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371部分

元史-第371部分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彦有声者皆出其门。辙与人言,一以孝弟忠信为本,辞温气和,闻者莫不油然感

悟。待亲戚乡里礼意周洽,言论间未尝几微及人过失长短。士子至郡者必来见,

部使者长吏以下仁且贤者,必造焉。辙乐易庄敬,接之以礼,言不及官府。宪司

屡辟,皆不就。江西行省特以遗逸举辙一人。辙善为文章,吴澄尝叙其集曰;

“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其见称许如此。元统二年,年七十有三,卒于

家。

同郡吴定翁字仲谷,其先当宋初自金陵来徙。定翁幼岁俨如成人,寒暑衣冠

不少懈,清修文雅,与孙辙齐名。而最善为诗,揭傒斯称其幽茂疏淡,可比卢挚。

御史及江西之方伯牧守部使者,辟荐相望,终身不为动。程钜夫尝贻书曰:“临

川士友及门者,踵相接也,何相望足下耿耿如玉人,而不可得见乎!”定翁尝曰:

“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人以为名言。

何中,字太虚,抚之乐安人。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家有藏书万卷,手自校

雠。其学弘深该博,广平程钜夫,清河元明善,柳城姚燧,东平王构,同郡吴澄、

揭傒斯,皆推服之。至顺二年,江西行省平章全岳柱聘为龙兴郡学师。明年六月,

以疾卒。所著有《易类象》二卷、《书传补遗》十卷、《通鉴纲目测海》三卷、

《知非堂稿》十七卷。

同郡危复之,字见心。宋末为太学生,师事汤汉,博览群书,好读《易》,

尤工于诗。至元初,元帅郭昂屡荐为儒学官,不就。至元中,朝廷累遣奉御察罕

及翰林应奉詹玉以币征之,皆弗起。隐于紫霞山中,士友私谥曰贞白先生。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荐

入国学肄业。明宗在潜邸,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出镇云南,恪在行。明宗欲起兵

陕西,恪谏曰:“太子北行,于国有君命,于家有叔父之命,今若向京师发一箭,

史官必书太子反。”左右恶恪言,乃曰:“武秀才有母在京,合遣其回。”恪遂

还京师,居陋巷,教训子弟。文宗知其名,除秘书监典簿。秩满,丁内艰,再除

中瑞司典簿,改汾西县尹,皆不起。人或劝之仕,恪曰:“向为亲屈,今亲已死,

不复仕矣。”居数岁,会朝廷选守令,泰不华举恪为平阳沁水县尹,亦不赴。近

臣又荐为授经郎,恪遂阳为喑哑,不就。

恪好读《周易》,每日坚坐。或问之曰:“先生之学,以何为本?”恪曰:

