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4部分

军阀治世-第4部分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href=www。<;/a>;
第六章:乱世重典
    大半个月过去,赵全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回到了赵家村,还抬回了几具尸体,赵岩看着那几具尸体,正是赵家的家丁,显然这次买卖有人阵亡。
    赵全的手臂用纱布缠着,显然已经受伤。赵岩连忙仆人带他们下去休息,并准备伙食。
    “怎么回事?”赵岩吃惊的问道。
    “在莱州碰上一伙想黑吃黑的盐贩,老奴拼死将其打退,还抢了他们的私盐,只是我们也死了五人。”赵全叹了口气说道。
    “全叔一路辛苦,回来就好,阵亡的家丁家属要好生安置。”赵岩安慰道。
    “老奴晓得。”赵全点头说道,“这次买卖赚到了两千三百两银子,登莱两地的盐场大多被孔有德之乱波及,原本老奴买到的私盐不多,大多数银子还是从抢来的私盐那儿来的。”
    “先进屋再说。”赵岩说道。
    进了屋子坐下后,赵全将此次出动的过程详说了一遍。
    山东十七处盐场,登州有四处,这次赵全去那四处盐场跑了一遍,结果都没买到多少盐。
    那四处盐场已经全部萧条,盐户都已不在。
    以往赵家做这私盐贩运生意,都是在登州买盐,然后贩卖到北直隶,那里有一个搭上线的买家。
    这次在登州没买到盐,只能去莱州买。
    莱州虽然也经历了孔有德叛乱的影响,但毕竟不如登州这般严重,很多盐场还在正常产盐。
    只是赵家在莱州没什么门路,私盐买到的不多。
    原本以为这次出门赚不到什么银子的赵全,却碰上了同行,想要吃下他的盐货,对方的人数比赵家多出一倍,理论上是能吃下。
    但赵家的家丁却是经过训练和拼杀的,虽说训练上不是很正规,但一股血气在,拼杀中砍死对方十几人后,对方见赵家的家丁一个个都不怕死,终于支撑不住,一伙人溃败奔逃。
    原本想吃下赵家盐货的盐贩子,反而丢了自己的盐货。
    “如今登州盐场还未恢复,贩盐一事近期恐怕不能在进行下去了,得尽快把路铺通。”赵全说道。
    “嗯!贩盐这条财路不能丢掉。”赵岩点头道,食盐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东西,其中的利润之大令人膛目结舌。要是能占据这个市场,绝对比玻璃镜更加赚钱。
    “明日我便带人去莱州。”赵全决定道。
    “不急。全叔先随我去看一样东西。”赵岩摇头站了起来,朝后堂走去,赵全连忙起身跟了上去。
    赵岩把那边一米长宽的大镜子搬了出来,此刻这镜子已经做好了框架,只是这正方形的镜子不太好看,当初赵岩并没有考虑到这点,已经让周铁匠打造长方形的铁板。
    “这是……西洋镜!”赵全吃惊的看着那面镜子,实在想不通这镜子怎么出现的,以前赵家可没这东西。
    这次出去做买卖,赵全都走了一千两银子,家里所剩的银子并不多,也买不起昂贵的西洋镜。
    另外眼前这西洋镜也甚是古怪,西洋人造的镜框都是西方风格,而眼前这面镜子的镜框却是东方风格,而且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西洋镜。
    “全叔这次出去时,我闲着无事就造出了这东西。”赵岩说道。
    “什么!公子您……您造出来的?”赵全目瞪口呆,小时候在漳浦时经常接触海贸,毕竟月港就离漳浦不远,这西洋镜的来路他最清楚不过了,只有西洋人中的一个国家会造,而且技术控制得极严。
    “嗯!”
    “那造价如何?”赵全马上回过神来,询问玻璃镜的成本。
    “材料不需要什么银子,造这镜子倒也简单,加上这些镜框,成本应该不到一两银子。”赵岩估计着说道。
    “一……一两……”赵全被震惊得结结巴巴的看着这面镜子,不由瞎想“那……”
    “我们要发财了,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镜子卖出去。”赵岩笑道。
    “对,对,得把这镜子卖出去。”赵全搓了搓手说道,“只要把这些镜子卖出去,不愁没有银子。”
    “公子,除了您之外,可还有人知晓这镜子的造法?”赵全说道:“要是有的话,得严密看管,以防走漏了秘方。”
    “这些镜子都是我亲手造出来的,方法也就只有我一个人知道。”赵岩说道。
    “此事应当慎重,不能走漏了消息,以防被人盯上,不如就假托是从西洋人那里买来的。”赵全生性稳重,很快想到了各个方面。
    “贩盐的事情先放一边,最主要的还是镜子卖出去后,我们要去招募流民过来生产,粮食、耕具、耕牛都得准备。”赵岩知道卖镜子不是主要,主要的还是‘战争机器’的打造。
    要想与满清抗衡,就得打造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把每个人都变成机器中的零件,每个零件都能发挥各自的功能。
    像流贼那种战争机器,就十分的粗糙和低级,人数看似多得让人头皮发炸,实则不堪一击。
    要让每一个零件都变得精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打造出一个机器,让各方面都走上正轨,赵岩就能省心得多。
    “公子打算招募多少人?”赵全问道。
    “有多少要多少。”赵岩直接说道。
    赵全不由微微一愕,说道:“可是我们赵家没有那么多田产安置啊!”
