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149部分

元史-第149部分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视殿内献官礼节,麾烛以示县间。一人立于堂下县间,俟三献入导初献至位,立

于其左。(初献行,皆前导,亚、终则否。)凡殿下礼节,则麾其烛以示上下。

初献诣盥洗位,乃偃其烛,止亦如之。俟初献动为节,宫县乐作,诣盥洗位,洗

拭瓒讫,乐止。诣阶,登歌乐作,升自东阶,至殿门,乐止,乃立于陛侧以俟。

晨稞讫,初献出殿,登歌乐作,至版位,乐止。司徒迎馔至横街,转身北向,宫

县乐作,司徒奉俎至各室遍奠讫,乐止。酌献,初献诣盥洗位,宫县乐作,诣爵

洗位,洗拭爵讫,乐止。出笏,登歌乐作,升自东阶,至殿门,乐止。初献至酒

尊所,酌讫,宫县乐作,诣神位前,祭酒讫,拜、兴、读祝,乐止。读讫,乐作,

再拜讫,乐止。次诣每室,作止如初。每室各奏本室乐曲,俱献毕,还至殿门,

登歌乐作,降自东阶,至版位,乐止。文舞退,武舞进,宫县乐作,舞者立定,

乐止。亚献行礼,无节步之乐,至酒尊所,酌酒讫,出笏,宫县乐作,诣神位前,

奠献毕,乐止。次诣每室,作止如初。俱毕,还至版位,皆无乐。终献乐作,同

亚献,助奠以下升殿,奠马湩,至神位,蒙古巫祝致词讫,宫县乐作,同司徒

进馔之曲,礼毕,乐止。出殿,登歌乐作,各复位,乐止。太祝彻笾豆,登歌乐

作,卒彻,乐止。奉礼赞拜,众官皆再拜讫,送神,宫县乐作,一成而止。

宴乐之器

兴隆笙,制以楠木,形如夹屏,上锐而面平,缕金雕镂枇杷、宝相、孔雀、

竹木、云气,两旁侧立花板,居背三之一,中为虚柜,如笙之匏。上竖紫竹管九

十,管端实以木莲苞。柜外出小橛十五,上竖小管,管端实以铜杏叶。下有座,

狮象绕之,座上柜前立花板一,雕镂如背,板间出二皮风口,用则设朱漆小架于

座前,系风囊于风口,囊面如琵琶,朱漆杂花,有柄,一人挼小管,一人鼓风囊,

则簧自随调而鸣。中统间,回回国所进。以竹为簧,有声而无律。玉宸乐院判官

郑秀乃考音律,分定清浊,增改如今制。其在殿上者,盾头两旁立刻木孔雀二,

饰以真孔雀羽,中设机。每奏,工三人,一人鼓风囊,一人按律,一人运动其机,

则孔雀飞舞应节。

殿庭笙十,延祐间增制,不用孔雀。

琵琶,制以木,曲首,长颈,四轸,颈有品,阔面,四弦,面饰杂花。

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

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槪云の妫南遥

皮絣同一孤柱。

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方响,制以铁,十六枚,悬于磬虡,小角槌二。廷中设,下施小交足几,黄