“以敬为本。”所著有《水云集》若干卷。其从之学者多有所成,佛家奴为太尉,

完者不花佥枢密院事,皆有贤名。

卷二百 列传第八十七

◎列女一

古者女子之居室也,必有傅姆师保为陈诗书图史以训之。凡左右佩服之仪,

内外授受之别,与所以事父母舅姑之道,盖无所不备也。而又有天子之后妃,诸

侯之夫人,躬行于上,以率化之。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

夫岂偶然哉。后世此道既废,女生而处闺闼之中,溺情爱之私,耳不聆箴史之言,

目不睹防范之具,由是动逾礼则,而往往自放于邪僻矣。苟于是时而有能以懿节

自著者焉,非其生质之美,则亦岂易致哉。史氏之书,所以必录而弗敢略也。

元受命百余年,女妇之能以行闻于朝者多矣,不能尽书,采其尤卓异者,具

载于篇。其间有不忍夫死,感慨自杀以从之者,虽或失于过中,然较于苟生受辱

与更适而不知愧者,有间矣。故特著之,以示劝励之义云。

崔氏,周术忽妻也。丁亥岁,从术忽官平阳。金将来攻城,克之,下令官属

妻子敢匿者死。时术忽以使事在上党,崔氏急即抱幼子祯以诡计自言于将,将信

之,使军吏书其臂出之。崔氏曰:“妇人臂使人执而书,非礼也。”以金赂吏,

使书之纸。吏曰:“吾知汝诚贤妇,然令不敢违。”命崔自揎袖,吏悬笔而书焉。

既出,有言其诈者,将怒,命追之。崔与祯伏土窖三日,得免,既与术忽会。未

几,术忽以病亡,崔年二十九,即大恸柩前,誓不更嫁,斥去丽饰,服皂布弊衣,

放散婢仆,躬自纺绩,悉以资产遗亲旧。有权贵使人讽求娶,辄自爬毁其面不欲

生。四十年未尝妄言笑,预吉会。治家教子有法,人比古烈妇云。

周氏,平滦石城人。年十六适李伯通,生一子,名易。金末,伯通监丰润县,

国兵攻之,城破,不知所终。周氏与易被虏,谓偕行者曰:“人苟爱其生,万一

受辱,不如死也。”即自投于堑。主者怒,拔佩刀三刃其体而去,得不死。遂携

易而逃,间关至汴,绩纴以自给,教易读书有成。

杨氏,东平须城人。夫郭三,从军襄阳,杨氏留事舅姑,以孝闻。至元六年,

夫死戍所,母欲夺嫁之,杨氏号痛自誓,乃已。久之,夫骨还,舅曰:“新妇年

少,终必他适,可令吾子鳏处地下耶!”将求里人亡女骨合瘗之。杨氏闻,益悲,

不食五日,自经死,遂与夫共葬焉。

胡烈妇,渤海刘平妻也。至元七年,平当戍枣阳,车载其家以行。夜宿沙河

傍,有虎至,衔平去。胡觉起追及之,持虎足,顾呼车中儿,取刀杀虎,虎死,

扶平还至季阳城求医,以伤卒。县官言状,命恤其母子,仍旌异之。

至大间,建德王氏女,父出耘舍傍,遇豹,为所噬,曳之升山。父大呼,女

识父声,惊趋救,以父所弃锄击豹脑,杀之,父乃得生。

阚文兴妻王氏,名丑丑,建康人也。文兴从军漳州,为其万户府知事,王氏

与俱行。至元十七年,陈吊眼作乱,攻漳州,文兴率兵与战,死之。王氏被掠,

义不受辱,乃绐贼曰:“俟吾葬夫,即汝从也。”贼许之,遂脱,得负尸还,积

薪焚之。火既炽,即自投火中死。至顺三年,事闻,赠文兴侯爵,谥曰英烈;王

氏曰贞烈夫人。有司为立庙祀之,号“双节”云。

郎氏,湖州安吉人,宋进士朱甲妻也。朱尝仕浙东,以郎氏从。至元间,朱

殁,郎氏护丧还至玉山里,留居避盗。势家柳氏欲强聘之,郎誓不从,夜弃装奉

柩遁。柳邀之中道,复死拒,得免。家居,养姑甚谨。姑尝病,郎祷天,刲股肉

进啖而愈。后姑丧,以哀闻。大德十一年,旌美之。

又有东平郑氏、大宁杜氏、安西杨氏,并少寡守志,割体肉疗姑病。

秦氏二女,河南宜阳人,逸其名。父尝有危疾,医云不可攻。姊闭户默祷,

凿己脑和药进饮,遂愈。父后复病欲绝,妹刲股肉置粥中,父小啜即苏。

孙氏女,河间人。父病癞十年,女祷于天,求以身代,且吮其脓血,旬月而

愈。

许氏女,安丰人。父疾,割股啖之乃痊。

