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721部分

山河血-第721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成员拍着照。

偶尔还会有一些人和机组人员拍照留念。其中不乏一些人对他们的任务充满了嫉妒心。要知道,这可是名垂青史的一次任务,这个任务可以改变历史,改变整个世界。

“怒龙”以及两架护卫机滑行到跑道上。当“怒龙”的四台强劲发动机,发动巨大的轰鸣声着慢慢奔出跑道时,报道这一事件的唯一的新闻记者《国民时报》派出的记者从机场的控制塔上全神贯注地观察起飞情况。

飞机加速到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但由于额外负重,似乎不能离地。在地面和指挥塔里的人似乎浮现出轰炸机曾经发生过的坠毁事物。所有人这会看着他都在心里捏一把汗,恨不得能出一把力把飞机提上天空。

在众人的期待而又充满忧虑的眼神中,在油光滑亮黑色跑道只剩下几十米的时候,这架巨型轰炸机腾空而起,径直飞上了夜空。

在控制塔内,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袁世勤转身对一名军官说道。

“我从未见过一架飞机起飞时要用这么长的跑道。我还以为他们永远也无法把它拉上空中呢。”

说话时,袁世勤身上的冷汗甚至已经把军装浸透了,先前看着飞机越来越接近跑道尽头,而未能起飞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几乎都停止。而在远处目睹飞机起飞的方自强在看到飞机升空的瞬间,像是长出一口气般的软软的坐在草地上。

“好了!终于起飞了!”

第1177章目标,广岛

12月20日凌晨,驾驶着p51野马式战机约翰和查理两人自崂山基地起飞,这是正常的夜间起飞,尽管中国人夜战机把日本飞机都赶出了夜空,但是正常的夜间巡航却依然需要进行。

在夜空中,他们发现了空中由两架“海冬青”护航的“怒龙”。

“好大的飞机!”

虽说见惯了世面,但约翰还是被自己所看到的飞机惊呆了,这架飞机太过庞大了!或许是他见过的最大的飞机,而机身上的标识提醒着他,这是中国的飞机。

正当他试图接近这架大型轰炸机时,护航的海冬青朝着他们逼来了,尽管是友军,但是海冬青还是毫不客气的向其俯冲了,对方的不客气,使得约翰立即意识到他惹到了这些中国人,于是便理智的选择了避让。

“怒龙”从他和查理的视线中消失的时候,约翰的耳机中传来一声询问。

“他们要去什么地方?”

飞机是在向西南飞行。

“也许是在试飞!”

约翰如此嘀咕一声,此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同样也不知道,自己见证了历史。

在两千五百米的高空,王国霖便钻进弹舱,此时张国平用手电筒照着炸弹,他自己则在炸弹尾部小心翼翼地装上炸弹引信。

差不多半小时过去了,王国霖才点头说了句。

“行啦,这就可以了。”

在长官说话时。张国平从炸弹上取下一个绿色的插头。换上一个红的,电路便接通,原子弹随时可以投掷了。

在气密的后舱中,邱然想睡一觉,他已经二十四小时没有合眼了,但怎么也睡不着。十五分钟后,他经过十余米长的狭窄通道爬回前舱。机尾炮手拦住了他。

“兄弟!”

刘峰拦着他问了一句。

“咱们今天是去分裂原子吗?”

作为机炮手,他没有资格去参加会议,不过内心的好奇以及最近的异常,还是让他猜到了今天任务的不同。

“没错,是去分裂原子!”

起飞一个小时后。王国霖换下副驾驶员。副驾驶宋君之离开驾驶舱去吃点东西。他注意到一个黑箱子上有些小绿灯,便问道坐在一旁的张国平。

“这些是什么玩章儿”

“长官,这些绿灯表示炸弹正常,红灯表示出了故障。”

张国平平静的回答了一句,然后合上眼睛,想让自己休息一会。可是内心的激动却让他压根都睡不着,此时,他的内心起伏不定,在所有人中,只有他参加过“小玩意”的试验,更准确的来说,是目睹过“小玩意”的爆炸,他清楚的知道,现在,他操纵的这枚炸弹所贮藏着的惊人威力。

在转过济州岛后,又过了一个小时九州岛的海岸在晨曦中渐渐露出海面。王国霖推动节流阀,“怒龙”开始升高。这时是清晨六时十一分。飞机便升高到一万两千米,然后开始,贴着九州岛的海岸飞行,两架护航的海冬青则在万米高空继续实施着护航任务。

海冬青的航程只有2000公里,但是在加挂副油箱的情况下,却可以为轰炸机提供全程护航,在飞越九州岛之后,王国霖通过飞机无线电通知了基地。

“我们正朝目标前进。”

