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次机遇 >

第19部分

第三次机遇-第19部分

小说: 第三次机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广宇沉住气,从桌子抽屉的角落里掏出那两张银票递给她:“这是他让王商转交的,说是……”
    夫妻俩眼神一碰,明白了——敢情这李莲英两头下工夫,保他自己安然无事呢。
    隆裕的脸“刷”地阴沉下来,隐隐间透着杀气…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二十六章 冠冕堂皇
     更新时间:2008…8…23 17:39:53 本章字数:3827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
    ……
    养心殿里,经过林广宇这么一挑唆、一拨弄,隆裕的脾气渐渐起来了。李莲英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事她不是不知道,有些事甚至知道的比皇帝还多。以前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可以不计较,昨天看在首饰的份上可以不计较,但今天再不计较,传出去却是丢人了。
    “李莲英,尔敢欺上瞒下?定要杀了尔全家!”女人发怒起来有时候很可怕的。
    有门!林广宇暗笑,决心再撩拨一下:“皇后,再告诉你件事情,王商跟朕提的,听了千万别气……他说这些大臣之所以坚持要放这么多宝贝,是为了他们自己呐……他们明着报放了两百个宝贝,其实说不定才放了一百个,其余的都揣自己怀里去了。咱们夫妻难道还能一个个数过来,清点是不是足数不成?”
    “这话有些道理。”
    “有些宝贝宫里头没有,他们必定要去外面买……原本5000两的东西能让他们说成是一万两的。”
    “这个臣妾晓得,层层捞回扣。”
    “有人告诉朕,当年老佛爷修园子明着是用了3000多万,可实际上最多2500万出头,差额部分全都到这些奴才手里去啦……”
    “臣妾也省得,庆王爷从中得了不少……”
    “还有人说……”
    “嗯……”林广宇说一桩,隆裕就应一桩,看来她多少心里有点数。被皇帝这么一说,新仇旧恨全勾起来了:“这些人,欺君罔上,都该杀……”
    “杀人不是办法,得治治他们。朕出面不方便,不如……”林广宇把隆裕叫到嘴巴边,耳提面命说了好几句。
    “皇上,这样行么?”
    “怎么不行,天塌下来朕顶着。”
    “那臣妾便治一治这帮奴才。”
    慈宁宫里,摆开了一圈的椅子,坐着好些个大臣。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晓得皇后将自己叫来是什么意思。
    “这次找大伙来,是哀家有件事想说。这话梗在哀家喉咙里两三天了,要不是身子不太爽利,早就想提了。”隆裕拿起一本折子,“这是各位治丧大臣拟定的条陈,哀家看了看,很不满意!”
    众人屏住气,静静地听她说下去。
    “不要以为哀家拿大!你们王爷的王爷,军机大臣的军机大臣,尚书的尚书,都是朝廷了不得的人物,就是皇上也得让着三分,照理哀家更该陪着小心与你们说话。按照祖宗的规矩,后宫是不能干政的,哀家就连置喙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张之洞品出味道来了,皇后今天这话味道不对,话里有话。
    果然——“今儿个不是国事,是家事!太后大渐,这宫里头的一家之主便是皇上,这女主人便该是哀家。皇上操心国事,没工夫过问家事,哀家就替皇上管一管,你们说是也不是?”
    “是!”废话,能说不是么?
    “所以,这事哀家管定了。”隆裕抓起折子,一把扔在了世续面前,“世续,这条陈是不是你拟的?”
    捡过来一看,不正是那份陪葬品册目么?原本想回答,看着隆裕的眼神不对,世续灵机一动:“回主子,这是各位治丧大臣一起拟定的,奴才忝列其中,不过是最后记录一下。”
    “是这样么?”
    众人面面相觑,这怎么回答?看着隆裕渐渐拉长的脸,只能说:“是这样!”
    “好哇……你们有办法啊……太后尸骨未寒,你们就算计起哀家来了。”
    “臣(奴才)等不敢!”众人莫名其妙,什么时候亏待过皇后了?
    “口里说不敢,下手却是胆大包天!”隆裕怒气冲冲,“本来哀家还不晓得,今天去养心殿给皇上请安,随手看了一本内务府造的珍宝册,才晓得你们这帮奴才欺瞒哀家有多深!”
    “奴才(臣)等惶恐!”
    “折子里一多半的陪葬宝贝原先散布于各大殿,都是祖宗历朝历代积攒下来的,被你们轻轻一划,全在条陈里了……”
    众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原来皇后是小气了。
    善耆出来劝解:“娘娘,老佛爷功德巍巍,对国家累有大功。大家想着这丧典要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可不能太寒酸了,所以宝贝就多准备了些。”
    “糊涂。这仅仅是多一些么?我粗粗一算,大概得两万万两以上。太后在世,嘴里挂着就是勤政爱民,没有一天不以天下苍生为念。你们倒好,她老人家一走就忤逆她的意思!太后明明已经拟定了规制,你们为什么要擅自突破?”隆裕的声音越来越大,“皇上是孝子,他不好意思说,哀家来说!哀家既是太后的儿媳妇,又是太后的亲侄女,这宫里头除了皇上就属哀家和太后最亲了,她什么心思哀家难道不晓得?皇家一年吃穿用度不过1800多万两,你们拟个条陈就说要两万万两,什么意思?”
