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晋书 >

第107部分

晋书-第107部分

小说: 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曰:

“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宜登三

阶之曜,补衮职之阙。今以袤为司空。”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

袤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谓坦曰:“魏以徐景山为司空,吾时

为侍中,受诏譬旨。徐公语吾曰:‘三公当上应天心,苟非其人,实伤和气,不

敢以垂死之年,累辱朝廷也。’终于不就。遵大雅君子之迹,可不务乎!”固辞,

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置舍人官骑,赐床帐簟褥、钱五十万。

九年薨,时年八十五。帝于东堂发哀,赐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

万、绢布各百匹,以供丧事。谥曰元。有子六人,长子默嗣,次质、舒、诩、称、

予,位并列卿。

默字思元。起家秘书郎,考核旧文,删省浮秽。中书令虞松谓曰:“而今而

后,朱紫别矣。”转尚书考功郎,专典伐蜀事,封关内侯,迁司徒左长史。武帝

受禅,与太原郭奕俱为中庶子。朝廷以太子官属宜称陪臣。默上言:“皇太子体

皇极之尊,无私于天下。宫臣皆受命天朝,不得同之藩国。”事遂施行。出为东

郡太守,值岁荒人饥,默辄开仓振给,乃舍都亭,自表待罪。朝廷嘉默忧国,诏

书褒叹,比之汲黯。班告天下,若郡县有此比者,皆听出给。入为散骑常侍。

初,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

默。文帝与袤书曰:“小儿得厕贤子之流,愧有窍贤之累。”及武帝出祀南郊,

诏使默骖乘,因谓默曰:“卿知何以得骖乘乎?昔州里举卿相辈,常愧有累清谈。”

遂问政事,对曰:“劝穑务农,为国之基。选人得才,济世之道。居官久职,政

事之宜。明慎黜陟,劝戒之由。崇尚儒素,化导之本。如此而已矣。”帝善之。

后以父丧去官,寻起为廷尉。是时鬲令袁毅坐交通货赂,大兴刑狱。在朝多

见引逮,唯默兄弟以洁慎不染其流。迁太常。时仆射山涛欲举一亲亲为博士,谓

默曰:“卿似尹翁归,令吾不敢复言。”默为人敦重,柔而能整,皆此类也。

及齐王攸当之国,下礼官议崇锡典制。博士祭酒曹志等并立异议,默容过其

事,坐免。寻拜大鸿胪。遭母丧,旧制,既葬还职,默自陈恳至,久而见许。遂

改法定令,听大臣终丧,自默始也。服阕,为大司农,转光禄勋。

太康元年卒,时年六十八,谥曰成。尚书令卫瓘奏:“默才行名望,宜居论

道,五升九卿,位未称德,宜赠三司。”而后父杨骏先欲以女妻默子豫,默曰:

“吾每读《隽不疑传》,常想其人。畏远权贵,奕世所守。”遂辞之。骏深为恨。

至此,骏议不同,遂不施行。默宽冲博爱,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事上以礼,

遇下以和,虽僮竖厮养不加声色,而犹有嫌怨,故士君子以为居世之难。子球。

球字子瑜。少辟宰府,入侍二宫。成都王为大将军,起义讨赵王伦,球自顿

丘太守为右长史,以功封平寿公。累迁侍中、尚书、散骑常侍、中护军、尚书右

仆射,领吏部。永嘉二年卒,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元。球弟豫,永嘉末为尚

书。

李胤,字宣伯,辽东襄平人也。祖敏,汉河内太守,去官还乡里,辽东太守

公孙度欲强用之,敏乘轻舟浮沧海,莫知所终。胤父信追求积年,浮海出塞,竟

无所见,欲行丧制服,则疑父尚存,情若居丧而不聘娶。后有邻居故人与其父同

年者亡,因行丧制服。燕国徐邈与之同州里,以不孝莫大于无后,劝使娶妻。既

生胤,遂绝房室,恒如居丧礼,不堪其忧,数年而卒。胤既幼孤,母又改行,有

识之后,降食哀戚,亦以丧礼自居。又以祖不知存亡,设木主以事之。由是以孝

闻。容貌质素,颓然若不足者,而知度沈邃,言必有则。

初仕郡上计掾,州辟部从事、治中,举孝廉,参镇北军事。迁乐平侯相,政

尚清简。入为尚书郎,迁中护军司马、吏部郎,铨综廉平。赐爵关中侯,出补安

丰太守。文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伐蜀之

役,为西中郎将、督关中诸军事。后为河南尹,封广陆伯。泰始初,拜尚书,进

爵为侯。胤奏以为:“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内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或处

