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无限血神 >

第41部分

无限血神-第41部分

小说: 无限血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大通骑在一匹矮瘦的蒙古马上,看着前方不远处的泰安县低矮的城墙,脸上露出一副嗜血的笑容……终于又看到城池了!



自起义以来,原本在白莲教中便是“香主”级别的胡大通很快便搜取了庞大的权利。手下数万白莲教众的实力在所有香主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这白莲教传承极长,中途因为几次起义失败而被整个打散,所以在各地的白莲教都有所不同。



但大致上,全天下的白莲教的规制却都是分为坛、香、承三级结构。



南方各省白莲教的总坛主为郑隐儒,此人最擅传道、迷惑百姓,南方百姓又历年遭受盐税、海禁、画地等恶政压榨,民愤极大。所以在南方的势力可谓是一呼百应,从者如云!



自起义起,南方数省几乎已经是一片混战。



大量失去土地的农夫,大量渔民都成为了对抗官府的主力军。



中原各地,则有三处总坛。



皆是世代传承下来。



而胡大通自己则属于河北、山东这一总坛旗下十三支香之一。



如今白莲起义,天下糜烂。这胡大通也趁势而起,在早有准备之下一举从内部攻破其所在的县城,杀尽城中大户,靠着无数教众瞬间拉起了这只数万人的白莲大军!



而此时,他打的正是直逼京畿,在最为富饶的京城附近大肆抢掠烧杀一番,增强实力。同时也是为了打响自己的名号。



连rì以来,他已经里应外合的连下两城。



所得粮草、军械、钱财无数!而更让胡大通兴奋不已的则是那些水灵灵、娇滴滴的管家小姐!



每当将那些娇滴滴的大小姐压在身下肆意蹂躏的时候,胡大通都觉得自己好似掌控了全世界一般!



县官老爷又如何?还不是眼睁睁看着老子玩你老婆女儿?!



那些凶恶的捕快衙役平时不是挺横吗?大军一到,一个个全部都斩断手脚,弃尸街头!



那些大户地主,平时视他们这等贱民的那种优越感哪里去了?



多少钱财也买不了你的命!



胡大通享受这一切……他喜欢这种将那些以前高高在上的人从高台上打落,在他们面前**他们的妻女,享受他们的财富,然后在他们的绝望中杀死他们的快感!



如今,下一个目标便是这泰安县!



……



“人一满万,接天连地!”张忘站在城头,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直铺到视线尽头的数万大军,心中也是震撼非常。



虽然,他见过奥运会时十万人聚拢在巨型体育场内的壮观场面。



虽然,他也见过chūn运时让人绝望的人cháo……



但那种完全被平均排开,也并没有任何敌意的人群与如今城下这数万胳膊上系着白sè布条的白莲教徒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感受。



早就通过电视或网络见识过无数国家、时代阅兵盛况的张忘一眼便能看出这白莲教的士兵几乎没有什么纪律xìng。



不要说与后世的军队相比,就是与张忘以前军训时的水平相比也差得远了!



数万人铺在地上,简直是一团乱麻!



密集的地方黑压压一片,松散的地方,甚至三三两两十几人便凑成一群。如果不是他们胳膊上和腰间的白sè布条让人们知道他们是一个整体,寻常人还真是会觉得这就是一帮互不相识,准备各自去地头种地的农夫。



而事实上,这些白莲教众也的确和农夫差不多——就连他们手里的兵器也大多都是曾经种田的农具!



锄头、草叉、耙子……



更多的人则是直接扛着一根茶碗口粗的长棍,有的人则是拿着镰刀、斧头一类的家伙。



“快!把火都点着!一会逆贼攻城时要有热水!!!”一些明军的总旗、百户们在城头疯狂的呼喝着催促士兵做好守城的准备。



除了原本已经堆砌在城垛后面满满的石块滚木外,许多军官继续催促着士兵搬运更多的石块送上城头,生怕一会打起来不够用的。



一捆捆造价不算低的箭矢被扛上城头,用刀挑开捆绑的草绳,弓箭手们你一把我一把的争抢着这些箭矢。



时间就在这种混乱的准备工作中渐渐过去。



当大锅里的水渐渐升起水汽的时候,城外的白莲大军也大致在城外扎下了一个简易的营盘。



一口口从无数家庭里抢来的大锅中煮着杂粮粥,偶尔一些大锅里则炖上了猪肉。其中飘出的香气引得无数人口水直流。



远远的看着对方在起锅做饭,城上的两位千户和泰安县令也下令起火。



两边很快都开始了吃饭,白莲教一方先起火做饭,不过人多,分吃的也慢。泰安县守军这边稍微慢些,但好在人少,因此双方几乎差不多吃完了这顿说不清是早饭还是午饭的一餐。



咚、咚、咚、咚、咚……



沉重的牛皮大鼓的声音响起,几根足有八米多高的大旗杆在白莲大军中慢慢竖起,旗杆顶部足有几个平米大小的青sè丝绸上,以白sè丝绸缝制上去的巨大白莲大旗迎风招展,霸气十足!