罗销金衣。

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窍七。

笙,制以匏为底,列管于上,管十三,簧如之。

箜篌,制以木,阔腹,腹下施横木,而加轸二十四,柱头及首并加凤喙。

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

槌击之。

箫,制如笛,五孔。

戏竹,制如籈,长二尺馀,上系流苏香囊,执而偃之,以止乐。

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花,面绘复身龙,长竿二。廷中设,则有

大木架,又有击挝高座。

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札鼓,制如杖鼓而小,左持而右击之。

和鼓,制如大鼓而小,左持而右击之。

闉,制如筝而七弦,有柱,用竹轧之。

羌笛,制如笛而长,三孔。

拍板,制以木为板,以绳联之。

水盏,制以铜,凡十有二,击以铁箸。

乐队

乐音王队:(元旦用之。)引队大乐礼官二员,冠展角幞头,紫袍,涂金带,

执笏。次执戏竹二人,同前服。次乐工八人,冠花幞头。紫窄衫,铜束带。龙笛

三,杖鼓三,金鞚小鼓一,板一,奏《万年欢》之曲。从东阶升,至御前,以次

而西,折绕而南,北向立。(后队进,皆仿此。)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展角幞

头,紫袍,随乐声进至御前,分左右相向立。次妇女一人,冠唐帽,黄袍,进北

向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戴红

发青面具,杂彩衣,次一人,冠唐帽,绿遥郏谴璧付⒂谇岸又

右。次四队,男子一人,戴孔雀明王像面具,披金甲,执叉,从者二人,戴毗沙

神像面具,红袍,执斧。次五队,男子五人,冠五梁冠,戴龙王面具,绣氅,执

圭,与前队同进,北向立。次六队,男子五人,为飞天夜叉之像,舞蹈以进。次

七队,乐工八人,冠霸王冠,青面具,锦绣衣,龙笛三,觱栗三,杖鼓二,与前

大乐合奏《吉利牙》之曲。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广翠冠,销金绿衣,执牡丹

花,舞唱前曲,与乐声相和,进至御前,北向,列为九重,重四人,曲终,再起,

与后队相和。次九队,妇女二十人,冠金梳翠花钿,绣衣,执花鞚稍子鼓,舞唱

前曲,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八人,花髻,服销金桃红衣,摇日月金鞚稍子

鼓,舞唱同前。次男子五人,作五方菩萨梵像,摇日月鼓。次一人,作乐音王菩

萨梵像,执花鞚稍子鼓,齐声舞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

《沽美酒》、《太平令》之曲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寿星队:(天寿节用之。)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

妇女十人,冠唐巾,服销金紫衣,铜束带。次妇女一人,冠平天冠,服绣鹤氅,

方心曲领,执圭,以次进至御前,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

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舞蹈,并同乐音王队。次四队,男子一人,冠金

漆弁冠,服绯袍,涂金带,执笏;从者二人,锦帽,绣衣,执金字福禄牌。次五

队,男子一人,冠卷云冠,青面具,绿袍,涂金带,分执梅、竹、松、椿、石,

同前队而进,北向立。次六队,男子五人,为乌鸦之像,作飞舞之态,进立于前

队之左,乐止。次七队,乐工十有二人,冠云头冠,销金绯袍,白裙,龙笛三,

觱栗三,札鼓三,和鼓一,板一,与前大乐合奏《山荆子》带《妖神急》之曲。

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绶、玉佩,各

执宝盖,舞唱前曲。次九队,妇女三十人,冠玉女冠,翠花钿,服黄销金宽袖衣,

加云肩、霞绶、玉佩,各执棕毛日月扇,舞唱前曲,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

八人,服杂彩衣,被槲叶、鱼鼓、简子。次男子八人,冠束发冠,金掩心甲,销

金绯袍,执戟。次为龟鹤之像各一。次男子五人,冠黑纱帽,服绣鹤氅,朱履,

策龙头濆杖,齐舞唱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

《太平令》之曲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礼乐队:(朝会用之。)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

妇女十人,冠黑漆弁冠,服青素袍,方心曲领,白裙,束带,执圭;次妇女一人,

冠九龙冠,服绣红袍,玉束带,进至御前,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

《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舞蹈同乐音王队。次四队,男子三人,

皆冠卷云冠,服黄袍,涂金带,执圭。次五队,男子五人,皆冠三龙冠,服红袍,

各执劈正金斧,同前队而进,北向立。次六队,童子五人,三髻,素衣,各执香

花,舞蹈而进,乐止。次七队,乐工八人,皆冠束发冠,服锦衣白袍,龙笛三,

觱栗三,杖鼓二,与前大乐合奏《新水令》、《水仙子》之曲。次八队,妇女二

十人,冠笼巾,服紫袍,金带,执笏,歌《新水令》之曲,与乐声相和,进至御

前,分为四行,北向立,鞠躬拜,兴,舞蹈,叩头,山呼,就拜,再拜,毕,复

趁声歌《水仙子》之曲一阕,再歌《青山口》之曲,与后队相和。次九队,妇女

二十人,冠车髻冠,服销金蓝衣,云肩,佩绶,执孔雀幢,舞唱与前队相和。次

十队,妇女八人,冠翠花唐巾,服锦绣衣,执宝盖,舞唱前曲。次男子八人,冠

凤翅兜牟,披金甲,执金戟。次男子一人,冠平天冠,服绣鹤氅,执圭,齐舞唱

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之曲终,

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说法队: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僧

