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735部分

山河血-第735部分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鞭炮店的生意更是火爆起来,原本鞭炮店的爆竹、烟花是为春节准备的,但这会却在瞬间售空了,南京的上空到处都是不断炸响的礼花,鞭炮声更是连绵不断的在城市的上空回响着,紫金山以及幕府山等地的防空部队的数百具防空探照灯,更是直指天空,照的整个市区如同白昼一般。

与此同时,在城内正在放映的电影院内,正在播放的电影中断了,正当人们欲抱怨时,银幕上却映出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幕,观众们顿时一片欢呼,他们拿出帽子、手帕在空中乱舞着,正在演戏的剧院,有人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更是跳上舞台,抱着正在甩腔的大花脸狂呼着“日本投降了!”,台下的观众更是狂喜的纷纷跑上街头欢呼胜利。

而此时,南京市的180万市民几乎全涌到了街上,宽达百米的中山路变得拥堵起来,满街的人群像洪水般激流汹涌着,许多人拿着长串的鞭炮满街飞跑,敲锣打鼓的,更多的人则是把洗脸盆拿出,当成锣在乱拍、乱锤。

这一夜,南京的茶馆免费供茶,酒馆免费供酒,甚至就连同一些大饭店,亦抬出酒水,摆在路边,免费招待路人,而许多杂货铺的小老板们,同样亦取出香烟派发,来一杯胜利茶、喝一口胜利酒、吸一口胜利烟,欢呼着胜利。

这胜利不同于五年前的停战,五年前的停战是羞辱的、是令人悲愤的,而现在,这却是一场全面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在中国那充满屈辱与泪水的近代史上,这是第一次,中国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赢得了彻底的胜利。

在南京市中心的中央饭店,这座南京第一高楼的楼顶上,不仅升起了一面国旗,甚至在楼的四周还垂下四面巨幅的国旗,在探照灯的照耀下,那巨幅的国旗成为全市的焦点,首都内外数公里内皆能看到国旗。

在街道上欢呼着的人们不时的高唱着国歌以及国旗歌,在这一天,南京,与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一样,陷入了狂欢之中,人们尽情的吼啊、唱啊、跳啊,尽情的宣泄着内心的兴奋,甚至还有许多市民朝着中山陵步行,以向国父报告这一胜利。

一百年了,这个消息,人们等待了整整一百年,从鸦片战争国门被洞开,从《南京条约》签订,至今已经超过一百年了,一次次不平等条约、一次次的耻辱,终于,在这一刻被终结了,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结。

在这一天,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中国人终于能够真正挺胸抬头的迎接属于中国的未来的,胜利的消息不仅让市民们兴奋、狂热起来,同样的情绪甚至影响到了军警,甚至在国民政府外执勤的宪兵,亦难自控的扳着冲锋枪朝天鸣枪以示庆贺。

虽说外间鞭炮连连,但是冲锋枪的脆响,着实让国民政府内特工以及卫兵猛然一紧,甚至让那些依然在办公室中的要员们精神紧张起来。

“是士兵在鸣枪庆祝?”

先是疑惑,而后汪精卫像是松口气似的说道。

“告诉丁团长,千万不要惩处鸣枪的士兵,别说是他们,就是我,这会都想买串鞭炮庆祝胜利,如果我有冲锋枪在手的话,没准也会鸣枪的!”

虽说对侍卫长说话时,脸上带着笑,可汪精卫的心里却是百般滋味,他没想到,日本人投降的会这么利索、这么的干脆。

丢在日本的两枚原子弹,彻底的打垮了日本人。

想到在管明棠丢原子弹之前,自己谋划的“和谈”,汪精卫只感觉脸上发烫,他甚至能够想象得出,当报界获得这一消息后,会如何嘲讽他,

失策啊!

想到日本投降后,日本外务省的文件势必将不再保密,汪精卫忍不住在心里一叹,那些与中日和谈有关的文件一但刊登于报界,即便不让他汪精卫的身败名裂,也会让他背负一个“出卖胜利果实”的罪名。

“难怪他管哲勤能沉得住气啊!”

周佛海的一句话传入汪精卫的耳中,却让他的眉头猛然一锁。

“可不是,难怪他拒绝去参加开普敦会议,弄了半天,他手里头握着原子弹,有了那玩意,去不去开普敦,管他罗斯福也好、丘吉尔也罢,即便是蒋先生,也得顾着他的面子!”

