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仙诀 >

第222部分

仙诀-第222部分

小说: 仙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颜自然知道这不过一个传说,事实上她曾经听秦封提过一些掌故,子午谷的形成,据说还在上一次道魔大战之前,是上古时期那些仙神们争斗,打得天崩地裂,硬生生开辟出了这样的一条道路。在道魔大战时,它也曾是战场之一,不少高手曾经在里面殒落,后来,有一个古时的部族将子午谷占据,他们的修行之法,偏于体修,不同于一般的修士,所以渐渐的,便很少有人会走那条道路了。

当年在大战之时,有十六位元婴修士引天地间的真火,将那一片山头,烧得灵气尽丧,至今寸草不生,所以也没人到那里去采灵草,似乎大家下意识的避开那个地方。所以顾颜也不会标新立异,她只是想去中原游访,最顺畅的道路,自然是顺着渭水而行。

渭水顺着东海流入东南一地,然后再滔滔的向西,最终会汇入玉河,终于天柱峰的天池之上,那也是天下间灵气的汇集之所。顾颜这次北上,就是想顺着渭水的这条路线,先去藏剑山庄,最后去苍梧的第一大派,或许也是天下间修仙的圣地,玉虚宫去走上一遭。当然,她也想去丹鼎派的驻地拜访一下,看看这个当年碧霞宗祖师的师门,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丹道,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她驾着锦云碟,顺着渭水,一路向着西北疾行,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她就到了最北端的中山国,这是东南六国中最靠北的一个,在中山国的边境,再向西北而行,就是茫茫的大山,几乎横跨了十几万里,天极,子午谷,都隐藏在这茫茫的群山之中。

顾颜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她看到在北方,有着一个极大的码头,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有的能盛数千人,有的则只是扁舟,来来去去,川流不息。有些低级的修士,也会在这里登船,前往中原。

顾颜看到这里,就想起了当年她在炼气期时,自己驾着一叶小舟,顺着神州大陆的海岸线一路向北的经历,脸上就不禁露出一丝微笑。那些记忆,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似乎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了。

她在这里停下来,是想和人打听一下道路。虽然她知道这里通向中原,但是渭水的支流无数,穿过这层层的大山,如果无人指引的话,可能真的会迷失方向。而且她也想了解一下中原的情况,以免到了那里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知道。

顾颜在码头上一出现,顿时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根本不用故意的释放,结丹修士那种强大的气息,就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拜伏。在这里的散修,通常都以炼气期的为主,筑基期的都很少见,这次能够见到一位结丹的真人,对于在场的人来说,几乎是一件可以拿出去夸耀的事了。

码头上有一个修士很是仓皇的走过来,他在七步之外就拜倒在地,两眼虔诚的望着大地,不敢直视的说道:“晚辈是码头的执事,不知前辈来此有何要事?”他的心中通通的跳着,在犹豫着是不是赶紧通知皇城内的高手。只是那些人据说已经到卫都去了,如果这位真人的脾气不好的话,那么这里可没人拦得住她不过显然他的担心并没出现,顾颜淡淡的挥了挥手,说道:“我来这里,是想请问一下前往中原的路途,不知哪条船是走渭水去中原的?”

她的目光微微抬起,平视着前方,在不知不觉间,一股沉重的威压就围绕在所有人的四周,作为一个结丹修士,与筑基期时,果然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那些船主们都有些惊讶,通常第一次走这条路的新人,多半是炼气期的修士,而且有本门的长辈带着,如果是散修的话,那么能够修到结丹期,这就已经不是罕见,而是有些不可思议了。

那些人沉默了半响,就在顾颜有些不耐的时候,才有一个白须白发的老翁战战兢兢的走了出来,这是一个炼气圆满的修士,顾颜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没有筑基的希望了。他走到顾颜的身前跪倒,恭恭敬敬的说道:“前辈,小人是卫国人,这次带人前往中原。”

顾颜点点头,很是随意的说道:“那我就借你的船而行吧,叨扰了。”她随手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瓶扔了过去,“这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者接过来,很是激动,这些前辈们,对于自己这种炼气修士,出手多半都很大方。他一嗅玉瓶上的气息,就知道里面是一瓶上等的养气丹,如果拿到黑市上去卖,至少也要上百灵石,这可是自己走几趟中原都赚不到的。旁边的那些人,都露出羡慕和嫉妒的眼神,可惜自己胆子小了一点,不然现在捧着玉瓶的,大概就是自己了。

384章故人

顾颜倒没有理会这些,眼前这些炼气修士们,在她的眼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分别。也不会理会一个随意的动作,会对这些修士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在她的心中,这时已经不会再对炼气修士有什么挂系了。

