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次机遇 >

第108部分

第三次机遇-第108部分

小说: 第三次机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这下赵秉钧更加傻眼了,连忙表态,“臣必定火速破案。”
    “不!”
    “啊?”赵秉钧傻眼了,这什么意思?
    皇帝没有直接解释,只问道:“考题多少钱一套?”
    “先付1000两银子,若是高中,再  C ……也有传言2000两,两不等的。”
    “文官考试一共四场,卖的是哪一场?”
    “主要是第一场,后面的虽然说卖,但谣言不多。”
    “甚好,甚好。”
    咄咄怪事,怎么又是好字?
    “前此你说要成立内政部国内情报局,可有此事?”
    “是!”赵秉钧觉得奇怪,话语怎么一下子扯到这里来了,皇帝思路地跳跃让他感觉跟上有些吃力,“可徐总理说,各部组织(WAP。16K。CN免费看书)刚刚拟定,短期内不宜动作,否则内政部要新设部门,其他部也要新设部门,一来二去,这开办费就惊人了,去年财政据说有个近2000两的窟窿,现在 还没填上,其余诸事,当是能省则省,等缓过四月,等春税收上来再办不迟。”
    赵秉钧说地的确是实情,根据财政部粗略的估计,
    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创记录的3。147 两库平两,但支  快,逾3。5亿两。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中(主要是各省还未将上年年末数字全部报财政部销账之故)。虽然因为三个贪污集团地查处而获得了高达1。5亿两地赃款,但这部分款项除了贪污挪用部分立即归公计入  ~减少2000多万两赤字外,其余数目都还         |     说2000万两的大窟窿并未夸张,相反,             。年来所最少的庚子以前财政即便再困难,也没有庚子赔款那一下来得厉害。
    “开办费要多少?”
    “20万两银子!”赵秉钧小声说道,“以后还要再维持 。   》 年经费。”
    “现在情报搜集如何办理?”
    “内政部在各省一直布有明线暗探,但一直以来茫无头绪。整顿困难。此次武昌变乱,其实内政部的探子事先已经嗅到了一些风声,也向钦差使团呈递了报告,只是力量不足,只知道革命党要闹事,未能刺探出革命党究竟何时、何地、何法举事,遂有武昌之便,臣想……臣 想……有了国内情报局。有职有权,有了经费,终究能改善一点。”
    “天下之大,光20万两就够了?”
    “这个么……如果要论及每省布局。这点银子终究是不够的。只是现在财政紧张,臣琢磨着。先把京师、奉天、直隶、湖北和江苏五处要害地方先办起来,将来有了成效,再申请加拨经费可能会更顺利些。泽公最近因为财政窟窿心情不好,徐总理也有难处,臣作为同僚,在这样的微妙关头不宜多叨扰,也就没有力争,肃王爷也是这个意思……”赵秉钧说是说没有力争,但却眼巴巴地看着皇帝,他知道在收取大量皇室债券和查没贪官所得后,皇帝的内帑很是丰厚,很想仿效禁卫军和海军开口向皇帝要一点,但话到嘴边偏又忍住没敢说。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朕手头最近很宽裕,但是那钱都安排了其他用处,别的不说,去年地财政窟窿就要朕想办法去镶补,所以你这20呢,朕没办法给你,也不能开这个口子给你,否则其他各部知道后都来管朕要钱,内帑怎么办?”
    “是是。”赵秉钧隐约有些失望,可又不敢表露出来。
    “朕不能给你钱,但可以给你指一条生财之道。”赵秉钧竖起耳朵听着皇帝的交代,“不是有人在出价1000 银子出售考题么?内政部赶 紧把人盯紧了,瞅着他售卖差不多时,来个人赃俱获就可……这赃款 么,朕看就和财政部打个招呼,充作开办经费算了。”
    原来是这一手,赵秉钧追问道:“如按这样行事,自然是放长线钓大鱼最好,可臣琢磨着文官考试何等要紧,万一考题泄露太多,牵涉人群太广,恐怕有损朝廷威信,那可不是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能弥补的。”
    “知道朕刚才为何发笑么?”
    “这个……”赵秉钧挠挠头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臣委实不知。”
    “跟卿透个实底,到现在为止,第一场考试的题目还没定下来,所谓的‘考题’云云,无非是骗些利令智昏之人的恶俗招数而已……”
    “原来如此,臣晓得了。”赵秉钧心里大骇,还有十几天就开考 了,皇帝怎么还不确定考题?职官部怎么主持的?唐绍仪历来号称干 员,怎地在这样的要事上分辨不清?