随后,他拿起机内通话装置告诉机组人员。

“兄弟们。各就各位,轰炸完毕才能离开。一旦日本进入视线。我们的谈话就要录音。这是为了书写历史,所以请你们说话注意。我们携带的是第一颗原子弹。”

机组人员大部分从未听过“原子弹”这个词,但这个词却仍然让他们感觉有些迷惑,同样又有些紧张,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携带的炸弹可以轻易的把一座城市夷为平地。

他们的目标是位于本州岛南方的广岛,为了选择合适的目标,参谋部特意成立了目标特别委员会,最终选择了四座城市:一是小仓,这里有日本最大的小仓兵工厂,厂区长达1。3公里,宽0。8公里,附近还有铁路车辆厂、机械工厂和发电厂;二是京都,它是日本的故都,也是拥有100万人口的大型工业城市,由于别的日本城市已经遭到严重的空袭破坏,大量的人口和机器设备都往京都迁移,因此它已经成了日本战时最重要的兵工生产中心;三是广岛,这里是日本军队的指挥中枢之一,第二军总区司令部所在地,而日本本土只人两个军总区,第一军总区司令部在东京,由此可见广岛的重要军事地位,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从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开始,参加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出兵山东、出兵“满洲”、中日事变和东南亚的日军部队都在广岛市区的宇品港登船出发,因此这里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和军火仓库以及码头设施,此外,城东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重工业设施,第四则是新泻,其是濒临日本海的重要工业城市,那里有一座炼铝厂和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一座重要的炼油厂和一个油港码头。而出于将来评估原子弹威力的需要,在北方军航空司令部的要求下,以种种名义将这些城市作为禁止轰炸的目标。

而今天,第一次轰炸所选择的目标是广岛,如果广岛天气条件不适合轰炸的话,他们将继续前行,将对第二目标京都实施轰炸,尽管国内诸多学者对这座千年古城有着很深的感情,那里传统而悠久的日本文化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学者们的努力并不能改变航空队将其纳入轰炸目标的决心。

两天前,联合轰炸机部队的b17轰炸机在广岛上空空投了下了数以百万份传单,警告他们,除非日本立即投降,否则他们的城市与其它城市一样将会被全部毁灭,对于这些传单,广岛的市民对此也不怎么注意,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或者说,日本人早就在轰炸中变得麻木起来,中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在过去的几个月间,已经在日本投下了近百万吨燃烧弹,这是人类历史上,强度最高的轰炸,在上百万吨凝固汽油弹的燃烧下,日本人已经变得麻木起来。而加之对于未遭到轰炸的广岛人而言,这些警告似乎和往日没什么两样——中国人是不会轰炸广岛的,似乎是因为蒋介石的关系,广岛人甚至传说着中国的国家元首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曾经在广岛生活过,甚至爱上了这里的一个女孩,所以,他把广岛排除在了轰炸范围之外。

似乎,这是再合理不过的解释了,否则,为什么军事地位如此重要的广岛,却没有遭到轰炸呢?要知道,很多时候,那些中美轰炸机甚至都从广岛上空飞过。当然,这不过只是广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真实的想法不过只是为了避免城市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的评定轰炸效果罢了。

早晨六时二十九分,警报整整响了一分钟。

这是自午夜以来,这是第三次空袭警报。但是很少人进防空洞,对于广岛人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轰炸机临空引起的警报,他们固执的相信,广岛是不会遭到轰炸的,就像他们相信,蒋介石的日本恋人,依然生活在这里城市中一般。

而最后一次警报是气象观察机引起的,如果广岛的天气条件好,王国霖也飞这架气象观察机的路线,如果天气不好,则等候进一步命令。尽管根据命令,如果广岛天气不好的话,他们将轰炸京都,但是,在轰炸京都的之前,却需要得到参谋部的批准,不过,此命令到达之前,他们将会继续朝京都飞去。

从远处望去,此时广岛的云层似乎很低,似乎这并不是一个适合轰炸的好天气,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云层低意味着轰炸精度无法保障,尽管轰炸雷达能够克服云层的遮挡,但为了确保轰炸效果,仍然要求必须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实施轰炸。

但是,当气象观察机飞抵广岛上空的投弹点时。观察投弹手通过瞄准器能清楚地看见广岛,这座从未遭受了轰炸的城市此时看起来,是如此的安静,完全没有遭到一丝战火的破坏,不过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座安静的城市即将载入历史。

六时二十分,气象观察机完成了最后的侦察后,向荣成基地返航,在返航期间遇到零星高射炮火,但炮弹都在离它很远的下方爆炸。气象观察机驾驶员命令报务员发出如下电报。

“低层云,一至十分之三。中层云。一至十分之三阴。目标上空适合投弹”。

电波从气象观察机传出了。

与此同时,“怒龙”不过刚刚即将飞抵本州岛。而副驾驶宋君之则在飞行记录本上用漂亮的楷体写下了一句话。

“诸位,不会太远了”。

王国霖接到气象观察机的气象情报后,转身对领航员点了点头,然后,他通过机内电话,下达了命令。

“目标!广岛!”

