娘的中年妇人说:“让咱们现在做饭去吧。”她们做了一个汤,味道象肉丝酱汤。

“真好喝!”

那妇人说。

“当然好啦,”一个姑娘说,“那是片山的肉嘛。”

“是吗?是片山的肉吗?”另一个姑娘问,并快活地笑了起来,“多鲜呀!”

这个梦是那样快活,那样自然,以致到了次日早晨小田切还觉得自从撤出缅甸以来从没有那样高兴过。他不知道为什么,直到他模糊地想起他做过的这个令人高兴的梦,才找到答案。即使他醒悟到自己曾梦见过吃片山,他还觉得快活。

可是出人意料的话,小田切惊讶的发现自己并不觉得恶心,甚至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内疚和罪恶感。在尔后的行军途中,他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把视线投在片山的身上,而他的心里也在那里喃喃说着。

“我要吃片山。我要吃掉片山。”

他们越过了另一座山。到山脚下时他们渡过一条深水河。弱不禁风的片山被河水冲走,用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才好容易抓住一块岩石,被别人救到岸上。他们遇到一个发疯的日本士兵,那人在十个同伴的尸堆附近探头探脑的。

而小田切注意到,在那些已经腐烂尸体中,有几具尸体的腿上只有骨头,肉似乎消失了,肉去了什么地方?

“一定是被这个疯子吃了!”

瞧着那个在被遗弃的掩体边摇头晃脑的傻笑着的士兵,酒井用贪婪的目光盯着他,别说酒井,中岛、石田、福山他们,几乎每一个人,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都用贪婪的目光盯着那个疯了的士兵。

“反正,我们也没办法带他走,要不然,解决掉他吧!”

“是啊,他的家人也一定全感激我们的!”

“要是带他走的话,碰到中国人时,他叫了出来,到时可就惨了!”

可不是,在你一言他一语中,酒井盯着那个发疯的士兵,在心底已经认同了大家伙的观点,当然,他知道人们在想着什么,每一个人都想吃掉他,自从酒井想吃掉片山之后,大家伙心中的邪念就被触动了,在饥饿的面前,每一个人都变得贪婪起来。

杀掉他吧!

就在这时,他看到酒井提着刺刀朝着那个疯了的,坐在那傻笑着的士兵走了过去。

“哎呀,真的对不起啊!”

在酒井的话声落下的时候,小田切看到酒井将刺刀刺入了士兵的脖子,那个士兵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而一旁的片山看着这一幕,浑身都在颤抖着,他知道,在别人的眼中,自己也和这个疯子一样,也差一点被酒井这样杀死了。

终于,疯了的士兵停止了抽搐,血淌了一地,酒井看着地上的尸体,朝着小队长看去,然后说道。

“队长阁下,如果就这么丢掉了,是挺浪费的!”

是啊,就那么白折烂掉确实是挺浪费的。

那就吃了他吧!

饭盒中用来藏火的炭粉被了出来,几名战士忙活着升起无烟火,所谓的无烟火就是木炭,在雨林中想要得到木炭并不困难,尤其是在中国人投下燃烧弹的地方,更是到处都有木炭。

在远处,酒井和几名战士正在那里割取着人肉,从大腿上割除的人肉被做福山用锋利的太刀切成薄片,薄薄的、通红的人内就像是鱼生一样,被摆放在饭盒盖上,此时,对于这些饥饿的士兵来说,这就像是他们人生的大餐一样,每一个人无不是流着口水贪婪的等待着饭盒内的水沸腾起来,甚至于他们还将可怜的仅剩的一点盐粒放到汤水中。

在饭盒内的水沸腾之后,小田切吞了口口水,然后用筷子夹起一片肉,在汤水中涮了一下,薄薄的肉片很快熟便熟了,白色的,就像鸡肉一般,随着十几片肉在汤水中被煮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肉香。

“好了!开动吧!”

肉吃进嘴中,小田切闭上眼睛,品味着那入口的美味,真的是太好吃了,在他的记忆中,似乎没有比这更美味的食物了,即便是在他儿时的记忆中,也没有比这更美味的肉食了。

在品味着那细嫩的肉片时,小田切甚至有些后悔了,也许,他是就应该这么干了,而不是在饿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才这么干。

几乎每一个人,都像是恶狼似的,不断的开动着,甚至不等饭盒中的肉片完全熟透,就狼吞虎咽的吃入肚中,甚至身体最虚弱的片山,还在队长的关切下,特意喝了一杯汤,热汤入肚之后,片山只感觉力气似乎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就连他那苍白而蜡白的脸上,亦有了一丝血色。

“哟西!”

在酒井等人忙活着准备将剩下的肉制成肉干的时候,看着脸上有一丝血色的片山,小田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好了,片山,等我们到了马来亚,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的!”