张氏女,庐州人,嫁为高垕妻。母病目丧明,张氏归省,抱母泣,以舌舐之,

目忽能视。

州县各以状闻,褒表之。

焦氏,泾阳袁天祐妻也。天祐祖、父始皆从军役,祖母杨氏、母焦氏并家居

守志。至元二十三年,天祐复从征死甘州,妻焦氏年少,宗族欲改嫁之。焦氏哭

且言曰:“袁氏不幸三世早寡,自祖姑以来,皆守节义,岂可至吾而遂废乎!吾

生为袁氏妇,死则葬袁氏土尔,终不能改容事他人也。”众不敢复言。

周氏,泽州人,嫁为安西张兴祖妻。年二十四,兴祖殁,舅姑欲使再适,周

氏弗从,曰:“妾家祖、父皆早世,妾祖母、妾母并以贞操闻,妾或中道易节,

是忘故夫而辱先人也。夫忘故夫不义,辱先人不孝,不孝不义,妾不为也。”遂

居嫠三十年,奉舅姑,生事死葬无违礼。其父与外祖皆无后,葬祭之礼亦周氏主

之。

有司以闻,并赐旌异。

赵孝妇,德安应城人。早寡,事姑孝。家贫,佣织于人,得美食必持归奉姑,

自啖粗粝不厌。尝念姑老,一旦有不讳,无由得棺,乃以次子鬻富家,得钱百缗,

买杉木治之。棺成,置于家。南邻失火,时南风烈甚,火势及孝妇家,孝妇亟扶

姑出避,而棺重不可移,乃抚膺大哭曰:“吾为姑卖儿得棺,无能为我救之者,

苦莫大焉!”言毕,风转而北,孝妇家得不焚,人以为孝感所致。

霍氏二妇尹氏、杨氏,夫家郑州人。至元间,尹氏夫耀卿殁,姑命其更嫁,

尹氏曰:“妇之行一节而已,再嫁而失节,妾不忍为也。”姑曰:“世之妇皆然,

人未尝以为非,汝独何耻之有?”尹氏曰;“人之志不同,妾知守妾志尔。”姑

不能强。杨氏夫显卿继殁,虑姑欲其嫁,即先白姑曰:“妾闻娣姒犹兄弟也,宜

相好焉。今姒既留,妾可独去乎,愿与共修妇道,以终事吾姑。”姑曰:“汝果

能若是,吾何言哉!”于是同处二十余年,以节孝闻。

又有邠州任氏、乾州田氏,皆一家一妇,俱少寡誓不他适,戮力蚕桑,以养

舅姑。

事闻,并命褒表。

王德政妻郭氏,大名人。少孤,事母张氏孝谨,以女仪闻于乡。及笄,富贵

家慕之,争求聘,张氏不许。时德政教授里中,年四十余,貌甚古陋,张氏以贫

不能教二子,欲纳德政为婿,使教之。宗族皆不然,郭氏慨然愿顺母志。既婚,

与德政相敬如宾,嘱教二弟有成。未几德政卒,郭氏年方二十余,励节自守,甚

有贞名。大德间表其家。

只鲁花真,蒙古氏。年二十六,夫忽都病卒,誓不再醮,孝养舅姑。逾二十

五年,舅姑殁,尘衣垢面,庐于墓终身。至元间旌之。

其后,又有翼城宋仲荣妻梁氏,舅殁,负土为坟;怀孟何氏、大名赵氏,并

以夫殁守志,养舅姑以寿终,亲负土筑其坟,高三丈余。

段氏,隆兴霍荣妻也。荣无子,尝乞人为养子。荣卒,段氏年二十六,养舅

姑以孝称。舅姑殁,荣诸父仲汶贪其产,谓段曰:“汝子假子也,可令归宗。汝

无子,宜改适,霍氏业汝无预焉。”段曰:“家资不可计,但再醮非义,尚容妾

思之。”即退入寝室,引针刺面,墨渍之,誓死不贰。大德二年,府上状中书,

给羊酒币帛,仍命旌门,复役如制。

又有兴和吴氏,自刺其面;成纪谢思明妻赵氏,自髡其发;冀宁田济川妻武

氏、溧水曹子英妻尤氏,啮指滴血,并誓不更嫁。各以有司为请旌之。

朱虎妻茅氏,崇明人。大德间,虎官都水监,坐罪籍其家,吏录送茅氏及二

子赴京师。太医提点师甲乞归家,欲妻之。茅氏誓死不从,母子三人以裾相结连,

昼夜倚抱号哭,形貌销毁。师知不可夺,释之。茅氏托居永明尼寺,忧愤不食卒。

闻氏,绍兴俞新之妻也。大德四年,新之殁,闻氏年尚少,父母虑其不能守,

欲更嫁之。闻氏哭曰:“一身二夫,烈妇所耻。妾可无生,可无耻乎!且姑老子

幼,妾去当令谁视也?”即断发自誓。父知其志笃,乃不忍强。姑久病风,且失

明,闻氏手涤溷秽不怠,时漱口上堂舐其目,目为复明。及姑卒,家贫,无资佣

工,与子亲负土葬之,朝夕悲号,闻者惨恻。乡里嘉其孝,为之语曰:“欲学孝

妇,当问俞母。”