三槐,兼听狱讼,稽疑之典,谋及卿士。陛下圣德钦明,垂心万机,猥发明诏,

仪刑古式,虽唐、虞畴谘,周文翼翼,无以加也。自今以往,国有大政,可亲延

群公,询纳谠言。其军国所疑,延诣省中,使侍中、尚书谘论所宜。若有疾病,

不任觐会,临时遣侍臣讯访。”诏从之。迁吏部尚书仆射,寻转太子少傅。诏以

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胤屡自表让,忝傅储宫,不宜兼监司

之官。武帝以二职并须忠贤,故每不许。

咸宁初,皇太子出居东宫,帝以司录事任峻重,而少傅有旦夕辅导之务,胤

素羸,不宜久劳之,转拜侍中,加特进。俄迁尚书令,侍中、特进如故。胤虽历

职内外,而家至贫俭,儿病无以市药。帝闻之,赐钱十万。其后帝以司徒旧丞相

之职,诏以胤为司徒。在位五年,简亮持重,称为任职。以吴会初平,大臣多有

勋劳,宜有登进,乃上疏逊位。帝不听,遣侍中宣旨,优诏敦谕,绝其章表。胤

不得已,起视事。

太康三年薨,诏遣御史持节监丧致祠,谥曰成。皇太子命舍人王赞诔之,文

义甚美。帝后思胤清节,诏曰:“故司徒李胤,太常彭灌,并履忠清俭,身没,

家无余积,赐胤家钱二百万、谷千斛,灌家半之。”三子,固、真长、修。固字

万基,散骑郎,先胤卒,固子志嗣爵。志字彦道,历位散骑侍郎、建威将军、阳

平太守。真长位至太仆卿。修黄门侍郎、太弟中庶子。

卢钦,字子若,范阳涿人也。祖植,汉侍中。父毓,魏司空。世以儒业显。

钦清淡有远识,笃志经史,举孝廉,不行,魏大将军曹爽辟为掾。爽弟尝有所属

请,钦白爽子弟不宜干犯法度,爽深纳之,而罚其弟。除尚书郎。爽诛,免官。

后为侍御史,袭父爵大利亭侯,累迁琅邪太守。宣帝为太傅,辟从事中郎,出为

阳平太守,迁淮北都督、伏波将军,甚有称绩。征拜散骑常侍、大司农,迁吏部

尚书,进封大梁侯。武帝受禅,以为都督沔北诸军事、平南将军、假节,给追锋

轺卧车各一乘、第二驸马二乘、骑具刀器、御府人马铠等,及钱三十万。钦在镇

宽猛得中,疆埸无虞。入为尚书仆射,加侍中、奉车都尉,领吏部。以清贫,特

赐绢百匹。钦举必以材,称为廉平。

咸宁四年卒,诏曰:“钦履道清正,执德贞素。文武之称,著于方夏。入跻

机衡,惟允庶事。肆勤内外,有匪躬之节。不幸薨没,朕甚悼之。其赠卫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赐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布五十匹、钱三十万。”谥曰元。

又以钦忠清高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所庇,特赐钱五十万,为立第舍。

复下诏曰:“故司空王基、卫将军卢钦、领典军将军杨嚣,并素清贫,身没之后,

居无私积。顷者饥馑,闻其家大匮,其各赐谷三百斛。”钦历宰州郡,不尚功名,

唯以平理为务。禄俸散之亲故,不营赀产。动循礼典,妻亡,制庐杖,终丧居外。

所著诗赋论难数十篇,名曰《小道》。子浮嗣。

浮字子云,起家太子舍人。病疽截手,遂废。然朝廷器重之,以为国子博士、

祭酒、秘书监,皆不就。

钦弟珽字子笏,卫尉卿。珽子志。

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

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召志计事,志曰:“赵王无道,

肆行篡逆,四海人神,莫不愤怒。今殿下总率三军,应期电发,子来之众,不召

自至。扫夷凶逆,必有征无战。然兵事至重,圣人所慎。宜旌贤任才,以收时望。”

