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漂泊的人生 >

第23部分

漂泊的人生-第23部分

小说: 漂泊的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多么希望,他能学成之后,回到出生的地方,在那里用中国人的文字、语言,服务中国人。

*****************

前年,我带他去大陆的穷乡僻壤旅行,发现他学会了关怀神州。

去年,我带他在台湾,参观了军校、参加了残障联盟大会、随澎猢医疗队去离岛访问,并帮小学生做视听教学。

我发现,他开始热切地爱这美丽之岛。

今年,我还将在暑假带他返国,去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和冈山,各办一场演讲。告诉大家:

他是从台湾违建区中,学会走路的孩子。 ※

※ ※

请看这些平凡的告白、一个丑小鸭的成长。

愿这本书,对每个平凡的丑小鸭,都有一些帮助!

找参加了老爸的婚礼

据说,我老爸和老妈结过两次婚。

第一次,我老爸一大早,冲进教室问同学:“谁带私章了?”

有两个人举手。

“走!”老爸拉着他们往外跑:“去法院,’帮我和我女朋友盖章,下午公证结婚!”

于是,老爸班上的同学一齐把画架推倒(那是师大美术系三年级的素描课),发出地震般的巨响,替代庆祝的鞭炮。

几位女同学到校园里偷花,扎成一把,当作新娘捧花。

老爸在法院门口,拦住一个背照相机的路人,听说里面还剩两张底片,于是以法院做背景,拍了珍贵的结婚照。

然后,他们在龙泉街请同学吃牛肉面,成为真正的“喜宴”。 ※

※ ※

故事还没完呢!

据说当结婚的消息传开,许多亲友都跳了起来。

循众要求——

老爸、老妈不得不再公开演出一场“喜宴”。

那已是他们第一次结婚之后的八个多月了。

然后,又过了九个月,老妈刚吃完月饼不久,我就出生了,生在台北的妇幼医院。

我曾经偷偷算过,母亲要怀孕两百八十天,我既然是足月,九个月只有两百七十多天,那么,我极可能是在老爸老妈第二次结婚之前几天受孕的,如此说来,他们固然不可能“奉我之命”而结婚,我却可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次婚礼”。

婚礼的实况,我当然记不得了,只是后来听说,场面十分热闹,席开数十桌,由诗坛元老证婚,还有朗诵队的献诗。

我妈真有幸,第二次比第一次嫁得好。

可是,我老爸强调:

“第一次才算数,因为是自己决定的。婚姻大事,不由自己决定,由谁决定?”

所以而今,每当老爸老妈对我交女朋友,挑三拣四,说我太新潮的时候,我都心想:

“你们当年难道不新潮吗?简直是革命家!”

******************

有来三更,

我这初生的小奶娃,刚睡熟,

就被那惊天动地的一声给“撞醒”,

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第八章 幼年行(2)

奶奶的阴天

我老爸是奶奶的独生子。据说从老爸九岁那年,爷爷逝世,奶奶就难得笑过。小时候,爸爸常挨打,挨打的时候从来不哭,就愈惹奶奶生气,打得厉害。

奶奶老是阴天,也难怪她,因为从爷爷死,家里就不顺,先是被人倒帐,钱借给亲戚作生意,又赔了老本。

跟着家里失火,老爸从火场逃出来的时候,连眉毛都烧不见了。

那时奶奶正好做完礼拜回家,被邻居拦住,老远看火光冲天,一个个火球,随着那天的大风,从头顶飞过去,还以为有什么庆典在放烟火呢!

奶奶在废墟上搭了间草房,住了好多年。爷爷生前工作的单位要重建,把他们赶到一栋小楼上。

又过几年,小楼也要改建,奶奶又带着我老爸,躲到了违章建筑区。

我就是在那个违建区出生的。 ※

※ ※

提到我的第一个家,因为年纪太小,已经没什么印象。

只晓得在一个大院子里,住了许多人家。我的后窗,正对着厕所,一天到晚地臭,夜里,还能清楚地听到“轰炸弹”的声音。

更可怕的是另一种轰炸声——火车。

我的家就在火车道旁,整天整夜,一班又一班的火车驶过。

车子一过,我就像是坐上了火车。有时候躺在床上,房顶裂缝透进一丝阳光,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上面灰尘往下掉,一线一线地,很美!

如果只是靠近铁道,还算好,偏偏我家又在驳车场旁边。最可怕的是驳车,也就是火车头和车厢连接。那不是用“挂”的,而是用“撞”的。中间的钩子,要狠狠地撞,才能接上。

于是,可能夜半三更,我这初生的小奶娃,刚睡熟,就被那惊天动地的一声给“撞醒”,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跟着,邻居狠狠地关上窗子。

我便哭得更凶了。

夜里哭,总是奶奶抱着我走来走去。

我妈常说:“儿子是为奶奶生的!”