第1178章天神的惩罚

七时零五分,三架h6远程战略轰炸机飞过下关上空,飞过下关所在的山口县,便是广岛县了,广岛已经近在眼前了,机组人员急忙穿上防弹衣。雷达和敌我无线电识别装置都被关掉。飞机靠自动操纵继续飞行。

张国平给前舱传话。

“绿灯仍然亮着!”

这意味着原子弹可以正常使用!

随后他爬到驾驶舱,从领航员的肩后探身向前看,看到云块之间有个大空隙。下面是一个地域很大的城市,这是一座典型的港口城市,从空中看去隐约的可以看到港口内泊停的一艘艘船舶。

“这就是目标了。你说呢?”

宋君之问了一句。

“没错!就是他了!”

王国霖点头答道。

“这就是广岛了!”

这就是他们的目标了!

此时是上午七时二十九分,张国平看了一眼地面的城市,然后他一言不发的回到了后舱,他知道,几分钟之后,这座城市将会成为历史,同样也会被写入历史——其将会成为人类史上第一座被核武器夷为平地的城市。

“兄弟们!马上就要开始投弹了!”

王国霖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用机内通话装置宣布道……然后他则把护目镜放在前额。

“准备护目镜,计数开始后戴上,闪光过后才能摘下。”

在机长通过机内通话器下达命令时,领航员梁子茂则在记录本上又写始了记录。

“轰炸目标时将会有一个短暂间歇……”

这是执行这次任务过程中唯一在飞行时写下的记录,实际上,从他们开始着手准备的时候,他们所经历的每一分钟都是历史,而一旁悬挂在机舱内的那台经过改进的8毫米电影机同样也开始工作了,开始纪录下接下来的每一分钟。

当“怒龙”号为轰炸作着准备时,运载观测仪器的轰炸机“雨花台”号,则开始放慢速度使“怒龙”落在后面一千米。另一架“中国动力号”则开始盘旋,为拍摄照片调整方位……“怒龙”的投弹手李富强则俯身把左眼贴在轰炸瞄准器上,此时,天气良好,根本不需要使用轰炸瞄准雷达,七时三十二分三十秒,看着近在眼前的广岛,王国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自动驾驶仪。

“看你的了!”

此时飞机开始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在广岛上空一万一千米以对地时速六百一十五公里向北飞行。李富强的瞄准需要调正飞行偏差,这一切都是交给机载计算机计算进行,那台重达一百三十五公斤的晶体管计算机,是北方电子历时数年的成果,而h6轰炸机,同样也是第一型装备轰炸瞄准计算机的飞机,它可以令轰炸变得更为精准。

此时天空中的云块已经散开,这让他能够清晰地认出已从目标照片上熟悉了的一切,瞄准点的中心进入瞄准器的十字线上,正是广岛市从未遭受轰炸中心城区,同样也是广岛最为繁华的所在,几分钟后,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被夷为平地。

“目标找到了!。

投弹前四十五秒钟,李富强通过机内通话装置发出无线电音讯号,同时开始读出数据,而领航员则开始输入轰炸数据。机组成员则戴上深色护目镜,除两个驾驶员和李富强以及领航员之外,因为他们带上深色眼镜就无法驾驶飞机或者通过瞄准器观察,以及输入轰炸数据。

七时三十六分十七秒,“怒龙”的弹舱门自动打开。投弹时间是根据输入进轰炸瞄准计算机中的瞄准器的数据用计算机控制的。他的手指则按在一个电钮上,如果炸弹不能脱落的话,他就往下一按。

突然,机舱内提示投弹的急促的无线电音停止了。透过轰炸瞄准仪,李富强看见胖乎乎的的炸弹尾部朝下掉去,接着便翻了个身。弹头朝下向广岛落下。由于减少了4。5吨的重量,机身猛然朝着高空爬升。

几乎是刚一完成投弹,绿灯亮起的瞬间,王国霖拉便连忙接管飞机,推着操纵杆向右方猛拐,弯度超过一百五十度,然后便按下机头加速,这是上百次训练的结果。

而护卫机“雨花台”的弹舱门也打开了,三个包裹落下。几乎就在同时,三个包裹都成了降落伞。吊在降落伞下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