    “娘娘,两万万两虽然多了些,可这才配得上太后哇!”
    “若是哀家大行,配得上多少两?”这话不是无理取闹么,众人腹谤不已,可谁也不敢挑明了说,只能答,“自然也不能比太后少……”
    “不能少!哼!现在1800多万两皇家的日子还过得紧巴巴,两万万两要猴年马月才能筹集到?”
    “这个,臣(奴才)总有办法……”
    “有办法?好些个宝贝都是太宗皇帝、高宗皇帝留下来的,他们不晓得这些宝贝好?他们的儿孙难道不孝顺?为什么他们不带走而要留下来?现在全划拉给太后了,你们是不是想着让太后见了列祖列宗面上难看?是不是想子孙后代戳着太后的脊梁骨骂?”隆裕火了,一拍扶手就站立起来,身子气得直发抖,一个个指点着骂过去,“四爷,你是摄政王,是不是你出的馊主意?”
    “奴才……奴才……”载沣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他虽然是摄政王,何曾真敢奢望自己执政了,“皇嫂,这事我还真不知道,其他几位大人弄好后让我过目了一下,我也瞧不出破绽,便点头同意了……”
    “庆叔,您是长辈,您给评评理,这事是哀家无理取闹还是他们欺人太甚?”
    “皇后……”奕劻气得浑身发抖,偏什么话都挤不出来。
    那桐插了句:“太后功德巍巍,怎么操办都不为过的。”
    隆裕更火了:“少给哀家来这一套,打着太后的名头来压哀家。哀家就知道,有些人凡买一次,张罗一次,腰包就鼓一次,你们是不是想在再丰润一回?”
    溥良实在受不了了,不服气地说:“万一将来皇后主子大行,奴才等也有办法筹集到这两万万两。”
    “你混账!”隆裕怒不可遏,简直要爆发了,“天下贫穷日久,小民困苦不安。皇上操劳国事,宵衣旰食,片刻都不得安生。昨天还刚刚下旨规定今后御膳不得超过9道菜以节约用度。你们想拿出这么多银子,就是要重敛于民,就是想逼着小民造反,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众人再也受不住了,不由自主地弯下身子,慈宁宫里跪了一溜的脑袋。按理说隆裕只是皇后,地上跪着的几颗脑袋里中还有三个亲王,原本是用不着鸟她的,可不知怎么地也跟着跪下了。
    隆裕愤愤地指着载沣说:“五爷,这天下可是你皇阿哥的,将来是你亲侄儿的,你是不是想着把它断送掉,好送给革命党啊?”
    “奴才不敢!”载沣差点都哭出来了,皇嫂今天怎么恁地厉害?
    “庆叔,这天下可是姓爱新觉罗的……您也是太祖皇帝的子孙,把家败光了您脸上就有光?”
    “奴才不敢……”
    “张之洞,你是老翰林,太后钦点的探花,太后的心思你真不懂?太后的用意你真不晓得?不明白苛政猛于虎的道理?这么多年圣贤书全白读了?”听着隆裕的数落,张之洞气得胡子都抖起来。
    “你们都给哀家听着,别的事都可以依你们,唯独这事哀家说了算。陪葬的物品,凡太后点了头、亲笔圈定要的,一件都不能少;凡太后没点头的,都除掉,免得她老人家在里面不安生!”