    “没有去买。”赵岩说道。
    “可是人家不卖。”赵全摇头道。
    “不卖就打到他卖。”赵岩冷然说道,所谓乱世用重典,那些无法为抗清贡献力量,又要阻碍他发展的,只能武力荡平。
    赵全吸了口凉气,不由重新打量小主子。
第七章:路遇关津
    玻璃镜的销售细节上,赵岩和赵全想了几天终于确定了下来。
    镜子要在镜框上做文章,如果是官员用的大面镜子,就在镜框上刻上‘平步青云’之类的字,如果是商人,就刻上‘财源广进’之类的字。
    寓意吉祥,又够气派,正是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权贵们喜欢的东西,寓意上还可以继续细分,针对婚嫁的,针对平安的等等。
    欧洲的镜子之所以在中国没有成为时尚风潮,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此时的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审美观并不太认同。
    同时也因为镜子的数量不足以在中国形成风潮有关,毕竟海贸不稳定,没有源源不断的供应,人们想买有时候都没地方。
    而在销售上,则是先卖小块的,大块的暂时不卖。
    毕竟现在小面的镜子就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为什么要卖大面的?而且小面的镜子也不愁销路的。
    虽然没有形成对镜子的巨大需求,但只要有就必然有人买。
    等小镜子高价时卖不动了,再出大一号的,小一号的退居下一级市场,这样弄下去才能攫取最大的利润。
    所以暂时推出的只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铜做镜框的‘玻璃铜镜’,一种是木制梳妆盒里面的梳妆镜。前者男女都能用,后者女人用。
    赵全第二天就带人出去请木匠和铜匠,并且安排人去招募流民。赵岩把话说得很明白,想要保住镜子垄断,必须得有足够的武力。
    所以收拢流民是必须的,这样可以自己练兵自保。
    ……
    铜匠找来后,赵家村一片忙碌。佃户们都被调集起来,安排去协助木匠和铜匠,青壮一月给三斗麦。
    这个消息一传出,佃户们十分积极。虽然工钱不多,但要看这是什么世道。现在登州府米麦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一斗五钱的地步,也就说在赵家干上一个月,他们等于拿到了一两五钱银子的工钱。
    三斗米虽然不多,但也有六十多斤,节省一些,也能养活一家老小,若是光棍汉,一月下来还有结余。
    人手到齐后,造镜的进程很快,仅仅十天时间,第一批铜镜就已经出来了,模具什么的已经制好,以后造这种铜质镜框的镜子就快多了。
    之所以用铜做镜框,主要是因为目前流行的就是铜镜。
    第一批铜镜,大多所刻的寓意都是‘升官发财’‘平安吉祥’这类,打造好后封装到箱子里。
    准备了两天,赵岩带着人启程出发,前往济南城出售这些镜子。带去五箱玻璃铜镜,每箱装着三十块,规格都是普通铜镜大小,直径大概十几厘米。梳妆镜则带了三箱,每箱装着二十个梳妆盒。
    留着二十多个家丁,外加两百多户佃农在赵家村防守,其余的家丁全副武装的跟着他前往济南城。
    一路行来,登州境内的破败十分严重,进入莱州之后,情况好转了许多。虽然莱州比登州的情况要好,但一路上的耕地依旧大半荒芜。
    行至莱州境内,碰上一处关卡。
    “停下,你们去干什么的?”几个官兵带着人挡在车队前面。
    赵全对此显然很熟悉,不慌不忙的上前交涉,“我家公子去济南城探亲,尔等为何阻拦?”
