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256部分

元史-第256部分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譬犹责嘉禾于数苗,求良骥于数马,臣等恐其不易得也。为今之计,如欲人材众

多,通习汉法,必如古昔遍立学校然后可。若曰未暇,宜且于大都弘阐国学。择

蒙古人年十五以下、十岁以上质美者百人,百官子弟与凡民俊秀者百人,俾廪给

各有定制。选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充司业、博士、助教而教育之。使其教必本

于人伦,明乎物理,为之讲解经传,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下

复立数科,如小学、律、书、算之类。每科设置教授,各令以本业训导。小学科

则令读诵经书,教以应对进退事长之节;律科则专令通晓吏事;书科则专令晓习

字画;算科则专令熟闲算数。或一艺通然后改授,或一日之间更次为之。俾国子

学官总领其事,常加点勘,务要俱通,仍以义理为主。有余力者听令学作文字。

日月岁时,随其利钝,各责所就功课,程其勤惰而赏罚之。勤者则升之上舍,惰

者则降之下舍,待其改过则复升之。假日则听令学射,自非假日,无故不令出学。

数年以后,上舍生学业有成就者,乃听学官保举,蒙古人若何品级,诸色人若何

仕进。其未成就者,且令依旧学习,俟其可以从政,然后岁听学官举其贤者、能

者,使之依例入仕。其终不可教者,三年听令出学。凡学政因革、生员增减,若

得不时奏闻,则学无弊政,而天下之材亦皆观感而兴起矣。然后续立郡县之学,

求以化民成俗,无不可者。

臣等愚幼,见于书、闻于师者如此。未敢必其可行,伏望圣慈下臣此章,令

诸老先与左丞王赞善等,商议条奏施行,臣等不胜至愿。

书奏,帝览之喜。

十四年,授利用少监。十五年,出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帝遣通事脱

虎脱护送西僧往作佛事,还过真定,箠驿吏几死,诉之按察使,不敢问。不忽木

受其状,以僧下狱。脱虎脱直欲出僧,辞气倔强,不忽木令去其冠庭下,责以不

职。脱虎脱逃归以闻,帝曰:“不忽木素刚正,必尔辈犯法故也。”继而燕南奏

至,帝曰:“我固知之。”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有讼净州守臣盗官物者,净

州本隶河东,特命不忽木往按之,归报称旨,赐白金千两、钞五千贯。

二十一年,召参议中书省事。时榷茶转运使卢世荣阿附宣政使桑哥,言能用

己,则国赋可十倍于旧。帝以问不忽木,对曰:“自昔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

文融之徒,操利术以惑时君,始者莫不谓之忠,及其罪稔恶著,国与民俱困,虽

悔何及。臣愿陛下无纳其说。”帝不听,以世荣为右丞,不忽木遂辞参议不拜。

二十二年,世荣以罪被诛,帝曰:“朕殊愧卿。”擢吏部尚书。时方籍没阿合马

家,其奴张散札儿等罪当死,缪言阿合马家赀隐寄者多,如尽得之,可资国用。

遂钩考捕系,连及无辜,京师骚动。帝颇疑之,命丞相安童集六部长贰官询问其

事,不忽木曰:“是奴为阿合马心腹爪牙,死有余罪。为此言者,盖欲苟延岁月,

徼幸不死尔。岂可复受其诳,嫁祸善良耶?急诛此徒,则怨谤自息。”丞相以其

言入奏,帝悟,命不忽木鞫之,具得其实,散札儿等伏诛,其捕系者尽释之。

二十三年,改工部尚书。九月,迁刑部。河东按察使阿合马,以赀财谄媚权

贵,货钱于官,约偿羊马,至则抑取部民所产以输。事觉,遣使按治,皆不伏,

及不忽木往,始得其不法百余事。会大同民饥,不忽木以便宜发仓廪赈之。阿合

马所善幸臣奏不忽木擅发军储,又锻炼阿合马使自诬服。帝曰:“使行发粟以活

吾民,乃其职也,何罪之有。”命移其狱至京师审视,阿合马竟伏诛。吐土哈求

钦察之为人奴者增益其军,而多取编民。中书佥省王遇验其籍改正之。吐土哈遂

奏遇有不臣语。帝怒,欲斩之,不忽木谏曰:“遇始令以钦察之人奴为兵,未闻

以编民也。万一他卫皆仿此,户口耗矣。若诛遇,后人岂肯为陛下尽职乎?”帝

意解,遇得不死。

二十四年,桑哥奏立尚书省,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争之不得,桑

哥深忌之,尝指不忽木谓其妻曰:“他日籍我家者此人也。”因其退食,责以不

坐曹理务,欲加之罪,遂以疾免。车驾还自上都,其弟野礼审班侍坐辇中,帝曰:

“汝兄必以某日来迎。”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

以满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二十七年,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二十八年春,帝猎柳林,彻

里等劾奏桑哥罪状,帝召问不忽木,具以实对。帝大惊,乃决意诛之。罢尚书省,

复以六部归于中书,欲用不忽木为丞相,固辞,帝曰:“朕过听桑哥,致天下不

安,今虽悔之,已无及矣。朕识卿幼时,使卿从学,政欲备今日之用,勿多让也。”

