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晋书 >

第7部分

晋书-第7部分

小说: 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徙于寿阳,将吏渡江复十年,百姓及百工复二十年。丙寅,帝临轩大会,引皓升

殿,群臣咸称万岁。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郡国六雹,伤秋稼。庚午,诏诸士

卒年六十以上罢归于家。庚辰,以王浚为辅国大将军、襄阳侯,杜预当阳侯,王

戎安丰侯,唐彬上庸侯,贾充、琅邪王伷以下增封。于是论功行封,赐公卿以下

帛各有差。六月丁丑,初置翊军校尉官。封丹水侯睦为高阳王。甲申,东夷十国

归化。秋七月,虏轲成泥寇西平、浩亹,杀督将以下三百余人。东夷二十国朝献。

庚寅,以尚书魏舒为尚书右仆射。八月,车师前部遣子入侍。己未,封皇弟延祚

为乐平王。白龙三见于永昌。九月,群臣以天下一统,屡请封禅,帝谦让弗许。

冬十月丁巳,除五女复。十二月戊辰,广汉王赞薨。

二年春二月,淮南、丹阳地震。三月丙申,安平王敦薨。赐王公以下吴生口

各有差。诏选孙皓妓妾五千人入宫。东夷五国朝献。夏六月,东夷五国内附。郡

国十六雨雹,大风拔树,坏百姓庐舍。江夏、泰山水,流居人三百余家。秋七月,

上党又暴风雨雹,伤秋稼。八月,有星孛于张。冬十月,鲜卑慕容廆寇昌黎。十

一月壬寅,大司马陈骞薨。有星孛于轩辕。鲜卑寇辽西,平州刺史鲜于婴讨破之。

三年春正月丁丑,罢秦州,并雍州。甲午,以尚书张华都督幽州诸军事。三

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廆于昌黎,杀伤数万人。夏四月庚午,太尉、鲁公

贾充薨。闰月丙子,司徒、广陆侯李胤薨。癸丑,白龙二见于济南。秋八月,罢

平州、宁州刺史三年一入奏事。九月,东夷二十九国归化,献其方物。吴故将莞

恭、帛奉举兵反,攻害建邺令,遂围扬州,徐州刺史嵇喜讨平之。冬十二月甲申,

以司空齐王攸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琅邪王伷为抚军大将军,

汝南王亮为太尉,光禄大夫山涛为司徒,尚书令卫瓘为司空。丙申,诏四方水旱

甚者无出田租。

四年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尚书左仆射,下邳王晃为尚书右仆射。

戊午,司徒山涛薨。二月己丑,立长乐亭侯寔为北海王。三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癸丑,大司马齐王攸薨。夏四月,任城王陵薨。五月己亥,大将军、琅邪王伷薨。

徙辽东王蕤为东莱王。六月,增九卿礼秩。牂柯獠二千余落内属。秋七月壬子,

以尚书右仆射、下邳王晃为都督青州诸军事。丙寅,衮州大水,复田租。八月,

鄯善国遣子人侍,假其归义侯。以陇西王泰为尚书右仆射。冬十一月戊午,新都

王该薨。以尚书左仆射魏舒为司徒。十二月庚午,大阅于宣武观。是岁,河南及

荆州、扬州大水。

五年春正月己亥,青龙二见于武库井中。二月丙寅,立南宫王子玷为长乐王。

壬辰,地震。夏四月,任城、鲁国池水赤如血。五月丙午,宣帝庙梁折。六月,

初置黄沙狱。秋七月戊申,皇子恢薨。任城、梁国、中山雨雹,伤秋稼。减天下

户课三分之一。九月,南安大风折木。郡国五大水,陨霜,伤秋稼。冬十一月甲

辰,太原王辅薨。十二月庚午,大赦。林邑、大秦国各遣使来献。闰月,镇南大

将军、当阳侯杜预卒。

六年春正月庚申朔,以比岁不登,免租贷宿负。戊辰,以征南大将军王浑为

尚书左仆射,尚书褚契都督扬州诸军事,扬济都督荆州诸军事。三月,郡国六陨

霜,伤桑麦。夏四月,扶南等十国来献,参离四千余落内附。郡国四旱,十大水,

坏百姓庐舍。秋七月,巴西地震。八月丙戌朔,日有蚀之。减百姓绵绢三分之一。

白龙见于京兆。以镇军大将军王浚为抚军大将军。九月丙子,山阳公刘康薨。冬

十月,南安山崩,水出。南阳郡获两足兽。龟兹、焉耆国遣子人侍。十二月甲申,

大阅于宣武观,旬日而罢。庚寅,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卒。

七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蚀之。乙卯,诏曰:“比年灾异屡发,日蚀三朝,

地震山崩。邦之不臧,实在朕躬。公卿大臣各上封事,极言其故,勿有所讳。”