旁人的抱怨让汪精卫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他甚至想到当初就和谈征求他的意见时,管明棠的回应,准确的来说,他没有回应,紧接着原子弹就扔在了广岛,那会他总算明白了管明棠的想法,可那时已经晚了,他给重光葵外相的信,已经到了日本,到了重光葵的手中。

“估计,这会,咱们的蒋先生正接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祝贺那……”

话未说完,陈公博便接连苦笑着,蒋先生,蒋先生又能如何呢?管明棠的手里有原子弹!现在没准,罗斯福、丘吉尔都等着派出特使,希望管明棠把原子弹扔到德国去,或者从中国买原子弹。

“好了,”

汪精卫随意的摆了下手,打断了幕僚们的话语,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日本投降了,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

接着他又特意强调道。

“这毕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第一场大胜利!明天,行政院要发表一份公告!”

可,这胜利,与他汪兆铭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任何关系,人们记住的了蒋介石领导国家赢得了战争胜利,记住了管明棠的原子弹,记住了军队的浴血奋战,记住了……可,他们不会记住他汪精卫。

不仅不会记住他汪精卫,甚至还会因为那封信,把他汪精卫摆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上,甚至可能会导致他身败名裂。

注意到汪先生在提及公告时,眉宇中一显而过的忧色,梅思平敏锐的意识到汪先生的或许是在担忧什么,他在担心什么?

难道是……

突然,梅思平像是想通什么似的,看着汪精卫说道。

“汪先生,我以为,行政院方面不仅要考虑胜利公告一次,还应考虑另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

疑惑的看着梅思平,虽未说话,但汪精卫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就是对日占领的问题!”

见众人把视线投在自己身上,梅思平借着喝茶的空儿整理了一下思路。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我国势必将派出占领军,不仅将派出占领军,同时亦将派出其它占领机构,毕竟占领军是总监日本一切事物,这就要求,我国需要派出除军队之外的其它机构,”

梅思平一边说,一边看着汪精卫,现在他提出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占领日本当局中获得一席之地,这是他从幕僚迈向行政官员的一个机会,功成名就莫过于此了。

“因此,行政院绝不能落他人之后,应主动派出行政官员,协助占领军司令部处置行政事物,且相比于军人,行政官员与日本本地官员打交道,反倒更为恰当!”

在提及“本地官员”时,梅思平特意加重了语气,而他的话让汪精卫立即明白了过来,是的,应该派自己的亲信去日本,提前同重光葵外相接触,然后把那封信要回来。

“确实如此,汪先生,毕竟军人和官员不同,再则,军人太过于强硬了,官员嘛,总比军人更委婉一些!”

陈公博连忙赞同道,梅思平的提醒让他意识到,现在汪先生还有“把柄”握在日本人之手,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行宪之后,势必会有竞争者以此为器,污蔑汪先生之名。

“嗯……”

点点头,汪精卫稍作思索后,先看了一眼陈公博,又看了眼周佛海,最后,他才看着梅思平说道。

“这件事,我会亲自同管明棠联系一下!到时,可就要辛苦思平了!”

第1200章拆掉它

一夜之间,一场大雪再次袭卷了华北大地,这雪还下得很凶猛,大片儿大片儿的雪花儿像无数个毛茸茸的小精灵,张牙舞爪地在风中你推我搡,肆无忌惮地旋转啸叫,扯动了整个破碎的天空,极灰暗地往下坠落。

不过这大雪,却没有阻挡人们的热情,在华北各地、在北平胜利的狂欢持续了整整一夜,虽说此时,狂欢早已结束了,但是在街头上,却到处都是临时张贴的欢庆胜利的海报,清晨时分,广播中,依然播放着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远在开普敦,对全**民和世界人士发表的广播演说录音。

“我们的正义必然胜利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他最后的证明……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中展开了抗战,其间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曾屈辱的选择停战,但现在,六年奋斗的信念,今天得到了实现……我们一惯声言,只以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经被我们以及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日本忠实的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不要企图报复……”

经过一夜的喧嚣与狂热之后,此时的北平显得有些安静,空气中隐约的还能呼吸到丝许鞭炮味,尽管为庆祝抗战胜利,行政院已经于昨晚临时通知,全国放假三日以示庆贺,但是在华北依然有许多机构正常上班。

和往常一样,路上都是脚步匆匆的人们,只不过今天大家在半尺厚的雪里深一脚浅一脚的,速度明显不如往常。那频频看表的,估计已经有迟到的可能。在北平与华北其它的地区,迟到,几乎是最不能被原谅的事情,任何原因,包括天气,都不能成为理由。相比于中国其它许多地区,华北的生活节奏之快,总会让初来者难以适应,但对于这一切,人们早已经习惯了。