许多身上穿着一套白sè棉甲,手中的长枪腰刀也十分齐全的jīng锐从阵中涌出,呼喝着命令那些被裹挟在白莲大军中的普通平民推着沉重的云梯或其他攻城器械向城墙逼来。



白莲教的工程器械有三种,一种最多的是最简单的梯子。几乎都是用整根的细长树身打造,中间钉上提供攀爬的横木形成的简易梯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梯子的顶端全部用铁皮包裹,并且延伸出两个铁钩!



可以预想到,当这些梯子搭在城头以后,顶端的铁钩便会死死的钩住城头。如果没有掀起整个沉重梯子的力量,是绝不可能靠推力将这梯子从城头掀翻下去的。



除了这种简易云梯外,还有一种下方带有支架和木轮,感觉像是推车,不过上面延伸出一道竖起的,并且由绳子固定的超大活板。



这种云梯并非白莲教首创,而是在千年前华夏大地乃至世界各国战争中都经常出现的一种云梯了。



感觉就像是一个活动楼梯,士兵们可以在楼梯底部有木板和盾牌防护的地方推动云梯,较为安全的将其推到离城墙不远处。



然后松开栓在云梯后部的绳子,上方设计便是向前的厚重木板直接拍落,狠狠的砸在城头。



就好像在一个楼梯上加了一段延伸出去的平台。



这样一来,攻城的士兵就能通过走楼梯的方式迅速冲上城头,并且具有了面对城头士兵的高度优势。



在很大程度上就扭转了许多攻城时的劣势。



这是一种极为好用的云梯。



第87章:软弓快刀蒙古马



最后一种攻城器则是一种好似巨型盾牌一样的东西,有双层手臂粗的圆木捆扎而成,足有一人半高,顶部还向后延伸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凉棚”。



这东西做的简单而粗糙,甚至连推动的轮子都没有。全靠几个大汉的肩扛手抬,将整个巨型盾牌运到城墙附近,算是给士兵提供了一个能简单躲避箭矢的地方。



不过,平常士兵可不许躲藏在后面。只有那些弓箭手才可以躲在后面shè箭或重新拉开弩弦。



战斗就这样开始了,无数巨大的木头攻城器被几天前可能还是普通农民的男人奋力推向高高的城墙。



无数腰间系着白sè布条,手里可能拿着的只是一件农具的“逆匪”在“师兄”们的催促踢打下一窝蜂的涌向泰安县。



不等有人下令开火,一些慌乱的士兵已经开始了shè击。



‘砰、砰’地火铳声在双方阵营中都有响起,歪歪斜斜的铅弹击中了人群中的倒霉鬼和城头的青砖。



火铳——现代枪械的鼻祖。基本利用了火药燃烧爆炸的力量在枪膛内形成强大的压力将铅弹shè出。



经过枪管的稳定和增幅,最终形成了在一定距离内巨大的速度和伴随而来的杀伤力。



炙热的铅弹呼啸着撞进人体,然后在阻力作用下迅速开始的翻滚、扭曲……柔软的铅在人体的血液中遇冷凝结碎裂,瞬间便会在人体上造成巨大的撕裂伤。



只要是稍懂人体要害的人便不难明白,这样一个将内部都撕烂了的贯穿伤对于人体的伤害是有多么大。



这足以轻易置人于死地。



白莲教攻城的大军中,中弹的几人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几乎无一例外的在身上开了一个前小后大的窟窿,眼看着便是活不成了。



城头的火枪接连不断的响起,虽然在这个时代火枪jīng度低的令人发指。但在这种城下都是敌人的情况下,即便是乱打也九成会打到人,所以随着城墙上的明军的不断shè击,白莲教的进攻士兵不断有人倒下。



许多重伤未死的教徒痛苦的惨叫声更是让许多教徒有些胆怯犹豫。



不过,又过几次战争经验的白莲教高层早有对策。看着己方的士气受到了打击,一些核心军官——其实也就是那些教中本香的老教徒。被称为“师兄”、“师姐”的那些核心成员。他们立刻便催动自己的手下用手中的长枪棍子驱赶那些行动迟缓的教徒,带着刀鞘的腰刀劈头盖脸的打了下去……