第1146章仰光之光(求月票)

1943年10月的仰光,雨季即将结束,仰光笼罩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之中,此时的仰光显得很是热闹,在仰光市的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国制造的“道奇吉普”在街道上奔驰,在远征军光复仰光后,随着美援的大规模到来,“jeep”便随着租借法案在远征军以及中央军中被广泛使用,其广泛的程度,甚至会让人忘记一个事实“jeep”是美国公司购进北方汽车工业特许生产权制造的。

呼啸的吉普上坐着的远征军官兵,对于缅甸人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中国远征军出没于仰光或者缅甸的其它城市,不过,除去中国远征军之外,在仰光的还有美军、英军,尽管在数量上无法与中国远征军相比,但是出手阔绰的他们,更受到商人们的欢迎。

在大多数时候,施逸文都喜欢步行,作为记者,他知道在步行的时候,能更直观的了解这座城市,仰光和中国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尽管那一个个中文招牌会让他生出身在国内的感觉,可是街道上的人们,那听不懂的缅语或者生硬的国语,却在提醒着他,这是在缅甸,在街道上还有一些穿着深蓝色警服的警察,根据施逸文的了解,现在仰光的警察学校正在培训一批新的警察,学校内的教官来自中国,更准确的来说是来自天津高等警官学校。

“现在在仰光,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都有中国顾问,与其说是缅甸**政府在动作这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中国顾问在帮助他们让国家正常的运转!”

武达的话听在施逸文的耳中,让他的心里不禁涌起一阵骄傲,在来到缅甸的一周之中,他目睹着来自华北的顾问们,是如何让这个新生的国家维持正常的运行,在顾问的帮助下一个从不曾存在地国家,目前已经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甚至在军事顾问的训练和指挥下,缅甸****作为远征军的盟友,已经能够承担一些作战任务——清剿雨林中的残余日军。

“我们现在所目睹是一个奇迹,一个国家的诞生……”

“这些话,你最好不要在和平饭店说,要不然,那些左翼人士肯定会把唾沫把你淹死!”

他口的左翼指的是国内的那些记者,在缅甸云集着来自国内的上百名记者,这或许是因为华北实施的严格的“随军记者”制度,从而使得许多报社为了报道战事,只能把记者往没有记者审查制度南方战场派遣,而那些记者又都集中在和平饭店。

毫不疑问,在仰光,除去缅甸临时政府和远征军司令部之外,没有什么地方比和平饭店更嘈杂的地方了,自仰光光复之后,在和平连锁饭店自缅甸临时政府手中收购了这家曾经的“敌产”后,云集在这里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的记者,同样也有许多来自美国、英国甚至还有苏俄的记者,这些记者们之所以云集于此,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同盟国事业中,仅有两个地方总是会传来胜利的消息,而对于美英等国的民众来说,无论是中国东北也好,东南亚也罢,或许距离他们极为遥远,甚至许多人压根就不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但这里的胜利却像黑暗中的明灯一般,总能给予他们精神的鼓励,广播电台、报社自然知道民众的需求,他们自然便将记者派到这里。

在饭店的酒吧中,尽管沿是白天,但酒吧中便已经聚集了来自各国的战地记者,他们或是在等待着远征军司令部发放的战地采访许可,或是刚刚从战地回来,或者是刚刚抵抗,不仅有外国人,更多的却是中国记者,也许是因为同行的关系,使得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共同语言。

“……美国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在一片嘈杂中,施逸文听到一串英语,显然是一个美国人,他顺着声音看去,看到在一个圆桌边挤坐着五六名各国记者,还有两名中国的同行。

“只要有像中*人那样的,最优秀的军人作为盟友,美国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冯克深信不疑的说道。

“我曾去过欧洲,也曾去过太平洋,不可否认,德*人很优秀,在太平洋,在瓜岛,陆战队也很英勇,当然,日本军人的意志也极为顽强,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佩服的,但是在毛淡棉前线,我看到的却是一群比日军更英勇、更顽强的军人!”

冯克的语气中尽是浓浓的佩服,刚刚从毛淡棉前线归来的他。

“冯克,你这么说,未免也太过夸张了!”

一个英国记者,斟满一杯威士忌,显然他对冯克的夸张有些不甚满意,在他的话中,压根就没有提到英*人。

“如果没有美国的武器,美国的飞机、美国的重炮,中国人……”

“我们很早以前就击败过日军!”

不满的声音从桌边发出,其中一个中国记者扶了下眼镜框。

“你们的报纸上过去曾说过,日本是一个三千年来都未曾被击败过的国家,显然,你们根本就不了解亚洲历史……”

听着那边的记者为美国人上着历史课,施逸文只是面带着微笑,作为记者,他更喜欢听,而不说,更喜欢用文字去进行辩论。

“……从唐代直至明代,每一次,日本试图挑战中国,都会被击败,这才有了日本以中国为师的历史,纵观自唐代白河口之战后的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中国只有在被异族奴役的时候,日本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