在汽车朝着城外驶去时,管明棠朝着车窗外看去,可以看到路边的人正用大雪铲铲开店前的积雪,不过他只是偶尔才会把视线投向车窗外,更多的时候,他会凝着眉看往前方,眉宇间虽显得有些凝重,但脸上却带着一丝笑容。

汽车出城后,很快便驶到了八宝山忠烈祠,和每一辆汽车一样,既然是管明棠也是汽车抵达停车场后便下了车,然后沿着步道朝着忠烈祠走去,步道两侧的松柏上挂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尽管天上下着大雪,但依然有很多民众来到了忠烈祠的,显然大清早,就有人来这里祭奠安葬于这里的忠魂了,胜利的消息足以告慰这些忠魂,他们曾在战场上不屈的战斗着,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朝前走去时,管明棠偶尔会把视线投向一侧的墓地,白色大理石制成的墓碑虽在雪地中,但依是极为显眼,一排排墓碑如同雪地中的哨兵一般,无声的守卫着这片土地,恰如他们生前一般。

十一年了!

沿着步道朝着忠烈祠走去时,管明棠在心里默默的想到,在过去的十一年间,自己一步步的走到现在,而在过去的十一年间,这个国家慢慢的发生了改变,许多事情都改变了,残酷的伤亡数千万人抗战,在这个时空中并没有另一个空间那么惨烈,数千万平民并没有弥难于侵略者的屠刀下,不仅如此,中国还真正成为了战胜国,根据两国秘密协议的规定,日军只能向中**队投降。

而成就这一切是谁呢?

不是自己,而是……将视线投向远处的墓地,管明棠知道,是这些阵亡的官兵成就了这一切,是那些不屈的忠魂英勇的战斗,成就了今天的胜利。

让人欣慰的是,在胜利到来的时候,民众并没有忘记他们,早早的他们和自己一样,就来到这里祭祀安葬于此的忠诚。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沿着苍松翠柏旁的小道朝着忠烈祠走去时,透过挂满积雪的枝条,看着来此的民众,管明棠的内心深处只觉得一阵欣慰。

现在,这个民族已明白了应该铭记什么!

在经过忠烈祠前的无名烈士墓时,正好赶上整点换岗和敬献花圈的仪式。仪式一如既往的庄重,神情肃穆的卫兵,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而在无名烈士幕前的所有人起立把右手放在心脏处时,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们神情都是那样的肃穆,静静的望着无名烈士墓。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勋永垂不朽!”

历史上有多少的为国牺牲之人,他们的名字永远不会被人知晓,但正是他们的牺牲和付出,成就了这个民族、国家真正的魂魄,这些无名之士才是这个民族真正脊梁,正是他们支撑了这个民族不灭的尊严。

在肃穆的熄灯号声中,避开了人群的管明棠来到了位于忠烈祠东北角的“游就馆”,在“游就馆”的正门悬有“成仁取义”之匾,这里保存着许多忠烈之士的遗物、遗照等与战争有关的历史遗物,馆名取自《荀子?劝学》中“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一句,以此象征忠烈祠内供奉的“神”是所谓的高洁之士。。

在厅内像征着英烈精神永存长明火旁站着两名卫兵,而在在长明火后,是一面黑色的泰山石制成纪念碑上,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

“所有人都在奉献,但有些人奉献了全部!”

这句话恰恰说明了他们的牺牲,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一些人奉献了全部,而他们才是最值得这个民族铭记的人。

置身于照片墙下,管明棠看着照片上的一张张或是坚毅、或是满面笑容、或是神采奕奕的面庞,看着那一张张年青的脸庞,管明棠只觉得的眼眶微酸,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些年青的、对未来充满向往的青年,都是在这场战争中阵亡的军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在自己生命最灿烂的时刻,用生命书写了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

“胜利了……”

隐约的管明棠听到一丝轻微的呜咽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管明棠看到在十几米开外的照片墙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用手指轻抚着一张照片,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泪珠。

“这下好了,熙儿啊,咱们国家终于赢了,小日本败了,投降了……”

呜咽声中压抑着的痛苦是难又言表的,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在这一张张照片的背后,是多少个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多少个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个孩子失去了父亲,而在那无尽的伤痛背后,却是一个民族为赢得尊严、自由所做出的不屈的奋战。

现在,终于胜利了!

他们的血,没有白流!

也绝不会白流!

一种无声的誓言在管明棠的心底默默的响起,他慢慢的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