据说,当我中午诞生,护士出来报喜的时候,奶奶脸上很平静,只“哦”了一声,连笑都没笑。

但是老爸说,他看到奶奶脸上好象发出一种光,只不到一秒钟,但那是一种光,他一辈子都记得。 ※

※ ※

我离开医院,就进了奶奶的房间。

从那天,奶奶渐渐有了笑。

我们的家,在老爸二十三岁、奶奶六十五岁那年,开始“放晴”!

***************

有几个小朋友能想到,

我竟因为家门口没水沟,而使小小的心灵,

受到伤害……

找家门口没水沟

我家后面对的是铁道,正门隔街,却是高级住宅。

虽然小时候,能回忆的事不多,我却清楚地记得,对面的孩子朝我丢石子。他们还编了歌,骂我们这边的人:

“违建丑!违建臭!

违建门口没水沟!?

我们这排违建,真是“门口没水沟”。只见对面家家门口有水沟,我家门口却是平平的。

老爸没对我解说过,只是我后来想,一定因为违建不在都市计划中,所以政府不建下水道。

但是,有几个小朋友能想到,我竟因为家门口没水沟,而使小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

※ ※

违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没有人会努力改进他的建筑。当对面不断盖新房的时候,我家这一侧,却愈来愈破烂。

我家大院的左邻,是一个专做烧腊的工厂,只记得门口总停着小货车,抛下来一大块一大块血淋淋的肉。他们的前门,老是聚着苍蝇;他们的后面,总是冒着黑烟和又香又臭的烤肉味。

我妈常说:“我喜欢吃香肠,但发誓不吃隔壁做的。 ※

※ ※

隔壁过去,是间家庭美容院,很小、很矮、很热,也很会冒出奇怪的味道。

每天傍晚,奶奶用小车子推着我散步,第一站必定是这里,在美容院门口,跟里面的人聊天。

然后,向前走,穿过好窄好窄的小巷子,又经过总是湿滑湿滑、两边房檐都碰在一起的“违建区里的小弄堂”,到铁道旁边。

虽然总是被火车吓得哭醒,我却从小就爱看火车。

当一团黑黑的烟,带着一长串黑黑的怪物,冲过眼前,又一下子消失不见,那种由预期到紧张,又接着放松的感觉,说不定正像云霄飞车一样,有着特殊的刺激效果。

在哈佛大学,我主修心理,心理学有一种理论,就是人类常藉描绘自己最畏惧的东西,来克服恐惧。

所以,原始壁画上常有猛兽。

所以,当我火车看多了,反而愈来愈不怕火车。它吵、它撞、撞得天崩地裂,我也渐渐能安睡了。

最起码,我知道它是在干什么。

了解,可以克服恐惧。

第八章 幼年行(3)







我也记得每次奶奶带我绕一圈回家,我总会抬头看右边邻居——

一栋小楼,居然对着街,在二楼开了一扇门,而门下面没有楼子。

奶奶常说,屋子里谁要是真开了这扇门,往下走,一头就会载到街上,摔死!

据说,那房子因为违建得太过分,占到了大路,硬被拆成这样。

一直到今天,我都常想到那扇“天门”,觉得是很“超现实主义”的作品。 ※

※ ※

至于我们“大杂院”,是自成一家的。

虽然我们有很臭的蹲坑茅房、有杂草丛生的角落、有不方不正的院子、扭来扭去的通道……

但是通道旁边种了许多老爸朋友送出的杜鹃,老爸从不管,由隔壁戴爷爷照顾。

我也不全由奶奶管,常常一头冲进对门张奶奶家,吃他们台湾式的“白斩鸡”。

在这住了四户人家的大杂院里,没有人骂我,只有人爱我。

我是住在违建区里。

它是违建,但,更是我永远怀念的,童年美丽的家。

********************

每次奶奶和老妈不准我出门,

老爸都会简简单单地说四个字:

“想想刘猫!”

居然,我就得到自由。

谢谢猫哥哥

老爸和老妈,在生我之前,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小孩。只是从我出生,那小孩就失宠了。

那小孩,就是“刘猫”。

刘猫是隔壁读小学的小阿姨拣到的,回家挨骂,就送给了我新婚的老妈。

老爸想,取什么名字好呢?叫“咪咪”?大俗了!既然它是猫,又到刘家来,就叫“刘猫”吧!

(感谢上帝,老爸没给我取名叫“刘人”。)

他们疼爱猫,跟疼小孩一样。刘猫吃的是番茄沙丁鱼罐头,睡的是老爸老妈的被窝,据说老妈怀我的时候,还成天抱着刘猫。肚皮里面是我,外面是猫。

所以,我的“胎教”。是“猫叫”。 ※

※ ※

我真同情刘猫,因为自有了我,刘猫就被打入冷宫,而且总是为我挨揍。

当然这也要怪刘猫,它自己不知趣,每当我哭,大人还没赶到,刘猫已经冲至小床边,往里面趴着看。

啪!“看什么?”老妈每次都给它一巴掌:“你吃醋啊?不怀好心!”