整个前进的速度顿时为之一振。



一些擅长鼓动的教徒也开始了利诱:“胡香主说了啊!第一个登上城墙的赏白银白两!晋级为青衣师兄啦!”。



“头一百进城的三rì内牛羊猪肉管饱啦!头五百进城的一rì之内猪肉随便吃啦!”一些人拼命鼓动着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的情绪。



城头的千户冷笑一声,一挥手:“开火!”。



随着命令下达,原本大多数只是填装弹药的明军士兵迅速将枪探出了城头,扣动了扳机。



夹着火绳的夹子猛然落下,引燃了药室中的火药,无数枪口顿时喷出一大股硝烟,炙热的铅弹呼啸着打倒了一大片白莲教徒。



但明军这边也出现了伤亡。



这个伤亡并不是白莲教稀稀拉拉的还击所造成的,反而正是明军这次齐shè中几起零星的炸膛事故所造成的。



几把有质量问题的火铳在稍微多填装了一些火药的情况下直接炸膛。嘣飞的碎渣和炙热的气流将使用这些火器的明军士兵炸的满脸是血,甚至有两人直接被倒飞的碎片shè入了大脑,直接死亡。



“大炮呢!?开炮!开炮!”同样看到火铳事故的两名千户脸上yīn晴不定,最终还是压下了对上头拨发这些劣质火铳的官员的怒气,疯狂的怒吼着,试图宣泄出这种情绪。



轰轰轰……!



城头一连串的炸响轰鸣而起,十几颗远比铅弹大的多,拳头大小的炮弹呼啸着飞出。在城下激起一道道血花。



一些白莲教徒甚至直接被打的四分五裂,脑浆、内脏四处飞舞……



场面十分壮观。



不过,在这次齐shè后,明军似乎再也没有了什么手段。



对于这支已经大幅火器化的军队来说,他们除了火炮和火铳外,装备的弓弩极少。能够熟练cāo作弓弩的人更少。



于是,在两轮shè击后,整个明军的阵线便平静了下来。



如果用后世二战时期的话来讲,就是他妈的哑了!



懂些战争的人就不难明白,一旦整个阵线的远程火力哑巴了,下场是如何的被动凄惨!



白莲教众虽然也是起义不久,战斗力不强。



但常年隐藏在民间暗处的白莲教可谓是蓄谋已久了!



拿胡大通这支以河北、山东为主要传教范围的白莲教来说,其数代坛主便十分重视弓弩的作用。



平rì传教之时便注意对核心成员使用弓弩的锻炼,弩机更是主力发展。数代人的秘密经营下来,不但存下了大量弩机,还拥有了一大批善于制弩的工匠和善于用弩的教徒。



此时,这些可谓是河北、山东这支白莲教根基主力的教徒们便端着弩机,敏捷的在人群中穿梭到了阵前,灵巧的躲藏在一架架圆木盾墙后迅速拉开身上携带的弓弩朝着城头shè去。



这些人几乎都是胡大通这支香常年发展的教徒,有的甚至已经是家传数代的老教徒了。从小便把玩弓弩,经常用弓弩shè兔子、野鸡的他们的箭法相当过硬。



这一轮出其不意的shè击下便有大量明军中箭。虽说从下往上的shè击消耗了一定威力,但锋锐的弩箭还是会给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最惨的几人甚至直接被箭矢shè进了脑子。有一人当场竟还未死,倒在地上痛苦的惨叫令人胆战心惊。



接下来的战斗,便是弓弩唱主角的天下了。



许多人觉得开弓非常费力,寻常人开12次左右便会失去继续shè箭的能力。



但请问……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古代战争中,为何一个又一个使用弓箭的文明横扫天下?!



有运动经验的人都明白,你如果去做最大体能的锻炼,自然很快便会脱力。



你只有100斤的力气,就去举100斤的杠铃自然举不了几次就累了。



但如果是30斤的,则能举的多的多。



开弓shè箭也是一样的道理,经过长期训练和适应,古代人的耐力甚至还要优于养尊处优的大部分现代人。



明明能开80磅的弓,如今却只开三四十磅的弓,自然能shè更多的次数。



另外,考虑到弓箭手自己的休息和调节,在一天里,一个弓箭手在不影响第二天的战斗的情况下,至少也能开弓上百次。



正所谓“软弓快刀蒙古马,打仗千金也不换!”就是这个道理了。



第88章:大明忧患



白莲教弓箭shè击的频率要远比明军填装的火枪要强上许多。如果明军的火枪质量过硬,威力更大一些,自然可以在长时间的战斗中逐渐体现出连续发shè的优势。



可惜……明军的腐烂早已经不是他自己本身的事情了。



整个朝廷制度已经随着上百年的王朝腐朽不堪!



军工制造、铁矿冶炼、监察设计、采买运输……从文官体系到武将体系层层扒皮。**早已经让这个国家成了空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