她挥手轻轻的一拂,周围聚拢着的这些修士们就自动的让开了一条道路,然后那名老者便恭恭敬敬的在前面领头,带着顾颜到了码头不远处的一艘大船之上。

那艘船上的人并不算多,只有几个艄工在忙着,他们远远的看到顾颜过来,还以为是老者请来的护卫。在渭水上行走去中原的船只,除了那些有着名门大族背景的之外,都要请上一两个筑基期的修士们做护卫,虽然这条渭水是通向中原最快捷方便的道路,但也难免在中途会遇到一些妖兽之类的。这可不是他们这些商队所能抵御的。

这名老者叫做卫伯,是卫家一个极为旁支的子弟,名字都上不了端明府的名册,论起地位,其实他还远不如卫选等人,除了空顶着一个姓卫的名头,其余什么好处都得不到。他每年都会来往于中原和卫国两次,将这里特产的物种卖到中原,再从中原带一些灵丹或者是灵器回来贩售,每一次大概也只能赚上几十块灵石,低级散修的日子,便是如此艰难。

因为每次所赚的有限,所以通常他还会带上一些人同行,一方面是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会收取一些路费。不过今天他得到了与顾颜同行的这个机会,欣喜若狂之下,早就忘了还约好了人,到了船上,就大呼道:“开船,开船”

这时那些艄工们也都见到了顾颜的修为,他们一个个的都匍匐在地,心惊胆战的拜伏着。顾颜不在意的挥挥手,说道:“开船吧,卫伯,你到船舱来。”

那些艄工们都是久走此路的了,在惶恐过后,便拾掇起精神,拉起风帆,大船驶出了码头,顺着渭水缓缓的向西而去。

顾颜端坐在船舱之中,微笑着看向面前这位白须白发的老者,笑道:“不用太紧张,我也曾经是散修出身,不会为难你,只是想向你打听一下中原的事情。”

卫伯松了一口气,要知道结丹修士的脾气通常十分古怪,都是很难伺候的,他的心中也着实有些忐忑,但是,刚才这位女真人说什么,她也是散修出身?自己不会是听错了吧,他在卫国也活了上百年,东南六国的那些高手们没有一个是不熟悉的,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个人?虽然面前这位女真人不过只是结丹初期,但他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就连卫家那位族长卫华严,也比不过她身上隐藏着的那股杀气。

他镇定了一下心神,便恭恭敬敬的说道:“不知前辈想问些什么?只要晚辈知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顾颜淡淡的说道:“你随意说一些吧,我也是第一次前往中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大的门派,或者仙山圣地?”

卫伯深吸了一口气,他去过中原不下几十次,对那里的情形了解得很,便对着顾颜一一道来。

“中原其实不过是一个泛称,在最早的时候,其实只指得是中间的那一块腹地,也就是苍梧这只巨龟背上那最小的一块龟甲,但现在,只要是离开四野的蛮荒之地,便都被称为中原了。地域之广大,比起东南六国来,要大上几十倍不止。”

顾颜不禁吸了一口气,东南六国的范围,已经远远大过了她出生时的越国,大小门派不计其数,而面前这个人所说的中原,比东南六国还要大上几十倍卫伯又接着说道:“中原大小门派,成千上万,但多半都是依附着九大派而生存,只有那些在边远地方的,才会比较独立。”

顾颜点点头,这也不难想见,那些拥有着元婴修士的门派,行事自然会无比强势,自然会对周围的门派形成极为巨大的吸力,让那些门派会不由自主的依附着他们。倒是像卫家这种僻处于蛮荒之地的家族,还能保持着一定的独立。

“九大派分处于四方,但他们却都公认占据了中央天柱峰的玉虚宫为尊。传说天柱峰是连接天地之间的一根天柱,被上古时的仙人所折断,将仙凡两界生生的隔离开,那里是全苍梧灵气的汇集之所,无比的修仙圣地,也是天下间所有修士的向往之地。有着三位元后修士坐镇的玉虚宫,也是毋庸置疑苍梧第一大门派”

卫伯说到这里,显然对玉虚宫也有着极为向往之色,顾颜笑了笑,“那你去过玉虚宫吗?”