不忽木曰:“朝廷勋旧,齿爵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无以服众。”帝曰:

“然则孰可?”对曰:“太子詹事完泽可。向者籍没阿合马家,其赂遗近臣,皆

有簿籍,唯无完泽名;又尝言桑哥为相,必败国事,今果如其言,是以知其可也。”

帝曰:“然非卿无以任吾事。”乃拜完泽右丞相,不忽木平章政事。

上都留守木八剌沙言改按察司置廉访司不便,宜罢去,乃求宪臣赃罪以动上

听。帝以责中丞崔彧,彧谢病不知。不忽木面斥彧不直言,因历陈不可罢之说,

帝意乃释。王师征交趾失利,复谋大举,不忽木曰:“岛夷诡诈,天威临之,宁

不震惧,兽穷则噬,势使之然。今其子日燇袭位,若遣一介之使,谕以祸福,

彼能悔过自新,则不烦兵而下矣。如或不悛,加兵未晚。”帝从之。于是交趾感

惧,遣其伪昭明王等诣阙谢罪,尽献前六岁所当贡物。帝喜曰:“卿一言之力也。”

即以其半赐之,不忽木辞曰:“此陛下神武不杀所致,臣何功焉。”惟受沉水假

山、象牙镇纸、水晶笔格而已。麦术丁请复立尚书省,专领右三部,不忽木庭责

之曰:“阿合马、桑哥相继误国,身诛家没,前鉴未远,奈何又欲效之乎!”事

遂寝。或劝征流求,及赋江南包银,皆谏止之。桑哥党人纳速剌丁等既诛,帝以

忻都长于理财,欲释不杀。不忽木力争之,不从。日中凡七奏,卒正其罪。释氏

请以金银币帛祠其神,帝难之。不忽木曰:“彼佛以去贪为宝。”遂弗与。或言

京师蒙古人宜与汉人间处,以制不虞。不忽木曰:“新民乍迁,犹未宁居,若复

纷更,必致失业。此盖奸人欲擅货易之利,交结近幸,借为纳忠之说耳。”乃图

写国中贵人第宅已与民居犬牙相制之状上之而止。有谮完泽徇私者,帝以问不忽

木。对曰:“完泽与臣俱待罪中书,设或如所言,岂得专行。臣等虽愚陋,然备

位宰辅,人或发其阴短,宜使面质,明示责降,若内怀猜疑,非人主至公之道也。”

言者果屈,帝怒,命左右批其颊而出之。是日苦寒,解所御黑貂裘以赐。帝每顾

侍臣,称塞咥旃之能,不忽木从容问其故,帝曰:“彼事宪宗,常阴资朕财用,

卿父所知。卿时未生,诚不知也。”不忽木曰:“是所谓为人臣怀二心者。今有

以内府财物私结亲王,陛下以为若何?”帝急挥以手曰:“卿止,朕失言。”

三十年,有星孛于帝座。帝忧之,夜召入禁中,问所以销天变之道,奏曰:

“风雨自天而至,人则栋宇以待之;江河为地之限,人则舟楫以通之。天地有所

不能者,人则为之,此人所以与天地参也。且父母怒,人子不敢疾怨,惟起敬起

孝。故《易·震》之象曰‘君子以恐惧修省’,《诗》曰‘敬天之怒’,又曰‘

遇灾而惧’。三代圣王,克谨天戒,鲜不有终。汉文之世,同日山崩者二十有九,

日食地震频岁有之,善用此道,天亦悔祸,海内乂安。此前代之龟鉴也,臣愿陛

下法之。”因诵文帝《日食求言诏》。帝悚然曰:“此言深合朕意,可复诵之。”

遂详论款陈,夜至四鼓,明日进膳,帝以盘珍赐之。

三十年,帝不豫,故事,非国人勋旧不得入卧内。不忽木以谨厚,日视医药,

未尝去左右。帝大渐,与御史大夫月鲁那颜、太傅伯颜并受遗诏,留禁中。丞相

完泽至,不得入,伺月鲁那颜、伯颜出,问曰:“我年位俱在不忽木上,国有大

议而不预,何耶?”伯颜叹息曰:“使丞相有不忽木识虑,何至使吾属如是之劳

哉!”完泽不能对,入言于太后。太后召三人问之,月鲁那颜曰:“臣受顾命,

太后但观臣等为之。臣若误国,即日伏诛,宗社大事,非宫中所当预知也。”太

后然其言,遂定大策。其后发引、升祔、请谥南郊,皆不忽木领之。

成宗即位,执政皆迎于上都之北。丞相常独入,不忽木至数日乃得见,帝问

知之,慰劳之曰:“卿先朝腹心,顾朕寡昧,惟朝夕启沃,以匡朕不逮,庶无负

先帝付托之重也。”成宗躬揽庶政,听断明果,廷议大事多采不忽木之言。太后

亦以不忽木先朝旧臣,礼貌甚至。

河东守臣献嘉禾,大臣欲奏以为瑞。不忽木语之曰:“汝部内所产尽然耶,

惟此数茎耶?”曰:“惟此数茎尔。”不忽木曰:“若如此,既无益于民,又何

足为瑞。”遂罢遣之。西僧为佛事,请释罪人祈福,谓之秃鲁麻。豪民犯法者,

皆贿赂之以求免。有杀主、杀夫者,西僧请被以帝后御服,乘黄犊出宫门释之,

云可得福。不忽木曰:“人伦者,王政之本,风化之基,岂可容其乱法如是!”

