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183部分

元史-第183部分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不常,其人则皆御位下及中宫、东宫、诸王各投下怯薛丹等人为之。中统元年,

一十六位下置三十一员。至元六年,十七位下置三十四员。七年,十八位下置三

十五员。八年,始给印。二十七年,分立两省,而断事官随省并置。二十八年,

十八位下置三十六员,并入中书。三十一年,增二员。后定置,自御位下及诸王

位下共置四十一员。首领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吏属:蒙古必阇赤二人,令

史一十二人,回回令史一人,怯里马赤二人,知印二人,奏差八人,典吏一人。

客省使,秩正五品,使四员,正五品;副使二员,正六品;令史一人,掌直

省舍人、宣使等员选举差遣之事。至元九年,置使二员,一员兼通事,一员不兼。

大德元年,增置四员,副二员。直省舍人二员,至元七年始置,后增至三十三员,

掌奏事给使差遣之役。检校官四员,正七品,掌检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

牍稽失之事,书吏六人,大德元年置。

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司钱谷出纳、营缮料例,凡数计、文牍、簿

籍之事。中统元年,置二员。至元八年,省为一员,典吏八人。

管勾一员,正八品,掌出纳四方文移缄縢启拆之事,邮递之程期,曹属之承

受,兼主之。中统元年,置二员。至元三年,定为一员,典吏八人。

架阁库管勾二员,正八品,掌庋藏省府籍帐案牍,凡备稽考之文,即掌故之

任。至元三年,始置二员,其后增置员数不一。至顺初,定为二员,典吏十人。

蒙古架阁库兼管勾一员,典吏二人。回回架阁库管勾一员,典吏二人。

吏部,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

二员,从六品,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凡职官铨综之典,吏员调补之格,封勋

爵邑之制,考课殿最之法,悉以任之。世祖中统元年,以吏、户、礼为左三部,

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至元元年,以吏礼自为一部,尚

书三员,侍郎仍二员,郎中仍四员,员外郎三员。三年,复为左三部。五年,又

合为吏礼部,尚书仍二员,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七年,始列尚书六部。

吏部尚书一员,侍郎一员,郎中二员,员外郎二员。八年,仍为吏礼部,尚书、

侍郎、郎中各一员,员外郎仍二员。十三年,分置吏部,尚书增置七员,侍郎三

员,郎中二员,员外郎四员。十九年,尚书裁为二员,侍郎一员,郎中一员,员

外郎二员。二十一年,尚书三员,侍郎一员,郎中、员外郎如故。二十三年,定

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员额各二员。二十八年,增尚书为三员,主事三

员,蒙古必阇赤三人,令史二十五人,回回令史二人,怯里马赤一人,知印二人,

奏差六人,蒙古书写二人,铨写五人,典吏一十九人。

户部,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

三员,从六品,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凡贡赋出纳之经,金币转通之

法,府藏委积之实,物货贵贱之直,敛散准驳之宜,悉以任之。中统元年,以吏、

户、礼为左三部,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至元元年,分

立户部,尚书三员,侍郎、郎中四员,员外郎省为三员。三年,复为左三部。五

年,复分为户部,尚书一员,侍郎、郎中各一员,员外郎又省为二员。七年,始

列尚书六部,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二员,员外郎如故。十三年,尚书增置

一员,侍郎、郎中、员外郎如故。十九年,郎中、员外郎俱增至四员。二十三年,

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定以二员为额。明年,以户部所掌,视他部特为繁剧,增

置二员。成宗大德五年,省尚书一员,员外郎亦省一员,各设三员,主事八员,

蒙古必阇赤七人,令史六十一人,回回令史六人,怯里马赤一人,知印二人,奏

差三十二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二十二人,司计官四人。其属附见于后:

都提举万亿宝源库,掌宝钞、玉器,至元二十五年始置。都提举一员,正四

品;提举一员,正五品;同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六品;知事一员,

从八品,提控案牍一员,司吏二十三人,译史二人,司库四十六人,内以色目二

人参之。

都提举万亿广源库,掌香药、纸劄诸物,设置同上。提控案牍二员,司吏一

十二人,译史一人,司库一十三人。

都提举万亿绮源库,掌诸色段匹,设置并同上,而副提举则增一员。提控案

牍设三员,后省二员,司吏二十二人,译史一人,司库二十六人,内参用色目二

人。

都提举万亿赋源库,掌丝绵、布帛诸物,设置并同上。提控案牍二员,其后

省一员,司吏一十七人,译史一人,司库一十五人,内参用色目二人。

四库照磨兼架阁库,管勾一员,从九品。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以四库钱帛事

繁,始置一员,仍给印。

提举富宁库,至元二十七年始创。提举一员,从五品;同提举一员,从六品;