    赵秉钧这么想却是怪错了职官部,早在一个月前,职官部已将资格考试地考题送呈林广宇过目,除职官部外,教育部、政学院、典礼院也为这次考试拟定了好几套试题。但林广宇看后,均不满意,认为这些考题没有突出资格考试这一特点,没有在考题中反映资格限制这一实质性要素,要么太偏,要么太易,最后决定,一概束之高阁,由皇帝亲自命题。
    论起考试,林广宇这个皇帝实在比手下的大臣们强悍太多了。在读博士以前,林广宇的人生中经历了大小无数场考试,什么偏题、难题、怪题都见识过,什么升学考试、素质考试、奥数考试、能力测验都接触过,实在是积累了太多的心得与体会,对利用其中一二折磨那些对做官望眼欲穿地年轻人来说实在是太轻松了。
    这些天来,经过反复考虑,他终于拟定了一套试题,为防止泄密,一直秘而不宣,只打算在最后三天前才让职官部操办。
    三月初一日,上万名参加文官考试资格初试的考生们拿到了这张钦命试卷。而拿到这张试卷后,三分之一人员为之窃喜,半数以上地人员为之愕然。对知者而言,所有题目异常平实,不偏不怪,虽号称包罗万象,却是基础知识,对不知者而言,所有题目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除文字识得外,如何作答,当真是一筹莫展。
    考题内容不多,一共十道题目,限一个时辰内答,要求逐一答出,答对其中六道即为资格初试过关。而且,以留学身份参加资格初试和以其他身份参加资格初试者所拿到的题目均是一模一样,体现了高度的公平性,所不同者就是以留学身份参加考试者所见试卷使用其留学国语言 写,其他则是以中文誊写。
    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十道题同样难倒了做着升官梦的考生们……
    第三卷 第二十章 出人意料
     更新时间:2008…8…23 17:40:11 本章字数:4223
    试场里,面对这言简意赅的十道题目,很多考生却迟 笔,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半两重的笔杆子而是千斤重的粗铁板一般,额头早已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仿佛就要肆意流淌下来一般。
    窗外,初春天气的京师已是樱红柳绿、阵阵暖意,唯独看着试卷的内心却是拨凉拨凉的,仿佛无数个爪子在挠心一般,让人焦躁不安,怎么会有这样的题目?
    卷面上的文字其实挺简单,只要粗通文墨,决不至于看不懂题意,但想提笔作答之际,却发现每个问题都不是那么容易回答。
    第一道题目为算术:鸡兔同笼问题,每鸡为一头两足,每兔为一头四足,现某笼中关押鸡、兔若干,有头十八,有足五十,试问鸡、兔各为几何?
    第二道题目为地理:世界有五大洲、四大洋之称谓,请逐一列举 之,答对其中六样以上即为全对。
    第三道题目为历史:古书云有远去西域万里有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之分,何国也?
    第四道题目为格致:一铁片放置水上则必沉,然用铁所兴建之轮船却能浮然水上,决然前进,不至于有倾覆之感,何也?
    第五道题目为中文:
    第六道题目为政治:
    ……
    洋洋洒洒十道题目,有人摇头晃脑,一刻钟刚过就已迫不及待地交卷,谓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有人抓耳挠腮,在考场中枯坐一个时辰还不得其详。谓之天书耳。甚至怒斥,这哪里是人做的题目?
    留给参加资格考试考生作答的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但这张卷子透露出来地信息和意义却整整震撼了几十年。他彻底地宣布了四书五经论地废止。虽然依旧开设中文科取士,但你再是硕学鸿儒,你如果不能通过资格考试,你永远与朝廷的官职无缘。
    《帝国日报》以显著的头版报道了资格考试地内容,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还有一条内政部抓获十余名假冒他人身份,兜售虚假考题的犯罪团伙。在“贪污集团”四个字成为维新元年的年度词语之后,“犯罪团 伙”四字亦成为维新二年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养心殿里,对着资格考试当中涌现的种种趣闻,林广宇和唐绍仪两人几乎要捧腹大笑谁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这次考题所取获地结果五花八门,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娱乐性要义。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有考生在作答中非但不去计算鸡兔各有几 何,反而洋洋洒洒以大篇文字论证鸡兔绝不可能同笼,或者论证考鸡兔同笼问题之人的心术不正;在地理考题中。有人干脆便将《西游记》的传说名字搬了上来,五大洲者曰: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四大洋 曰:东海、南海、西海……
    最让人惊诧异常的,还是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白卷。除考生的姓名和籍贯,余无它物。唐绍仪细点之下,发现几乎全部来自于留日考生。
    自甲午以来,留洋渐渐成为时尚。时尚大潮既起,自然免不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近年来的留学生涯又以留日最为漏洞百出。很多中国学生仗着家中资产不菲,所谓留日纯粹只为镀金回国,丝毫没学到什么真本领,而日本人偏偏对中国人地心理掌握地了如指掌,当下便投其所好大量开设学校招收中国学生,甚至只招收中国学生,在经济浪潮的涌动下,吸纳着一批又一批中国学生的金钱。
    当这些纨绔子弟在日本留学时,要么与若干狐朋狗党日夜厮混,要么与日本下女的打情骂俏,要么与革命党人摇旗呐喊,何尝有一丝一毫地刻苦钻研?在某些速成学校里,中国学生甚至只要半年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日方不管此人是否考试通过,也不管此人是否出席听课,只管在笑眯眯地笑纳一大笔学费后就急吼吼地打发中国学生回国了然后可再招下一批呆头鹅。
    在这样的资格考试中,交白卷地不是那些以职官身份或科举功名参加考试的考生,恰恰是那些留学日本,号称学什么什么专业,有什么什么文凭却连最基本的留学国文字也看不懂的伪留学生。因为前者虽然不知如何作答,但毕竟看得懂题目,能够扯上一通,而那些号称留学归来的伪精英,居然连卷面文字都看不懂,不交白卷又能如何?