伽帽,服紫禅衣,皂绦;次妇女一人,服锦袈裟,余如前,持数珠,进至御前,

北向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冠、

服、舞蹈,并同乐音王队。次四队,男子一人,冠隐士冠,服白纱道袍,皂绦,

执麈拂;从者二人,冠黄包巾,服锦绣衣,执令字旗。次五队,男子五人,冠金

冠,披金甲,锦袍,执戟,同前队而进,北向立。次六队,男子五人,为金翅雕

之像,舞蹈而进,乐止。次七队,乐工十有六人,冠五福冠,服锦绣衣,龙笛六,

觱栗六,杖鼓四,与前大乐合奏《金字西番经》之曲。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

珠子菩萨冠,服销金黄衣,缨络,佩绶,执金浮屠白伞盖,舞唱前曲,与乐声相

和,进至御前,分为五重,重四人,曲终,再起,与后队相和。次九队,妇女二

十人,冠金翠菩萨冠,服销金红衣,执宝盖,舞唱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八

人,冠青螺髻冠,服白销金衣,执金莲花。次男子八人,披金甲,为八金刚像。

次一人,为文殊像,执如意;一人为普贤像,执西番莲花;一人为如来像;齐舞

唱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之曲

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凡吉礼,郊祀、享太庙、告谥,见《祭祀志》。军礼,见《兵志》。丧礼五

服,见《刑法志》。水旱赈恤,见《食货志》。内外导从,见《仪卫志》。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礼之有祭祀,其来远矣。天子者,天地宗庙社稷之主,于郊社禘尝有事守焉,

以其义存乎报本,非有所为而为之。故其礼贵诚而尚质,务在反本循古,不忘其

初而已。汉承秦弊,郊庙之制,置《周礼》不用,谋议巡守封禅,而方士祠官之

说兴,兄弟相继共为一代,而统绪乱。迨其季世,乃合南北二郊为一。虽以唐、

宋盛时,亦莫之正,盖未有能反其本而求之者。彼笾豆之事,有司所职,又岂足

以尽仁人孝子之心哉!

元之五礼,皆以国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诸古。其郊庙之仪,礼官所考日益详

慎,而旧礼初未尝废,岂亦所谓不忘其初者欤?然自世祖以来,每难于亲其事。

英宗始有意亲郊,而志弗克遂。久之,其礼乃成于文宗。至大间,大臣议立北郊

而中辍,遂废不讲。然武宗亲享于庙者三,英宗亲享五。晋王在帝位四年矣,未

尝一庙见。文宗以后,乃复亲享。岂以道释祷祠荐禳之盛,竭生民之力以营寺宇

者,前代所未有,有所重则有所轻欤。或曰,北陲之俗,敬天而畏鬼,其巫祝每

以为能亲见所祭者,而知其喜怒,故天子非有察于幽明之故、礼俗之辨,则未能

亲格,岂其然欤?

自宪宗祭天日月山,追崇所生与太祖并配,世祖所建太庙,皇伯术赤、察合

带皆以家人礼祔于列室。既而太宗、定宗以世天下之君俱不获庙享,而宪宗亦以

不祀。则其因袭之弊,盖有非礼官之议所能及者。而况乎不祢所受国之君,而兄

弟共为一世,乃有征于前代者欤?夫郊庙,国之大祀也,本原之际既已如此,则

中祀以下,虽有阔略,无足言者。

其天子亲遣使致祭者三:曰社稷,曰先农,曰宣圣。而岳镇海渎,使者奉玺

书即其处行事,称代祀。其有司常祀者五:曰社稷,曰宣圣,曰三皇,曰岳镇海

渎,曰风师雨师。其非通祀者五:曰武成王,曰古帝王庙,曰周公庙,曰名山大

川、忠臣义士之祠,曰功臣之祠,而大臣家庙不与焉。其仪皆礼官所拟,而议定

于中书。日星始祭于司天台,而回回司天台遂以翙星为职事。五福太乙有坛畤,

以道流主之,皆所未详。

凡祭祀之事,其书为《太常集礼》,而《经世大典》之《礼典篇》尤备。参

以累朝《实录》与《六条政类》,序其因革,录其成制,作《祭祀志》。

○郊祀上

元与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

意幽深玄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宪宗即位之二年秋八月八日,

始以冕服拜天于日月山。其十二日,又用孔氏子孙元措言,合祭昊天后土,始大

合乐作牌位,以太祖、睿宗配享。岁甲寅,会诸王于颗颗脑儿之西,丁巳秋,驻

跸于军脑儿,皆祭天于其地。世祖中统二年,亲征北方。夏四月己亥,躬祀天于

旧桓州之西北,洒马湩以为礼,皇族之外无得而与,皆如其初。

至元十二年十二月,以受尊号,遣使豫告天地,下太常检讨唐、宋、金旧仪,

于国阳丽正门东南七里建祭台,设昊天上帝、皇地祇位二,行一献礼。自后国有

大典礼,皆即南郊告谢焉。十三年五月,以平宋,遣使告天地,中书下太常议定

仪物以闻。制若曰:“其以国礼行事。”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夏四月壬寅,始为坛于都城南七里。甲辰,遣司徒兀

都带率百官为大行皇帝请谥南郊,为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