又有刘氏,渤海李伍妻也。少寡,父母使再醮,不从。舅患疽,刘祷于天,

数日溃,吮其血,乃愈。既而亲挽小车,载舅诣岳祠以答神贶。

马英,河内人,性孝友。父丧哀毁,二兄继殁,英独事母甚谨,又奉二寡嫂

与居,使得保全嫠节。及丧母,卜地葬诸丧,亲负土为四坟,手植松柏,庐墓侧

终身。

赵氏女名玉儿,冠州人。尝许为李氏妇,未婚夫死,遂誓不嫁,以养父母。

父母殁,负土为坟,乡里称孝焉。

冯氏,名淑安,字静君,大名宦家女,山阴县尹山东李如忠继室也。如忠初

娶蒙古氏,生子任,数岁而卒。大德五年,如忠病笃,谓冯曰:“吾已矣,其奈

汝何?”冯氏引刀断发,自誓不他适。如忠殁两月,遗腹生一子,名伏。李氏及

蒙古氏之族在北,闻如忠殁于官,家多遗财,相率来山阴。冯氏方病,乘间尽取

其赀及子任以去。冯不与较,一室萧然,唯余如忠及蒙古氏之柩而已。朝夕哭泣,

邻里不忍闻。久之,鬻衣权厝二柩蕺山下,携其子庐墓侧。时年始二十二,羸形

苦节,为女师以自给。父母来视之,怜其孤苦,欲使更事人,冯爪面流血,不肯

从。居二十年,始护丧归葬汶上。齐鲁之人闻之,莫不叹息。

李君进妻王氏,辽阳人。大德八年,君进病卒,卜葬,将发引,亲戚邻里咸

会。王氏谓众曰:“夫妇死同穴,义也。吾得从良人逝,不亦可乎!”因抚棺大

恸,呕血升许,即仆于地死。众为敛之,与夫连柩出葬,送者数百人,莫不洒泣。

移剌氏,同知湖州路事耶律忽都不花妻也。夫殁,割耳自誓。既葬,庐墓侧,

悲号不食死。

赵氏名哇儿,大宁人。年二十,夫萧氏病剧,谓哇儿曰:“我死,汝年少,

若之何?”哇儿曰:“君幸自宽,脱有不可讳,妾不独生,必从君地下。”遂命

匠制巨棺。夫殁,即自经死,家人同棺敛葬焉。

又有雷州朱克彬妻周氏,大都费岩妻王氏、买哥妻耶律氏,曹州郑腊儿妻康

氏,陕州陈某妻别娥娥,大同宋坚童妻班氏、李安童妻胡氏,晋州刘恕妻赵氏,

冀宁王思忠妻张氏,饶州刘楫妻赵氏,东平徐顺妻彭氏,大宁赵沄儿妻安氏、陈

恭妻张氏、武寿妻刘氏、宋敬先妻谢氏、撒里妻萧氏,古城魏贵妻周氏,任城郭

灰儿妻赵氏,枣阳朱某妻丁氏,叶县王保子妻赵氏,兴州某氏妻魏氏,滦州裴某

妻董贵哥,成都张保童妻郝氏,利州高塔必也妻白氏,河南杨某妻卢氏,蒙古氏

太术妻阿不察、相兀孙妻脱脱真,并以早寡不忍独生,以死从夫者。

事闻,悉命褒表,或赐钱赠谥云。

朱淑信,山阴人。少寡,誓不再嫁。一女妙净,幼哭父双目并失明。及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