夏五月,郡国十三旱。鲜卑慕容廆寇辽东。秋七月,朱提山崩,犍为地震。八月,

东夷十一国内附。京兆地震。九月戊寅,骠骑将军、扶风王骏薨。郡国八大水。

冬十一月壬子,以陇西王泰都督关中诸军事。十二月,遣侍御史巡遭水诸郡。出

后宫才人、妓女以下三百七十人归于家。始制大臣听终丧三年。己亥,河阴雨赤

雪二顷。是岁,扶南等二十一国、马韩等十一国遣使来献。

八年春正月戊申朔,日有蚀之。太庙殿陷。三月乙丑,临商观震。夏四月,

齐国、天水陨霜,伤麦。六月,鲁国大风,拔树木,坏百姓庐舍。郡国八大水。

秋七月,前殿地陷,深数丈,中有破船。八月,东夷二国内附。九月,改营太庙。

冬十月,南康平固县吏李丰反,聚众攻郡县,自号将军。十一月,海安令萧辅聚

众反。十二月,吴兴人蒋迪聚党反,围阳羡县,州郡捕讨,皆伏诛。南夷扶南、

西域康居国各遣使来献。是岁,郡国五地震。

九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蚀之。诏曰:“兴化之本,由政平讼理也。二千石

长吏不能勤恤人隐,而轻挟私故,兴长刑狱,又多贪浊,烦挠百姓。其敕刺史二

千石纠其秽浊,举其公清,有司议其黜陟。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江东

四郡地震。二月,尚书右仆射、阳夏侯胡奋卒,以尚书朱整为尚书右仆射。三月

丁丑,皇后亲桑于西郊,赐帛各有差。壬辰,初并二社为一。夏四月,江南郡国

八地震;陇西陨霜,伤宿麦。五月,义阳王奇有罪,黜为三纵亭侯。诏内外群官

举守令之才。六月庚子朔,日有蚀之。徙章武王威为义阳王。郡国三十二大旱,

伤麦。秋八月壬子,星陨如雨。诏郡国五岁刑以下决遣,无留庶狱。九月,东夷

七国诣校尉内附。郡国二十四螟。冬十二月癸卯,立河间平王洪子英为章武王。

戊申,青龙、黄龙各一见于鲁国。

十年夏四月,以京兆太守刘霄、阳平太守梁柳有政绩,各赐谷千斛。郡国八

陨霜。太庙成。乙巳,迁神主于新庙,帝迎于道左,遂袷祭。大赦,文武增位一

等,作庙者二等。丁未,尚书右仆射、广兴侯朱整卒。癸丑,崇圣殿灾。五月,

鲜卑慕容廆来降,东夷十一国内附。六月庚子,山阳公刘瑾薨。复置二社。冬十

月壬子,徙南宫王承为武邑王。十一月丙辰,守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荀勖卒。帝

疾瘳,赐王公以下帛有差。含章殿鞠室火。甲申,以汝南王亮为大司马、大都督、

假黄钺。改封南阳王柬为秦王,始平王玮为楚王,濮阳王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

国,各统方州军事。立皇子乂为长沙王,颍为成都王,晏为吴王,炽为豫章王,

演为代王,皇孙遹为广陵王。立濮阳王子迪为汉王,始平王子仪为毗陵王,汝南

王次子羕为西阳公。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畅弟歆为新野公,琅邪王觐弟澹为东

武公,繇为东安公,漼为广陵公,卷为东莞公。改诸王国相为内史。十二月庚寅,

太庙梁折。是岁,东夷绝远三十余国、西南夷二十余国来献。壬戌,虏奚轲男女

十万口来降。

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乙巳,以尚书左仆射王浑为司徒,司空卫瓘

为太保。二月辛丑,东夷七国朝贡。琅邪王觐薨。三月甲子,以右光禄大夫石鉴

为司空。夏四月辛丑,以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己酉,帝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葬峻阳陵,庙号世祖。