    “探亲?那为什么你们还带着刀剑?”其中一个官军问道。
    “我家公子身为秀才,自然能仗剑游历天下,现今登莱大乱,带些刀剑不过是自保罢了。”赵全说道,接着他掏出了几两银子塞进那官军手里,“几位军爷在这保境安民,倒是辛苦了,一些茶酒钱还望收下。”
    “过去吧!过去吧!”那几个官军掂了掂手上的银子,也不搜查,直接给放行了。
    “这些人这般好说话?”赵岩奇怪的问道。
    “公子有所不知,这设卡收税,有些官员愿意收,有些官员则不愿意收。敢设卡收税的,也不敢做得太过份,毕竟当今天下的商人势力雄厚,一旦收过头的话,难免官位不保。”赵全解释道,“像我们这样的商队,就算我们不交税银,他们也不敢刁难,给几两银子双方面子上都好过。要是规模小上一些的,那便不是这般好说话了。”
    “这么说来,还是规模问题。”赵岩笑了笑。
    “小规模的商队,只能用守法,凡出外,先告路引为凭,关津不敢阻滞,投税不可隐瞒,诸人难以胁制,此系为守法。”赵全点头应道。
    明朝言官如狼似虎,不仅京城有大量言官,每省也有言官。所以地方官不敢收太多商业税,有的怕麻烦甚至不收。
    毕竟到了明朝晚期,已经形成了官就是商,商就是官的形式,官员已经成了商人的代言人。
    这一情况应该是从明朝中期时开始出现的,逐渐演变到了允许商籍子弟科考的地步,更是加重了这样的情况。
    商人的地位,在明朝中晚时期是非常高的。
    谁敢和商人过不去,保不定拿天被参上一本,甚至可能让朝中大佬们直接出面整死你。所以遇到规模较大的队伍,这些关卡的使吏都不敢刁难,要是那些规模小上一些的,那就要‘秉公执法’了。
    一路上的关卡,对于赵岩这样规模比较大的队伍,都是非常好说话,收上几两银子就直接放行,甚至只要说不是行商的,直接就放他们过去了,也不搜查携带的商品。
    赵岩不仅感叹,这明朝的商人日子真是好过,做买卖竟然不要交多少税。
    明朝的商业税的确是低的可怜,以前还是三十税一,后来万历时变成六十税一,这点钱能干什么?几乎等于不交税。
    一路上赵全都表现出了丰富的经验,事事小心谨慎。
    在路上赶了十多天路,终于到到了济南城。
    赵岩第一次见到明代城池中的景象,没来得急多看,便和赵全前往济南的山东会馆,山东会馆是为山东商帮所建。
    山东商帮的致富之道概括起来,就是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的商业经营方式,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虽然无法和徽商、晋商这些商帮相比,但也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商帮。
    ahref=www。<;/a>;
第八章:会馆商晤
    会馆,初始于明代初期,不过早期会馆并非全由商人组建,且与科举制度有很大关系。明朝每逢“大比之年”,各地文武举子都会进省城或京城应试,而商人则是长年在省城和京城走动的。举子们盘缠有限,明朝旅店的住宿费又很高,“虽一榻之屋,赁金却不下数十钱”。赴考的举子们大多拿不出这笔开支,就是商人也感到吃力。经济原因加上乡土观念,促使举子和商人都希望有一个凭借乡谊相互关照的住处,于是冠以各地名字的会馆便出现了,如广东会馆、陕西会馆等。
    后来演变成了由商人建造,商业气息非常浓重,商人可以住在会馆,也可以把货物寄存在会馆。
    这些会馆除了给商人提供住所、寄存的服务,始终还是在接待士子,这一现象直到清末才结束。
    赵岩他那便宜老子,以前也是山东帮的成员。所谓商帮,其实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商业组织,以血缘、地域关系而结合在一起商人,抗争其他地域的商人。后世有个‘中国十大商帮’的说法,这些商帮在明末已经形成了大部分。
    山东会馆的规模较大,赵岩一行人一到,便有人迎上前来,一行人即刻在会馆中安顿了下来。天色渐渐暗淡,赵岩和赵全商量了一下,等明日再去寻找买家,于是便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赵岩便爬了起来。
    这古代晚上没什么娱乐节目,睡得早起得也早,梳洗完毕后,赵岩在会馆的院子里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院子里打了一套军体拳,又做了几百下俯卧撑,这个看似瘦弱的身体,竟然你蕴含着如此变态的体质,不知道和穿越有没关系,反正赵岩是找不到其中的缘由了,也不想去研究。
    赵全从客房中走出,看到正在锻炼身体的赵岩,呵呵笑道:“公子您现在的身子可比以前好多了。”
    “多锻炼嘛!”赵岩笑了一声,问道:“今日行程安排得如何?”
    “老奴仔细想过,我们卖镜子最好是隐蔽一些,因此不适宜接触太多人,外地商人在山东未必拿得出那么多的银子,不如去找本地商帮的那些大佬。”赵全说道。
    “也行。”赵岩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对这时代还是有很多不了解。
    ……
    赵岩坐在会馆的客厅内,约来了建造这座会所的山东帮大佬郑世琏,郑家乃是济南府的大地主,资本十分雄厚,以前赵家贩卖私盐时有与之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