    “奴才(臣)等遵旨……”众人如释重负。
    众人走后,小德张谄媚地说:“主子,今天您真威风,就是老佛爷在时也没您这么威风……这帮家伙不敲打敲打是不行的。”
    “有皇上撑腰,哀家怕什么,有本事去找皇上闹去,看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隆裕忽地笑了笑,想着自己唱了一出黑脸,正好落得皇帝唱红脸……
    第一卷 风起青萍之末 第二十七章 暗度陈仓
     更新时间:2008…8…23 17:39:53 本章字数:3524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隆裕这一出的动静确实闹得有些大了,除了载沣因为情况特殊,关系亲近再加上辈分略小的缘故不敢说什么外,其余人都有些愤愤不平。当然,这其中不包括世续,他心里头老早就看明白了,也知道皇帝的心思——不然,皇帝为什么要问自己拿珍宝册?皇后又怎么能看到珍宝册?看着这帮吵吵嚷嚷的家伙他忍不住就要暗笑,不过明面上却是满嘴的义愤填膺。
    众人一合计,干脆找皇上评理去,不能任由皇后胡闹。在浩浩荡荡往养心殿赶的过程中,世续发现张之洞越走越慢,渐渐地落在了后头,别人还以为他年老而腿脚不便,但世续却看出来香帅分明是若有所思。
    望着这班群情激奋的治丧大臣,林广宇暗暗好笑,没想到隆裕训起人来居然也如此厉害,耐着性子听那桐将大致故事讲了一遍后,他当下就板起脸孔、疾言厉色地训斥:“皇后闹腾的太不像话,朕非好好管教不可,各位也别往心里去……朕替她赔个不是吧。”
    哪有皇上给臣子赔不是的?众人的气消了一多半,脸上的表情也开始阴转多云,口中自然连说不敢。可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听着皇帝的安抚话还没几句,张之洞便品出味来了:皇帝明着说皇后不对,却没有要进行纠正的后续动作。这哪里是皇后心血来潮对大臣撒泼,分明就是皇帝本人意思的表达,只不过皇上不便直接开口罢了。
    “还请皇上示下,这丧典究竟应该如何办才好?”真有人不识趣地提了出来。
    “朕忙于国事,实在无力过问家事。皇后虽然不像话,但说的几句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各位便斟酌着办吧……”
    奕劻、善耆等可都是一等一的察言观色好手,想着帝后原本不睦,虽说最近关系有所好转,但怎的这件事上却如此一致,分明是有鬼,哪里还敢“斟酌”,当下就表态:“皇后言语确有道理,奴才等依照便是。”
    只有礼部尚书溥良却是个耿直的愣头青,嚷嚷道:“皇上,奴才以为不妥。若是寻常人家,丧事自然便是家事,可太后不同,她老人家三度训政,功德巍巍,于国于民都有大建树……太后的丧典奴才以为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所以……”
    林广宇只瞥了一眼,甩出的话就让在场的大佬心里一凉:“你意思朕连国事和家事都分辨不清?”
    “皇上,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怕传出去有损皇家声望……”
    “重敛于民,忤逆太后遗愿便不损皇家声望?”
    溥良还待辩解。“嘭!”地一声,皇帝分明怒了,抄起手中的毛笔就扔了下去:“溥良,你不错,读了几天书,有个进士功名就开始指点起朕来着,怎么不见你把丧典筹划得妥当一些呢?”
    溥良干脆硬到底:“皇上既然认为奴才不上心,还请免了奴才的差事!”
    众人大惊,正待开口劝解。只听“哼!”地一声,皇帝分明是余怒未消的模样,“宣朕口谕!”
    “礼部尚书溥良,识见卓著,礼仪精通,着任命为大行太后丧典全权筹划大臣,操办一切事务,为使不必旁骛,恩准开缺礼部尚书一职……”
    众人大骇,这才一会的功夫,怎么皇上连圣旨都拟好了?分明是有备而来,溥良这家伙算是撞到刀口上了,没几句话就只剩下空壳头衔,这怎么劝?其实他们根本不晓得,林广宇早就和王商说好了,如果有人不识抬举非要跳出来哼哼唧唧,就按事先准备的口径宣谕,王商照着皇帝的意思早就为各人准备好了一套说辞,结果溥良非要对号入座,只能是自取其辱。
    “奴才叩谢天恩。”溥良愤愤不平,“奴才最近偶感风寒,身体羸弱,请辞全权大臣一职。”
    “准!”林广宇咬牙切齿地挤出一个字,原本还想留点面子给他,想不到居然给脸不要脸,干脆一撸到底。
    溥良也不谢恩,只说接旨,怏怏地退走了。众人一看皇帝吃了秤砣铁了心,想着再坚持下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干脆就照办吧。
    空了一个礼部尚书的位置,林广宇问众人的意见,大家想着皇帝现在乾纲独断,大小事情都牢牢抓在手里,哪里敢多嘴,这礼部尚书又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谁接手谁倒霉!
    “那朕就定一个吧,农工商部尚书溥颋,既是宗室,原来又干过礼部侍郎,正合适,便让他来做。”众人唯唯诺诺,唯独张之洞心里“咯噔”一下,暗叫要糟!10年前戊戌变法礼部六堂官事件曾轰动一时,时任礼部侍郎的溥颋便因“阻塞言路”的缘由与其余五人一道被皇帝革职,虽然当时不免有杀一儆百的意思。但和皇帝肯定不能尿到一个壶里,何况从农工商的油水衙门转到礼部这个冷衙门,溥颋本人能乐意么?肯定得口出怨言!皇帝嘴上说得义正词严,心底分明是要准备再次拿下溥颋,却先将人架到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用火烤,可笑这帮人居然还蒙在鼓里。
    “至于农工商部那个位置……庆叔,你看徐世昌怎么样?”
    说徐世昌,奕劻能说不好么?他原本还想试着劝解几句,让皇帝不要动溥颋,但现在说到要给徐世昌挪位置,他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