其实,刘猫对我很好。它是我唯一的玩伴,我也是它唯一的玩伴。而且,我们是“平起平坐”的平辈。

刚学会走路的我,据说跟刘猫两只脚站着,正好一样高。

刘猫很喜欢把两只前腿,搭在我肩膀上,跟我一块儿走。

这种情况真是令人难以相信,但是全家人,包括我奶奶,都说“刘猫确实有这个毛病”。而且,只要刘猫一这样做,大人就会打它。

他们总认为刘猫会使坏、会欺负我。其实,心里不对劲的,大概是人,不是猫。

他们亏待了刘猫,又用人的报复心理,去想。 ※

※ ※

虽然因为太小,我对刘猫没记忆,但是一直到今天,我都感激它,而且感激得一塌糊涂。我敢说:

“刘猫可能影响我半生!”

当我两岁多,小刘猫已经长成英俊的大刘猫,有着黄黄的虎纹,和壮硕的身子。

它开始喜欢晚上鬼叫,像婴儿哭一样,哇啦哇啦,不停地叫。

每次半夜鬼叫,隔壁戴爸爸就会骂他女儿:

“谁要你抱只死猫回来,送给刘家,自己倒媚!?

老爸实在受不了,打骂不管用,只好把袜子罩在刘猫的头上。一层不够,就套两层。

据说刘猫头上套了袜子,会不断地后退,倒着在屋子里走——边走边叫。

刘猫叫,是有道理的,它要找女朋友,它有生理的需求,可是老爸不准它出门。

刘猫一辈子,没逃出过几次,每次逃家,都害老爸老妈担心。据说几天之后,浪子回头,刘猫都瘦得像个鬼。

于是老爸用了各种方法防范。他甚至把日式房子,地板下面,跟院子相通的地方,钉上木条。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常看见刘猫,从木条之间,向外伸着爪子哭,好象集中营里的犯人,让我伸出援手。

终于,有一天,刘猫趁奶奶开门不注意的时候,又溜了出去。几天之后,它回来了,身上开始溃烂,挤出来的不是浓,是水。

最后不得不送到兽医院。

“医生把皮掀起一个口,用箝子夹着棉花,掏进去擦。”老爸后来对我回忆:“好象刘猫的皮和肉都分开了。”

第二天,刘猫夜里哀号了几声,不见了。

第三天,爸爸撬开地板,发现刘猫死在他床铺的正下方。

刘猫被埋在后院,令人伤心了好一阵子。

渐渐,一家人似乎都把它忘了。

直到我十几岁,开始追女生。

每次奶奶和老妈不准找出门,老爸都会简简单单地说四个字:

“想想刘猫!”

居然,我就得到了自由。 ※

※ ※

“年轻人,到了青春期,自然会爱慕异性,这是洪水猛兽都挡不住的。他不寻偶,怎么成家、生孩子?没有孩子,生命又怎么延续?”老爸说:“这是天性,也是天道。用围堵,不如引导。让他从开始就有正确的观念,反而不容易出大麻烦。”

想想刘猫!想想刘猫!

我多么感谢刘猫,使我有了较开明的父母!

****************

朋友入厕,不懂规矩,

老爸、老妈只好恭候门外……

马桶的感动

老爸很好客,但是除非极熟的朋友,客人最好不要停留太久,因为停留久了,总要上厕所。上厕所,则碰到老爸最痛的地方。

他必须先把客人带出前门,向左转,绕过戴爷爷家,摸黑穿过一条很窄的小路,经过张爷爷的水缸,到达大杂院的公厕。

公厕,代表大家用,也就代表大家不管。

其实哪个客人,只要距那公厕十几步,不用老爸带路,也可以摸得到。老爸说,这叫“闻香下马,知味停车。”

公厕是传统的蹲坑式茅厕,外面一盏小灯,里面只能摸黑办事。

最麻烦的是没有冲水装置,大号之后,必须出来到厕边的水池舀水去冲。

朋友入厕,不懂“规矩”。老爸、老妈只好恭候门外,待客人左顾右盼,仓皇不知所措的时候,趋前代客“料理”。客人难免客气、争夺,就愈发难堪了。

所以每回有客人上厕所,男客必由老爸带,女客必由老妈陪。我最好识相一点,躲起来,因为这时候,他们的脾气最坏。 ※

※ ※

一直到四岁,我都不曾上过那个公厕,因为奶奶怕我掉下去,而宁愿“间接处理”。

只是,我必须跟大家一样,到外面洗澡。

家里没浴室,连个龙头也没有,所以洗澡必须到厨房去舀水冲。

厨房里灰灰暗暗、一股霉气,水冲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