    唐绍仪苦笑着摇头,他想起了他当年以幼童身份留学美国时是如何的场景和艰苦,再对比现在的这些年轻人,他真的觉得有说不出的苦 涩。所幸,那些留学欧美的学子还比较争气,除了极个别无法作答外,几乎全部都回答完毕,而且凡能回答的几乎都答对了。
    他在心里再一次服膺皇帝的远见卓识“今后用人,留学生当以留学欧美为主,尤其是留美、留德、留英学生要予以特别重视,而留日学生,一定要注意甄别。”
    这是一句何等振聋发聩的言语?
    唐绍仪为首的职官部原本还以为要过许久才能批阅完卷子,但粗粗看下来,整个过程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省事很多:
    答题不满六题的,砍掉!
    以留学身份应考但不以外国文字作答的,砍掉!
    已经错了五题的,砍掉!
    大刀阔斧下去,近2人的应考者合格者居然不到4000,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更让人震惊的则是相关题目的统计。
    弄来弄去,居然还是第一道鸡兔同笼答对的最多,林广宇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考生对算术如此擅长?后来才明白,很多解答出 不是算出来而是一个一个试出来的,数字不大,只要用心凑。自然可以得出答案这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地结果。
    林广宇心里暗暗发誓。下回一定要考1~100累加和,算死这帮蠢 猪们。
    唐绍仪虽然保持着镇静,但看得出来。这种镇静是以克制作为代价的。作为自视甚高的老留学生,他对当下地学风不满,(看书就去WAP。16K。CN)对人群的迂腐不满。对林广宇所处的考题,他百分百地举双手赞同,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满意,那么就是有些考题出的还是太容易了。
    是故。考试过后的职官部虽然接到了某些不甘心考生的陈请与哭 诉,但唐绍仪不为所动,他只有一句话:“国家抡才大典,岂能如此轻视之?”
    ~~~~~~~~~~~~~~~~~~~~~~~~
    春节以后,伴随着天气一天天暖起来,隆裕地肚子也是一日大甚一日。原本按照喜婆的推算,三月初一该是皇后临盆的日子,虽然按照一般情形稍微偏离一两天实属正常。但到今天已超过四天了,不要说林广宇沉不住气,便是杜仲骏等一干太医都感到分外棘手。
    按照宫里早些时候流传下来的规矩,出现这样的情形是要跳萨满 的。但林广宇对这套装神弄鬼的东西不感兴趣,也不想在自己眼皮底下折腾。他还是信任以杜仲骏为首的御医班子。
    压力和重担立即就压到了杜仲骏地肩头,他虽是御前头一号医学专家极受宠幸,但所担当的责任也非同凡响。隆裕年 40方才受首孕,难度可想而知,这一年多来,以他为首的太医组一直便没有停止相应的诊治与观察,现在依然出现这种结果,即便医术高明如他,也不禁有些踌躇,有些不安。
    “杜仲骏,皇后地身子到底如何?”林广宇放下手中关于资格考试汇报的条陈,专心致志地探听隆裕地病情。
    “皇上……臣……臣……”杜仲骏又犹如当日林广宇被雷击中时穿越附身后的那种恐慌与不安,身子微微发抖,语言虽然还勉强保持着镇定,但后面的那种不安与恐惧是无论如何掩饰不了的。
    “这里除了你和朕之外,没有他人,你说吧,到底怎么回事?”瞥见杜仲骏的神色,林广宇便心知大事不好,杜仲骏不是一个能藏住心事的人,如果能让他为难成这样,必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