副提举一员,从七品,分掌万亿宝源库出纳金银之事。吏目一人,其后司吏增至

六人,译史一人,司库八人。

诸路宝钞都提举司,达鲁花赤一员,正四品;都提举一员,正四品;副达鲁

花赤一员,正五品;提举一员,正五品;同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二员,从

六品;知事一员,从八品;照磨一员,从九品。国初,户部兼领交钞公事。世祖

至元,始设交钞提举司,秩正五品。二十四年,改诸路宝钞都提举司,升正四品,

增副达鲁花赤、提控案牍各一员。其后定置已上官员,提控案牍又增一员。设司

吏十二人,蒙古必阇赤一人,回回令史一人,奏差七人。

宝钞总库,达鲁花赤一员,从五品;大使一员,从五品;副使三员,正七品。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改元宝库为宝钞总库,秩正六品。二十六年,升从五品,增

大使、副使,设司库。其后遂定置已上官员。司吏七人,译史一人,司库五十人。

印造宝钞库,达鲁花赤一员,正七品;大使二员,从七品;副使二员,正八

品。中统四年始置,秩从八品。至元二十四年,升从七品,增达鲁花赤一人。其

后遂定置已上官员。

烧钞东西二库,达鲁花赤一员,正八品;大使一员,从八品;副使一员,从

九品。至元元年,始置昏钞库,用正九品印,置监烧昏钞官。二十四年,分立烧

钞东西二库,秩从八品,各置达鲁花赤、大使、副使等员。

行用六库。中统元年,初立中都行用库,秩从七品,提领一员,从七品;大

使一员,从八品;副使一员,从九品。至元二十四年,京师改置库者三:曰光熙,

曰文明,曰顺承。因城门之名为额。二十六年,又置三库:曰健德,曰和义,曰

崇仁。并因城门以为名。

大都宣课提举司,掌诸色课程,并领京城各市。提举二员,从五品;同提举

一员,从六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提控案牍一员,司吏六人。世祖至元十九

年,并大都旧城两税务为大都税课提举司。至武宗至大元年,改宣课提举司。其

属四:

马市、猪羊市,秩从七品。提领一员,从七品;大使一员,从八品;副使一

员,从九品。世祖至元三十年始置。

牛驴市、果木市,品秩、设官同上。

角蟹市,大使一员,副使二员。至大元年始置。

煤木所,提领一员,从八品;大使一员,从九品;副使一员。至元二十二年

始置。

大都酒课提举司,掌酒醋榷酤之事,至元十九年始置。提举一员,从五品;

同提举二员,从六品;副提举二员,从七品;提控案牍二员,司吏五人。二十八

年,省同提举一员、副提举一员,余如故。

抄纸坊,提领一员,正八品;大使一员,从八品;副使二员,从九品。中统

四年始置,用九品印,止设大使、副使各一员。至元二十七年,升正八品,增置

提领、副使各一员。

印造茶盐等引局,大使一员,副使一员,至元二十四年置,掌印造腹里、行

省盐、茶、矾、铁等引。仍置攒典、库子各一人。

右以上属户部。其万亿四库,国初以太府掌内帑之出纳,既设左藏等库,而

国计之领在户部,仍置万亿等库,为收藏之府。中统元年,置库官六员,而未有

品秩俸给。至元十六年,始为提举万亿库,秩正五品。二十四年,改升都提举万

亿库,秩正四品。二十五年,分立四库,以分掌出纳。至二十七年,又别立富宁

库焉。

京畿都漕运使司,秩正三品。运使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副使

二员,正五品;判官二员,正六品;经历一员,正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

控案牍兼照磨二员,掌凡漕运之事。世祖中统二年,初立军储所,寻改漕运所。

至元五年,改漕运司,秩五品。十二年,改都漕运司,秩五品。十九年,改京畿

都漕运使司,秩正三品。二十四年,内外分立两运司,而京畿都漕运司之额如旧。

止领在京诸仓出纳粮斛,及新运粮提举司站车攒运公事。省同知、运判、知事各

一员,而押纲官隶焉。延祐六年,增同知、副使、运判各一员。其后定置官员已

上正官各二员,首领官四员。吏属:令史二十一人,译史二人,回回令史一人,

通事一人,知印二人,奏差一十六人,典吏二人。其属二十有四:

新运粮提举司,秩正五品。至元十六年始置,管站车二百五十辆,隶兵部。

开设运粮坝河,改隶户部。定置达鲁花赤一员,都提举一员,同提举二员,副提

举一员,吏目一员,司吏八人,奏差十二人。

京师二十二仓,秩正七品。

万斯北仓,(中统二年置。)万斯南仓,(至元二十四年置。)千斯仓,

(中统二年置。)永平仓,(至元十六年置。)永济仓,(至元四年置。)惟亿

仓,既盈仓,大有仓,(并系皇庆元年置。)屡丰仓,积贮仓。(并系皇庆元年

增置。)

已上十仓,每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二员,从七品;副使二员,

正八品。

丰穰仓,(皇庆元年置。)广济仓,(皇庆元年置。)广衍仓,(至元二十

九年置。)大积仓,(至元二十八年置。)既积仓,盈衍仓,(至元二十六年置。)相因仓,(中统二年置。)顺济仓。(至元二十九年置。)

已上八仓,每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一员,从七品;副使二员,

正八品。

通济仓,(中统二年置。)广贮仓,(至元四年置。)丰润仓,(至元十六

年置。)丰实仓。

已上四仓,每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一员,从七品;副使一员,

正八品。

通惠河运粮千户所,秩正五品,掌漕运之事。至元三十一年始置,中千户一

员,中副千户二员。

都漕运使司,秩正三品,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务、李二寺、通州等处

儹运粮斛。至元二十四年,自京畿运司分立都漕运司,于河西务置总司,分司临

清。运使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副使二员,正五品;运判三员,正

六品;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控案牍二员,内一员兼照磨,

司吏三十三人,通事、译史各一人,奏差一十六人,典吏一人。其属七十有五:

河西务十四仓,秩正七品。

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广盈南仓,广盈北仓,充溢仓。

已上五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二员,从七品;副使二员,正八

品。

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

备仓。

已上九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一员,从七品;副使一员,正八

品。

通州十三仓,秩正七品。

有年仓,富有仓,广储仓,盈止仓,及秭仓,乃积仓,乐岁仓,庆丰仓,延

丰仓。

已上九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二员,从七品;副使二员,正八

品。

足食仓,富储仓,富衍仓,及衍仓。

已上四仓,各置监支纳一员,正七品;大使二员,从七品;副使一员,正八

品。

河仓一十有七,用从七品印。

馆陶仓,旧县仓,陵州仓,傅家池仓。

已上各置监支纳一员,从七品;大使一员,从八品;副使一员。

秦家渡仓,尖冢西仓,尖冢东仓,长芦仓,武强仓,夹马营仓,上口仓,唐

宋仓,唐村仓,安陵仓,四柳树仓,淇门仓,伏恩仓。

已上各置监支纳一员,从八品;大使一员,从九品;副使一员。

直沽广通仓,秩正七品,大使一员。

荥阳等纲,凡三十:曰济源,曰陵州,曰献州,曰白马,曰滏阳,曰完州,

曰河内,曰南宫,曰沂莒,曰霸州,曰东明,曰获嘉,曰盐山,曰武强,曰胶水,

曰东昌,曰武安,曰汝宁,曰修武,曰安阳,曰开封,曰仪封,曰蒲台,曰邹平,

曰中牟,曰胶西,曰卫辉,曰浚州,曰曹濮州,每纲皆设押纲官二员,计六十员。

秩正八品。每编船三十只为一纲。船九百余只,运粮三百余万石,船户八千余户,

纲官以常选正八品为之。

檀景等处采金铁冶都提举司,秩正四品。提举一员,正四品;同提举一员,

正五品;副提举一员,从六品,掌各冶采金炼铁,榷货以资国用。国初,中统始

置景州提举司,管领景州、滦阳、新匠三冶。至元十四年,又置檀州提举司,管

领双峰、暗峪、大峪五峰等冶。大德五年,檀州、景州三提举司,并置檀州等处

采金铁冶都提举司,而滦阳、双峰等冶悉隶焉。他如河东、山西、济南、莱芜等

处铁冶提举司,及益都、般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