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

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遗风,乃厉以

恭俭,敦以寡欲。有司尝奏御牛青丝纼断,诏以青麻代之。临朝宽裕,法度有

恒。高阳许允既为文帝所杀,允子奇为太常丞。帝将有事于太庙,朝议以奇受害

之门,不欲接近左右,请出为长史。帝乃追述允夙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

时论称其夷旷。平吴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

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

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复虑非贾后所生,终致危败,遂与腹心共图后事。说

者纷然,久而不定,竟用王佑之谋,遣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淮南

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又恐杨氏之逼,复以佑为北军中候,以典禁兵。既

而寝疾弥留,至于大渐,佐命元勋,皆已先没,群臣惶惑,计无所从。会帝小差,

有诏以汝南王亮辅政,又欲令朝士之有名望年少者数人佐之,杨骏秘而不宣。帝

复寻至迷乱,杨后辄为诏以骏辅政,促亮进发。帝寻小间,问汝南王来未,意欲

见之,有所付托。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笃。中朝之乱,实始于斯矣。

制曰:武皇承基,诞膺天命,握图御宇,敷化导民,以佚代劳。以治易乱。

绝缣绝之贡,去雕琢之饰,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雅好直言,留心

采擢,刘毅、裴楷以质直见容,嵇绍、许奇虽仇雠不弃。仁以御物,宽而得众,

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于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聿修武用,思启封疆。决

神算于深衷,断雄图于议表。马隆西伐,王浚南征,师不延时,獯虏削迹,兵无

血刃,扬越为墟。通上代之不通,服前王之未服。祯祥显应,风教肃清,天人之

功成矣,霸王之业大矣。虽登封之礼,让而不为,骄泰之心,因斯而起。见土地

之广,谓万弃而无虞;睹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不知处广以思狭,则广可长

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加之建立非所,委寄失才,志欲就于升平,行先

迎于祸乱。是犹将适越者指沙漠以遵途,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所趣逾远,所

尚转难,南北倍殊,高下相反,求其至也,不亦难乎!况以新集易动之基,而久

安难拔之虑,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及乎宫车

晚出,谅闇未周,藩翰变亲以成疏,连兵竞灭其本;栋梁回忠而起伪,拥众各举

其威。曾未数年,网纪大乱,海内版荡,宗庙播迁。帝道王猷,反居文身之俗;

神州赤县,翻成被发之乡。弃所大以资人,掩其小而自托,为天下笑,其故何哉?

良由失慎于前,所以贻患于后。且知子者贤父,知臣者明君;子不肖则家亡,臣

不忠则国乱;国乱不可以安也,家亡不可以全也。是以君子防其始,圣人闲其端。

而世祖惑荀勖之奸谋,迷王浑之伪策,心屡移于众口,事不定于己图。元海当除

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夫全一人者德之轻,

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况乎资三世而成业,延二

孽以丧之,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圣贤之道,岂若斯乎!虽则

善始于初,而乖令终于末,所以殷勤史策,不能无慷慨焉。

 卷四 帝纪第四

◎惠帝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

后杨氏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丙子。增

天下位一等,预丧事者二等,复租调一年,二千石已上皆封关中侯。以太尉杨骏

为太傅,辅政。秋八月壬午,立广陵王遹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

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

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出。冬十月辛酉,以司空石鉴为太

尉,前镇西将军、陇西王泰为司空。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

赖祖宗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

兢,夕惕若厉。乃者哀迷之际,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

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号。然日月逾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

其改永熙二年为永平元年。”又诏子弟及郡官并不得谒陵。丙午,皇太子冠,丁

未,见于太庙。二月甲寅,赐王公已下帛各有差。癸酉,镇南将军楚王玮、镇东

将军淮南王允来朝。戊寅,复置秘书监官。三月辛卯,诛太傅杨骏,骏弟卫将军

珧,太子太保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刘预,河同尹李斌,

中书令符俊,东夷校尉文淑,尚书武茂,皆夷三族。壬辰,大赦,改元。贾后矫

诏废皇太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壬寅,征大司

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辅政。以秦王柬为大将军,东平王楙为抚军大

将军,镇南将军、楚王玮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下邳王晃为尚书令,东安公繇

为尚书左仆射,进封东安王。督将侯者千八十一人。庚戌,免东安王繇及东平王

楙,繇徙带方。夏四月癸亥,以征东将军、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西诸军

事,太子少傅阮垣为平东将军、监青徐二州诸军事。己巳,以太子太傅王戎为尚

书右仆射。五月甲戌,毗陵王轨薨。壬午,除天下户调绵绢,赐孝悌、高年、鳏

寡、力田者帛,人三匹。六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菑

阳公卫瓘。乙丑,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曲赦洛阳。以广陵王师刘寔为太子太

保,司空、陇西王泰录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