卫伯说道:“玉虚宫每三年便会开放一次,对天下间所有的修士都敞开大门,无论你的修为如何,是否有师承来历,都可以去玉虚宫前的青岩上听道,每次去的至少也有十万众,将青岩挤得满满当当,但仍然会有无数的人在天柱峰上徘徊。”他说到这里,眼中也露出了极为憧憬的向往之色。

顾颜笑了笑,不置可否,对她来说,费那么大力气去听一次讲道,倒真未必有自己潜心体悟所能得到的更加高明。但是玉虚宫这种行为,却也使它坐定了天下第一大派的名头吧。她比较想问的,是藏剑山庄和丹鼎派的情况,这时卫伯也正好说道:“除了玉虚宫之外,其余的八大派各居四方,我们顺着渭水西行,最近的就是藏剑山庄了,向西行三万里,出了渭水,到达拔焕城,再转向北一万七千里之处,就是藏剑山庄所在的试剑峰了。”

顾颜微合着双目,听卫伯滔滔不绝的说着中原的事情,慢慢的,以九大派为核心,那张由无数修士所织成的网,就在她的心中渐渐清晰起来。那里果然是一个资源特产都无比富饶之地,是当之无愧的修仙圣地。像天极、凌乱野这样的险地,天柱峰这样的圣地,都无比的吸引着她。

正当卫伯说到九大派中以阵法之学著称的莲花山时,忽然船体出现了一次剧烈的摇晃。卫伯猝不及防,险些从椅子上跌下来,他又惊又怒的大呼道:“出了什么事?”一下子从地上跳了下来,伸手就从怀中的法宝囊里去取灵器。

这其实是行走渭水中很常见的情形了,这条路虽然是三条路中最好走的,但绝对算不上安宁,路上不单会有妖曾侵袭,还会有一些专门以劫掠为生的修士,对那些落了单的散修们下手,抢夺他们的物品,他们惹不起那些有着名门大派做后盾的子弟们,像卫伯这种单人上路的船只,则是他们最好的对象。

以前卫伯都是找上十来个人同行,但仍然免不了有破财免灾的时候,所以这次他下意识的反应就要又要拼命了。但随即他就看到顾颜的笑容,便一下子反应过来,是啊,自己的船上有一位结丹修士坐镇,还怕什么?

顾颜看到他的神色,就淡淡的笑着挥挥手,“去看看怎么回事。”

卫伯飞快的跑出舱门,正好有一个水手仓皇的上来报信,他这时的心情已经无比的镇定了,沉声说道:“慌什么,是哪里的敌人来袭了,是妖兽吗?”

水手喘了几口气,这才说道:“都不是,是有一个人,从上游漂下来,撞到了咱们的船”

卫伯愣了一下,怒道:“怎么可能,被撞了一下,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动静吗?”

水手吸了一口气,还是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脸上也有着十分奇怪的神色,“船主,你还是去看看吧,那是个很瘦弱的少年,但是,他却非常的奇怪……”可是他说了半天,却也没说出是怎么样的古怪。

卫伯回头看了看,这时顾颜已经走出了舱门,说道:“我跟你过去看看吧。”她心里隐隐有着某种预感,似乎这次中原之行的路途,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平顺呢。

几个人走到了船头上,就看到在船头侧面的船体上,已经被撞破了一个大洞,水正不停的从那里灌进来,几个水手正忙乱的修补着漏洞。卫伯怒道:“这个大洞,你说是被人撞的?”

水手慌乱的摆着手,“船主大人,你看看就知道了”这时已经有两个水手,用绳子把下面一个直挺挺的人体吊了上来。那是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四肢十分僵硬的伸直,眼睛紧紧闭着,皮肤上都泛起了一层奇异的金黄色。

两个水手一人托头,一人托脚,就像是抬着万斤的重物一样,把他重重的放在地上,顾颜甚至觉得脚底下都颤了两颤,像是有一块巨石被扔在地上一样。而她一看到这个少年的脸,就不禁的苦笑起来,果然像她想的一样,这次旅途,并不想预想的一样平顺。

那个少年,居然是她前几天才在卫都分别的言欢

385章玄秘之说

这个少年与她分别,大概还不到十天吧,那天自己从卫都的皇城中硬闯而出,黄道人却选择了在地底躲避。于是三个人就此分手,顾颜在离开栖云山的时候,还想着是不是要走一趟卫都,看看这两个一起经历患难的朋友。不过想想这时候卫都城的戒严令与追捕令大概早就撤消了,他们也不一定呆在那里,所以这个想法才被她抛下了,没想到转眼之间,在这条贯通中原的渭水上,却又见到了他的身影。

那个水手有些心惊胆战的上前禀报说:“他就从上游顺着水飘过来,像是一棵大木头似的……”他停了一下,像是觉得这么比喻不太合适,但又想不出更恰当的,就那么直挺挺的撞在了我们的船头上,把那里撞破了一个大洞,他唉声叹气的说,“恐怕要过几个时辰才能够行船了。”

顾颜皱起眉来,从上游飘下来,又与高速行进着的大船相撞,把船体都撞破了一个大洞,那是多么大的冲击力?要知道,作为一个炼气期的修士,除非他是一位体修,否则他的身体,并不会比正常的凡人要坚固多少。听到那个水手的话,她感觉到漂下来的不是言欢,而是一棵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