帝责丞相曰:“朕戒汝无使不忽木知,今闻其言,朕甚愧之。”使人谓不忽木曰:

“卿且休矣!朕今从卿言,然自是以为故事。”有奴告主者,主被诛,诏即以其

主所居官与之。不忽木言:“若此必大坏天下之风俗,使人情愈薄,无复上下之

分矣。”帝悟,为追废前命。执政奏以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太后谓帝曰:“不

忽木朝廷正人,先皇帝所付托,岂可出之于外耶!”帝复留之。竟以与同列多异

议,称疾不出。元贞二年春,召至便殿曰:“朕知卿疾之故,以卿不能从人,人

亦不能从卿也。欲以段贞代卿,如何?”不忽木曰:“贞实胜于臣。”乃拜昭文

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辞曰:“是职也,国朝惟史天泽尝为之,臣何功敢当

此。”制去“重”字。

大德二年,御史中丞崔彧卒,特命行中丞事。三年,兼领侍仪司事。有因父

官受贿赂,御史必欲归罪其父,不忽木曰:“风纪之司,以宣政化、励风俗为先,

若使子证父,何以兴孝!”枢密臣受人玉带,征赃不叙,御史言罚太轻,不忽木

曰:“礼,大臣贪墨,惟曰簠簋不饰,若加笞辱,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人称其

平恕。四年,病复作,帝遣医治之,不效,乃附奏曰:“臣孱庸无取,叨承眷渥,

大限有终,永辞昭代。”引觞满饮而卒,年四十六。帝闻之惊悼,士大夫皆哭失

声。

家素贫,躬自爨汲,妻织纴以养母。后因使还,则母已死,号恸呕血,几不

起。平居服儒素,不尚华饰。禄赐有余,即散施亲旧。明于知人,多所荐拔,丞

相哈剌哈孙答剌罕亦其所荐也。其学先躬行而后文艺。居则简默,及帝前论事,

吐辞洪畅,引义正大,以天下之重自任,知无不言。世祖尝语之曰:“太祖有言,

人主理天下,如右手持物,必资左手承之,然后能固。卿实朕之左手也。”每侍

燕间,必陈说古今治要,世祖每拊髀叹曰:“恨卿生晚,不得早闻此言,然亦吾

子孙之福。”临崩,以白璧遗之,曰:“他日持此以见朕也。”武宗时,赠纯诚

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贞。

子回回,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巙巙,由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入为翰林学士

承旨。

○完泽

完泽,土别燕氏。祖土薛,从太祖起朔方,平诸部。太宗伐金,命太弟睿宗

由陕右进师,以击其不备,土薛为先锋,遂去武休关,越汉江,略方城而北,破

金兵于阳翟。金亡,从攻兴元、阆、利诸州,拜都元帅。取宋成都,斩其将陈隆

之,赐食邑六百户。父線真,宿卫禁中,掌御膳。中统初,从世祖北征。四年,

拜中书右丞相,与诸儒臣论定朝制。

完泽以大臣子选为裕宗王府僚属。裕宗为皇太子,署詹事长。入参谋议,出

掌环卫,小心慎密,太子甚器重之。一日会燕宗室,指完泽语众曰:“亲善远恶,

君之急务。善人如完泽者,群臣中岂易得哉!”自是常典东宫卫兵。裕宗薨,成

宗以皇孙抚军北方,完泽两从入北。至元二十八年,桑哥伏诛,世祖咨问廷臣,

特拜中书右丞相。完泽入相,革桑哥弊政,请自中统初积岁逋负之钱粟,悉蠲免

之,民赖其惠。三十一年,世祖崩,完泽受遗诏,合宗戚大臣之议,启皇太后,

迎成宗即位,诏谕中外,罢征安南之师,建议加上祖宗尊谥庙号,致养皇太后,

示天下为人子之礼。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

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大德四年,加太傅、录军国重事。位望益崇,成

宗倚任之意益重,而能处之以安静,不急于功利,故吏民守职乐业,世称贤相云。

七年薨,年五十八,追封兴元王,谥忠宪。

○阿鲁浑萨理

阿鲁浑萨理,畏兀人。祖阿台萨理,当太祖定西域还时,因从至燕。会畏兀

国王亦都护请于朝,尽归其民,诏许之,遂复西还。精佛氏学。生乞台萨理,袭

先业,通经、律、论。业既成,师名之曰万全。至元十二年,入为释教都总统,

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加资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