颖深然之,改选上佐,高辟掾属,以志为谘议参军,仍补左长史,专掌文翰。颖

前锋都督赵骧为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

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

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

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

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

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

母疾还藩,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朝廷封志为武强侯,加散

骑常侍。

及河间王颙纳李含之说,欲内除二王,树颖储副,遣报颖,颖将应之,志正

谏,不从。及冏灭,颖遥执期权,遂怀觖望之心。以长沙王乂在内,不得恣其所

欲,密欲去乂。时荆州有张昌之乱,颖表求亲征,朝廷许之。会昌等平,乃回兵

以讨乂。志谏曰:“公前有复皇祚之大勋,及事平,归功于齐,辞九锡之赏,不

当朝政之权,振阳翟饥人,葬黄桥白骨,皆盛德之事,四海之人莫不荷赖矣。逆

寇纵肆,猾扰荆、楚,今公扫清群难,南土以宁,振旅而旋,顿军关外,文服入

朝,此霸王者之事也。”颖不纳。

及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与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

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

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

殿中武贲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

呼人,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

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

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

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

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

休庆。既达洛阳,志启以满奋为司隶校尉。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

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初,河间王颙闻王浚起兵,遣右将军张方救邺。方闻成都军败,顿兵洛阳,

不敢进,纵兵虏掠,密欲迁都长安,将焚宗庙宫室,以绝人心。志说方曰:“昔

董卓无道,焚烧洛阳,怨毒之声,百年犹存,何为袭之!”乃止。方遂逼天子幸

其垒。帝垂泣就舆,唯志侍侧,曰:“陛下今日之事,当一从右将军。臣驽怯,

无所云补,唯知尽微诚,不离左右而已。”停方垒三日便西,志复从至长安。颖

被黜,志亦免官。

及东海王越奉迎大驾,颙启帝复颖还邺,以志为魏郡太守,加左将军,随颖

北镇。行达洛阳,而平昌公模遣前锋督护冯嵩距颖。颖还长安,未至而闻颙斩张

方,求和于越。颖住华阴,志进长安,诣阙陈谢,即还就颖于武关。奔南阳,复

为刘陶所驱,回诣河北。及颖薨,官属奔散,唯志亲自殡送,时人嘉之。越命志

为军谘祭酒,迁卫尉,永嘉末,转尚书。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

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长子谌。

谌字子谅,清敏有理思,好《老》《庄》,善属文。选尚武帝女荥阳公主,

拜驸马都尉,未成礼而公主卒。后州举秀才,辟太尉掾。洛阳没,随志北依刘琨,

与志俱为刘粲所虏。粲据晋阳,留谌为参军。琨收散卒,引猗卢骑还攻粲。粲败

走,谌得赴琨,先父母兄弟在平阳者,悉为刘聪所害。琨为司空,以谌为主薄,

转从事中郎。琨妻即谌之从母,既加亲爱,又重其才地。

建兴末,随琨投段匹磾。匹磾自领幽州,取谌为别驾。匹磾既害琨,寻亦败

丧。时南路阻绝,段末波在辽西,谌往投之。元帝之初,末波通使于江左,谌因

其使抗表理琨,文旨甚切,于是即加吊祭。累徵谌为散骑中书侍郎,而为末波所

留,遂不得南渡。末波死,弟辽代立,谌流离世故且二十载。石季龙破辽西,复

为季龙所得,以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属冉闵诛石氏,谌随闵

军,于襄国遇害,时年六十七,是岁永和六年也。

谌名家子,早有声誉,才高行洁,为一时所推。值中原丧乱,与清河崔悦、

颖川荀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并沦陷非所,虽俱显于石氏,恒以为辱。谌每谓

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撰《祭法》,注《庄子》,

及文集,皆行于世。

悦字道儒,魏司空林曾孙,刘琨妻子之侄也。与谌俱为琨司空从事中郎,后

为末波佐史。没石氏,亦居大官。其绰、宪、畅并别有传。

华表,字伟容,平原高唐人也,父歆,清德高行,为魏太尉。表年二十,拜

散骑黄门郎,累迁侍中。正元初,石苞来朝,盛称高贵乡公,以为魏武更生。时

闻者流汗沾背,表惧祸作,频称疾归下舍,故免于大难。后迁尚书。五等建,封

观阳伯。坐供给丧事不整,免。泰始中,拜太子少傅,转光禄勋。迁太常卿。数

岁,以老病乞骸骨。诏曰:“表清贞履素,有老成之美,久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